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当代道家哲学研究的新境域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晓鹏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6,共7页
如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以理论和现实为视角,探寻道家哲学研究的新境域,以实现道家哲学的现代性转化,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要在分析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内涵、思想贡献及其内在理路的基础上进行新... 如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以理论和现实为视角,探寻道家哲学研究的新境域,以实现道家哲学的现代性转化,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要在分析道家哲学的基本思想内涵、思想贡献及其内在理路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道家哲学各种现代价值境域的阐释和实践领域的开掘。道家哲学研究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而全面的回应,不仅可以丰富道家哲学本身的内涵,也能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探索出新的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哲学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儒道融合视域中的心学建构研究及其方法论——以阳明学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朱晓鹏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6期43-51,共9页
一般哲学史或思想史的研究,需要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本文以在儒道融合视域中考察阳明心学的建构为主题,考察这种研究是应该如何从纵向的历史过程和横向的逻辑联系两个基本维度展开并力图予以融合统一的。这... 一般哲学史或思想史的研究,需要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即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本文以在儒道融合视域中考察阳明心学的建构为主题,考察这种研究是应该如何从纵向的历史过程和横向的逻辑联系两个基本维度展开并力图予以融合统一的。这种研究一方面对在儒道融合视域中王阳明哲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的历史脉络、基本理路、演变特点及学术性格等进行分析概括;另一方面对由此所开显的阳明学的思想特质、逻辑结构、思想归属等进行讨论,并进一步引向对一般的儒道关系及儒学传统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儒道融合 阳明心学建构
下载PDF
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晓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从当代的视野来看,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中西古今"的融合贯通过程。也就是说,它既必须打通"中西",又必须对接"古今",并最终实现从传统到现代... 从当代的视野来看,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过程,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中西古今"的融合贯通过程。也就是说,它既必须打通"中西",又必须对接"古今",并最终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思想文化的创新。具体来说,要通过这种"中西古今"的融合贯通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就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和努力:一是必须对中国历史上的基本原典以及重要思想文化现象作深入的解读研究。二是努力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普适价值及其意义。三是实现历史追溯与思想探索的紧密结合,即"史"与"思"的统一。四是要致力于探讨传统思想文化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重要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只有这样,在当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民族复兴和中国文化的重建才既可以有其具有普适性的现代性坐标,也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现代 创造性转化 “中西古今”
下载PDF
圣人如何可学而成?——以王阳明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25-32,共8页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都致力于追求成为"圣人",并认为圣人可学而成,然而对于解决"圣人如何可学而成"这一难题却或语焉不详,或失之高远。王阳明结合自己的躬行实践对此难题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他不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都致力于追求成为"圣人",并认为圣人可学而成,然而对于解决"圣人如何可学而成"这一难题却或语焉不详,或失之高远。王阳明结合自己的躬行实践对此难题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他不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圣之路,使得自我本心与圣人之道能够吻合统一,而且揭示了"凡人"如何可学而成为"圣人",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人虽有限而可无限"的重大难题,实现了"圣凡一体"的可能性,形成了阳明心学所独具的主体性、平民性和实践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圣人 学而成 圣凡一体
下载PDF
论王阳明中后期的隐逸情结及其进退之道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50-56,共7页
王阳明在"阳明洞"隐居修炼后虽然表示要放弃遁世隐逸之念,"复思用世",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此真正放弃。相反,王阳明一生始终有较为浓郁的出世归隐之愿,它不仅成为其一生中的经常性的生活实践之一,而且已被当作其一己... 王阳明在"阳明洞"隐居修炼后虽然表示要放弃遁世隐逸之念,"复思用世",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此真正放弃。相反,王阳明一生始终有较为浓郁的出世归隐之愿,它不仅成为其一生中的经常性的生活实践之一,而且已被当作其一己生命的根本价值取向之一,已形成为一种终生具有的"隐逸情结"。阳明中后期之隐及其进退之道可谓具有超世而不离世、绝俗而不离情的特征,具有融合儒道的意蕴,体现了一种儒道互补的人生观,也更为典型地表现出了其内在性格中的出世—入世的既矛盾又互补的性格结构及其潜意识中介入与超然的矛盾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隐逸情结 进退之道 儒道互补
下载PDF
论南宋浙学研究的现代意义及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9,共6页
南宋浙学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史、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以往的有关研究虽然对此作了很重要的资料积累、某些学术思想史梳理和概括,却还有许多不足。我们有必要通过厘清若干思想学术史上的是非和模糊之处,探求南宋浙学独特的... 南宋浙学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史、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以往的有关研究虽然对此作了很重要的资料积累、某些学术思想史梳理和概括,却还有许多不足。我们有必要通过厘清若干思想学术史上的是非和模糊之处,探求南宋浙学独特的思想内涵、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挖掘出南宋浙学及整个浙学中所蕴含的根本性的"本土性问题"及问题意识和解决方案,揭示其所具有的重要的现代性意义和普适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浙学 本土性问题 现代价值
下载PDF
走向休闲:庄子哲学的一个阐释向度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玉强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9-23,共5页
庄子哲学以生命为本位,对现实人生面临的忧愁、烦扰作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庄子认为,休闲乃是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状态。庄子的休闲哲学内容丰富而又独具特色。文章从自然、社会、人生等视域,对庄子的休闲哲学作了系统探析,并对其淑世当下的... 庄子哲学以生命为本位,对现实人生面临的忧愁、烦扰作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庄子认为,休闲乃是人向道生成的自由状态。庄子的休闲哲学内容丰富而又独具特色。文章从自然、社会、人生等视域,对庄子的休闲哲学作了系统探析,并对其淑世当下的现代价值予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休闲 自然 自由
下载PDF
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思想的融摄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晓鹏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王阳明早期出入佛老,中后期对佛老思想虽进行了批判,但仍有继承。他认为"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并在自己的学说中充分体现出来:如他直接借用道家道教的专门术语来谈论其良知学说,吸取道家道教的思想方法来构建和阐述其良知学说... 王阳明早期出入佛老,中后期对佛老思想虽进行了批判,但仍有继承。他认为"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并在自己的学说中充分体现出来:如他直接借用道家道教的专门术语来谈论其良知学说,吸取道家道教的思想方法来构建和阐述其良知学说;他注重静坐,而这种修养方法也主要来源于道家道教。另外,在对人生理想、人格形态的构建上,他的思想也打上了很深的道家印记。这些都体现了他中后期对道家道教思想的融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道家道教 融摄
下载PDF
论吕学的“中原文献之传”及其思想渊源
9
作者 朱晓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114,154,159,共10页
吕祖谦作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创立的吕学是南宋浙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学术界公认吕学深受其家学的影响并且得"中原文献之传",但是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吕氏家学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存在许多不同认识,而这更进一步... 吕祖谦作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创立的吕学是南宋浙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学术界公认吕学深受其家学的影响并且得"中原文献之传",但是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吕氏家学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存在许多不同认识,而这更进一步涉及对吕学的思想渊源、性质问题的理解。实际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既指其家族中经过战乱南迁后仍难得地保留了来自原有文化中心中原地区的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更进一步指吕氏家学中保留了大量用某些载体把北宋以来中原学者们对各种经典、典章制度等的理解、诠释及传授和各种先贤的见闻、言论、掌故、公案等予以记录的文字资料。因此,吕祖谦所传其家学及"中原文献",正是整个北宋的思想学术及其文化精神,而这也说明了吕学自有渊源,其学虽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却又不是简单的综合拼凑众说,而是自成一说,卓然成家,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路径和深广的思维向度,成为南宋浙学基本精神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学 “中原文献之传” 思想渊源 南宋浙学
下载PDF
养生与养德——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一
10
作者 朱晓鹏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2,共7页
阳明心学的成就离不开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与融合,王阳明早年对道家道教更是甚为痴迷,然而王阳明后来却对道家道教明确采取了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而这种巨大的思想转向与王阳明多年习练养生术的切身体会关系密切。自身的需要促使王阳明早... 阳明心学的成就离不开对佛道思想的吸收与融合,王阳明早年对道家道教更是甚为痴迷,然而王阳明后来却对道家道教明确采取了一种批判否定的态度,而这种巨大的思想转向与王阳明多年习练养生术的切身体会关系密切。自身的需要促使王阳明早年长期热衷于养生术的修炼,可得到的却是彻底的失望,遂而领会长生之虚妄。打破迷悟的王阳明进而转向对德性自我的真己的养护,养生必得有益于养心,这种对德性之心的修持也成为阳明心学形成的关键。从养生到养德的态度转变,也是了解道家道教思想对阳明心学形成所起影响不可缺少的一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道教 养生 养心
下载PDF
康有为大同思想中的经济全球化情结
11
作者 宋丽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6期47-48,共2页
什么是全球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球化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最终走向全球一... 什么是全球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全球化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不难看出,全球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之一是“世界性”。在中国近代社会,虽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全球化”概念,然而先进的中国人对“全球化”问题就已有所感悟,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经济全球化 天下为公
下载PDF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经典体系的重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晓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9,130,160,共10页
“六艺论”是马一浮毕生少有的系统阐述自己核心性思想的学说。马一浮的“六艺论”决不像许多人以为的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它更是一种价值系统,蕴含了马一浮对传统儒学经典体系的一种全新的理解,也承载了马一浮对自己的六艺论儒学思想... “六艺论”是马一浮毕生少有的系统阐述自己核心性思想的学说。马一浮的“六艺论”决不像许多人以为的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它更是一种价值系统,蕴含了马一浮对传统儒学经典体系的一种全新的理解,也承载了马一浮对自己的六艺论儒学思想的系统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一浮的“六艺论”已经完全超越了其知识论意义,而是马一浮通过对以六艺为中心的儒学传统经典体系的重建,实现他自己对传统儒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理想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论 儒学经典体系 儒学基本精神
下载PDF
论陈亮思想的特质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晓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8,共8页
迄今为止,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中,对陈亮思想的特质及其意义的认识仍然很不够。本文通过对陈亮思想中的"理欲统一"的道德观和"义利合一"的价值观等几个基本特征的阐述分析,表明了陈亮作为浙学史上的著名思想家,... 迄今为止,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研究中,对陈亮思想的特质及其意义的认识仍然很不够。本文通过对陈亮思想中的"理欲统一"的道德观和"义利合一"的价值观等几个基本特征的阐述分析,表明了陈亮作为浙学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其事功之学不仅具有地区性的意义,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且它也已超越了传统儒学泛道德主义的化约论立场,因而不能简单地归入到传统的儒学系统中去。陈亮之学开创了在宋儒注重道德心性修养的价值关怀之外,构建新的思想范式的途径,同时又以其所具有的丰富蕴涵和思想特质,极大地丰富了浙江固有的历史文化精神,形塑了浙学的优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事功之学 思想范式 浙学传统
下载PDF
论马一浮对六艺论儒学的重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5,共17页
马一浮提出的著名的“六艺论”不仅成为容纳和概括了其核心性思想的学说,而且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马一浮通过系统地论述六艺如何统摄古今中外一切学术,力图阐明“六艺之学”即是“国学”,而“国学”归根结底就是传统儒学。... 马一浮提出的著名的“六艺论”不仅成为容纳和概括了其核心性思想的学说,而且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马一浮通过系统地论述六艺如何统摄古今中外一切学术,力图阐明“六艺之学”即是“国学”,而“国学”归根结底就是传统儒学。正因此,不仅他自己的儒学思想可概括为是一种“六艺论儒学”,而且他更是以此来理解和阐发原始儒学的基本思想和根本精神,实现了对六艺论儒学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六艺论 国学 儒学 统类
下载PDF
从陈傅良的思想特质看永嘉学派的思想史地位和学派归属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晓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70,共7页
陈傅良在永嘉事功学派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陈傅良的思想中闪烁着永嘉学派的思想特质。由薛季宣创始,而陈傅良继之,到水心集其大成而一脉相承的永嘉学派真正与朱、陆二派鼎足而三的学术史地位受到了那些能较客观地看待那段思想... 陈傅良在永嘉事功学派中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陈傅良的思想中闪烁着永嘉学派的思想特质。由薛季宣创始,而陈傅良继之,到水心集其大成而一脉相承的永嘉学派真正与朱、陆二派鼎足而三的学术史地位受到了那些能较客观地看待那段思想历史的人们的公认。正是那些不同于宋明理学的东西所体现出的具有新的独特思想内涵和学术旨趣的路径选择,使包括永嘉学派在内的南宋浙学的兴起具有了充分的必要性和革命性。南宋浙学与明清实学思潮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反映了中国文化、思想自身在努力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傅良 思想特质 永嘉学派 地位 归属
下载PDF
论王阳明的独立人格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0,104,共10页
王阳明获得的"真三不朽"盛誉,其实是由一生历经磨难而成。"龙场悟道"使他认识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在精神上实现了对得失荣辱、生死祸福的超越,从而确立了他此后独立的人格形态,找到了一条全新的生命... 王阳明获得的"真三不朽"盛誉,其实是由一生历经磨难而成。"龙场悟道"使他认识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在精神上实现了对得失荣辱、生死祸福的超越,从而确立了他此后独立的人格形态,找到了一条全新的生命和思想之路。这种独立人格,提倡"自作主宰",充分肯定个体生命的自我价值,挺立自我的主体性精神;这种独立人格,拥有"狂者胸次",主张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特立独行。王阳明的这种独立人格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结构中亦儒亦道、儒道互补的典型形态和圆融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独立人格 儒道互补
下载PDF
论《洪范》的古典德性政治学原理及其体系建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晓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132,共8页
自来说《尚书》以《洪范》最为难明,《洪范》几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启示录”。但以往儒者解读《洪范》大都或专推灾异,或泥于象数,虽各有所明,皆不能无执滞。马一浮的《洪范约义》一扫以往儒者偏于用灾异、象数等神秘化方法对《洪范》... 自来说《尚书》以《洪范》最为难明,《洪范》几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启示录”。但以往儒者解读《洪范》大都或专推灾异,或泥于象数,虽各有所明,皆不能无执滞。马一浮的《洪范约义》一扫以往儒者偏于用灾异、象数等神秘化方法对《洪范》的解读路径,认为《洪范》正是最典型地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书》教大义的经典文本,借《中庸》的尽性之说作为解《洪范》九畴的根本纲领和基本宗旨,把《洪范》作为“为尽性之书”阐发其“修德行仁事义”,展示古代圣贤以德教施于政事,垂于后世、化治天下的推展过程。马一浮以此不仅将《洪范》完全纳入其以道德化取向为主导的解读、诠释框架中,实现了在《洪范》诠释史上的独特理论创新,而且实际上也据此构建起了其古典德性政治学原理及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范》 九畴 尽性 为政以德 古典德性政治学
下载PDF
回归真实的自我存在——王阳明论“真己”的生命境界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晓鹏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179,共8页
王阳明的良知学从对宇宙存在本源处的追问出发,吸收了道家"道之真"与儒家"性之诚"的特征,由此所形成的良知本体论以"真""诚"为其本体最真实、最本然的表现形态。王阳明以此既回答了宇宙一切存... 王阳明的良知学从对宇宙存在本源处的追问出发,吸收了道家"道之真"与儒家"性之诚"的特征,由此所形成的良知本体论以"真""诚"为其本体最真实、最本然的表现形态。王阳明以此既回答了宇宙一切存在的本体问题,也解决了人的本质的终极根源问题,二者合二为一。王阳明认为,人的本质就在至真至诚的"真己"的存在之中,而"真己"作为真正的自己,就是与道同体、与自然为一、永葆自然纯真本性之人,体现了其自然的、本然的特性,同时这也是王阳明所主张的实现圣凡一体、进入完美道德状态的根本路径。为此,王阳明还以自身的真行实践方式予以了证实,一生坚持反对虚无、诈伪的价值取向,摒弃伪善虚辞,以真诚之性,追寻最真实的人生境界,以回归真实的自我存在为自我生命的真正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真诚本体 真己 生命境界
下载PDF
王门后学王龙溪与罗念庵工夫论之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卫红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王龙溪与罗念庵往复多年的思想争议,其分歧在于对良知不同体悟背景下的各说各道,二人分别发挥了阳明致良知教顿悟与渐修的两个方向。同时,随着念庵致知工夫的不断深入,他超出了中期的"主静"说,对阳明学体用一源、即用见体的... 王龙溪与罗念庵往复多年的思想争议,其分歧在于对良知不同体悟背景下的各说各道,二人分别发挥了阳明致良知教顿悟与渐修的两个方向。同时,随着念庵致知工夫的不断深入,他超出了中期的"主静"说,对阳明学体用一源、即用见体的理路逐步认同,晚年渐趋化境,表明致良知教的顿、渐两大路径殊途同归,通向同一个天德流行之化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龙溪 罗念庵 王阳明 阳明后学 致良知
下载PDF
论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3,共8页
国学研究应该着重研究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要着重研究传统国学中所具有的那些恒久生命力和普遍的价值、那些蕴含了可以成为回应现时代问题及重建当代思想文化的丰富可贵的精神资源;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国学)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 国学研究应该着重研究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要着重研究传统国学中所具有的那些恒久生命力和普遍的价值、那些蕴含了可以成为回应现时代问题及重建当代思想文化的丰富可贵的精神资源;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国学)现代化或作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途径、方法问题,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路径等问题,使传统国学真正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丰厚"软实力",成为从传统向现代性转换过程中一个可以借鉴依凭的特有的民族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现代化 现代性转换 软实力 民族性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