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艺术史的人文性质及其在艺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定位 |
刘强强
|
《美育学刊》
|
2024 |
0 |
|
2
|
让学生“看见”,获得“智识”——《经典常谈》阅读教学的人文教育指向 |
郗文倩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 |
0 |
|
3
|
辛亥革命前夕浙江知识分子对社会启蒙的尝试(1901-1903)——以《杭州白话报》为例 |
徐一林
|
《黑龙江史志》
|
2024 |
0 |
|
4
|
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就业现状调查——以杭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为例 |
孙斓桠
潘羽茜
叶佳佳
张若楠
周佳倩
张弘嘉
袁露程
周怡宵
|
《文教资料》
|
2019 |
1
|
|
5
|
杭州市公立医院5G智慧医疗应用的研究 |
黄凌伶
石笑天
范晨晨
吕家乐
夏希宇
赵聆靖
|
《中国新通信》
|
2022 |
2
|
|
6
|
“地方性的辩证法”笔谈 |
张新颖
何言宏
黄平
金理
方岩
张定浩
王晴飞
|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7
|
2022亚运赛事下杭州城市语言景观与品牌形象研究 |
施翼
杜陈露
那日松
|
《现代语言学》
|
2023 |
0 |
|
8
|
论小说叙事中的“背景” |
洪治纲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越界与变脸:激进文艺思潮的前世今生(三人谈) |
刘康
单小曦
刘欣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4 |
0 |
|
10
|
自创生:媒介及新媒介文艺意义生成 |
单小曦
刘千瑜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近年来中国科幻小说中人与技术关系的新图景——以“新人”想象为分析中心 |
詹玲
|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批评视域中的中国21世纪文学——洪治纲教授访谈录 |
洪治纲
曹霞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从“独鹤与飞”到“译事之光”——鲁迅早期文学活动中的“呐喊” |
刘克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我们应该如何重塑古人形象?——以《故事新编》为中心考察当代文坛的创作 |
竺建新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于都客家话复数标记的叠加 |
钟小勇
|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的体系建构与微观透视——评斯炎伟专著《中国当代文学会议研究》 |
刘起林
郑新馨
|
《临沂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7
|
南乐源于虞舜时代的农业祭仪 |
张树国
|
《中原文化研究》
|
2024 |
0 |
|
18
|
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二为”口号的提出 |
斯炎伟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我”是其一——网络文学名作《大道朝天》细评 |
单小曦
谢可昕
廖婕吟
蔡欣妤
马偲涵
|
《百家评论》
|
2024 |
0 |
|
20
|
“全面两孩”政策对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以杭州市80后为例 |
陈晓玲
沈费伟
|
《人口与社会》
|
201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