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建芳 邱彬 倪燕红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6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KD 4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将85例CKD 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和补肾化浊汤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KD 4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将85例CKD 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和补肾化浊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干预前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较干预前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干预前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尿酸(UA)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较单用西医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清SCr、BUN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穴位贴敷 补肾化浊汤
下载PDF
湿热盗汗病因病机与治疗思路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天宇 饶立科 夏永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9期780-782,共3页
盗汗是由饮食失宜、体虚外感、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的病证。其出汗特征为患者寐时汗出,醒后即止。夫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盗汗之名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金... 盗汗是由饮食失宜、体虚外感、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的病证。其出汗特征为患者寐时汗出,醒后即止。夫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盗汗之名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谓:“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故先贤认为正气劳损,阴阳失衡,导致腠理不固是汗液外泄之内因。在此基础上,盗汗可再细分虚实,或为化生无源,致气血不足、阴阳偏颇的虚证;或为脾虚痰湿内生,复感外湿,肝火旺盛,郁久化热,而致湿热内蕴的实证。明清医家曲解仲景之意,误以为盗汗即虚,大多依从“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之说,一见盗汗便拟滋阴之法。《医学正传·汗证》:“盗汗者,寝中而通身如浴,觉来方知,属阴虚,营血之所主也……宜补阴降火。”《医略六书·内因门》曰:“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因而盗汗即阴虚的思想根深蒂固,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医家将《兰室秘藏》中的当归六黄汤奉为治疗盗汗的不二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汗 湿热 病因病机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