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灌洗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对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等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石伟珍 王宇芳 +4 位作者 过建春 施军平 刘雁 陈群伟 荀运浩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935-93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等指标,并对治疗前后血清ET、TNF-α、IL-2、IL-6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PT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1)。治疗组ET、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均P<0.05)。两组IL-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中药结肠透析结合支持疗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且对ET、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对IL-2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重型 结肠透析 中药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DQA1基因多态性的联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过建春 肖丽娜 +4 位作者 荀运浩 王宇芳 李春青 石伟珍 施军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联系。方法将105例ASC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分组:阴虚质组47例和非阴虚... 目的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联系。方法将105例ASC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分组:阴虚质组47例和非阴虚质组5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测定HLA-DRB1、HLA-DQA1等位基因型。结果阴虚质组HLA-DRB1*09、HLA-DQA1*0301的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非阴虚质组(分别为12.1%vs27.8%,19.1%vs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DRB1*11、HLA-DQA1*0501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阴虚质组(分别为12.1%vs4.3%,28.7%vs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LA-DRB1*09和HLA-DQA1*0301可能是ASC非阴虚体质患者的分子基础;HLA-DRB1*11和HLA-DQA1*0501可能是ASC阴虚体质患者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 阴虚体质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过建春 李春青 +2 位作者 马翔华 荀运浩 石伟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调查2009年3月—2010年6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97例,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随访24周。结果:气虚瘀黄型、阴虚瘀黄型患者12周病死率明显高于瘀热发...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调查2009年3月—2010年6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97例,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随访24周。结果:气虚瘀黄型、阴虚瘀黄型患者12周病死率明显高于瘀热发黄型(P<0.05),气虚瘀黄型患者12周病死率亦高于湿热发黄型(P=0.020);生存分析显示各组间的累积存活率有显著差异,以气虚、阴虚为主证的患者24周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22)。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预后 中医辨证
下载PDF
HBV BCP区1762/1764位点变异对肝脏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春青 荀运浩 +3 位作者 梁娴 过建春 王薇薇 石伟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肝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1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SHB)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 BCP区基因片段,产物...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BCP区A1762T/G1764A变异与肝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12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SHB)的血清及临床资料,并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BV BCP区基因片段,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BCP区T1762/A1764位点变异。结果:CSHB组患者A1762T、G1764A及A1762T+G1764A的变异频率分别为64.0%(80/125)、60.0%(75/125)、60.0%(75/125),CHB患者3种变异的变异频率分别为30.8%(24/78)、28.2%(22/78)、25.6%(20/78),CSHB组3种变异的变异频率均明显高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25例CSHB患者随访48周,死亡组A1762T/G1764A位点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2,P<0.001);A1762T/G1764A位点变异组的患者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未变异组(x^2=9.742,P<0.01)。结论:HBV BCP区1762/1764位点变异可能会加重HBV感染后肝脏疾病病情,并且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及预后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本核心启动子 突变
下载PDF
P53基因网络在HBV相关肝细胞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过建春 荀运浩 +1 位作者 李春青 石伟珍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5-77,共3页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对P53基因网络的调控作用,有助于阐明两者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重点对P53基因网络的调控、P53基因突变、凋亡调节异常及...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对P53基因网络的调控作用,有助于阐明两者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重点对P53基因网络的调控、P53基因突变、凋亡调节异常及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P53基因网络调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53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116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俞秀丽 过建春 +1 位作者 石伟珍 娄国强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7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4~8月收住院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100...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帮助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4~8月收住院的11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发热发生率为100%,出现肢体抖动、肢体无力或肌阵挛症状的占92.24%,反复或持续发热发生率为58.62%,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阳性74.51%;死亡4例,占3.45%。结论肢体抖动、肌阵挛、发热持续时间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治疗作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宇芳 过建春 +5 位作者 施军平 石伟珍 刘雁 陈群伟 荀运浩 郑梓娣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2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肝硬化伴亚临床肝性脑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水煎剂。2周为1疗程,观察患者的数字连接试验(NCT)、...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肝硬化伴亚临床肝性脑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水煎剂。2周为1疗程,观察患者的数字连接试验(NCT)、脑电图(EEG)、肝功能、血氨等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NCT时间、脑电图以及肝功能血氨等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亚临床肝性脑病 治疗作用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宇芳 过建春 +3 位作者 施军平 石伟珍 荀运浩 娄国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60-1761,共2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内毒素对肝硬化大鼠尾静脉注射制成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复方中药为治疗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内毒素对肝硬化大鼠尾静脉注射制成内毒素血症模型。以复方中药为治疗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组对大鼠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茵陈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情况、减轻肝脏炎症活动、抑制肠道对氨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以及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等机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肝硬化 大鼠 内毒素血症 治疗
下载PDF
复方中药预防和治疗肝硬化大鼠亚临床肝性脑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过建春 王宇芳 +5 位作者 施军平 石伟珍 刘雁 陈群伟 荀运浩 万虎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1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内毒素诱导的肝硬化大鼠亚临床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应用小剂量内毒素尾静脉注射诱导亚临床型肝性脑病。以复方中药低、中、高剂量...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内毒素诱导的肝硬化大鼠亚临床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应用小剂量内毒素尾静脉注射诱导亚临床型肝性脑病。以复方中药低、中、高剂量为治疗组,乳果糖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大鼠的SHE的发生率、大鼠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中、高剂量组对大鼠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乳果糖组。结论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①改善肝功能情况,减轻肝脏炎症活动;②抑制肠道对氨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③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亚临床肝性脑病 大鼠 内毒素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炜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检测SF值。结果:SF值依据中医证型依次为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二天检测SF值。结果:SF值依据中医证型依次为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其中瘀血阻络型与湿热中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25,P=0.053),而此两型分别与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及肝郁脾虚型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56,P=0.062),此两型分别与肝郁脾虚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34,P<0.01)。结论:瘀血阻络型中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占89.7%,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重,故其SF表达为各型最高。肝郁脾虚型以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及中度为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较轻,故其SF表达也是所有证型中最低的。湿热中阻型中因有相当比例的SF高表达的重型肝炎患者使其总体SF表达仅次于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中肝硬化比例较高,且大多处于肝功能失代偿阶段,SF表达偏低,拉低了其总体S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肝炎 乙型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秀丽 黄劲松 +2 位作者 谢蕾 岑立冲 朱雄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2期121-122,1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观察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观察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24h后血清及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MDA、SOD、血肌酐和尿素氮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分别=-79.21、-12.27、-61.37、-39.37、-33.17、-16.11,P均<0.05);血必净治疗组大鼠血清及肾组织匀浆的MDA、SOD、血肌酐和尿素氮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分别=-41.52、-19.31、-58.31、-52.40、-12.39、4.07,P均<0.05)。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血必净注射液明显减轻肾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血必净注射液
下载PDF
2012年美国实践指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简介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娜 程浩 施军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87-492,共6页
前言本指南中的推荐建议旨在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优先处理方案。AASLD实践指南委员会采纳了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工作组的分类并稍作修改。GRADE系统中推荐意见... 前言本指南中的推荐建议旨在为临床医师和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优先处理方案。AASLD实践指南委员会采纳了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工作组的分类并稍作修改。GRADE系统中推荐意见的强度分为强(1)或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指南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晨波 储峰 +5 位作者 李仲平 丁晓红 潘晓华 金宏慧 季平 施军平 《世界感染杂志》 2010年第4期202-205,208,共5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10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血清ALT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10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血清ALT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血清ALT升高的危险因数。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组与正常组的腹围、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r-GT)、尿酸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和组分患病率比较显示ALT升高组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和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P〈0.05)。结论NAFLD血清ALT水平和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指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LT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数
下载PDF
加替沙星致高血糖症四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宇芳 过建春 +4 位作者 施军平 石伟珍 刘雁 陈群伟 荀运浩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93-593,共1页
例1 患者女,67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半年伴尿黄5d,2005年9月19日入院。临床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活动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既往无糖尿病史。10月1日始应用加替沙星400mg/d静脉滴注。10月8... 例1 患者女,67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半年伴尿黄5d,2005年9月19日入院。临床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活动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既往无糖尿病史。10月1日始应用加替沙星400mg/d静脉滴注。10月8日开始出现口干、多尿等,10月11日测空腹血糖(FPG)30,09mmol/L,加用胰岛素,但FPG仍波动在26.61~46.84mmol/L,10月17日停用加替沙星后血糖逐渐回落,10月22日FPG降至6.69mmol/L,口干、多尿等临床症状消失。停用胰岛素后监测血糖2周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高血糖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mol/L 慢性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无糖尿病史 临床诊断 静脉滴注 空腹血糖
原文传递
手足口病病原体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永乐 潘克女 +2 位作者 徐岱 梁伟峰 娄国强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性高的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方法根据引起手足口病常见致病原肠道病毒71(EV71)、柯萨奇病毒A16(CA16)及肠道病毒(EV),设计相应的引物、探针对35例临床诊断的手足口病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婴儿的...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特异性高的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方法根据引起手足口病常见致病原肠道病毒71(EV71)、柯萨奇病毒A16(CA16)及肠道病毒(EV),设计相应的引物、探针对35例临床诊断的手足口病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婴儿的粪便进行EV、EV71、CA16三种病原体实时荧光RT-PCR检测,同时对55分标本进行EV71病毒培养分离。结果35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儿粪便中EV全部阳性,EV71阳性25例,CA16阳性8例,其中3例为EV71、CA16同时阳性,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5.71%,20例健康体检婴儿粪便中EV病毒5例阳性,EV71、CA16均阴性。结论荧光RT-PCR对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准确性高、特异性强,具有快速、廉价等特点,适合于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A16 实时荧光RT—PCR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肝病模型动态评分评估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过建春 李春青 +5 位作者 荀运浩 王宇芳 俞秀丽 石伟珍 施军平 娄国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变化率(△MELD)在预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HBV相关肝衰竭患者98例,随访24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MELD、△MELD分值。比较不同时间点存活与死亡患者MEL...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变化率(△MELD)在预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HBV相关肝衰竭患者98例,随访24周,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MELD、△MELD分值。比较不同时间点存活与死亡患者MELD及△MELD分值,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MELD及△MELD预测预后的准确性,以最佳临界值分组,比较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点的病死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各组生存率变化。结果98例患者24周内死亡52例,存活46例,死亡组与存活组间MELD、△MELD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I〉23组8、12、24周病死率均明显高于MELD〈23组,△MELD〉4.5组病死率也高于△MELD〈4.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判断患者12、24周预后△MELD的AUC(0.823、0.815)明显大于MELD的AUC(0.680、0.684)(P〈0.05);生存分析显示以最佳临界值分组,各组间累积存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适用于我国HBV相关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MELD评估预后的准确性要高于初始MELD,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对HBV相关肝癌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薇薇 过建春 +4 位作者 荀运浩 肖丽娜 石伟珍 施军平 娄国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HBV相关肝癌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99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给药组、低给药组各33只,高和低给药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35mg/(kg·d)、17.5mg/(kg·d)的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不做特殊处...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HBV相关肝癌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99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给药组、低给药组各33只,高和低给药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35mg/(kg·d)、17.5mg/(kg·d)的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于12个月及18个月时进行检测。结果(1)HBV转基因小鼠在18个月可以发生肝癌,高和低给药组肝癌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高及低给药组12个月时肝脏HBx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18个月时HBx、p53、Bcl-2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肝癌的发生与肝组织HBx、p53、Bel-2表达呈一定程度正相关,r分别0.536、0.487、0.403,P均〈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使HBV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能与其能一定程度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HBx、p5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银杏 肝炎病毒 乙型 癌基因 基因转变 肝肿瘤 基因 p53
原文传递
药物性肝炎1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秀丽 过建春 +2 位作者 石伟珍 谢蕾 岑立冲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1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致病药物种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出现时间以及各型药物性肝炎的ALT水平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众多,其... 目的分析1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致病药物种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出现时间以及各型药物性肝炎的ALT水平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众多,其中中药占了很高比例(91/196,46.43%)。本组药物性肝炎中肝细胞型59例、胆汁淤积型69例和混合型68例。结论了解药物性肝炎的特点,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药物性 中药 重型肝炎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p53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过建春 马翔华 +5 位作者 荀运浩 肖丽娜 石伟珍 施军平 王薇薇 娄国强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行血清学标志物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HBeAg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居多...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例。行血清学标志物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HBeAg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居多、HBVDNA水平偏低,三项指标均与HBeAg阳性组有统计学差异。血清学指标除Glo外,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肝脏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中p53阳性率及p53计分无统计学差异。(3)Logisticregression分析表明,只有肝脏纤维化分期(s)是p53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与S0-1相比,S≥2患者出现p53阳性的风险增高3.9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纤维化分期是其肝组织p53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基因 P53
原文传递
血清铁代谢相关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20
作者 崔怀中 朱艳菊 +1 位作者 王莹 荀运浩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的变化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和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231例、中度患者144例、重度患者84例和健康体检者103例的血清铁蛋白、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的变化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和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231例、中度患者144例、重度患者84例和健康体检者103例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并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胆碱酯酶(CHE)的浓度。结果不同研究组之间SF、SI、TF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SF、SI呈升高趋势,TF呈降低趋势。SF浓度与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浓度呈正相关(P<0.05),与ALB、CHE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铁代谢相关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轻重程度相关,检测铁代谢相关指标有助于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铁蛋白 血清铁 转铁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