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按专业分类的目标教学法应用于非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麻醉学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2
1
作者 程远 习建华 +3 位作者 刘晓玲 汪三岳 郑洁萍 孙建良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805-808,81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按专业分类的目标教学法在非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麻醉学规范化培训中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采用传统教学法的非麻醉科专业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对照组,2020年实施目标教学法的非麻醉科专业规范化培训住院... 目的探讨基于按专业分类的目标教学法在非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麻醉学规范化培训中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采用传统教学法的非麻醉科专业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对照组,2020年实施目标教学法的非麻醉科专业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为观察组,分别在轮转结束时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操作(气管插管术、蛛网膜下隙穿刺术)考试、出科理论考试,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两组的考核内容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技能操作中气管插管术、蛛网膜下隙穿刺术考核成绩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在住院医师对指导医师的教学评价方面,观察组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效果、总体印象的评估分数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教学评价总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按专业分类的目标教学法能提高非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的麻醉科专业理论及技能水平,同时还提升了麻醉科专业住培带教师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教学法 麻醉科 非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逐渐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洋 徐佳雯 +5 位作者 严厚福 刘孝国 魏栋 毕彩娇 李萍 孙建良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513-2516,共4页
目的探讨逐渐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48)和B组(n=47)。两组术中均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A组... 目的探讨逐渐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9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n=48)和B组(n=47)。两组术中均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A组和B组分别实施逐渐停用瑞芬太尼和立即停用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及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1 d机械性痛阈值和术后6 h、24 h的痛阈值降低幅度,术后舒芬太尼使用情况,以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6 h的疼痛VAS评分低于B组(P<0.05),而两组术后24 h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d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术后6 h痛阈值降低幅度小于B组(P<0.05)。A组首次使用舒芬太尼镇痛的时间晚于B组,且术后24 h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少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呼吸抑制、寒战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结束时逐渐停用瑞芬太尼对全凭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痛觉过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延迟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并减少其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过敏 疼痛 瑞芬太尼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全凭静脉麻醉
下载PDF
麻醉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 被引量:20
3
作者 程远 孙建良 +3 位作者 习建华 陈淑萍 朱瑾 高虹霞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19年第2期162-164,185,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成效尤为重要。麻醉学是集临床麻醉、危重患者监测治疗、疼痛诊疗、体外循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临床专科,也是与其他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综...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成效尤为重要。麻醉学是集临床麻醉、危重患者监测治疗、疼痛诊疗、体外循环、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临床专科,也是与其他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综合学科。目前我国麻醉专业的住培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系统培训麻醉专业的住院医师,改进培训中存在的不足,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结合医院住培工作实际,从培训制度的制定、轮转计划的安排、培训过程的落实、考核体系的建立、培训质量的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讨,以期为各医院的麻醉科住培模式构建拓展思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 探索
下载PDF
组胺H 1受体激动剂通过Akt/NF-κB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佳雯 沈佳红 +1 位作者 温雨欣 孙建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目的探讨组胺H 1受体(histamine H 1 receptor,H 1R)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LPS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炎症模型,随机将大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H 1R激动剂组(2-pyridylethlamine,Pyri)和H 1R激动剂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液,LPS+H 1R激动剂组提前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mol·L-1的Pyri,1 h后再加入终浓度为100μg·L-1的LPS。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标记物GFAP和H 1R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Akt、p-NF-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分支和辐射状突起减少,GFAP表达增加,细胞表面H 1R表达下调,上清液中TNF-α和IL-6含量增加,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与LPS组相比,LPS+H 1R激动剂组激活态星形胶质细胞减少,GFAP表达降低,培养基上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明显下降,Akt和NF-κB p65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 1R激动剂能够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的表达,且Akt/NF-κB通路可能是H 1R参与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 1受体 H 1受体激动剂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国产麻醉深度监测仪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陶守君 雷卫平 +2 位作者 黄娅琴 孙建良 温小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78-881,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麻醉深度监测(Ai,ConView YY-105型)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一致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每例患者均同时监测Ai指数和BIS指数,常规麻醉诱导插... 目的比较国产麻醉深度监测(Ai,ConView YY-105型)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一致性。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0~50岁,ASAⅠ或Ⅱ级,每例患者均同时监测Ai指数和BIS指数,常规麻醉诱导插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记录诱导前、插管成功即刻、插管后5min、气腹完成即刻、拔管前即刻、拔管后5min的BIS指数和Ai指数,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两个指数。结果 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仅插管完成即刻Ai指数和BIS值差值均数差异较大为-17.3,其余时点仅1例(4%)在一致性范围外。结论国产麻醉深度监测仪和BIS监测一致性较好,均能客观反映患者实时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深度
下载PDF
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叶雯 鲁惠顺 +1 位作者 习建华 胡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组(A组)、羟乙... 目的研究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麻黄碱联合羟乙基淀粉组(A组)、羟乙基淀粉组(B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C组),每组20例。A、B组麻醉前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12mL/kg,C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液12mL/kg,滴速均为30mL/min。A组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开始注射药物同时静脉注射麻黄碱10mg。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胎儿娩出后(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产妇血清皮质醇水平,同时记录收缩压。结果 A组在不同时间点收缩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在T1、T2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C组在T1、T2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及B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A组在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B组在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及A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C组T1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A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及A、B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预先注射麻黄碱和羟乙基淀粉(130/0.4)可以预防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并减少皮质醇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羟乙基淀粉 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剖宫产 皮质醇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服用ACEI类药物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时QTcD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慧芳 孙建良 +1 位作者 金芊芊 习建华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4期1227-1230,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服用ACEI类药物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QT间期和QTD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有器质性高血压且规律服用ACEI类药物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 【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服用ACEI类药物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QT间期和QTD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有器质性高血压且规律服用ACEI类药物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E组给艾司洛尔负荷量500ug/kg,然后以100μg/(kg·min)输注,诱导后4min停止输注。C组输注同样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艾司洛尔或09%氯化钠溶液输注5min后,给2mg/kg丙泊酚、1ug/kg芬太尼、1mg/kg维库溴铵3min内完成气管插管。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艾司洛尔或0.9%氯化钠溶液输注后5min(T1)、诱导用药后3min(T2)、插管后30s(T3)、2min(T4)及4min(T5)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QTc、QTcD;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T。时MBP、HR、QTc、QTc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E组在T1~T3MBP均降低,E组T1~T5各时点的MBP及C组L~115各时点的MBP较L时MBP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T3HR变化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除T5外.其余各时点HR均较110降低,C组在L时HR较110减慢,而在L较T0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E组T3时QTc、QTc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T1~T5各时点QTc间期、QTcD与L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T3、T4QTc、较T0、T1均延长,C组L、T3、T4 QTcD较T0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插管后4min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咳嗽、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论对服用ACEI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艾司洛尔可以抑制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并缩短延长的QTc及QT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I类药物 高血压 艾司洛尔 QTC QTCD
下载PDF
潮气量与肺顺应性、呼气第一秒容量及压力—容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鲁惠顺 卫木根 胡方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12-813,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 (VT)对动态肺顺应性 (C)、呼气第一秒容量 (V1.0)以及压力—容量 (P-V)关系的影响。方法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仪 (SSS) ,全麻机械通气下对34例手术病人监测。结果VT 量8ml·kg-1 时C值达到最大 ,当VT 进一步增加...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 (VT)对动态肺顺应性 (C)、呼气第一秒容量 (V1.0)以及压力—容量 (P-V)关系的影响。方法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仪 (SSS) ,全麻机械通气下对34例手术病人监测。结果VT 量8ml·kg-1 时C值达到最大 ,当VT 进一步增加后 ,C值逐渐下降。V1.0 随着VT 的增加呈下降趋势。VT 为6mg·kg-1 至10mg·kg-1 时 ,压力—容量之间基本呈直线关系 ,达到12mg·kg-1 后 ,压力的增加大于容量的增加。结论 对术前无呼吸系统疾病 ,肺功能正常病人 ,全麻时8mg·kg-1 通气量能维持较好的肺功能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肺顺应性 呼气第一秒容量 压力-空量 潮气量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表面麻醉对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习建华 邓芳 +1 位作者 王丽华 叶雯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表面麻醉对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咪达唑仑组),每组23例。均先对两组患者的咽喉和气...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表面麻醉对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咪达唑仑组),每组23例。均先对两组患者的咽喉和气管进行充分的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前10min经静脉输液泵注射1μg/kg右美托咪定,之后以0.5μg·kg-1·h-1持续经静脉输液泵注射。咪达唑仑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前5min静脉注射30μg/kg咪达唑仑和1μg/kg芬太尼。再应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进行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从开始置入食管气道引导管至气管导管置入确定所需的时间)。分别于气管插管前(T0,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为气管插管前10和5min)、光索置入气道后即刻(T1)、经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置入气管后30s(T2)各时间点,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水平,进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和体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两组间气管插管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HR和SBP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右美托咪定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SpO2均维持在95%以上。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相应升高,在T2时间点达到最高水平,但右美托咪定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咪达唑仑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右美托咪定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1),咪达唑仑组在T1和T2时间点的OAA/S评分均显著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1、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表面麻醉应用于保留自主呼吸患者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时患者的应激反应更少,镇静程度更理想,保证了气管插管期患者的安全、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经鼻气管插管 盲探气管插管装置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腭咽成形术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淑萍 习建华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UPPP的OSAS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20例。Ⅱ组和Ⅲ组在麻醉诱导前先予右...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UPPP的OSAS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20例。Ⅱ组和Ⅲ组在麻醉诱导前先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作为负荷剂量,术中Ⅱ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3μg/(kg·h),Ⅲ组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h),Ⅰ组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术前(T_0)、拔管即刻(T_1)、拔管后10min(T_2)HR、MAP、皮质醇浓度变化,记录气管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和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HR、MAP、皮质醇浓度T_1、T_2较T_0明显增加,Ⅰ组在T_1、T_2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和Ⅲ组在T_2轻度升高(P<0.05),在T_2升高不明显(P>0 05);Ⅱ组和Ⅲ组较Ⅰ组在T_1、T_2时点HR、MAP、皮质醇浓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在T_1HR、MAP、皮质醇浓度明显下降(P<0.05),但在T_2差异不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加(P<0.05或0.01);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也低于Ⅰ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0.6μg/(kg·h)对OSAS患者UPPP术后苏醒期能提供安全有效的拔管条件,减少应激反应,而不影响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苏醒期
下载PDF
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淑萍 卫木根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6期651-651,共1页
关键词 颈丛阻滞麻醉 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 甲状腺手术 阿片类药物 麻醉操作 生理影响 麻醉方法 阻滞不全 辅助镇痛
下载PDF
外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小莲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老年人随着衰老,各系统功能退变,心肺功能储备差,脊柱椎问小关节韧带老化退变,脊柱弯曲变形等,老年人麻醉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老年人实施椎管内麻醉后易引起低血压,穿刺困难;实施全麻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苏醒延迟等风险。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 麻醉后 高龄患者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应用 老年人 心肺功能 关节韧带
下载PDF
麻醉期抑肽酶严重过敏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芊芊 卫法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11期716-717,共2页
关键词 麻醉期 抑肽酶 过敏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蛋白酶抑制剂 气道压 血压
下载PDF
咪唑安定和氟马西尼用于心脏电复律麻醉和苏醒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昉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6期840-840,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电复律 氟马西尼 咪唑安定 麻醉 电复律治疗 电击复律 心律失常 记忆
下载PDF
双针分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远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7期763-763,共1页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 腰硬联合麻醉 微创 间隙 双针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术中 医疗技术 临床效果 取石术
下载PDF
肌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
16
作者 沈佳红 温雨欣 +1 位作者 徐佳雯 孙建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3-1807,共5页
目的:探讨肌肽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PS(10 ng/m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1、5、20、50 mmol/L)肌肽干预小胶质细胞6 h后的细胞活性... 目的:探讨肌肽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PS(10 ng/m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2、1、5、20、50 mmol/L)肌肽干预小胶质细胞6 h后的细胞活性,以及不同浓度肌肽预处理小胶质细胞0.5 h后再加LPS刺激6 h后的细胞活性,筛选药物浓度。筛选获得适宜的肌肽浓度后,将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肌肽组(5 mmol/L)、LPS模型组、LPS+肌肽组进行研究: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ELISA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和IL-6水平;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形态多呈“阿米巴状”激活态,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PI阳性率和NLRP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1);与LPS组比较,LPS+肌肽组小胶质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阿米巴状”激活态小胶质细胞数减少,培养上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IL-6含量降低(P<0.05),PI阳性率和NLRP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肌肽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症小体活化,进而抑制细胞焦亡和炎症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脂多糖 小胶质细胞 炎症小体 细胞焦亡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麻醉诱导及苏醒的影响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东音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2期119-119,121,共2页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对比观察 麻醉诱导 苏醒 临床用药
下载PDF
止血带疼痛的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郭墨池 孙建良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止血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袖带式压迫装置,通过向捆绑在肢体近端的止血带注入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范围,以此阻断血流,达到控制肢体远端动静脉循环的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四肢手术中。止血带的发明与临床应用不但显著减少了四肢远端手术... 止血带起源于中世纪,是一种袖带式压迫装置,通过向捆绑在肢体近端的止血带注入气体,达到设定的压力范围,以此阻断血流,达到控制肢体远端动静脉循环的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四肢手术中。止血带的发明与临床应用不但显著减少了四肢远端手术术中出血,更重要的是给外科医生提供了清晰的手术视野,便于精细分辨人体解剖结构,减少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视野 人体解剖结构 近端的 止血带 肢体远端 四肢手术 相关并发症 四肢远端手术
下载PDF
平衡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鲁惠顺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36-138,共3页
71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观察平衡麻醉合并应用胸段硬膜外麻醉后对减少芬太尼用量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浓度、血压波动以及术毕潮气量恢复的影响。A组36例,合并应用胸段硬膜外麻醉。B组35例仅予平衡麻醉作对... 71例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观察平衡麻醉合并应用胸段硬膜外麻醉后对减少芬太尼用量和吸入麻醉药异氟醚浓度、血压波动以及术毕潮气量恢复的影响。A组36例,合并应用胸段硬膜外麻醉。B组35例仅予平衡麻醉作对照。术中异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结果A组芬太尼和异氟醚的用量较B组少(P<0.01),且血压波动较小;术后潮气量恢复也是A组较B组快(P<0.01)。提示平衡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芬太尼和异氟醚的用量,使在浅麻醉状态下维持较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麻醉 硬膜外麻醉 腹部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电针刺激患肢同侧星状神经节对上肢骨折全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杨森林 俞良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患肢同侧星状神经节对上肢骨折全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21-12/2023-06期间因上肢骨折拟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麻醉诱导前,对照组...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患肢同侧星状神经节对上肢骨折全麻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21-12/2023-06期间因上肢骨折拟行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麻醉诱导前,对照组予针刺患肢侧星状神经节20 min,不予任何频率和强度的针刺通电操作,试验组予高频电针刺激患肢侧星状神经节20 min。比较2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手术开始时(T_(3))、手术结束时(T_(4))和气管拔管时(T_(5))5个时间点:应激反应血液指标(肾上腺素、皮质醇)及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均较低,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电针刺激星状神经节,可抑制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刺激 星状神经节 手术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