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例百岁老人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凯 杨萧云 郑小红 《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16-216,共1页
35例百岁老人的均为2007年6至7月间城镇和乡村托老所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8例(23%),女性27例(77%),年龄100岁10例,101岁6例,102岁9例,103岁3例,104岁5例,105和106岁各1例。身高132~164cm,体重30~66公斤。无烟酒嗜好者2... 35例百岁老人的均为2007年6至7月间城镇和乡村托老所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8例(23%),女性27例(77%),年龄100岁10例,101岁6例,102岁9例,103岁3例,104岁5例,105和106岁各1例。身高132~164cm,体重30~66公斤。无烟酒嗜好者21例(60%),吸烟者6例(17%),嗜酒者4例(11.5%),烟酒均嗜好者4例(11.5%)。高血压8例(23%),甘油三酯升高者1例(3%)。年轻时从事织布绣花5例(14%),文职1例(3%),务农29例(83%)。所有受检者均经体格检查、X线胸片、血生化检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在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每份心电图均由同一位专业医师测量分析、诊断,并出具完整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分析 老人 烟酒嗜好者 甘油三酯升高 器质性心脏病 健康体检者 血生化检测 体格检查
下载PDF
906例老年人血脂水平血糖与心电图改变关系分析
2
作者 沈琳 王慧青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2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 分析 6 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及其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化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糖(BG)水平 ,与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比较分... 目的 分析 6 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血糖水平及其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化方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糖(BG)水平 ,与常规 12导联心电图比较分析。结果  90 6例体检者中 ,患高血压病者 14 1例 ,冠心病者 12 3例 ,糖尿病者 2 4例。TC增高 195例 (6 7 70 % ) ;TG增高 10 5例 (36 4 5 % ) ;HDL C减低 6 7例 (2 3 2 6 % ) ;LDL C增高 6 8例 (2 3 6 1% ) ;BG增高 6 6例 (2 2 91% )。心电图改变 2 70例 (93 75 % )。结论 老年人血脂、血糖增高率和心电图改变比例关系尤为密切 ,说明老年人糖脂代谢异常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脂水平 血糖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类左主干闭塞样心电图改变4例分析
3
作者 谭雁 陈凯 彭俊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6期605-608,共4页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引起心电图的诸多改变,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T的改变、QT间期的延长等,本文列举的4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出现类似左主干闭塞样心电图的改变,预示合并出现广泛的心肌缺血,期望能引起心电图、急诊科、脑...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引起心电图的诸多改变,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T的改变、QT间期的延长等,本文列举的4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出现类似左主干闭塞样心电图的改变,预示合并出现广泛的心肌缺血,期望能引起心电图、急诊科、脑外科及神经内科医生的重视,及早进行干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左主干闭塞样心电图 广泛心肌缺血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小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7期29-30,32,共3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按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45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对照组55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测量两...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按有无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45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对照组55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测量两组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Pmax-Pmin),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用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的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max、P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左心房内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测因子;两组的舒张末期的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x、P波离散度、左心房内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将它们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诊断辅助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最大P波时限
下载PDF
定数刺激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向阳 王慧 李忠杰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6期449-452,共4页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其发作特点为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内科收治率一直较高...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其发作特点为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内科收治率一直较高。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孕妇患者尤其如此[1]。现将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定数刺激方法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案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应用 血流动力学障碍 经食管心房调搏 心律失常 发作特点 持续时间
下载PDF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不同终止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向阳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234-235,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终止房室折返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1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以普罗帕酮、食道心房调搏 (TEAP)及普罗帕酮 +TEAP进行终止。结果 普罗帕酮组、TEAP组及普罗帕酮 +TEA...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终止房室折返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1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分别以普罗帕酮、食道心房调搏 (TEAP)及普罗帕酮 +TEAP进行终止。结果 普罗帕酮组、TEAP组及普罗帕酮 +TEAP组的转复成功率分别 82 .8%、95 .7%、10 0 %。普罗帕酮 +TEAP转复成功率高于其余两组 (P <0 .0 1)。结论 联合应用普罗帕酮 (35~ 70 )mg加低电压 (15~ 2 0 )vTEAP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终止比各自单用更为有效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 食道心房调搏 心电图
下载PDF
极短阵超速刺激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7例
7
作者 陈凯 胡向阳 郑小红 《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部分由折返机制引起.通常根据不同的折返部位分为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诱发及终止心动过速可明确其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快速型心律失常 速刺
下载PDF
无需期前收缩诱发的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
8
作者 陈凯 胡向阳 杨萧云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17-419,共3页
例1患者男性,20岁。因间歇性胸闷、心悸2年余,发作2h就诊。体检:BP110/70mmHg。心率15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示前半部分窦性P—P间期0... 例1患者男性,20岁。因间歇性胸闷、心悸2年余,发作2h就诊。体检:BP110/70mmHg。心率15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临床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示前半部分窦性P—P间期0.68~0.78s,QRS波群宽大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期前收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诱发 病理性杂音 QRS波群 肺呼吸音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房性心动过速伴无辜旁路1例
9
作者 陈凯 胡向阳 杨萧云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左前侧壁旁路)。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S1S1定时刺激,频率200次/min,刺激10 s后诱发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图1),持续时间较短,P’波在Ⅰ、... 1病历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左前侧壁旁路)。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S1S1定时刺激,频率200次/min,刺激10 s后诱发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图1),持续时间较短,P’波在Ⅰ、aVF导联直立,食管导联心电图呈正负正3相,房室1:1传导,P’R间期≤100ms,RP’间期>P’R间期,且RP’间期不等,提示心房冲动不依赖于心室除极,是房性心动过速的典型表现。食管导联中P’波早于aVF、V1导联出现,说明异位激动点位于左心房。心动过速时QRS波畸形程度明显增大,最大时限达0.14 s,但比心房刺激时的QRS波群时限窄。Ⅰ导联呈rS型,aVF、V1导联呈R型,其与心动过速自行终止后的窦性心律心电图波形一致,提示房性心动过速时,冲动经旁路及房室结同时下传心室,但此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减慢,造成心室预激程度明显增大,显示出左前侧壁房室旁路传导的特征。本图诊断:房性心动过速伴无辜旁路(经旁路与房室结同时下传心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旁路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食管导联心电图 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AVF导联 1:1传导 QRS波群时限
下载PDF
DDD起搏器在VDD起搏模式下发生模式转换1例
10
作者 肖鑫 郑新权 《心电与循环》 2022年第3期298-300,共3页
随着DDD起搏器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的广泛应用,DDD起搏器术后的起搏心电图越来越常见,因其可呈现为多种起搏模式,又称为“通用起搏器”。本文报道2018年4月16日收治的1例患者,植入DDD起搏器后在VDD起搏模式下发生模式转换,需... 随着DDD起搏器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的广泛应用,DDD起搏器术后的起搏心电图越来越常见,因其可呈现为多种起搏模式,又称为“通用起搏器”。本文报道2018年4月16日收治的1例患者,植入DDD起搏器后在VDD起搏模式下发生模式转换,需与其起搏器功能异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D起搏器 VDD起搏模式 模式转换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吕伟红 王慧青 高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93.3%,特异...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93.3%,特异性72.2%,预测准确性73.8%;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性76.7%,特异性88.4%,阳性预测准确性57.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对无条件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此两项检查可以提高心肌缺血阳性率的可靠性,以对提高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向阳 陈凯 瞿翔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8期59-61,共3页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优势,并探讨DCG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必要性.方法 选择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心肌炎组,选择5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常规心电图(ECG)和DCG检查...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监测(DCG)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优势,并探讨DCG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必要性.方法 选择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心肌炎组,选择50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h常规心电图(ECG)和DCG检查,同时分析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参数.结果 心肌炎组患儿DCG检查阳性率为95.45%(63/66),明显高于ECG检查的75.76%(5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炎组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每5 mi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24h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百分比、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明显低于对照组,LF/HF明显高于对照组[(98.3±17.7) ms比(168.5 ±23.6) ms,(95.6±32.3) ms比(148.7 ±34.3) ms,(32.1±11.3) ms比(62.5±13.4) ms,(15.6±5.1)%比(29.1±7.2)%,(5.5±0.7)Hz比(6.2±0.7)Hz,(4.2±0.5) Hz比(5.9±0.8) Hz,1.35±0.25比1.1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DCG可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率,能够捕捉复杂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心率变异性分析能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交感和迷走神经受损,以迷走神经损伤更显著,对于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转归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病毒性心肌炎 婴幼儿
原文传递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阻滞伴蝉联现象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秋娟 郑小红 陈凯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文氏型传导阻滞 蝉联现象 电生理 心电图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食道心房调搏评估窦房结功能
14
作者 沈琳 钟湘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3年第11期84-,共1页
关键词 食道心房调搏 窦性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性早搏 窦房结功能 动态心电图
原文传递
重症心肌炎临终前动态心电图1例分析
15
作者 沈琳 王慧青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重症心肌炎 临终前 动态心电图 QRS-T波 诊断 电生理
原文传递
心电图Sv 5对左前分支阻滞的诊断价值分析
16
作者 王慧青 沈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9期1519-1519,共1页
目的观察左前分支阻滞的心电图Sv 5改变及心向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24例心电图谱图形及心向量图形作回顾性分析。结果≥0.35 mV可作为诊断左前分支阻滞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心向量电轴左偏-45°,左右F面QRS环呈逆钟向转位,环体转... 目的观察左前分支阻滞的心电图Sv 5改变及心向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24例心电图谱图形及心向量图形作回顾性分析。结果≥0.35 mV可作为诊断左前分支阻滞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心向量电轴左偏-45°,左右F面QRS环呈逆钟向转位,环体转向左上方展开。结论心电图与心向量相结合可明确诊断,两者缺一不可。心向量是左前分支阻滞最好诊断工具,优于心电图,在心向量图上有特征性变化,对明确诊断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前分支阻滞 心电描记术 诊断
原文传递
584例老年人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萧云 王慧青 沈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8期1408-1408,共1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心脏器质性病变发生率日益增加,加之老年人易发生低氧血症,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和电解质紊乱等使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对心律失常的特点和诊断有了进一步了解。本文收...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心脏器质性病变发生率日益增加,加之老年人易发生低氧血症,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和电解质紊乱等使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对心律失常的特点和诊断有了进一步了解。本文收集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老年患者584例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老年人 心脏器质性病变 住院老年患者 社会老龄化 电解质紊乱 低氧血症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伟红 沈琳 王慧青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1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脉压>60mmHg组62例,脉压≤60mmHg,分析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ST段、T波、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及超声心动图测量(测量升主动脉内径、室...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脉压与心肌损害的相关性。方法14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脉压>60mmHg组62例,脉压≤60mmHg,分析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ST段、T波、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及超声心动图测量(测量升主动脉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未期内径、射血分数等。结果脉压>60mmHg组动态心电图改变明显增多占53·87%,以心肌缺血为主,占5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心脏结构改变明显比例增加,以心脏舒张功能减退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增大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比例增多,从而致心脏增大,心脏结构改变,对靶器官损害,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压测定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P波离散度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伟红 王慧青 杨萧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5期2100-2101,共2页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wd)的变化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85例PAF患者(观察组)和8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wd)....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wd)的变化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85例PAF患者(观察组)和8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记录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wd).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记录两组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Pmax两组分别为(131.2±7.2)t/ms和(94.0±6.2)t/ms,Pwd两组分别为(53.3±7.4)t/ms和(25.7±7.8)t/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大P波间期与左LAD和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 Pwd、Pmax和LAD是交叉预测PAF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与心房扩大关系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琳 魏文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右心房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测133例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大小。结果随着年龄增大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右心房内径变化不明显。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增大占68%,其中高血...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左右心房大小的关系。方法采用12导联心电图、彩色多普勒显像仪检测133例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大小。结果随着年龄增大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右心房内径变化不明显。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增大占68%,其中高血压心脏病54例(40·46%)左心房增大,冠心病47例(35·33%),瓣膜病变19例(14·28%)。结论左心房增大与心房颤动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心房颤动促使左心房增大,而不是左心房增大而导致心房颤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