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素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炎性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国松 汤样华 +2 位作者 徐灿达 沈志恩 林成英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BTX-A)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炎性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PHN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12只。A组在疱疹部位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在疱疹部位注射BTX-A(2 U/kg);C... 目的:观察A型肉毒素(BTX-A)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炎性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PHN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12只。A组在疱疹部位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在疱疹部位注射BTX-A(2 U/kg);C组在L5背根神经节(DRG)处注射BTX-A(2 U/kg)。连续干预7 d后处死小鼠,取小鼠DRG和相应的脊髓节段,采用RT-q 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DRG和脊髓中炎性神经递质TNF-α、IL-1β、神经激肽A的m 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DRG和脊髓中Na1.3、Na1.8通道蛋白表达。结果: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B组和C组炎性神经递质TNF-α、IL-1β、神经激肽A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B和C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B组和C组TNF-α、IL-1β、神经激肽A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B和C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组比,B组和C组Na1.3、Na1.8通道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B和C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TX-A能有效抑制PHN,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通道蛋白Na1.3、Na1.8的表达,抑制炎性神经递质TNF-α、IL-1β、神经激肽A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炎性神经递质 小鼠
下载PDF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国松 汤样华 +2 位作者 辛大伟 沈志恩 林成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胫骨局部处用微量加样器皮下接种注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制作稳定、可靠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于每只... 目的探讨采用胫骨局部处用微量加样器皮下接种注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制作稳定、可靠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分别于每只小鼠左下肢胫骨局部处用微量加样器皮下接种HSV-Ⅰ10μL(浓度为1×106 PFU/mL),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灭活HSV-Ⅰ进行接种,空白组在相应部位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造模前(T 0)和造模后1 d(T 1)、3 d(T 2)、5 d(T 3)、7 d(T 4)分别测定小鼠后爪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痛阈值(TWL)。结果实验组在T 2~4时的MWT均显著性降低,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 4时MWT达到最低[(1.42±0.22)g]。实验组在T 1~4时的TWL均显著性升高,与空白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 4时TWL达到最高[(17.23±0.70)s]。实验组造模成功率为100%。结论于胫骨局部处用微量加样器皮下接种注射成功诱导小鼠PHN模型是可行的,并贴近疾病发展规律,具有造模成功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便捷、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小鼠行为学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冬燕 李国松 汤样华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1988-1990,2001,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行为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造模成功的PHN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BTX-A组和背根神经节(DRG)/BTX-A组,每组12只,分别在疱疹局部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疱疹局部或第5腰椎...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小鼠行为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造模成功的PHN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BTX-A组和背根神经节(DRG)/BTX-A组,每组12只,分别在疱疹局部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疱疹局部或第5腰椎DRG处注射BTX-A(2 U/ml)1 ml,1次/d,连续7 d。于注射前(Z0)和注射后第1、3、5、7天(Z1、Z3、Z5、Z7)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结果Z0、Z1、Z3时,3组间机械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Z5和Z7时,BTX-A组和DRG/BTX-A组机械痛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BTX-A组、DRG/BTX-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0、Z1时,3组间热痛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3、Z5和Z7时,BTX-A组和DRG/BTX-A组小鼠热痛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BTX-A组、DRG/BTX-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可有效提高PHN小鼠机械痛阈值和降低PHN小鼠热痛阈值,为BTX-A临床治疗PHN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机械痛阈值 热痛阈值
下载PDF
腰痹汤口服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4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丹丹 汤样华 +1 位作者 李国松 辛大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腰痹汤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35.6±2.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10.5±2.6)个月。采... 目的:观察腰痹汤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35.6±2.8)岁;病程1~18个月,平均(10.5±2.6)个月。采用口服腰痹汤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前JOA评分为(12.48±2.85)分,治疗1周后升高为(25.25±1.95)分,治疗2周后继续升高为(27.58±2.6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ODI指数为(78.01±8.46)分,治疗1周后下降为(23.31±3.75)分,治疗2周后继续下降为(17.08±3.1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VAS疼痛评分为(7.96±2.26)分,治疗1周后下降为(2.31±0.92)分,治疗2周后继续下降为(1.32±0.25)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临床疗效: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88.24%。在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期内,6例复发,复发率为17.65%。结论:腰痹汤联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且可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腰痹汤 银质针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