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二程“感而遂通”的思想--兼论斯洛特的“移情”概念 被引量:5
1
作者 申绪璐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易传·系辞》中提出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宋明理学思想建构的一条重要文本。本文通过对二程"气之感应"、"天人相通"以及"心之感通"等概念的分析,解析二程"感而遂通"思想... 《易传·系辞》中提出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宋明理学思想建构的一条重要文本。本文通过对二程"气之感应"、"天人相通"以及"心之感通"等概念的分析,解析二程"感而遂通"思想的理气论架构。尤其是二程提出的"感则只是内感",文章将着重分析并揭示其理论意义。最后文章还将从二程的感通思想出发,对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家迈克尔·斯洛特的"移情"思想予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感应 感通 移情 理气
下载PDF
《论语》“闻一知十”章再诠--兼论孔子思想的德性之维 被引量:3
2
作者 申绪璐 《孔子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39-45,共7页
《论语》中子贡称赞颜子的"闻一知十"章,在以往的解释中皆强调颜子才智聪颖,但是陆九渊针对此章提出"子贡不知德"。陆九渊认为,孔子批评子贡"弗如也",不是在道问学的知性层面,而是在尊德性的德性层面上... 《论语》中子贡称赞颜子的"闻一知十"章,在以往的解释中皆强调颜子才智聪颖,但是陆九渊针对此章提出"子贡不知德"。陆九渊认为,孔子批评子贡"弗如也",不是在道问学的知性层面,而是在尊德性的德性层面上批评子贡不及颜子。通过对《论语》和《孔子家语》的再考察,可以发现对于子贡执着于外在知识而忽视内在德性修养的方面,孔子确实有所不满。孔子一向首重个人德性的培养和成就,并主张以此实现文以化人的教化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知十 子贡 德性 孔子 陆九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