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大学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地位与使命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清 桑新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5,共6页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高端创新发展的一个战略生长点。从招生与分配机制、教学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这三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创新入手,提出了培养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综合性大学参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我国教师教育高端创新发展的一个战略生长点。从招生与分配机制、教学课程体系、评价体系这三个关键环节的整体创新入手,提出了培养实践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略,探索综合性大学突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壁垒、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教师教育 综合性大学
下载PDF
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 被引量:8
2
作者 桑新民 朱德全 +6 位作者 杨磊 吕林海 李艳 郑旭东 江丰光 刘彦秋 何颖 《教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21,共21页
未来已来,未来教育也已到来。本组笔谈,分别从教育的希望、师者的情怀、学习科学的使命、教育管理者的应对、教育研究者的探索及实践等几个层面呈现了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的概貌,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学习科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让教育从容应... 未来已来,未来教育也已到来。本组笔谈,分别从教育的希望、师者的情怀、学习科学的使命、教育管理者的应对、教育研究者的探索及实践等几个层面呈现了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的概貌,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学习科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让教育从容应对未来。以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为基础,论述了学习科学对未来教育的重要影响,并警示着未来教育的希望。在新技术时代到来之际,提出未来教育中“不变”的是教育的人文向度,“变”的是技术的全面渗入;要以“变”促“不变”,遵循教育的生命逻辑。在中西比较视域中,审视着我国学习科学的发展,论述了中国本土学者的使命与担当。对当下疫情的教育应对之局面进行了崭新的思考,从教育形态、教育内容、教育理念三个维度对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进行了比较,对我国的未来教育给予了期待。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尺度绘制了一幅学习科学“诞生记”,并将“安德森难题”展示出来,提出了学习科学向着未知前进的一个方向。从学习科学视角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教学实践进行了观察,为国内学习科学在教育实践操作层面的推进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做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科学 未来教育 设计研究法 人文向度 本土化建构 安德森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 创新教学实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热点中的“冷思考” 被引量:19
3
作者 桑新民 《现代教育技术》 2023年第1期5-7,共3页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内外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二十多年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热点曾不断出现,围绕热点的研究、争论和实践创新也热闹非凡,但热过之后能够留得下来的理论与实践创...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国内外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二十多年来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热点曾不断出现,围绕热点的研究、争论和实践创新也热闹非凡,但热过之后能够留得下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有多少?这是值得认真反思的。经验与教训告诫我们,在热点兴起之时,要善于进行理智、科学的“冷思考”。本专栏围绕这一话题,特约4位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对策思考,并请桑新民教授(简称“桑”)以专栏主持人的形式组织对话和点评,这种文体的新风格也希望读者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育智能化 大数据 知识图谱 学习者画像 IT治理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浅议深谈 被引量:1
4
作者 桑新民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第3期1-1,共1页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各领域的热门话题。“数字”这位不速之客敲开了各行各业、家家户户的大门,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各种智能设施和应用都“化”到了你身边。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潮流,年轻一代数字王国的“原住民”乐此不疲……然而,站在历...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各领域的热门话题。“数字”这位不速之客敲开了各行各业、家家户户的大门,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各种智能设施和应用都“化”到了你身边。面对滚滚而来的数字化潮流,年轻一代数字王国的“原住民”乐此不疲……然而,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思考,不得不提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中年一代的“移民”则喜忧参半,工作、生活方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滚滚而来 热门话题 原住民 喜忧参半 乐此不疲 年轻一代 不速之客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探究返璞归真的教育创新系统工程 被引量:11
5
作者 桑新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5-58,共14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场全球性复杂艰巨的持久战,这是对人类文明的拷问。当前教育界存在“停课不停学”的反思和后疫情时代教育向何处去两大挑战,从经验、科学、哲学三个层次剖析在疾病与健康、生与死的现实拷问面前之不同应对、抉...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一场全球性复杂艰巨的持久战,这是对人类文明的拷问。当前教育界存在“停课不停学”的反思和后疫情时代教育向何处去两大挑战,从经验、科学、哲学三个层次剖析在疾病与健康、生与死的现实拷问面前之不同应对、抉择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并达成问题的解决。教育学需要对“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组织学”这三大难题研究之内容、结构、边界和方法论做出回答“五育融合之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目标追求、价值导向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明智选择;在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协同创新中培养“三个世界”的自主、团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教育回归健康轨道的必由之路;创建“教育工程学”,将教育内外各相关学科在实践中整合在一起是时代需求将引领教育步入健康新生态的价值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劳动教育 五育融合 教育工程学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教育技术 教育评价 教育目标体系
下载PDF
教育视野中的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战略和工程化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桑新民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3期3-21,共19页
当前,开展教育与技术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深层次对话,用教育的语言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教育信息化向智能化攀升的历史大背景中,展望人机协同创新的智能化教育变革发展的未来走向,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在工业文明向... 当前,开展教育与技术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深层次对话,用教育的语言解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在教育信息化向智能化攀升的历史大背景中,展望人机协同创新的智能化教育变革发展的未来走向,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在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生态文明变革的战略视野中,对人工智能教育系统工程的设计,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智能化思维超越原有工业化的思维框架,才有可能突破目前发展中的各种阻力、惯性、瓶颈,求真务实地创新发展。要倡导培养“智能素养”、防范“智能风险”,创建“团队化人机共生学习模式细胞结构”,以此作为信息化学习空间的“生成元”。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在对人类智力深刻反思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文明觉醒。当代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激发、凝聚全社会的学习智慧、教育资源,创生出各种改善社会异化、教育异化的有效行为和变革教育的强大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力 深度学习 智能素养 未来教育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教育信息化新时空中的教师成长 被引量:2
7
作者 桑新民 王珏 +7 位作者 钟和军 柳栋 赵洪啸 王鹏远 焦建利 汪晓东 潘华东 曾惠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0期4-12,共9页
桑新民: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场历史性变革。近30年来信息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回顾20多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诞生、成... 桑新民: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场历史性变革。近30年来信息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对于教师来说,这既是严峻挑战,又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回顾20多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数字化生存环境中诞生、成长的新一代教师的身影和风貌,他们是教育信息化中的“弄潮儿”,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信息化新时空孕育的新型教师有哪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师成长 新型教师 历史性变革 数字化生存 人类文明进程 新时空 :教育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伴随着信息化成长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被引量:1
8
作者 桑新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期1-1,共1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刊20周年了,本刊是伴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成长的。20年,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旅程中所占的比例则是很大的。20年来全程参与这场历史性变革,尤其是...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刊20周年了,本刊是伴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步伐成长的。20年,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旅程中所占的比例则是很大的。20年来全程参与这场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界人士,现在大多数都已退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界人士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工作者 历史性变革 全程参与 职业生涯 信息化 创刊20周年
下载PDF
疫情中的教育反思 被引量:3
9
作者 桑新民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年第5期1-1,共1页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扩散,人类文明面临疫情的严酷拷问。对教育而言,其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与责任?学校课堂将向何处去?这些在常态社会中很少有人思考的大问题,在本次疫情中现实而尖锐地呈现在教育工...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扩散,人类文明面临疫情的严酷拷问。对教育而言,其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与责任?学校课堂将向何处去?这些在常态社会中很少有人思考的大问题,在本次疫情中现实而尖锐地呈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对这些难题的深度反思,有助于教育在返璞归真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反思 “三个世界”
下载PDF
反思与展望 教育信息化视野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10
作者 桑新民(整理) 胡怡媛(整理)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2期29-36,共8页
本文聚焦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梳理、概括,分别以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 本文聚焦信息化基础设施、软硬件环境建设,课程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时间维度梳理、概括,分别以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在智能化追求中创造健康和谐的基础教育新生态为主题,十余位专家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悟,让我们对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有了更深层次的多视角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新生态 课程与资源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教师健康发展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2
11
作者 桑新民 《教学研究》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永恒的话题。结合作者多年的切身体验,将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职业、专业、事业三个阶段,深入剖析了三阶段的不同特点与内在的联系,分析了贯穿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与内涵的学习理念。强调时代在变革,教师和学生都在与时俱...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永恒的话题。结合作者多年的切身体验,将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职业、专业、事业三个阶段,深入剖析了三阶段的不同特点与内在的联系,分析了贯穿三个阶段不同层次与内涵的学习理念。强调时代在变革,教师和学生都在与时俱进,领悟和驾驭变中之不变的规律,这才是教书育人的本质和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书育人 传道授业解惑
下载PDF
从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攀升 被引量:1
12
作者 桑新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0期1-1,共1页
近2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智能化成为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实例来通俗地解读:信息技术创造了射电天文望远镜和电子显微镜,将人的视野拓展到人类视... 近2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智能化成为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生长点。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用一个实例来通俗地解读:信息技术创造了射电天文望远镜和电子显微镜,将人的视野拓展到人类视觉根本无法企及的宇观和微观世界,但实际上这些数字科技只是接收到了人类无法感知的光电信号,而人的智慧却破解了其中的奥秘,并从外在工具和内在智力的双向建构中,不断拓展人类认识和实践的疆界,这就是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关系,这也清晰地揭示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结合点与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建构 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信息技术 光电信号 信息化 微观世界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停课不停学 家校携手行 被引量:1
13
作者 桑新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第5期9-11,共3页
在疫情挑战面前,教育系统必须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一是疫情防控战线,二是特殊时期的课程教学战线;又分为居家学习和开学复课两个阶段,如何实现两条战线的有机结合,两阶段的安全、平稳过渡?我们邀请桑新民教授重点谈居家学习期间如何开... 在疫情挑战面前,教育系统必须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一是疫情防控战线,二是特殊时期的课程教学战线;又分为居家学习和开学复课两个阶段,如何实现两条战线的有机结合,两阶段的安全、平稳过渡?我们邀请桑新民教授重点谈居家学习期间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学习能力 疫情防控 社区教育 两条战线 线上线下
下载PDF
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39
14
作者 桑新民 贾义敏 +2 位作者 焦建利 谢阳斌 胡怡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97,共7页
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范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学术水平,破解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与教研创新案例基础上,探讨深化虚拟教研室建... 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范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学术水平,破解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与教研创新案例基础上,探讨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设计思路,尝试模型化表达的形式与方法论,提出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双师教学"模式,倡导将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转化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在跨校师生团队协同创新中不断提升网络平台与资源库智能化水平,培养技术、教育与各专业知识技能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生态建设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课程创新 学习科学 教学学术 团队学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