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校园中不同植被对PM_(2.5)的吸附能力 被引量:5
1
作者 黄伟伟 杨勇 陈丰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33-1240,共8页
为合理安排绿地配置,极大发挥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为城市系统绿化的功能化规范化经济化提供更加合理的理论支持,通过获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现有的4种植被的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离地高度的ρ(PM_(2.5)),用统计学的t检验方法研究了... 为合理安排绿地配置,极大发挥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为城市系统绿化的功能化规范化经济化提供更加合理的理论支持,通过获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现有的4种植被的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离地高度的ρ(PM_(2.5)),用统计学的t检验方法研究了ρ(PM_(2.5))的变化规律.以一天当中不同时间空地的ρ(PM_(2.5))作为参照,分别对相同时间、不同植被区域、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相同植被区域、相同高度的ρ(PM_(2.5))作对比.结果表明:(1)早晨水杉林、松树林、混合林的PM_(2.5)吸附能力相似,与空地的平均差值分别为14.36、12.00和12.79μg/m3;草地的PM_(2.5)吸附能力较差,与空地的平均差值仅为4.75μg/m3.中午时,水杉林的PM_(2.5)吸附能力最强,与空地ρ(PM_(2.5))平均差值为10.87μg/m3,其次为混合林(8.18μg/m3),草地ρ(PM_(2.5))反而比空地高14.90μg/m3.下午水杉林与混合林的PM_(2.5)吸附能力与中午相比略微减弱.晚上,除混合林外,其他3种绿地均与空地无显著差异.(2)对比距地面0.1与1.5 m高的空气中ρ(PM_(2.5))的差异发现,一般情况下树林中0.1 m处ρ(PM_(2.5))大于1.5 m处,空地0.1 m处ρ(PM_(2.5))小于1.5 m处.研究显示,大部分植被在早晨吸附能力最强、晚上最弱,不同植被对于PM_(2.5)的吸附能力也有所不同.由此,在所统计的植被中,水杉林对空气中PM_(2.5)的吸附能力最强,在以后的绿地规划中,可考虑多增加水杉林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城市林地面积减少空气中PM_(2.5)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植物自身生理能否带来一些城市负面影响,从面得出最优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不同植被 PM2.5 吸附能力 T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