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谈中学语文新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 |
马笑霞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2
|
影视剧文学叙述性语言的特征及其审美运作 |
黄爱华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7 |
0 |
|
3
|
接受挑战 提高研究水平 |
张直心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4
|
安娜与林黛玉爱情悲剧产生原因之比较 |
韩美娟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2
|
|
5
|
野蔷薇的色香与多刺——略谈茅盾《野蔷薇》对时代女性的塑造 |
游路湘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1
|
|
6
|
谢晋电影女性形象的诗性嬗变 |
张坚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1
|
|
7
|
丰子恺散文艺术的特色 |
陈星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3 |
1
|
|
8
|
试论《儒林外史》“卧评”关于情节结构的论述 |
杨翼
邱才妹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1
|
|
9
|
谈谈莱蒙托夫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
王文晶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4 |
1
|
|
10
|
接受·审美·传统——文学课教学漫笔 |
何一荃
杜若衡
|
《丽水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1
|
影评三忌 |
金章才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
0 |
|
12
|
小说创作中的“虚笔”效应 |
赵振汉
|
《写作(中)》
|
1994 |
1
|
|
13
|
抓住写作教学的实践导向 |
金雅
|
《电大教学》
|
2000 |
0 |
|
14
|
论“触发” |
赵振汉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4 |
0 |
|
15
|
艺术的感人与感人的艺术 |
宣书桓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7 |
0 |
|
16
|
电影符号初探——兼议探索片、娱乐片之兴衰 |
张红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0 |
|
17
|
电影主体的失误 |
楼红萍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0 |
0 |
|
18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谈曹操诗歌中的积极进取精神 |
徐卫跃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3 |
0 |
|
19
|
茅盾与鲁迅的三十年代杂文之比较 |
章红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0 |
|
20
|
谢朓诗歌的意境创造 |
周掌胜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