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铵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晓鸥 过建春 李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甘草酸铵 2种制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 )的影响。方法 :70例病人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 4 1例 (年龄4 7a±s 13a)和甘草酸单铵组 2 9例 (年龄 4 8a± 12a) ,分别静脉滴注甘草酸二铵和甘草酸... 目的 :为了探讨甘草酸铵 2种制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 )的影响。方法 :70例病人随机分为甘草酸二铵组 4 1例 (年龄4 7a±s 13a)和甘草酸单铵组 2 9例 (年龄 4 8a± 12a) ,分别静脉滴注甘草酸二铵和甘草酸单铵每日 1次 ,30d后采用放免法检测病人血清ECM。结果 :甘草酸二铵组和甘草酸单铵组治疗后各项ECM值明显下降 (P <0 .0 1) ,而治疗后 2组ECM下降值间除板层素 (LN)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其他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甘草酸铵 2种制剂均可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ECM ,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尤以甘草酸二铵的作用更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甘草酸单铵 病毒性肝炎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汉坦病毒G2糖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国献 朱函坪 +2 位作者 梁伟峰 姚苹苹 朱智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HV)Z10株包膜糖蛋白G2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探索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在免疫荧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质粒pUCmZ10M为模板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Z10株G2基因片段,将G2片段克隆入pUCmT质粒载体,碱法提取质...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HV)Z10株包膜糖蛋白G2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探索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在免疫荧光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质粒pUCmZ10M为模板设计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Z10株G2基因片段,将G2片段克隆入pUCmT质粒载体,碱法提取质粒pUCmZ10G2,酶切后将回收片段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构建重组体pFastBacHTaZ10G2,重组体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DH10Bac后,经2轮筛选,提取重组质粒转染昆虫细胞sf9,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达的G2蛋白。结果获得含有编码HVZ10株的包膜糖蛋白G2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昆虫细胞表达出G2蛋白,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阳性血清反应,昆虫细胞内呈现特异性环状荧光。检测40份HFRS血清,与全病毒细胞抗原片的符合率为95%。结论成功构建HVZ10株包膜糖蛋白G2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可利用重组G2蛋白检测H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G2 免疫诊断 应用 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包膜糖蛋白 肾综合征出血热 重组表达载体 免疫荧光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E.coli 间接免疫荧光 昆虫细胞表达 感受态细胞 模板设计 基因片段 质粒载体 碱法提取 质粒转染 技术检测
下载PDF
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26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吕铁锋 孙振江 +1 位作者 李晓欧 矛葆龙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12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复发率、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停药的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复发率为33.0%。其发病机制可能与 HBV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复发率、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停药的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复发率为33.0%。其发病机制可能与 HBV 重新复制有关,与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变异可能无关,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HBeAg)/抗 HBe 血清转换者也可发生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复发。结论对长期服用拉米夫定的患者无论是否因发生血清转换而停药,均应密切观察肝功能、HBV-M 及 HBV-DNA,发生肝功能异常可用甘草酸二胺制剂等综合治疗和(或)再次应用拉米夫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药物治疗 肝功能 甘草酸二胺制剂
下载PDF
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铁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71-372,共2页
拉米夫定虽可抑制HBV DNA的复制,但对肝细胞内的HBV DNA复制的起始模板cccDNA并无直接作用,故治疗停止后HBVDNA重新复制,甚至可高于治疗前水平,可引起停药后肝炎,严重的可发生肝功能衰竭.我们对本院门诊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停药... 拉米夫定虽可抑制HBV DNA的复制,但对肝细胞内的HBV DNA复制的起始模板cccDNA并无直接作用,故治疗停止后HBVDNA重新复制,甚至可高于治疗前水平,可引起停药后肝炎,严重的可发生肝功能衰竭.我们对本院门诊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停药后进行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诊断标准 停药后肝炎 乙型肝炎 转归
下载PDF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年的疗效
5
作者 尹春煜 卢洪洲 +4 位作者 李晓鸥 娄国强 胡越凯 潘孝彰 翁心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联合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人1a的初步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突变位点。方法:艾滋病病人8例,给予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3药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3,6,9,12mo时... 目的:观察国产去羟肌苷散、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联合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病人1a的初步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突变位点。方法:艾滋病病人8例,给予去羟肌苷、司他夫定和奈韦拉平3药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1,3,6,9,12mo时定期监测病人的血浆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并对基线及治疗1a的标本进行基因型耐药性检测。结果:治疗后病人血浆中病毒载量均明显降低(P<0.01),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P<0.01)。早期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当治疗1a后至少有2例病人对治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结论:国产3药联合治疗在早期就能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复制,机体免疫功能也有改善,耐受性良好,后期则可以发生耐药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载量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耐药性
下载PDF
非肝癌肝硬化血性腹水185例病因分析
6
作者 朱国献 骆欣 +3 位作者 王琛 金巧菲 张导文 刘惠敏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43-245,共3页
肝硬化血性腹水多数由肝癌引起,经影像学、甲胎蛋白(AFP)等检查,较易确诊.但临床上仍有少数肝硬化血性腹水来源不明,了解其产生原因,对准确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笔者将近年来关于非肝癌的肝硬化血性腹水患者与病因相关的临床资料作一... 肝硬化血性腹水多数由肝癌引起,经影像学、甲胎蛋白(AFP)等检查,较易确诊.但临床上仍有少数肝硬化血性腹水来源不明,了解其产生原因,对准确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现笔者将近年来关于非肝癌的肝硬化血性腹水患者与病因相关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肝硬化 血性腹水 病因 临床资料 甲胎蛋白 腹水来源 影像学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5例
7
作者 傅晓晴 金洁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病例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po,qd,膦甲酸钠3.0g,iv gtt,qd。观察2组治...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2组病例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mg,po,qd,膦甲酸钠3.0g,iv gtt,q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的变化,并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6%,对照组有效率36%,2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拉米夫定、膦甲酸钠能有效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膦甲酸钠 肝炎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民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3期319-320,共2页
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重点和关键。本次研究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肝纤维化指标 治疗 抗肝纤维化 临床疗效 抗病毒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1患者的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23
9
作者 尹春煜 卢洪洲 +6 位作者 娄国强 李晓鸥 蒋卫民 胡越凯 张继明 潘孝彰 翁心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国上海、河南及安徽等地116份应用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血浆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ol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HIV耐药性数据库进... 目的了解我国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国上海、河南及安徽等地116份应用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血浆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ol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通过HIV耐药性数据库进行耐药相关性突变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结果共获得44例HIV-1分离株的pol基因序列,有70%(31/44)的标本发现了针对常用的三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主要耐药性突变,其中有34%(15/44)的标本发现了针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的耐药性突变;有68%(30/44)的标本发现了针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耐药性突变;仅有2%(1/44)的标本发现了对蛋白酶抑制剂(PIs)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性突变。亚型分析表明91%(40/44)为B亚型。结论在我国应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耐药性的产生已经十分严重,尤其是针对NNRTIs的高度耐药性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应用耐药性检测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抗药性 病毒 突变 中国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16型病原体检测在手足口病流行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叶荣夏 张永乐 +1 位作者 潘克女 童永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探究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 A16)病原体RT-PCR检测在预防手足口病传播中的意义。方法对7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粪便进行EV71和Cox A16及肠道病毒(EV)RT-PCR检测。结果 70例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 目的探究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 A16)病原体RT-PCR检测在预防手足口病传播中的意义。方法对70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粪便进行EV71和Cox A16及肠道病毒(EV)RT-PCR检测。结果 70例有发热、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的患儿粪便中EV病毒全阳性,EV71病毒阳性25例占35.71%,Cox A16病毒阳性22例占31.43%,二者均阳性的10例占14.29%,30例体检儿童粪便中EV病毒阳性5例,EV71和Cox A16全阴性。结论手足口病以EV71和Cox A16病原体感染为主,检测EV71和Cox A16病原体可以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对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16型 手足口病 流行
原文传递
原位肝移植大鼠肠道微生态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俞美红 俞秀丽 +7 位作者 陈春雷 高良辉 毛卫林 严冬 陈瑜 盛吉芳 李兰娟 郑树森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方法将雄性Brown-Norway(BN)大鼠40只随机分成肝移植组(BN-BN,n=16,共8对)、模拟移植组(n=8)、假手术组(n=8)和对照组(n=8),24h后处死,分析肠道菌群构成、回肠末端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方法将雄性Brown-Norway(BN)大鼠40只随机分成肝移植组(BN-BN,n=16,共8对)、模拟移植组(n=8)、假手术组(n=8)和对照组(n=8),24h后处死,分析肠道菌群构成、回肠末端超微结构变化、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细菌易位至肝、脾、肾和肠系膜淋巴结的比例。结果肝移植术后24h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P〈0.05),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下降(P〈0、05),移植组与模拟移植组存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的损伤;肝移植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P〈0.01),细菌易位至肝脏、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阳性率增加(P值均〈0、05);与模拟移植组比较,肝移植组细菌易位至肝脏的阳性率增加(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紊乱和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可能与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所经历的缺血再灌注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内毒素类 细菌易位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娄国强 朱秀亚 +5 位作者 龚慕瑜 刘惠敏 刘宏景 屠士行 陈效先 吴惟一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4-194,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耐药性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春煜 卢洪洲 +3 位作者 黄潇潇 李晓鸥 娄国强 翁心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hiv-1感染者原发性耐药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 收集浙江、上海、河南及安徽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88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ol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以及耐药性突变分析,并应用phy...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hiv-1感染者原发性耐药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 收集浙江、上海、河南及安徽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88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ol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以及耐药性突变分析,并应用phylip等软件构建进化树.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 共获得79份hiv-1分离株的pol基因序列,亚型分析表明,54例(68.4%)为b亚型,22例(24.8%)为crf01 _ae重组体,另有2例(2.5%) crf07_bc重组体和1例(1.3%) crf08_bc重组体.在7例(7/79,8.9%)样本中发现了有关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主要耐药性突变,其中3例( 3/79,3.8%)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性突变,4例(4/79,5.1%)为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性突变;所有样本均未发现对蛋白酶类(pis)药物的主要耐药性突变.结论 慢性hiv-1感染者原发性耐药发生的概率仍较低,初次治疗前的耐药性检测并非必需.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drug-resistant mutations in reverse transcriptase and protease coding regions of hiv-1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methods plasma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rom 88 patients from zhejiang, shanghai, henan and anhui. the entire protease gene and the first 1-251 amino acids of the 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 were amplified by rt-pcr from viral rna and sequenced. th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with hiv drug resistance algorithm, and phyligenetic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by phylip software. spss 13.0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fisher' s exact test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proportions of each subtype between the groups. results 79 gene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subtyping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68.4% (54/79) were subtype b, followed by crf01 _ae 24.8% (22/79), crf07_bc 2.5% (2/79), and crf08_bc 1.3% (1/79). 7 (7/79, 8.9%)presented with primary muta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antiretroviral drugs, mutations conferring primary resistance to 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rtis) and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 nnrtis ) were detected in 3 ( 3. 8% ) and 4 ( 5. 1% ) cases, respectively. protease inhibitors (pls) associated primary resistance mutations were not found. conclusion antiretroviral drug resistant mutations have been found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with hiv-1 infections, while the prevalence level is low, which indicates that drug resistance test is not necessary for most hiv-1infected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 抗药性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