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胡伟恩 叶丁生 《浙江医学情报》 1994年第1期3-5,共3页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以下简称Af)是所有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5%—10%,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8%—17%,在有二尖瓣病变的病人中占79%以上。当心脏正常的窦性节律变成 Af 时,生产生以下3种后果...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以下简称Af)是所有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变。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15%—10%,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8%—17%,在有二尖瓣病变的病人中占79%以上。当心脏正常的窦性节律变成 Af 时,生产生以下3种后果:①心室反应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病理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延伸至右心室的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昊 朱兵 +2 位作者 毛宝根 李星海 陈是春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 右心室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时手术室的噪声问题
3
作者 高惠荣 常美尼 《科技通报》 1997年第6期423-426,共4页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工作人员和使用的仪器比其它手术时更多,手术室内的噪声比较大.通过五次心内直视手术时手术室内噪声的现场监测,最大噪声达105dB(A),最小为44.2dB(A),平均为63.83±10.2d...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工作人员和使用的仪器比其它手术时更多,手术室内的噪声比较大.通过五次心内直视手术时手术室内噪声的现场监测,最大噪声达105dB(A),最小为44.2dB(A),平均为63.83±10.2dB(A).手术室内的人声、人为噪声、医疗器械声(如吸引器、电锯、报警器声等)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为减少开心手术室内的噪声污染,建议改进医疗仪器设备,提高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对用于大型手术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吸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心内直视手术 手术室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和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猪模型的早期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钢杰 孙丽娜 +6 位作者 李星海 王宁夫 吴洪海 袁晨星 李巧巧 徐鹏 毛宝根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2011-2015,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小型猪模型,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和(VA-ECMO)支持治疗对于小型猪的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4头雄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药物治疗组(B组)、ECMO组(C组)3组。通过结扎前降支的...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小型猪模型,探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和(VA-ECMO)支持治疗对于小型猪的早期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4头雄性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药物治疗组(B组)、ECMO组(C组)3组。通过结扎前降支的方法,在药物治疗组及ECMO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当小型猪出现休克时,非对照组开始进行药物治疗或者ECMO支持治疗,并在24h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各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压力变化率(LV±dp/dt)以及心肌酶谱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心肌梗死后6h,C组LVEDP开始显著低于B组(P<0.05),并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显著。实验结束前,各组LV-dp/d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即LV-dp/dt的下降,A组<C组、B组;A组LV+dp/dt与C组及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组LV+dp/dt与B组相比,在实验24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心肌梗死面积无显著减小(P>0.05),但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ECMO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猪模型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能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此外,ECMO并不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但可能对缺血非梗死区细胞产生正面的作用,避免其进一步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和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心肌挫伤临床诊治分析(附15例报告)
5
作者 郑鑫华 胡伟恩 高惠荣 《浙江医学》 CAS 1992年第6期24-25,共2页
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胸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肌挫伤是胸部钝性伤中常见的合并伤,据最近Ross等报道,胸部钝性伤病人中17~20%有心肌挫伤的表现。由于心肌挫伤缺乏体表外部征象,且常与其他更明显的创伤(如骨折等)同时发生,使... 随着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胸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心肌挫伤是胸部钝性伤中常见的合并伤,据最近Ross等报道,胸部钝性伤病人中17~20%有心肌挫伤的表现。由于心肌挫伤缺乏体表外部征象,且常与其他更明显的创伤(如骨折等)同时发生,使外科医生往往只重视其他明显的创伤,而对心肌挫伤却缺乏警惕性,以致漏诊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挫伤 诊断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6
作者 郑鑫华 胡伟恩 《浙江医学》 CAS 1993年第5期301-301,303,共2页
自发性气胸在临床治疗上多满足于气胸的消失,而忽视对病因的处理。我院1988年8月至1992年12月手术治疗24例自发性气胸,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24例中男21例,女3例,年龄16~70岁(平均33岁);病变位于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2例。症状与... 自发性气胸在临床治疗上多满足于气胸的消失,而忽视对病因的处理。我院1988年8月至1992年12月手术治疗24例自发性气胸,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24例中男21例,女3例,年龄16~70岁(平均33岁);病变位于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2例。症状与体征:本组24例中表现为突发性胸闷、气短、胸痛18例,心慌12例。检查见气管偏向健侧,患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胸片示肺压缩40%~95%,多数压缩70%以上,14例可见肋膈角少量积液,其余表现为单纯气胸。治疗:全部病人采用气管插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自发性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吴昊 晁福 +1 位作者 杨鸿生 艾自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兔单肺原位温缺血再灌注模型。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只。对照组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 ;缺血再灌注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山莨菪碱组行左肺...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兔单肺原位温缺血再灌注模型。 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只。对照组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 ;缺血再灌注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山莨菪碱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并静脉给予山莨菪碱 (8mg/kg)。各组进行肺组织湿/干质量比 (W/D)、丙二醛 (MDA )、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 (L PI)的测定 ,并进行肺组织光镜、电镜的观察及肺组织损伤 (L TD)程度的定量评价。结果 :经 90 min缺血、12 0 m in再灌注后 ,缺血再灌注组的 W/D、L PI、MDA、MPO活性及 L TD程度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 (P均 <0 .0 1) ,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山莨菪碱组可降低上述指标的水平 (P均 <0 .0 1)和病理损伤。结论 :山莨菪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积聚、减轻氧自由基造成的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实验 自由基 作用机制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右胃网膜动脉冠状动脉旁路术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伟恩 叶丁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2年第2期84-85,共2页
近10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主要进展在于选择旁路血管。大隐静脉(SV)曾常规用于CABG,但手术后数年发现静脉的退行性改变常导致失败。目前普遍采用乳内动脉(IMA)作CABG;IMA移植通畅率较高,可能由于IMA能明显增加血管壁的前列环素... 近10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主要进展在于选择旁路血管。大隐静脉(SV)曾常规用于CABG,但手术后数年发现静脉的退行性改变常导致失败。目前普遍采用乳内动脉(IMA)作CABG;IMA移植通畅率较高,可能由于IMA能明显增加血管壁的前列环素(prostacyclin)的合成和保留有该血管壁的营养血管,自成一个循环系统。然而,对完全性心肌梗塞需要行三支血管的CABG较复杂的手术,以及再次CABG的病人,即使采用双侧IMA也是困难的。这就促使心外科医生必须寻找另外可供移植的动脉。早在1975年,Curtis等曾试用游离的桡动脉行CABG,结果令人失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胃网膜动脉 冠心动脉旁路 手术
下载PDF
肺畸胎瘤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卿 包高兴 徐如君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6期399-399,共1页
胸部畸胎瘤大都发生于纵隔内,原发于肺部极少见。我院1978~1998年经手术与病理检查证实肺畸眙瘤二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肺畸胎瘤 纵隔 原发 肺部 胸部 文献复习 手术 病理检查 发生
下载PDF
心房颤动外科治疗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胡伟恩 王国卿 +3 位作者 高惠荣 毛宝根 章希贤 李浒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1,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往往内科治疗无效,而又缺乏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作者对10只犬制作了动物模型并设计简单的手术方法治疗心房颤动。初步的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外科手术 实验动物
原文传递
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燕 韩啸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行VATS术的465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46)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n=419),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行VATS术的465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有无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46)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n=419),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肺部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男)、吸烟指数、肺部基础疾病史、心脏病史、术前FEV1pre<80%、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切除范围(多个肺叶)、病理分期(Ⅲ~Ⅳ)等方面均高于未发生肺部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t=22.16、7.57、9.48、13.78、5.25、40.79、6.49、7.65、15.73、69.57,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吸烟指数(>400)、病理分期(Ⅲ~Ⅳ)、切除范围(多个肺叶)、手术时间(>3 h)是肺癌VATS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FEV1pre≥80%是肺癌VATS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肺癌VATS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受到年龄、吸烟指数、术前FEV1%、病理分期、手术时间、切除范围等临床因素的影响,建议针对以上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 术后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正压膨肺法治疗术后顽固性肺不张
12
作者 胡伟恩 李浒 王国卿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0期626-626,共1页
正压膨肺法治疗术后顽固性肺不张胡伟恩李浒王国卿肺不张是胸部手术或外伤后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应用常规处理无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也不能复张的顽固性肺不张患者采用正压膨肺法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 正压膨肺法治疗术后顽固性肺不张胡伟恩李浒王国卿肺不张是胸部手术或外伤后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应用常规处理无效、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也不能复张的顽固性肺不张患者采用正压膨肺法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8例患者中男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膨肺法 治疗 手术后 顽固性肺不张
下载PDF
1例多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13
作者 李浒 毛宝根 魏东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并发症 多瓣膜置换术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特殊类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4
作者 李浒 王国卿 +1 位作者 毛宝根 吴昊 《浙江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特殊类型 自发性气胸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再次体外循环手术7例分析
15
作者 章希贤 王国卿 +1 位作者 毛宝根 高惠荣 《浙江医学》 CAS 199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随着心脏手术的逐年开展,术后因畸形未完全矫正、置换瓣膜的失效和毁损、瓣周漏或残余漏等并发症,需要再次施行体外循环手术的病例时有发生。现就本院近年来再次体外循环手术7例的手术结果及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再手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创伤指数在胸部损伤的应用——324例急性胸外伤的回顾分析
16
作者 高惠荣 包高兴 《浙江临床医学》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通过324例胸外伤住院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按伤情分轻型106例、中型137例、重型81例。再采用Lindsey创伤指数和贝叶氏公式(共24个变量)分别进行评分和计算对伤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临床评估属重型的胸外伤其伤情用指数或公式计算的符合率... 通过324例胸外伤住院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按伤情分轻型106例、中型137例、重型81例。再采用Lindsey创伤指数和贝叶氏公式(共24个变量)分别进行评分和计算对伤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临床评估属重型的胸外伤其伤情用指数或公式计算的符合率分别达85.5%和91.9%,而且没有假阳性的病例出现。可见胸外伤伤情严重程度采用计量方法来进行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伤 伤情 创伤 回顾分析 胸部损伤 急性 重型 指数 公式 变量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产妇急诊剖宫产并深低温停循环Bentall手术一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卫平 黄娅琴 +5 位作者 陶守君 翟洪波 张帆 陈凯 胡炜 孙建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4-1035,共2页
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生命.有报道约24%孕妇因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死亡。如不及时诊治,孕妇死亡率风险以每小时l%~3%的速度递增。近期我院成功救治1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产妇急诊剖宫产并深低温停... 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生命.有报道约24%孕妇因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死亡。如不及时诊治,孕妇死亡率风险以每小时l%~3%的速度递增。近期我院成功救治1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产妇急诊剖宫产并深低温停循环Bentall手术.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BENTALL手术 深低温停循环 剖宫产 急诊 产妇 A型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比较
18
作者 高惠荣 《浙江医学情报》 1994年第2期9-9,16,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rtaneous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简写PTC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ies Bypass Graft,简写 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的病例逐年增多。据估计,1991年在美国共完成
关键词 冠状功脉 成形术 搭桥术
下载PDF
中国心脏瓣膜术后多中心低强度抗凝治疗注册登记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董力 石应康 +63 位作者 许建屏 张尔永 刘金成 李亚雄 倪一鸣 杨谦 韩涛 付博 陈进 任莉 魏蜀亮 陈灏 柳克祥 于风旭 刘建实 肖明第 吴树明 张凯伦 黄焕雷 蒋树林 乔晨辉 王春生 徐志云 周新民 王东进 倪立新 肖颖彬 姜胜利 张桂敏 梁贵友 杨思远 伯平 钟前进 张进宝 张希 朱亚彬 滕晓 朱鹏 黄烽 肖亦敏 曹广庆 田海 夏利民 陆方林 刘寅强 刘达兴 徐航 袁烨 李明 常超 邬晓臣 许哲 郭平 白阳静 薛卫斌 蒋小英 那竹惠 曾秋芸 蔡红 王亚莉 熊锐 金素 郑晓梅 吴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489-1494,共6页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强度、方法及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数据库”中注册登记的全国35家医院25...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强度、方法及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数据库”中注册登记的全国35家医院2577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数据,并就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西方人群[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成人心外科数据库(STS—ACSD),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凝治疗指南]进行比较。随访11家医院20519例术后患者(研究终点2年),探讨适合中国人的抗凝治疗强度及方法。结果2577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年龄(48.6±11.2)岁,女性占56.7%(14613/25773);风湿性心脏病为主要病因(87.5%,22551/25773),二尖瓣狭窄是最主要病变(56.2%,14484/25773);术前40.9%的患者合并心房纤颤(房颤),同期射频消融手术(Maze)者占9.2%;二尖瓣置换是最主要的手术方式(47.4%),使用机械瓣膜占94.8%;35家医院(100%)均使用国际标准比值(INR)作为抗凝监测指标,31家医院(88.6%)INR目标值1.5—2.5。住院期间100069例次INR的实测均值为1.84±0.53,其中89.2%在1.5—2.5,华法林平均剂量(2.82±0.93)mg/d;瓣膜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主要方法:首次服用华法林在术后48h内占88.5%,维持量给药法占79.4%,不需其他抗凝药桥接治疗占84.6%;术后住院期间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严重出血率0.02%,血栓形成及栓塞率均为0.05%,无抗凝相关死亡。共18974例获随访(9493例随访满2年),随访率92.47%,随访总量30012人年,失访1545例(7.53%)。总抗凝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0.67/100人年(202例次)和0.15/100人年(47例),严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0.25/100人年(76例次)和0.13/100人年(38例)。其中,颅内出血死亡31例,占总出血病死人数的81.6%(31/38)。血栓栓塞发生及病死率分别为0.45/100人年(136例次)和0.03/100人年(9例)。华法林剂量0.63—10.00(2.85±1.23)mg/d,共抗凝监测111408例次,INR均值1.82±0.57,国内不同医院实际抗凝强度与地域分布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NR已可作为我国抗凝监测的规范化指标;我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采用低强度抗凝治疗(INR1.5—2.5)取得了抗凝总并发症及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栓塞率无明显变化的疗效;国内不同医院实际抗凝治疗强度与地域分布无显著相关性,但抗凝治疗方法函待统一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低强度抗凝治疗 多中心研究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移植及大剂量化疗用于晚期肺癌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虹 周宁宁 柴惠红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651-654,共4页
报道自体骨髓移植辅助大剂量化疗治疗晚期肺癌4例的护理体会,强调消毒隔离、预防感染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报告在无层流设备的条件下完成自体骨髓移植护理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 自体骨髓移植 肺肿瘤 药物疗法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