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酿时间对玫瑰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建红 沈海锋 +5 位作者 杨明 嵇国华 冯纬 翁云丹 徐光亮 陈雅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0-276,共7页
为研究不同陈酿时间对玫瑰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为研究不同陈酿时间对玫瑰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对新醋、一年陈、三年陈、十年陈样品进行理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陈酿能提高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促进玫瑰醋风味和色泽的形成。通过HS-SPME-GC-MS检测到玫瑰醋中共有7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大部分酯类物质在陈酿过程中被降解,而羰基化合物和吡嗪类物质含量在陈酿期间上升显著。利用气味阈值计算出玫瑰醋中共有13种气味活性值大于1的挥发性化合物,且不同陈酿期主要呈味化合物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陈酿期玫瑰醋样品间分离明显,表明陈酿时间对玫瑰醋挥发性物质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酿 玫瑰醋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富含番茄红素菌体粉的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与抗氧化研究
2
作者 杨明 冯纬 戴德慧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169-177,共9页
探讨富含番茄红素菌体粉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与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了菌体粉中番茄红素在不同光照、温度及氧环境下的保留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小鼠肝、脑和皮肤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番茄提取物比,菌体粉中番茄... 探讨富含番茄红素菌体粉稳定性及药代动力学与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了菌体粉中番茄红素在不同光照、温度及氧环境下的保留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小鼠肝、脑和皮肤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番茄提取物比,菌体粉中番茄红素具有更高的光、热、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在日光和85℃分别处理8 h及空气中避光室温存放21 d,番茄红素保留率分别为73.01%、78.58%和57.91%,远高于番茄提取粉的48.58%、60.25%和36.33%;菌体粉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2.42%;小鼠30 d喂养后,能有效提高肝、脑及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菌体粉 稳定性 药代动力学 抗氧化
下载PDF
酱油酿造中米曲霉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磊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Z2期77-77,共1页
米曲霉是酱油酿造过程中常应用到的菌株,在酱油生产期间,酱油曲霉、米曲霉会分泌出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上述物质可水解原料内的纤维素、淀粉、蛋白质,使其产生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对于酱油酿造而言,菌株酶系分布会在很大程度... 米曲霉是酱油酿造过程中常应用到的菌株,在酱油生产期间,酱油曲霉、米曲霉会分泌出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上述物质可水解原料内的纤维素、淀粉、蛋白质,使其产生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对于酱油酿造而言,菌株酶系分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酱油风味,因受到长期保藏、移种等因素的影响,菌种会呈现出退化现象,降低了曲霉菌代谢功能及其活动,对酱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酿造 米曲霉 酱油生产 纤维素酶 移种 退化现象 酶系 制曲 低盐固态发酵 菌丝体生长
下载PDF
传统酿造酱及酱油中酶系的作用
4
作者 林丽萍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2期35-35,共1页
从专业角度来分析,酱以及酱油的制造,主要是利用豆类原料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而形成,在这个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酶,种类非常丰富。大豆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所固有的酶,加强微生物的分泌,多种微生物组成有机化合物,可以... 从专业角度来分析,酱以及酱油的制造,主要是利用豆类原料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而形成,在这个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酶,种类非常丰富。大豆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所固有的酶,加强微生物的分泌,多种微生物组成有机化合物,可以形成酱或者是酱油独特的风味,并且也有着一定的营养。因此,以下内容中,笔者将结合上述专业知识,对传统酿造酱以及酱油的酶系相关内容进行简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酿造 自然发酵 酶系 酱油 多种微生物 有机化合物 专业角度 专业知识
下载PDF
食品检测中的前处理新技术
5
作者 曹民伟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11期20-20,共1页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样品前处理阶段是重点,所耗费的时间占整个样品检测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并对检测结果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样品前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本文就包括固相微萃取技术、吹扫捕集技术等在内的...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样品前处理阶段是重点,所耗费的时间占整个样品检测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并对检测结果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样品前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本文就包括固相微萃取技术、吹扫捕集技术等在内的相关食品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做了介绍,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玻璃纤维 溶剂提取 吹扫捕集技术 样品前处理 待测物
下载PDF
酿造酱油发酵过程及其相关酶系
6
作者 冯纬 周利南 +5 位作者 刘晔 俞振锋 沈权锋 沈海锋 杜甫军 韦希明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2期165-166,共2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酱油发酵的发展过程,概括了在酱油发酵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和生物学变化,并介绍了酱油发酵过程中的各种酶类,为研究酿造酱油发酵过程中主要的酶对于提高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酿造酱油 发酵过程 酶系 作用
下载PDF
制醋酒渣生产酱油制曲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戴德慧 胡伟莲 冯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3,117,共5页
对制醋酒渣替代酱油酿造中主要原料豆粕的制曲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制醋酒渣为曲料培养基对制曲菌株进行了筛选,其中米曲霉A801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酶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米曲霉A801为主要菌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制曲... 对制醋酒渣替代酱油酿造中主要原料豆粕的制曲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制醋酒渣为曲料培养基对制曲菌株进行了筛选,其中米曲霉A801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酶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米曲霉A801为主要菌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米曲霉A801与黑曲霉N205双菌种制曲,菌种配比10∶2,原料配比制醋酒渣∶麸皮∶面粉为6∶3∶1,制曲温度32℃,初始水含量45%,制曲时间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醋酒渣 酱油 制曲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酱渣食用菌发酵生产功能性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戴德慧 周利南 +1 位作者 冯纬 活泼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406-409,共4页
利用酿造酱渣的食用菌发酵生产富含真菌多糖的生物饲料。结果表明,平菇P105能在酱渣中快速生长;液体种子培养基添加20%酱渣可促进菌丝球的形成;固体发酵培养基酱渣含量70%时,平菇P105有较快的生长;发酵产物的水分含量为50.5%,多糖为17.... 利用酿造酱渣的食用菌发酵生产富含真菌多糖的生物饲料。结果表明,平菇P105能在酱渣中快速生长;液体种子培养基添加20%酱渣可促进菌丝球的形成;固体发酵培养基酱渣含量70%时,平菇P105有较快的生长;发酵产物的水分含量为50.5%,多糖为17.3%,粗蛋白为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渣 食用菌 发酵 再生利用 功能性饲料
下载PDF
可可味高木糖醇生物降解口香糖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童琦 刘晔 +3 位作者 余筱洁 张益群 张有做 周存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214,共3页
以小麦面筋替代胶基,高木糖醇和可可风味为其特征,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和品质特性分析,研制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可可味高木糖醇口香糖。结果表明,影响口香糖风味及品质的主次因素顺序:β-环糊精>香精>木糖醇>可可粉>小麦面筋... 以小麦面筋替代胶基,高木糖醇和可可风味为其特征,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和品质特性分析,研制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可可味高木糖醇口香糖。结果表明,影响口香糖风味及品质的主次因素顺序:β-环糊精>香精>木糖醇>可可粉>小麦面筋;在条件参数:小麦面筋18g、可可粉3g、香精120μL、β-环糊精1.6g、木糖醇10g时,口香糖适口性较好,品质特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香糖 可可粉 木糖醇 绿色 环保
下载PDF
豆酱生产菌株米曲霉ZJGS-LZ-12的分泌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晔 朱媛媛 +2 位作者 冯纬 周利南 梁新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3-148,共6页
该研究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ZJGS-LZ-12为研究对象,米曲霉3.042为对照,通过双向电泳结合生物质谱检测,对其胞外分泌蛋白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米曲霉3.042相比,米曲霉ZJGS-LZ-12胞外蛋白的分泌能力相当,但胞外分泌蛋白... 该研究以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ZJGS-LZ-12为研究对象,米曲霉3.042为对照,通过双向电泳结合生物质谱检测,对其胞外分泌蛋白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米曲霉3.042相比,米曲霉ZJGS-LZ-12胞外蛋白的分泌能力相当,但胞外分泌蛋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表达蛋白点共169个,其中80个蛋白点分泌表达量下调,89个蛋白点分泌表达量上调。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糖类和蛋白质水解过程,主要是水解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及蛋白质的酶。其中,淀粉水解酶、半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增强,β-1,4-内切木聚糖酶F3、β-半乳糖苷酶A和阿拉伯半乳聚糖-β-内切半乳聚糖酶A分泌表达量分别上调292、1 156和2 569倍,蛋白酶Pep1和Alp1分泌表达量分别上调100和1 300倍,充分表明运用此菌株发酵有利于改善豆酱的风味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米曲霉ZJGS-LZ-12 分泌蛋白组学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姬丽婷 刘晔 +1 位作者 谢洪 倪勤学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7,共5页
探索一条高效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 探索一条高效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竹叶抗氧化物提取均具有显著影响,优化的鸡毛竹叶子抗氧化物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0.3098 mg/mL,提取物中含有总酚3.34%,总萜2.89%。为鸡毛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法 鸡毛竹叶子 抗氧化物 DPPH自由基 总酚 三萜
下载PDF
米醋废渣发酵红曲色素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杜甫军 胡伟莲 +1 位作者 冯纬 戴德慧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74,共4页
对米醋废渣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干燥质量损失为66.89%,酒精度为4.15%vol,干物质中粗蛋白、粗淀粉、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3.83%、7.55%、10.77%、9.02%。以米醋废渣为发酵培养基对8株红曲霉进行了筛选,得到一株红曲色素产量较... 对米醋废渣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干燥质量损失为66.89%,酒精度为4.15%vol,干物质中粗蛋白、粗淀粉、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3.83%、7.55%、10.77%、9.02%。以米醋废渣为发酵培养基对8株红曲霉进行了筛选,得到一株红曲色素产量较高的红曲霉MS-5,其色素合成周期显著短于同条件下的大米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米醋废渣红曲色素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葡萄糖添加量5%,氯化铵添加量1.5%,初始水含量50%,初始p H值6.0,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红曲色素发酵产量可达(1 252.5±47)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醋废渣 红曲色素 固态发酵 优化
下载PDF
浙江传统玫瑰醋醅中霉菌的分离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晔 裘纪莹 +2 位作者 周利南 梁新乐 杨立锋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4期33-37,共5页
该文对浙江传统玫瑰醋酿造过程中的主要霉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应用试验。共获得不同形态的霉菌43株,其中15株属于曲霉属,8株属于青霉属,3株属于毛霉属,2株属于根霉属,2株属于红曲霉属,另外13株尚未能鉴别。这表明传统米醋酿造过程的发... 该文对浙江传统玫瑰醋酿造过程中的主要霉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应用试验。共获得不同形态的霉菌43株,其中15株属于曲霉属,8株属于青霉属,3株属于毛霉属,2株属于根霉属,2株属于红曲霉属,另外13株尚未能鉴别。这表明传统米醋酿造过程的发花阶段微生物区系结构复杂。经酶活力测定,所得43株霉菌具有不同程度的糖化酶和蛋白酶活力,菌株M1糖化酶活力最高,达6288U,M17蛋白酶活力最高,达1620.1U。采用Biolog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M1和M17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实验结果,M1与米根霉相似性(sim值)为71.2%,M17与米曲霉相似性(sim值)为68.0%。以M1和M17菌种制米曲,混合接种500kg发酵缸进行发花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1和M17混合接种发花可明显缩短玫瑰醋酿造过程发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醋 霉菌 鉴定 优势菌 混合发酵
下载PDF
酱油渣发酵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活泼 冯纬 +4 位作者 周利南 戴德慧 张艳萍 李惠 俞远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020-1022,共3页
对灵芝、平菇发酵酱油渣的发酵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发酵物可显著增加小鼠左后足跖部厚度和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说明灵芝、平菇酱油渣发酵物具有一定的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酱油渣 食用菌 发酵 再生利用
下载PDF
浙江玫瑰醋标准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利南 蒋予箭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16,共3页
从浙江玫瑰醋标准的内容、特点等方面论述,说明浙江玫瑰醋标准的内涵。
关键词 玫瑰醋 标准 浙江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的呈味核苷酸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文武 冯纬 黄光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3,共4页
文章建立了酱油中呈味核苷酸(鸟苷酸GMP和肌苷酸IMP)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中样品以甲醇脱蛋白、C18固相萃取小柱脱色和除杂质,以50mmol/L pH 4.6的磷酸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等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 文章建立了酱油中呈味核苷酸(鸟苷酸GMP和肌苷酸IMP)含量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中样品以甲醇脱蛋白、C18固相萃取小柱脱色和除杂质,以50mmol/L pH 4.6的磷酸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等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显示:GMP和IMP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2,13.8min,区分度很好,酱油样品在25min内可完全分离,GMP和IMP在5.00~50.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可达0.9999,变异系数分别为2.08%和1.83%,方法检出限(RSN=3)分别为0.52,0.23mg/L,定量限(RSN=10)分别为1.74,0.77mg/L,酱油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0.0%~105.0%之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酱油中呈味核苷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味核苷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酱油 鸟苷酸 肌苷酸
下载PDF
发酵调味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振锋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6Z期76-76,共1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长期存在于人类食品以及动物的饲料中,导致食品或者是饲料被污染。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品会造成急性中毒或者是慢性中毒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肝脏坏死出血,导致人类出现肝癌。这种物质是一种天...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长期存在于人类食品以及动物的饲料中,导致食品或者是饲料被污染。人类食用被污染的食品会造成急性中毒或者是慢性中毒现象,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肝脏坏死出血,导致人类出现肝癌。这种物质是一种天然的毒素,食用普通的食品烹调方法不会降低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最佳的控制方法就是避免食用污染的食品。发酵调味品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曲霉菌,一定程度上给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食用污染 慢性中毒 烹调方法 急性中毒 控制技术 致癌物质 中国食品安全 市食 药监局
下载PDF
把好产品入门关保证企业基本利益
18
作者 吴建乔 《中国经贸》 2014年第13期73-73,共1页
产品的发展随之市场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经济适用性到现在的性价比高、特色化鲜明、有创新、并且使用更加便捷等。这就越来越对产品的要求严格。原辅料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影响产品的质量,价格高低影响产品生产... 产品的发展随之市场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经济适用性到现在的性价比高、特色化鲜明、有创新、并且使用更加便捷等。这就越来越对产品的要求严格。原辅料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影响产品的质量,价格高低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因此,把好产品入口关就应该从加强采购,优化原辅料购买流程,加强监督,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等方面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入口 企业基本利益
下载PDF
米醋酿造废渣发酵生产酱油制曲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纬 胡伟莲 戴德慧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49-252,共4页
为了资源化利用米醋酿造废渣,对米醋废渣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水分含量为68.73%,总酸(以醋酸计)含量为2.53%,干物质中粗蛋白、粗淀粉、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1.57%、7.80%、11.42%、10.11%。在此基础上,对米醋废渣发酵生产酱... 为了资源化利用米醋酿造废渣,对米醋废渣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中水分含量为68.73%,总酸(以醋酸计)含量为2.53%,干物质中粗蛋白、粗淀粉、粗纤维、粗脂肪含量分别为61.57%、7.80%、11.42%、10.11%。在此基础上,对米醋废渣发酵生产酱油制曲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制曲过程中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变化为分析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米醋废渣制曲的最佳工艺参数,其结果是原料配比(米醋废渣:麸皮)为6:4,pH7、初始水含量为45%、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376.9、3425.5 U/g干曲。最后以熟料利用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原料的最佳蒸料工艺,其结果为115℃处理30 min后,原料的熟料消化率可达55.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醋废渣 酱油 制曲工艺 酶活力
原文传递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调味品中的组胺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纬 徐燕红 +1 位作者 黄文武 黄光荣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5-309,共5页
建立了酱油、醋和黄酒等发酵调味品中组胺含量测定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中样品以0.50 mol·L^(-1)盐酸提取,10 mg·m L^(-1)丹磺酰氯在40℃柱前衍生60 min,然后以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 建立了酱油、醋和黄酒等发酵调味品中组胺含量测定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中样品以0.50 mol·L^(-1)盐酸提取,10 mg·m L^(-1)丹磺酰氯在40℃柱前衍生60 min,然后以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显示,组胺保留时间为25.0 min,组胺在1.00~50.00 mg·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7,方法检测限(RSN=3)为0.03 mg·L^(-1),定量限(RSN=10)为0.10 mg·L^(-1)。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酱油、醋和黄酒等发酵调味品共12个样品中的组胺含量,结果显示这些发酵调味品中组胺含量在30.66~54.00 mg·L^(-1)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8.65%~100.89%之间。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发酵调味品中组胺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调味品 柱前衍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