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及与水体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饶利华 吴芝瑛 +3 位作者 徐骏 陈琳 张巍 陈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6,共9页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杭州西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西湖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湖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调查期... 2007年1月-2010年10月,对杭州西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西湖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指数等指标探讨西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与水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湖总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调查期间共检出轮虫29种,以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等最为常见;总数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多样性水平不高;各采样点在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湖轮虫密度与水温、TLI指数、总氮、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和pH值的相关性高度显著;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环境因子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西湖轮虫结构不仅与水体的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还受引水过程引起的水动力学的影响,从引水入湖口到出水口存在一个以水动力学过程为主导的生态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 轮虫 群落结构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杭州西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思鹏 饶利华 +6 位作者 徐骏 张巍 杨俊 陈鋆 丁秀颖 蔡婷婷 吴芝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9-813,819,共6页
2017年对西湖9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采集到3门7纲25种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280.3个/m2,主要类别为水生昆虫、寡毛类、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和圆田螺(Cipangopaludina)。空间分布上,不同湖... 2017年对西湖9个点位的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采集到3门7纲25种底栖动物。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280.3个/m2,主要类别为水生昆虫、寡毛类、软体动物,优势种为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和圆田螺(Cipangopaludina)。空间分布上,不同湖区的底栖动物组成存在不同,在主湖区(少年宫、外湖心)底栖动物主要为水生昆虫,摇蚊幼虫为绝对优势种,而湖西区(西里湖、茅家埠、金沙港、乌龟潭、浴鹄湾)底栖动物主要为软体动物。季节变化上,底栖动物密度分布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寡毛类全年采样出现频次较低,作为耐污染种,这表明西湖水环境质量变好。西湖的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H’)年均值为1.27,西湖水质为轻污染,其中茅家埠、金沙港和乌龟潭点位H’较高,与所在湖区生长大量沉水植物,生境更加稳定有关。H’与加权营养状态指数(TLI(∑))在对西湖个别点位水质评价结果上存在差异,鉴于西湖底栖动物生境易受外界影响导致群落波动较大,因此认为TLI(∑)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西湖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加权营养状态指数
下载PDF
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估杭州西湖综合治理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杨俊 饶利华 +2 位作者 姚思鹏 张巍 蔡婷婷 《环境科技》 2020年第2期65-69,75,共6页
以西湖主要湖区1999~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CODMn,NH3-N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西湖近20 a来综合治理效应进行评估。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20 a间西湖主要水质指标浓度下降显著,其中北里湖NH3-N下降幅度最大... 以西湖主要湖区1999~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CODMn,NH3-N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西湖近20 a来综合治理效应进行评估。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20 a间西湖主要水质指标浓度下降显著,其中北里湖NH3-N下降幅度最大,小南湖TN下降幅度最小。综合标识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西湖治理措施对综合水质改善效应显著,自2007年起,西湖监测湖区综合水质类别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其中小南湖自2016年起稳定在Ⅱ类水质标准。西湖不同湖区综合水质受治理措施影响不同,引水及生态修复对小南湖水质的提升效果基本一致,对西里湖、外湖、北里湖而言,引水带来的水质改善效果大于生态修复。近20 a,西湖引配水工程对稀释西湖水体营养盐浓度作用显著,生态修复在降解西湖氮盐,提升综合水质方面有很大作用,同时在强化水体自净能力及保持水体稳定性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识指数 综合评价 治理效应
下载PDF
西湖不同湖区营养盐特征及富营养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俊 吴芝瑛 +4 位作者 徐骏 姚思鹏 陈鋆 蔡婷婷 丁秀颖 《环境科学导刊》 2014年第3期8-12,32,共6页
以西湖不同湖区(北里湖、外湖、西里湖、茅家埠)2012年的逐月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西湖不同湖区氮磷营养盐以及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不同湖区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及浮游植物随... 以西湖不同湖区(北里湖、外湖、西里湖、茅家埠)2012年的逐月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西湖不同湖区氮磷营养盐以及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不同湖区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及浮游植物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受引水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西湖水域茅家埠和西里湖自我修复能力较强,水质明显优于北里湖和外湖,全年稳定地处在中营养水平,北里湖和外湖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季节变化明显,夏秋季节营养值数明显高于秋冬季节。相关性分析表明,北里湖、外湖、茅家埠三个湖区的综合营养指数与叶绿素a、总磷、水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西里湖由于受引水影响较大,其综合营养值数与各营养因子及环境因子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富营养化水平 时空特征 相关性 西湖湖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