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普查的意义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贵齐 魏文强 +7 位作者 吕宁 郝长青 林冬梅 张宏图 孙耘田 乔友林 王国清 董志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5-177,共3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其早诊率较低。为提高食管癌的早诊率,本研究探讨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进行普查提高食管癌早诊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对3164名...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其早诊率较低。为提高食管癌的早诊率,本研究探讨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进行普查提高食管癌早诊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对3164名高危人群进行3次普查,每个普查对象均在着色区取一块活检组织,且每例可疑病例也均在食管的不着色区取活检组织作病理检查,然后将食管鳞状上皮的着色情况与其对应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早期食管癌100%碘染色阳性,染色级别多为Ⅰ级。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为1.6%~4.59%,中晚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为0.29%~1.09%,食管癌的早诊率均在75%以上。(2)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95.6%碘染色阳性,其中91.3%病例碘染色级别为Ⅰ和Ⅱ级。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4.49%~7.68%。(3)中度不典型增生96.6%碘染色阳性,73.3%病变染色级别为Ⅱ和Ⅲ级。(4)92.3%轻度不典型增生碘染色阳性,86.5%病变染色级别为Ⅱ和Ⅲ级。(5)而只有0.9%的炎症和0.4%的正常组织碘染色级别为Ⅰ和Ⅱ级,正常组织大多数为阴性或Ⅲ级。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进行普查,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碘染色 食管癌 高发区 普查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活检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进武 常玲云 +1 位作者 王淑芬 郝长青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活检诊断的具体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林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间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的153例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形态学特征,... 目的探讨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活检诊断的具体方法及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林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间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的153例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形态学特征,对比分析活检和ESD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153例患者中,活检诊断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伴疑黏膜内癌22例、黏膜内癌61例、炎症或息肉1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ESD术后病理示黏膜下癌21例、黏膜内癌8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炎性息肉3例。ESD术后病理诊断为癌的109例中,4例伴小灶低分化腺癌,2例伴印戒细胞癌,余103例为高或中分化腺癌。ESD术后病理诊断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的147例中,7例(7/147,4.8%)活检诊断示炎症。ESD术后病理诊断示黏膜下癌21例中有2例(9.5%,2/21)活检诊断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余19例(90.5%,19/21)诊断符合。术后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炎性息肉的6例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癌(疑黏膜内癌归为黏膜内癌)的活检诊断结果与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是70.7%(104/147),取材不到位原因所致诊断结果不符合者占4.8%(7/147),无原因不符合者占24.5%(36/147)。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胃黏膜癌前病变和早癌活检手段使活检诊断和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指导ESD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胃镜活检 病理组织形态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贲门癌高发位点的发现及其在上消化道癌内镜筛查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国清 魏文强 +4 位作者 郝长青 吕宁 林冬梅 王国青 乔友林 《食管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150-15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内镜筛查情况,探讨贲门癌高发位点的发现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2002年在林州市北部山区三个村741位村民的上消化道内镜筛查结果和近20年文献上临床报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率资料,讨论食管... 目的通过分析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内镜筛查情况,探讨贲门癌高发位点的发现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对比分析2002年在林州市北部山区三个村741位村民的上消化道内镜筛查结果和近20年文献上临床报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率资料,讨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发病比率的变化及贲门癌发病情况。结果 730例食管鳞状上皮活检标本中,诊断食管癌4例,癌前病变49例;731例贲门腺上皮活检标本中,诊断贲门癌10例,癌前病变24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两者检出率的比率为1:2.5。而河北省肿瘤医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两大临床研究组动态观察20年的资料,发现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没有变化。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内镜筛查中,早期贲门癌检出率明显上升是由于贲门癌高发位点的发现和活检靶标的锁定,致使潜在的临床前期的贲门癌病灶提前暴露的结果。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病率是否升高应考虑近年来开展人群筛查项目早期病变检出率增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早期贲门癌 高发位点 发病率 筛查 食管镜检查
下载PDF
林州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长青 刘志才 +9 位作者 李变云 王进武 郭贵周 王振海 陈茹 魏文强 王贵齐 曹小琴 刘曙正 张韶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64-1469,1475,共7页
目的上消化道癌症筛查已在我国高发地区推行,评价筛查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筛查人群和非筛查人群累积死亡率,对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整群选取林州市合涧、城郊、河顺和横水4个乡镇的40~69岁人群... 目的上消化道癌症筛查已在我国高发地区推行,评价筛查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比较筛查人群和非筛查人群累积死亡率,对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整群选取林州市合涧、城郊、河顺和横水4个乡镇的40~69岁人群,参加2005-2012年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人群作为干预组,共58 138人,其中干预组中筛查人群19 805人,非筛查人群38 333人。选取另外2个乡镇4个村庄(桂林镇和临淇镇的邢掌村、胡山坡村、南河村和北河村)40~69岁人群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共35 757人。参加筛查的村庄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0~69岁人群进行消化内镜镜检筛查,应答人群为筛查组,未应答人群为非筛查组。通过肿瘤登记数据库获取2005-2015年上消化道癌死亡病例,计算干预组和对照组上消化道癌累积死亡率,分别比较食管癌、胃癌、贲门癌死亡风险,计算相对风险及95%CI。结果筛查组检出重度不典型增生以上病变685例,病变检出率为3.46%,癌检出率为1.08%。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死亡风险明显降低,死亡相对风险为0.87(95%CI为0.75~0.95,P=0.004);筛查组和对照组比较,死亡风险明显降低,死亡相对风险为0.60 (95%CI为0.50~0.70,P<0.001)。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分病种比较,胃癌死亡风险减低明显,死亡相对风险为0.78(95%CI为0.63-0.96,P=0.014),食管癌和贲门癌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组和对照组比较,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死亡风险均明显降低,食管癌死亡相对风险为0.60(95%CI为0.50~0.70,P<0.001),贲门癌死亡相对风险为0.54(95%CI为0.41~0.71,P<0.001),胃癌死亡相对风险为0.50(95%CI为0.34~0.71,P<0.001)。结论上消化道癌筛查可以降低癌症死亡风险,增加人群依从性有助于提高筛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筛查 早诊早治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提高上消化道早期癌检出率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进武 郝长青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第2期158-159,共2页
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上消化道癌的可靠方法,尤其对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现非常重要。2004年林州市被卫生部确定为我国首批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至2014年6月,我们在林州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用胃镜共筛查27 388人,检出... 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上消化道癌的可靠方法,尤其对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发现非常重要。2004年林州市被卫生部确定为我国首批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至2014年6月,我们在林州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用胃镜共筛查27 388人,检出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癌857例,中晚期癌90例,阳性检出率3.46%(947/27 388),早诊率为90.50%(857/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出率 早期癌 上消化道 医患沟通
下载PDF
内镜下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贵齐 魏文强 +8 位作者 郝长青 张晓华 赖少清 于桂香 鞠凤环 马跃华 乔友林 董志伟 王国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1月内镜下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对13例早期食管癌及114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进行治疗,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功率设定为28 W,氩气流量0.4 L/min。术... 目的 探讨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1月内镜下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对13例早期食管癌及114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进行治疗,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功率设定为28 W,氩气流量0.4 L/min。术后1个月、4个月及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及治疗。结果 (1)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成功率分别为92.3%和100%,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3次和2.2次。(2)本组127例合并症发生率为5.5%,其中早期癌与癌前病变合并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7%和2.60%,合并症主要表现为出血、黏膜下血肿及发热等,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本组无穿孔及狭窄发生。(3)4-12个月内镜复查并经病理证实3例早期癌复发,再次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2例治愈,1例病变未控改为手术治疗。癌前病变无复发。(4)本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3个月,所有患者目前均无明显不适。结论 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可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氩离子血浆凝固术 治疗 早期 食管癌 癌前病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 被引量:52
7
作者 王国清 郝长青 +5 位作者 赖少清 王贵齐 吕宁 林冬梅 杨玲 谢永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6期377-379,共3页
目的 研究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比碘染色前后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方法 在高发现场对3 022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碘染色后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 目的 研究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比碘染色前后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方法 在高发现场对3 022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检查,观察并记录食管黏膜颜色、形态和黏膜下血管纹理,碘染色后再观察其颜色变化,并行组织活检。结果 经活检组织学诊断,并发现食管癌131例,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659例。碘染色前后发现食管癌分别为57例、111例,发现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154例、505例。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内镜检查中碘染色可明显提高浅表食管癌和异型增生的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染色 食管癌 高发区 直接内镜普查 应用
原文传递
内镜下食管黏膜切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贵齐 魏文强 +7 位作者 郝长青 张晓华 赖少清 余桂香 菊凤环 乔友林 董志伟 王国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食管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71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进行食管黏膜切除。结果 71例患者共切除88块病变,每块切除病变黏膜下平均注射肾上腺素... 目的 探讨内镜食管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应用透明帽法对71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鳞状上皮重度异型增生患者进行食管黏膜切除。结果 71例患者共切除88块病变,每块切除病变黏膜下平均注射肾上腺素盐水18 ml,切除标本大小为(21.8±1.0)mm×(18.2±1.0)mm。术后5例出血,其中1例动脉出血,4例渗血,应用内镜压迫、肾上腺素盐水注射及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均成功止血;术后4例发生狭窄,其中3例是由于切除直径超出食管全周3/4,术后1个月应用水囊扩张,狭窄均缓解。未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透明帽法食管黏膜切除术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黏膜切除方法,如果操作得当,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食管黏膜切除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内镜粘膜切除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国清 郝长青 +4 位作者 王贵齐 吕宁 林冬梅 谢永强 赖少清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 评价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效果,并对其适应证、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从食管癌高发现场的普查和门诊工作中发现的病例,选择符合内镜粘膜切除适应证者,在镇静麻醉下完成154例内镜粘膜切除术。... 目的 评价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效果,并对其适应证、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从食管癌高发现场的普查和门诊工作中发现的病例,选择符合内镜粘膜切除适应证者,在镇静麻醉下完成154例内镜粘膜切除术。对术中发生的一些并发症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 完成154例内镜粘膜切除术,发生创面小动脉出血发生18例(11.7%),食管穿孔2例(1.3%),经处理后均顺利痊愈。结论 内镜粘膜切除术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癌前病变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切除术 早期 食管癌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基于大规模筛查队列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茹 李琰琰 +4 位作者 郝长青 宋国慧 华召来 李军 魏文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筛查现状,为食管癌筛查方案优化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依托河北省磁县、河南省林州市、山东省肥城市、四川省盐亭县和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筛查人群构建多中心队列,选取2005-2012年所有受邀参与内镜筛查的40~69...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筛查现状,为食管癌筛查方案优化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依托河北省磁县、河南省林州市、山东省肥城市、四川省盐亭县和江苏省扬中市食管癌筛查人群构建多中心队列,选取2005-2012年所有受邀参与内镜筛查的40~69岁、无肿瘤史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筛查依从性、基线检出率、危险因素、进展风险等多个指标探讨食管癌筛查的起始年龄、筛查间隔等问题。结果2005-2012年共有284476人受邀参加筛查,其中100880人参与了内镜检查,筛查依从性为35.46%。女性依从性(38.95%)高于男性(31.95%);50~59岁人群依从性最高(39.26%),40~49岁依从性最低(31.61%);肥城市依从性最高(55.63%),扬中市依从性最低(27.74%),性别、年龄和地区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基线筛查人群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食管癌分别检出8011例、960例和369例,检出率分别为7.94%、0.95%和0.37%。男性、高龄、吸烟等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共同的危险因素,均P<0.001。中位随访12.15年后,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进展为食管癌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5.00倍(HR=5.00,95%CI:4.37~5.72)和26.41倍(HR=26.41,95%CI:22.54~30.94),发生食管癌死亡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3.37倍(HR=3.37,95%CI:2.77~4.10)和17.85倍(HR=17.85,95%CI:14.32~22.2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食管癌发病率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死亡率在随访3年后缓慢上升,随访5年后加速上升。结论提高食管癌筛查的起始年龄可以降低筛查负担并提高筛查的依从性和检出率。筛查方案的优化应结合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筛查方案,并根据病理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前病变 检出率 吸烟 进展风险
原文传递
氩离子热凝固术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国清 郝长青 +1 位作者 魏文强 赵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氩离子热凝固术(APC)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远期效果。方法1994年至2005年间,采用APC治疗171例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随访观察其长期生存情况。168例(98.2%)接受了多次内镜复查,平均每例2.8次。随访率... 目的评价内镜下氩离子热凝固术(APC)治疗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远期效果。方法1994年至2005年间,采用APC治疗171例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患者,随访观察其长期生存情况。168例(98.2%)接受了多次内镜复查,平均每例2.8次。随访率为100%。结果癌前病变者160例,随访5年,死于非癌疾病11例,发展为食管鳞癌5例(死亡2例,行食管切除术3例),无癌生存144例。癌前病变者经APC治疗后的癌变率仅为3.1%(5/160)。早期食管癌11例,随访5年,死于非癌疾病2例,食管癌复发6例(死亡4例,接受食管切除术2例),无癌生存3例。早期食管癌经APC治疗后的5年治愈率为27.3%(3/11)。结论APC治疗食管癌前病变是有效和成功的,但应用APC治疗早期食管癌(如黏膜内癌)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氩离子热凝固术
原文传递
食管黏膜碘染色图像和浅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学的关系 被引量:63
12
作者 王国清 刘韵源 +4 位作者 郝长青 赖少清 王贵齐 吕宁 杨玲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碘染色图像类型同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 在食管癌高发现场 4 0 0 0人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中 ,筛出 10 5 0例高危个体 ,其中 86 7例接受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时采用 1.2 %碘液黏膜染色 ,染色图像分为 ...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碘染色图像类型同组织学诊断的关系。方法 在食管癌高发现场 4 0 0 0人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普查中 ,筛出 10 5 0例高危个体 ,其中 86 7例接受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时采用 1.2 %碘液黏膜染色 ,染色图像分为 4类 :第Ⅰ类 :深黄色 ,隆起感 ,边缘清楚嵌入状 ,退色后呈粉白色 ;第Ⅱ类 :中黄色 ,介于深淡之间 ,病灶平坦 ,边界清楚锐利 ;第Ⅲ类 :淡黄色 ,病灶平坦 ,边界清楚但不锐利 ;第Ⅳ类 :棕褐色。检查后按上述标准记录归类。黏膜病灶常规咬取活检 ,送病理检查。将染色图像类别同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研究后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食管浅表黏膜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 94 .4 % (6 8/ 72 )、中度不典型增生的 6 1.8% (73/ 118)和轻度不典型增生的 2 7.7%(35 / 12 6 )分布在碘染图像Ⅰ类和Ⅱ类之内 ,符合碘染后形成不同图像的原理和规律。结论 碘染后形成的不同图像与活检组织学诊断密切相关。恶变组织暴露的程度是形成各类图像的病理基础。碘染色有助于食管癌的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黏膜 碘染色图像 浅表食管癌 癌前病变 组织学 食管肿瘤
原文传递
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7
13
作者 张月明 贺舜 +10 位作者 郝长青 张蕾 赖少清 吕宁 倪晓光 姚汉清 于桂香 鞠凤环 荀华英 程荣荣 王贵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7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ng imaging,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白光和 NBI 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NBI 分级。再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ing imaging,NBI)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白光和 NBI 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同时进行NBI 分级。再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观察病变部位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ntrapapillary capillaryloop,IPCL)形态,同时进行 IPCL 形态分型。最后应用1.2%碘液进行全食管染色,记录碘染色阳性部位大小、范围,并进行碘染色分级。对于 NBI 模式阴性而碘染色阳性的病变,再次应用 NBI 结合放大内镜进行检查。对所有 NBI 阳性及碘染色阳性部位均取活检。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他检查结果与之作对照。结果 (1)应用白光、NBI 模式及碘染色检查72例患者中共发现104个病变。其中白光模式下,高年资和低年资内镜医师对病变检出率分别为82.7%(86/104)和70.2%(73/104);应用 NBI 模式及碘染色后两位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相同,NBI 模式均为86.5%(90/104),碘染色均为100.0%。(2)所有高级别黏膜内瘤变碘染色阳性,其中83.0%(39/47)碘染色分级为Ⅰ级;所有低级别黏膜内瘤变碘染色也为阳性,但其中87.2%(41/47)碘染色分级为Ⅱ、Ⅲ级。(3)91.5%(43/47)高级别黏膜内瘤变 NBI 阳性,其中69.8%(30/43)NBI 分级为Ⅰ级;57.4%(27/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 NBI 阳性,其中85.2%(23/27)NBI 分级为Ⅱ、Ⅲ级。(4)93.6%(44/47)高级别黏膜内瘤变IPCL 形态异常,其中88.6%(39/44)IPCL 分型为Ⅳ、Ⅴ型;76.6%(36/47)低级别黏膜内瘤变 IPCL 形态异常,其中77.8%(28/36)IPCL 分型为Ⅱ、Ⅲ型。结论与白光模式相比,NBI 模式与碘染色均可增强病变的识别性,提高内镜医师对病变的检出率。NBI 结合放大内镜可提高对高级别黏膜内瘤变诊断的符合率,效果与碘染色相当。NBI 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窄带成像技术 毛细血管
原文传递
早期食管癌自然生存状态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国清 魏文强 +2 位作者 郝长青 张俊会 吕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 观察拒绝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自然发展状态.方法 1985年至1990年间,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现场,完成内镜筛查4800例.按内镜下观察为浅表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鳞癌的标准,共检出13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 目的 观察拒绝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自然发展状态.方法 1985年至1990年间,在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高发现场,完成内镜筛查4800例.按内镜下观察为浅表黏膜病变,经活检病理诊断为原位癌、黏膜内癌或鳞癌的标准,共检出13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其中48例因不同原因拒绝治疗.对48例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自然发展状态.随访期间,有40例患者曾做过1~4次内镜复查.结果 随访至2005年12月31日,48例患者中,5例仍生存,43例死亡,其中死于食管癌者38例,占79.2%;死于非癌疾病者5例,占10.4%.全组生存时间≥5年者37例,患者的5、10、15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77.1%、39.6%、25.0%和10.4%.结论 食管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选择治疗时机很有帮助.如果要评价早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应充分考虑其自然发展史的领先时间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早期诊断 自然生存率 内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年龄与其唾液和粪便菌群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李敏娟 邵丹彤 +6 位作者 周家琛 顾建华 范志园 覃俊杰 李新庆 郝长青 魏文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9-1766,共8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年龄与唾液菌群和粪便菌群相对丰度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农村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于2019年8月在河南林州市选择38名居民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同时收集唾液和粪便标本,...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年龄与唾液菌群和粪便菌群相对丰度的相关性。方法基于“农村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项目”,于2019年8月在河南林州市选择38名居民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同时收集唾液和粪便标本,并进行16S r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年龄与唾液菌群、粪便菌群的α多样性(Observed ASVs和Shannon指数)以及各菌群(菌门、菌属和菌种)相对丰度的相关性。结果38名研究对象的年龄M(范围)为54(43~69)岁;男性16名(42.1%)。唾液菌群的Observed ASVs与年龄呈负相关,rs值为-0.35(P<0.05);粪便菌群的α多样性与年龄没有相关性。唾液中密螺旋体属(r_(s)=‒0.44,P<0.05)、异普雷沃菌属(r_(s)=‒0.42,P<0.05)和卟啉单胞菌属(r_(s)=‒0.41,P<0.05)与年龄相关;菌种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坦纳异普雷沃菌(Alloprevotella tannerae)、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牛眼莫拉菌(Moraxella bovoculi)、Prevotella sp.oral clone ID019和Prevotella sp.oral clone ASCG10的相对丰度与年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0.50、-0.40、-0.38、-0.35、-0.33和-0.33(均P<0.05)。粪便中肠杆菌属(r_(s)=-0.35,P<0.05)、埃希杆菌属(r_(s)=-0.33,P<0.05)和双歧杆菌属(r_(s)=0.33,P<0.05)的相对丰度与年龄相关;菌种沉积物龙包茨菌(Romboutsia sedimentorum)、穆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murliniae)和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 uniformis)的相对丰度与年龄相关,相关系数rs值分别为-0.42、-0.37和0.36(均P<0.05)。结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年龄与唾液和粪便菌群相对丰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粪便 年龄 上消化道癌 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