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壮筋养血汤对Hepple分型Ⅰ、Ⅱ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OL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就诊的62例OL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目的探讨壮筋养血汤对Hepple分型Ⅰ、Ⅱ型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OL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就诊的62例OL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壮筋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软骨修复组织磁共振观察(magnetic resonance observation of cartilage repair tissue,MOCART)评分。结果治疗后5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MMP-13、TNF-α、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MOCART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MMP-13、TNF-α、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OCAR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筋养血汤治疗Hepple分型Ⅰ、Ⅱ型OLT的近期疗效良好,其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关节功能和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发生组(38例)和未发生组(142例)。采...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发生组(38例)和未发生组(1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采用内部数据验证Nomogram模型临床效能。结果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3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11%;年龄>50岁(OR=1.847)、手术时间>60 min(OR=1.623)、术中气腹压>15 mm Hg(OR=1.518)、术后卧床时间>5 d(OR=2.208)、术后常规护理(OR=1.791)是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阈值>0.07。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气腹压、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护理方式是影响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且基于此构建的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6岁。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CDF治疗组(A组,17例)和ACCF治疗组(B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分别为(106.3±22.6)min、(52.2±26.4)ml,B组分别为(115.6±16.8)min、(61.7±20.7)ml,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曲度和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A组分别为(11.28±1.40)°、(17.56±1.90)°、(16.64±1.80)°和(4.93±4.20)°、(9.44±2.60)°、(9.25±2.80)°,B组分别为(10.59±1.20)°、(16.26±2.10)°、(15.76±2.50)°和(4.75±3.90)°、(7.98±2.10)°、(7.79±3.00)°。两组患者术后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A组较B组恢复更明显(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JOA评分A组分别为9.46±1.70、11.56±1.40、14.86±1.20,B组分别为9.11±1.50、11.40±1.30、15.12±1.60。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出现吞咽梗阻感2例,cage移位1例,未发生钛板螺钉松动;B组出现吞咽梗阻感4例,钛网沉降2例,钛板螺钉松动1例。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有效减压,改善病椎Cobb角及颈椎生理曲度。ACDF术式可直接去除椎间水平的致压物,椎体破坏小,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ACCF术式椎体次全切除,操作空间大,易于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及钙化的后纵韧带。长期随访显示,ACDF与ACCF术式效果良好,技术成熟,疗效接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发生组(38例)和未发生组(1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采用内部数据验证Nomogram模型临床效能。结果1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3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11%;年龄>50岁(OR=1.847)、手术时间>60 min(OR=1.623)、术中气腹压>15 mm Hg(OR=1.518)、术后卧床时间>5 d(OR=2.208)、术后常规护理(OR=1.791)是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阈值>0.07。结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气腹压、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护理方式是影响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且基于此构建的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