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积薄发 理论创新——读王云路《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菊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2-154,共3页
2006年王云路先生发表《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一文,提出汉语词汇核心义的理论,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经过8年的翘首以盼,王云路先生与王诚博士合作的《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006年王云路先生发表《论汉语词汇的核心义——兼谈词典编纂的义项统系方法》一文,提出汉语词汇核心义的理论,在语言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经过8年的翘首以盼,王云路先生与王诚博士合作的《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版)于2014年4月付梓出版,全书9章,30余万字,建构了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的理论模式,开辟了汉语词汇语义学理论的新领域。作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作品,它的问世必将再次引起学界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汇 核心义 厚积薄发 王云 理论创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科学成果 词典编纂
下载PDF
“聖賢”心態與兩宋文化自戕因子的生成
2
作者 張興武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23,共29页
兩宋"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的確達到了空前絕後的水平,但與此同時,一種導致文化內部自我戕害的消極因子也漸告成熟。自宋初以來,伴隨着"漢、唐訓釋之學"的衰微以及"義理"闡釋模式的多元化,衆多學者... 兩宋"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的確達到了空前絕後的水平,但與此同時,一種導致文化內部自我戕害的消極因子也漸告成熟。自宋初以來,伴隨着"漢、唐訓釋之學"的衰微以及"義理"闡釋模式的多元化,衆多學者急於成爲"宋之夫子"。他們一方面展示着非凡的學術自信,另一方面又流露出惟我獨尊的狹隘心態;而後者實爲學術宗派意識的形成與强化提供了內在的原動力。元祐以後,各個"道學宗派"之間的攻訐與詆斥,逐漸從"偏見異論"的學術層面擴大到"黨同伐異"的政治層面;在黨人意氣的促使下,原本以"聖賢"自詡的學術精英們上演了一幕幕"以詩治人"的歷史悲劇;他們禁毁"黨人"著述,借"詩案"和"文案"剝奪敵黨成員的生命,最終使文化內部形成了一種難以遏制的自我戕害機制。從"元祐黨人碑"到"慶元黨禁",在"道學朋黨"與世俗黨人的合力作用下,兩宋文化的內在品質遭到更深層次的損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学术 道学宗派 朋党之争 文化自戕
下载PDF
后稷神话与西周郊祀的起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树国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后稷是周人传说中发明农业的文化英雄,后稷神话体现了高禖崇拜、社稷崇拜、始祖崇拜等郊祀制度的基本类型。后稷的感生神话孕含了原始农业祭时代的高禖求子秘仪;姜嫄、后稷之得名与原始祭祀中的农业神话关联很深,成为社稷崇拜的对象;气... 后稷是周人传说中发明农业的文化英雄,后稷神话体现了高禖崇拜、社稷崇拜、始祖崇拜等郊祀制度的基本类型。后稷的感生神话孕含了原始农业祭时代的高禖求子秘仪;姜嫄、后稷之得名与原始祭祀中的农业神话关联很深,成为社稷崇拜的对象;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至为密切,后稷又被尊为"天官"、"灵星"以配上帝;在武王伐商之后,后稷由周人庙祭的始祖而成为郊祀对象,与祖先仪式性的沟通成了国家宗教的中心。周人赋予后稷的诸多宗教功能用来证明王权来源之神圣性及统治的合法性,这一点在出土儒家文献中有简要的阐明。后稷神话与仪式已经孕含了后世国家祭祀礼仪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稷神话 西周 郊祀
下载PDF
陆氏家学与渭南文章
4
作者 张兴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101,共17页
陆游文章雍雅典则,其风度气韵首先得益于家学熏陶。放翁自幼深受祖、父精神教诲,耳提面命之间渐告淹博。他没有学术专著,却能将考订典章名物、深究字词训释、辨析学术得失的家学功夫,自觉运用于散文、笔记的创作之中;其游记之作亦能征... 陆游文章雍雅典则,其风度气韵首先得益于家学熏陶。放翁自幼深受祖、父精神教诲,耳提面命之间渐告淹博。他没有学术专著,却能将考订典章名物、深究字词训释、辨析学术得失的家学功夫,自觉运用于散文、笔记的创作之中;其游记之作亦能征用金石资料,引据诗文作品,与相关地理相参证。所有这些,不仅丰富了陆氏家学的固有内涵,更拓展了诗文解读与批评的新途径。另一方面,陆游的杂史著作和史论文章,也能充分继承其祖、父治《春秋》的理念与方法,将借古鉴今的"微言大义"贯穿于历史叙事之中,援据精详,简实严谨。陆游始终保持着经史研究的思维逻辑和习惯,其不少散文形同札记,或拾遗补缺,或改错纠谬,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追求与特点。学术研究与文章写作的关联互动,终使陆游散文创作"卓然自为一家"。从这个角度看,其典型示范价值毋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家学 文章 关联互动
下载PDF
歐陽修《廬山高》詩解疑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小蘭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3-142,共20页
《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是歐陽修最爲自矜的三首詩作之一。該詩以贈別劉渙爲題,實則並非爲"高"劉渙之"節"而作。劉渙深眷"苦空"之道,倔强有餘而建樹不足,其宦途失意後的棄世退隱不可謂之"高節... 《廬山高贈同年劉中允歸南康》是歐陽修最爲自矜的三首詩作之一。該詩以贈別劉渙爲題,實則並非爲"高"劉渙之"節"而作。劉渙深眷"苦空"之道,倔强有餘而建樹不足,其宦途失意後的棄世退隱不可謂之"高節"。當劉渙致仕告歸之際,"學士大夫爭爲詠嘆以餞之"的熱烈場景,爲歐陽公借題起興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廬山高》雄奇壯美的超逸詩情,既凝結着作者於"放逐流離"中難以釋懷的不平之氣,更彰顯出歐陽公守"道"自勵的人格魅力。該詩表面上頡頏《蜀道難》,實則取法韓愈,用奇字,押險韻,以文爲詩,因難見巧。前人有關《廬山高》的分析與解讀,充分體現着藝術審美的差異、變化與多樣性,對此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刘涣 庐山高 释疑
下载PDF
北宋“四六”研究的三重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兴武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4,共13页
北宋"四六"创作谱派纷呈,名家竞秀,堪比六朝。但相对于"古文",骈体"四六"却久被冷落,既有研究成果也不够严谨科学。如果说将北宋"四六"艺术直接溯源至李唐骈辞的做法客观上忽视了晚唐五代、尤... 北宋"四六"创作谱派纷呈,名家竞秀,堪比六朝。但相对于"古文",骈体"四六"却久被冷落,既有研究成果也不够严谨科学。如果说将北宋"四六"艺术直接溯源至李唐骈辞的做法客观上忽视了晚唐五代、尤其是南唐文人探索创新的功绩,那么以"古文运动"为参照的叙事模式,则深刻影响到对北宋"四六"谱派的认定、代表作家的选择以及发展史程的考述,而研究者轻文本解读、重"四六话"成说的学术惯性,也制约着"四六"研究的深入。倘能准确把握北宋"四六"脱胎于晚唐五代、尤其是南唐俪文的传变轨迹,摈弃以"古文运动"为参照的思维逻辑,并对历代"四六话"及文学史家的既定成说详加辨析,相关研究必能超越前贤,别有创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四六研究 方法理念
原文传递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平山久雄教授《“大”字dà音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国尧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5,共8页
平山久雄教授《汉语语音史探索》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著作,对汉语音韵学贡献殊多。其首篇《"大"字dà音史研究》一文堪称汉语例外音变研究的经典性论文。笔者认为,以中国经典之首《易》之《系辞上》的"探赜索隐... 平山久雄教授《汉语语音史探索》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著作,对汉语音韵学贡献殊多。其首篇《"大"字dà音史研究》一文堪称汉语例外音变研究的经典性论文。笔者认为,以中国经典之首《易》之《系辞上》的"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八字方足以概括其宗旨,刔发其精义。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将作为"读者"的我接受"作者"的"文本"之后的认识作一番梳理,然后按照学术思路的逻辑顺序逐一胪陈、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久雄 汉语音韵学 例外音变说 强调论
原文传递
文学、文字学、哲学札记各一则
8
作者 鲁国尧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99,共8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广泛而充分地接受了前贤的多元影响,其最后五句的渊源前贤没有提及,实脱胎于寇准《阳关引》词。在秦汉,"隶"与"吏"是两种人,是对立的两面。"隶"必须从事各种劳役,&qu...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广泛而充分地接受了前贤的多元影响,其最后五句的渊源前贤没有提及,实脱胎于寇准《阳关引》词。在秦汉,"隶"与"吏"是两种人,是对立的两面。"隶"必须从事各种劳役,"卒"的任务是"戍"。段玉裁为《说文解字·叙》作注时将"发隶卒,兴役戍"更改为"发吏卒,兴戍役",有误。由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是有限的,对某些古代汉语音韵问题的研究受制于材料的局限而诸说纷出,孰是孰非难定,这也是一个存在于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中的普遍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寇准 段玉裁 《说文解字》 前瞻 后顾
原文传递
经史之学和北宋古文创作的关联与互动
9
作者 张兴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73,共8页
北宋"古文"创作与经学研究表里相济。选择不同的儒学典籍,秉持不同的治学理念,不仅会造就内涵各异的学术人格,还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古文"作品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及审美取向等。与此同时,以"古今成败... 北宋"古文"创作与经学研究表里相济。选择不同的儒学典籍,秉持不同的治学理念,不仅会造就内涵各异的学术人格,还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到"古文"作品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及审美取向等。与此同时,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的史学研究,既为"古文"创作增添了"陈古讽今"的凝重感,又使诸多史家在"为文之趣"上有所差异。尹洙、曾巩、"三苏"等"文章之士"与欧阳修一脉相承,他们长于褒贬,精乎辞章;司马光学力老成,以雄赡简质的"史家之文"影响着范祖禹等后学晚辈。北宋文人学博而才高,援经史以撰"古文",不尚奇崛;其论事说理之作条分缕析,颇具气势;他们以醇雅之作彰显个性品格,抒写自我情怀,展示因人而异的才情和韵致;经史之学和北宋"古文"创作之间的关联互动,就此呈现着深层而复杂的学理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经史之学 古文创作 关联互动
原文传递
孙诒让致陈豪书札六通考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兰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孙诒让(1848-1908),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后正名诒让,字仲颂(一作中容,又作仲容),号籀癞居士,别署苟蓑。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虽先后八试礼部不第,但其专心学术,成为清末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其精研古... 孙诒让(1848-1908),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后正名诒让,字仲颂(一作中容,又作仲容),号籀癞居士,别署苟蓑。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虽先后八试礼部不第,但其专心学术,成为清末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其精研古学垂四十年,融通旧说,校注古籍,著书三十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诒让 考释 书札 陈豪 文字学家 经学家
原文传递
《鹞雀赋》补释七则
11
作者 许菊芳 《汉字文化》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鹞雀赋》是曹植的名篇,全赋用口语化的语言描写鹞和雀的对话,上承《神乌赋》,下启敦煌俗赋《燕子赋》,是典型的叙事故事俗赋。钱钟书《管锥编》有云:“陈王植《鹞雀赋》。
关键词 补释 敦煌俗赋 《神乌赋》 《燕子赋》 《管锥编》 语言描写 口语化 钱钟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