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方欣 刘含怡 +7 位作者 孟小虎 叶子秋 解旭品 王林君 黄昌拼 徐东 刘永昌 龙建云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09-1016,共8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有超过2亿人受其影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影响疾病发展,根据患者致病的不同危险因素衍生出相应的内科治疗方法。当内科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目前有超过2亿人受其影响,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危险因素影响疾病发展,根据患者致病的不同危险因素衍生出相应的内科治疗方法。当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应积极进行外科血运重建治疗。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腔内血运重建方式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为大众接受。同时,针对不同解剖位置的病变,腔内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内外科主流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运重建 腔内治疗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永昌 方欣 +1 位作者 林乃弓 胡何节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6期418-420,424,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下肢ASO患者91例(患肢101条,动脉节段1 121个),分别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每条下肢血管分为11个动脉节段;根据血管受累情况分为正常、轻度、中度...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下肢ASO患者91例(患肢101条,动脉节段1 121个),分别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每条下肢血管分为11个动脉节段;根据血管受累情况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以DSA结果为标准,评估CTA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率。结果 1121个节段动脉中,502个狭窄闭塞节段动脉在DSA中得到诊断。与DSA比较,CTA在评估闭塞动脉节段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7.7%;Kappa=0.786,P<0.05;与DSA相比较,CT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3,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是下肢ASO术前评估可靠、有效、无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解旭品 方欣 +5 位作者 黄昌拼 刘永昌 徐东 林乃弓 龙建云 孟小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32例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成功,植入46枚支架,技术成功率96.9%,其中15例SVCS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32例进行血管内支架治疗S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成功,植入46枚支架,技术成功率96.9%,其中15例SVCS患者植入支架2枚,16例植入支架1枚。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1例,总缓解率96.8%。26例患者随访3~10个月,23例随访期间死亡,平均生存期3.5个月, 4例患者随访期间症状复发。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创伤小,可快速缓解症状,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作为治疗SVCS的首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综合征 血管内支架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氧化还原HMGB1介导间充质干细胞血管修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4
作者 孟小虎 黄昌拼 +3 位作者 刘永昌 解旭品 张方捷 方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氧化还原状态高迁移率族1蛋白(HMGB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迁移及向血管细胞分化的作用,初步探讨氧化还原状态HMGB1介导MSC血管修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二硫苏糖醇(DTT)[HMGB1(5mmol/L DTT)组]及过氧化氢(H2O2)[HMG... 目的观察氧化还原状态高迁移率族1蛋白(HMGB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增殖、迁移及向血管细胞分化的作用,初步探讨氧化还原状态HMGB1介导MSC血管修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二硫苏糖醇(DTT)[HMGB1(5mmol/L DTT)组]及过氧化氢(H2O2)[HMGB1(0.005mmol/L H2O2)组、HMGB1(0.01mmol/L H2O2)组、HMGB1(0.02mmol/L H2O2)组]处理HMGB1,使其处于不同氧化还原状态,使用上述氧化还原状态HMGB1(100μg/L)处理体外培养MSC,未经氧化还原处理HMGB1为阴性对照(HMGB1组),不做处理为空白组(MSC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MSC组比较,HMGB1组抑制MSC增殖[(60.31±4.04)%比(100.00±2.45)%,P<0.05],还原状态HMGB1[HMGB1(5mmol/L DTT)组],促进MSC增殖[(115.53±4.08)%,P<0.05],氧化状态HMGB1[HMGB1(0.005mmol/L H2O2)组、HMGB1(0.01mmol/L H2O2)组、HMGB1(0.02mmol/L H2O2)组]对MSC增殖力[(80.60±5.71)%、(95.65±3.50)%、(96.65±5.89)%]的影响逐渐减弱甚至消失(P均<0.05);与MSC组比较,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促进MSC迁移[(160.80±12.91)个、(199.40±3.65)个比(57.60±8.73)个,P均<0.05],HMGB1(0.005mmol/L H2O2)组[(121.00±9.97)个]、HMGB1(0.01mmol/L H2O2)组[(106.20±5.76)个]、HMGB1(0.02mmol/L H2O2)组[(71.80±5.67)个]对MSC迁移的影响逐渐减小甚至消失(P均<0.05);与MSC组比较,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促进MSC向CD31阳性细胞分化[(26.03±3.10)%、(33.89±1.26)%比(15.27±3.45)%,P均<0.05];与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比较,HMGB1(0.02mmol/L H2O2)组对MSC向CD31阳性细胞分化的影响消失[(15.78±3.09)%比(26.03±3.10)%、(33.89±1.26)%,P均<0.05];与MSC组比较,HMGB1组、HMGB1(5mmol/L DTT)组抑制MSC向α-SMA阳性细胞分化[(16.35±2.33)%、(8.06±1.78)%比(48.22±2.61)%,P<0.05],HMGB1(0.02mmol/L H2O2)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42.48±1.76)%比(48.22±2.61)%,P均<0.05]。结论还原状态HMGB1促进MSC增殖、迁移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抑制MSC向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氧化状态HMGB1上述影响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高迁移率族1蛋白 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迁移 分化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
5
作者 郭聚龙 高喜翔 +13 位作者 叶猛 张嵬 吴子衡 冯自波 方欣 李强 桑宏飞 史振宇 史伟浩 何春水 郭建明 佟铸 谷涌泉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09-1414,1419,M0002,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MAE)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无截肢生存率(AFS)、免于大截肢率、生存率和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肢体再干预(CD-TLR)率。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31例患者的年龄为(72.3±9.73)岁,女性患者74例(32.03%)。240条患肢的329处膝下病灶接受了DCB治疗,115条(47.92%)肢体同时处理了膝上血管,无患者术中发生远端栓塞,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85.90%(95%CI:81.34%~90.73%),AFS为90.14%(95%CI:86.21%~94.24%),免于大截肢率为95.80%(95%CI:93.14%~98.54%),生存率为93.82%(95%CI:90.62%~97.14%),免于CD-TLR率为94.57%(95%CI:91.48%~97.76%)。治疗后12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73.95%(95%CI:67.56%~80.94%),AFS为81.26%(95%CI:75.46%~87.51%),免于大截肢率为94.92%(95%CI:91.80%~98.15%),生存率为85.4%(95%CI:79.94%~91.23%),免于CD-TLR率为90.48%(95%CI:85.96%~95.24%)。亚组分析提示是否同期干预膝上病变对研究的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DCB治疗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18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解旭品 方欣 +4 位作者 黄昌拼 刘永昌 徐东 龙建云 林乃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紫杉醇DCB治疗股腘动脉ISR 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72.7±9.8)岁;FontaineⅡB级9例,Ⅲ级8例,Ⅳ级1例;术前... 目的探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紫杉醇DCB治疗股腘动脉ISR 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72.7±9.8)岁;FontaineⅡB级9例,Ⅲ级8例,Ⅳ级1例;术前CTA证实ISR 3例,完全闭塞15例。所有患者开通病变后先予普通球囊预扩张,再用DCB后扩张,仍有限流性夹层或残余狭窄>50%则植入补救式支架。术后即刻造影评价血管通畅情况,术后第3日测定患肢ABI评估缺血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再狭窄率、临床驱动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3个月内严重临床事件。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开通病变血管,技术成功率100%。2例植入补救式支架。15例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10例复查下肢动脉CTA或超声,靶病变再狭窄发生率为10%(1/10);临床驱动TLR率为6.67(1/15)。所有患者未发生操作相关严重临床事件。结论紫杉醇DCB治疗腘股动脉ISR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胭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 紫杉醇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和女性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丹丹 张喜平 刘坚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雌激素水平和乳腺癌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女性绝经后使用外源性激素补充疗法会明显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生理... 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雌激素水平和乳腺癌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学界已达成共识,女性绝经后使用外源性激素补充疗法会明显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生理情况下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会随着卵巢功能的丧失而急剧下降,尽管如此,研究者依然观察到了绝经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会随着内源性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增高而上升,并且提出将绝经后内源性血清雌激素水平作为女性乳腺癌的预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乳腺癌 女性绝经后 雌激素水平 内源性 性激素补充疗法 癌发病率 绝经后女性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乳腺癌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央娣 张喜平 贾鹏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177-180,共4页
乳腺癌是全球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1]。据文献报道,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问题已日趋严重,近20年中乳腺癌发病率已上升了3倍,
关键词 乳腺癌 疏肝健脾法 临床应用 治疗 癌发病率 恶性肿瘤 女性健康 城市女性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灵燕 方欣 +1 位作者 金璐 解旭品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1707-1708,共2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45例LDVT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 目的探讨并总结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45例LDVT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穿刺部位护理、导管溶栓护理、患肢护理、血红蛋白尿观察、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干预下,均成功行Angiojet血栓清除术开通了栓塞的下肢静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LDVT,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血栓清除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腔内治疗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症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欣 黄昌拼 +2 位作者 解旭品 徐东 林乃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8期758-761,共4页
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吸烟、内科系统疾病及创伤等[1]。该疾病可使患侧上肢处于缺血状态,出现上肢麻木、冷感、疼痛甚至指端坏疽,严重者可导致患侧椎动脉窃血以供血患侧上肢,而引起椎-基底... 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常见病因为动脉硬化、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吸烟、内科系统疾病及创伤等[1]。该疾病可使患侧上肢处于缺血状态,出现上肢麻木、冷感、疼痛甚至指端坏疽,严重者可导致患侧椎动脉窃血以供血患侧上肢,而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又被称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血管重建,但其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闭塞症 症状性 腔内治疗
下载PDF
淋巴转移相关因子在乳腺癌研究中的进展
11
作者 吴绮鋆 刘坚 张喜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9期183-185,共3页
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需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已知腋窝淋巴结状况是一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它为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及后续辅助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对于同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 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列。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需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已知腋窝淋巴结状况是一独立的预后预测因子,它为乳腺癌的病理分期及后续辅助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对于同为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其预后仍有着不小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阴性 乳腺癌患者 转移相关因子 预后评估 恶性肿瘤 世界范围 癌发病率 预测因子
下载PDF
腔内射频消融术与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对比分析
12
作者 刘永昌 孟小虎 +3 位作者 解旭品 黄昌拼 王林君 方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0期934-936,共3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病率约10%~20%[1]。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力过高,进而表现为静脉扩张性疾病。其中,下肢浅表静脉显现、迂曲和扩张,小腿部位水肿,足靴区色素沉...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发病率约10%~20%[1]。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力过高,进而表现为静脉扩张性疾病。其中,下肢浅表静脉显现、迂曲和扩张,小腿部位水肿,足靴区色素沉着,散在及片状的湿疹、皮肤破溃、糜烂等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下肢静脉曲张的经典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剥脱术(HLS),但该手术方式的弊端包括创伤大、切口多、住院时间长和恢复慢。近年来,腔内射频消融术(RFA)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案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本文就RFA和HLS两种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后的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射频消融术 高位结扎抽剥术 大隐静脉曲张
下载PDF
右心房静脉内平滑肌瘤2例治疗体会
13
作者 方欣 刘坚 +1 位作者 张卧 林乃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1期682-683,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内平滑肌瘤 心脏内肿瘤 治疗体会
下载PDF
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4例诊疗分析
14
作者 丁金旺 杨俊 +4 位作者 黄昌拼 张卧 徐陈柯 张乐星 罗定存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14期42-43,共2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手术或创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外科医师应提高警惕。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笔者及时发现并成功救治了4例手术后发生的VTE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例患者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手术或创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外科医师应提高警惕。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笔者及时发现并成功救治了4例手术后发生的VTE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例患者均为女性,PE 1例,DVT 3例,年龄50~57岁。体重指数(BMI)1例正常(22.7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外科手术 临床资料 核素肺灌注 低分子肝素 甲状腺腺叶 低分
下载PDF
脾动脉瘤27例临床诊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建云 李静 +4 位作者 徐东 解旭品 黄昌拼 严以群 方欣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总结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s)的诊治经验,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n=25)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四科(n=2)收... 目的总结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s)的诊治经验,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n=25)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四科(n=2)收治的27例SAAs患者资料,其中传统开腹手术4例(开腹治疗组):2例行脾动脉瘤+脾脏切除术,2例行近远端动脉结扎脾动脉瘤旷置术;腔内治疗组9例,均采用InterlockTM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术;保守治疗组14例。分析患者术中和术后资料,评估不同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共纳入27例SAAs患者,共计29个瘤体,其中开腹治疗组瘤体直径(45.63±11.01)mm,腔内治疗组(27.67±5.29)mm,保守治疗组(12.54±2.40)mm。开腹治疗组和腔内治疗组均手术成功。开腹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3.50±0.62)h,术中出血量90~600 mL,平均住院费用(5.45±0.26)万元,住院时间(7.75±0.96)d。腔内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2.09±0.26)h,术中出血量(11.67±2.50)mL,平均住院费用(6.63±0.75)万元,住院时间(5.00±1.32)d。随访0~93个月,平均(42.96±26.15)个月,手术治疗(开腹治疗和腔内治疗)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和瘤体再破裂等发生;保守治疗组随访6个月和12个月瘤体大小与确诊时无统计学差异,1例女性SAAs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瘤体增大和破裂,后急诊手术。结论直径≥2 cm的脾动脉瘤,可根据瘤体大小、数目、部位、合并症和医院设备等综合评估后,采用开腹手术或腔内治疗,两种方式均安全可行;直径<2 cm的大部分SAAs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定期随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瘤 开腹手术 腔内治疗 保守治疗 瘤体直径
下载PDF
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建成 刘坚 +3 位作者 崔海东 项爱斋 解旭品 李丹丹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纤维乳管镜对95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手术切除病变乳管后送病理检查确诊,将溢液性质、病变位置、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纤维乳管镜对95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手术切除病变乳管后送病理检查确诊,将溢液性质、病变位置、检查结果、病理结果等进行总结.结果 共检出乳管内新生物441例(46.2%),其中血性、黄色及无色水样溢液患者乳管内新生物的检出率分别为87.3%(220/252)、44.5%(187/420)、15.8%(34/215),余68例白色乳汁样溢液患者未发现乳管内有新生物.对其中28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纤维乳管镜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24%(221/237),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达100%(50/50),对乳管内新生物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4.43%(271/287).乳管内良、恶性病变在溢液颜色及病灶所处乳管级别位置上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确诊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乳管镜 乳头溢液 乳腺癌
下载PDF
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病变25例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龙建云 黄昌拼 +3 位作者 解旭品 徐东 林乃弓 方欣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2453-2455,2486,共4页
目的观察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25例,均行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 目的观察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25例,均行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本研究患者技术成功率100.0%。其中1例(4.0%)术中行补救性支架植入,2例(8.0%)出现穿刺点血肿。术后随访12~49(22.0±2.7)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无截肢等不良事件发生。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65.3%,一期辅助通畅率为78.6%,二期通畅率为89.6%。术后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0.82±0.09比0.47±0.13,P<0.05)。结论TurboHawk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病变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斑块旋切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
下载PDF
口服华法林致自发性腹膜后血肿介入治疗2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龙建云 黄昌拼 +3 位作者 解旭品 陈方慧 徐东 方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5-547,共3页
华法林(warfarin)是临床上常用的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广泛用于瓣膜性心房颤动、机械性心脏瓣膜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等患者的抗凝治疗[1]。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出血发生率约3.36%[2]。华法林致自发性腹膜后血肿(spontaneous re... 华法林(warfarin)是临床上常用的双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物,广泛用于瓣膜性心房颤动、机械性心脏瓣膜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等患者的抗凝治疗[1]。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出血发生率约3.36%[2]。华法林致自发性腹膜后血肿(spontaneous retroperitoneal hematoma,SRH)不多见。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口服华法林致SRH介入诊治经过报道如下,旨在探讨如何规范治疗口服抗凝药物所致的S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腹膜后血肿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尿酸联合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东 殷婷 +4 位作者 谢旭品 黄昌拼 刘永昌 胡炜 方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6期622-624,6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41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41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临床资料,明确ASO的SUA和MCP-1水平并结合Fontaine分期提高ASO的诊断价值。结果ASO患者中高尿酸组的踝肱指数、性别、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和MCP-1高于非高尿酸组(F/χ^2/Z=3.602、118.813、118.733、80.455、6.712、2.875、98.361、-2.812,P<0.05)。基于ASO的Fontaine分期,高尿酸血症比例(r=0.921,P<0.05)和MCP-1(r=0.704,P<0.05)的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OC曲线和约登指数分析SUA、MCP-1是III期ASO的影响因素(AUC=0.654、0.675,P<0.05),诊断截断值为SUA>357.5μmol/L,MCP-1>266.4 pg/mL,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更高(P<0.05);SUA和MCP-1是IV期ASO的影响因素(AUC=0.805、0.952,P<0.05),诊断截断值分别为SUA>372μmol/L和MCP-1>288.8 pg/mL,其中MCP-1对IV期患者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最佳(均>90%);经Logistic回归校正影响ASO的混杂因素后,SUA、MCP-1是影响ASO的危险因素[OR(95%CI)=1.013(1.001~1.026)、2.429(1.256~4.700),P<0.05]。结论SUA、MCP-1为ASO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生物标记物与ASO患者临床表现特征相结合有利于提高Fontaine分期的诊断,并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尿酸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诊断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临时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解旭品 方欣 +5 位作者 黄昌拼 刘永昌 徐东 孟小虎 龙建云 林乃弓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0期838-839,841,共3页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的定义1993 年由Chattopadhyax 等[1]提出,是指前置胎盘而且胎盘附着在子宫疤痕处,常常伴有胎盘植入,需要以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伴有胎盘植入者术中常并发术中大出血,有时甚至需要切除子...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的定义1993 年由Chattopadhyax 等[1]提出,是指前置胎盘而且胎盘附着在子宫疤痕处,常常伴有胎盘植入,需要以剖宫产术结束妊娠。伴有胎盘植入者术中常并发术中大出血,有时甚至需要切除子宫以挽救生命,严重危害产妇的健康及预后。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合作,近年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与产科协作,剖宫产术前双侧髂内动脉植入阻断球囊,术中临时阻断双侧髂内动脉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阻断 髂内动脉 凶险性前置胎盘 剖宫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