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鉴与超越:古代史纂理念与当代编辑生态的建构理路
1
作者 吕艳 《济宁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2,共5页
夏商以来中国记史传统逐渐成熟。古代史家著述往往出于自觉的史学意识和文化规范、传承意志,有的也寄寓着个人的政治理想和学术情怀。新媒体时代,编辑的政治品质、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面临着提升与转型的挑战,编辑在守正创新、素质提... 夏商以来中国记史传统逐渐成熟。古代史家著述往往出于自觉的史学意识和文化规范、传承意志,有的也寄寓着个人的政治理想和学术情怀。新媒体时代,编辑的政治品质、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都面临着提升与转型的挑战,编辑在守正创新、素质提升、工匠意识、职业伦理以及学术转型方面,都需要新语境下的全新阐释与统筹构建。中国古史、典籍的编撰理念、修订意识、分类体例、行文规范对当代编辑生态和职业素质的建构具有同源同质、互融互鉴的价值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纂理念 编辑生态 工匠精神 学者型编辑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育实效性提升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联弟 李孝德 湛晓蕾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45-149,共5页
以积极心理学系统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思政课教育实效性问题,寻求积极心理学与思政课的契合点,通过设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探讨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激励学生将发掘优势品格、体验积极情绪与探究人生意义结合起来... 以积极心理学系统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思政课教育实效性问题,寻求积极心理学与思政课的契合点,通过设计积极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探讨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激励学生将发掘优势品格、体验积极情绪与探究人生意义结合起来,进而达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思政课 教育实效性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
下载PDF
借鉴与构建:墨家践行意志在新时代工匠生态转型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吕艳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3-48,共6页
墨子是战国时期平民手工业者的代表。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兴利天下;推行兼爱非攻,构建大同社会。墨子教育弟子践道力行、敢为人先,强力从事、赖力而生,强本节用、注重生产,立足实践、发展科技。墨子还以顽强的意志力、凝聚力和殉道者的坚... 墨子是战国时期平民手工业者的代表。墨子主张尚贤尚同,兴利天下;推行兼爱非攻,构建大同社会。墨子教育弟子践道力行、敢为人先,强力从事、赖力而生,强本节用、注重生产,立足实践、发展科技。墨子还以顽强的意志力、凝聚力和殉道者的坚韧气质塑造出墨家学派独特的团队意志和践行精神。基于我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墨子思想在新时代语境中富有潜在和多元的解读价值,墨家学说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和行为理念在新时代工匠素质与工匠生态的建构与完善中具有建设性与突破性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思想 敢为人先 工匠伦理 技术生态 合力践行
下载PDF
从语气词的运用谈聊斋俚曲曲词俚俗化的创作实践
4
作者 李孝德 《现代语文》 2023年第3期18-22,共5页
蒲松龄聊斋俚曲中的曲文创作,在基本遵循曲牌格律固定格式的前提下,将语气词及叹词、衬词等口语化成份有机融入,很好地践行了戏曲唱词“倚字行腔”的创作原则,使得曲文呈现出格律严谨、节奏鲜明、活泼生动的独特风格。这不仅深化了俚曲... 蒲松龄聊斋俚曲中的曲文创作,在基本遵循曲牌格律固定格式的前提下,将语气词及叹词、衬词等口语化成份有机融入,很好地践行了戏曲唱词“倚字行腔”的创作原则,使得曲文呈现出格律严谨、节奏鲜明、活泼生动的独特风格。这不仅深化了俚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增强了俚曲的教化作用,也有效拉近了与底层民众的距离,真正实现了俗曲“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创作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聊斋俚曲 曲词 口语化 俚俗化
下载PDF
《庄子》在日本的传播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爱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7,共6页
 《庄子》以其丰富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东传日本后,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日本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庄子》进行了创造...  《庄子》以其丰富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东传日本后,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日本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对《庄子》进行了创造性改造,为日本近现代的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日本近现代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今天探讨这一传播过程,对于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日本 现代性转化 文化发展 发展方向 现代文化 自然科学 重要贡献 精神动力 现代发展 传播过程 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 艺术性 思想性 思想家 文学家 创造性 科学家 近现代 哲学 认识
下载PDF
无疆界写作——重读张承志《心灵史》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伯存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
张承志的长篇小说《心灵史》是90年代文学的重要收获。①无论从丰厚的思想容量还是从跨文体写作的形式来看,它都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90年代的评论家们解读该作关注的焦点往往是精神价值层面:信仰精神、理想主义、终极关怀、苦难意识等。
关键词 哲合忍耶 心灵史 张承志 黄土高原 宗教信仰 跨文体写作 理想主义 文学 方法论 历史学
下载PDF
悲凉与炽热交织的生命旅程——张爱玲《异乡记》释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伯存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5期95-99,共5页
《异乡记》有着探险性的西方游历小说的外形,这次旅行对张爱玲来说不啻是一次生命的冒险;此作建构起一种别样的中国形象、中国气质,内中透露出她眼中的现实中国和古老中国,她的中国观、历史观,由此它超越了狭隘的私己悲欢,而呈现出阔大... 《异乡记》有着探险性的西方游历小说的外形,这次旅行对张爱玲来说不啻是一次生命的冒险;此作建构起一种别样的中国形象、中国气质,内中透露出她眼中的现实中国和古老中国,她的中国观、历史观,由此它超越了狭隘的私己悲欢,而呈现出阔大、深邃的大境界,具有沉甸甸的历史重量和幽远的审美纵深,这是这部三万多字的残稿最大的文学价值之一。这次旅行对张爱玲来说还是一个孤独的"内面的人"对"风景的发现"的过程,呈现出"风景的心灵化",此作对风景的描绘存在着一种思维认知上的"反转"、"颠倒"现象。此外,《异乡记》还是自我心灵的自白,对"我"内心的关注和对文本表现的外部世界的关注一样重要,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内视"的文本,面向自我的文本,这是一个"心火"在燃烧的自我。再者,还要关注那个一直没有现身而又无所不在的隐形(身)人,他的"缺席的在场"的意义,他如何左右了叙事者。《异乡记》是内与外、火与冰、实与虚、个人与民族、悲凉与炽热交织的生命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异乡记 游历小说 中国 风景 心火
下载PDF
宋代隐士与佛教徒对庄子的接受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爱民 《兰州学刊》 2005年第2期60-61,共2页
隐士们以庄子的自由精神为隐居不仕的基本理念,借鉴其相对主义的思想,坦然看待荣辱穷达、快意乐观的生活,以文化活动来充实其隐逸生活和自由心灵,从而使生命价值文明化。三教合一的社会风气,统治者对庄子的倡导,使禅宗也自觉吸收庄子的... 隐士们以庄子的自由精神为隐居不仕的基本理念,借鉴其相对主义的思想,坦然看待荣辱穷达、快意乐观的生活,以文化活动来充实其隐逸生活和自由心灵,从而使生命价值文明化。三教合一的社会风气,统治者对庄子的倡导,使禅宗也自觉吸收庄子的学说,以传播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宋代文学家与《庄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爱民 《德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
宋初皇帝提倡无为而治以及尊宠道教,造成了宋初文学家的崇道倾向,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宋代文学家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在文艺思想和文学创作上靠近庄子,从中吸取文学营养,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 宋代文学 《庄子》 接受
下载PDF
《诗品》对《庄子》的接受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爱民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唐代崇道之风盛行,成玄英从道教观点出发,其注疏有一定成就,但他又把重玄之道强加给庄子。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论家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尤其是司空图的《诗品》。
关键词 《庄子》 接受 《诗品》
下载PDF
唐朝统治者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爱民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4-35,共2页
唐朝统治者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学家、文论学也对《庄子》
关键词 唐朝 《庄子》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宋代政治家与《庄子》
12
作者 张爱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0,共3页
宋代以王安石为首的政治家纷纷阐释《庄子》,把其作为变法的理论基础之一。王安石论证庄子精通、遵守、敬畏儒家,其论证方法在庄学研究领域是个突破,其子王雱、其弟子吕惠卿等均解读过庄子。
关键词 《庄子》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宋代文论家与《庄子》
13
作者 张爱民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18-120,共3页
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论家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文论家在思想和创作上也接近庄子,从中吸取文学营养,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自然说、刘克庄的自然美学观,都明显源于庄子。
关键词 《庄子》 文论家 接受
下载PDF
宋代文论家对《庄子》的接受
14
作者 张爱民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0-63,共4页
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文论学也对《庄子》一书的文学旨趣心领神会。宋代文论家在思想和创作上也靠近庄子,他们从中吸取文学营养,严羽《沧浪诗话》中的自然说、刘克庄的自然美学观,明显源于庄子。
关键词 宋代 《庄子》 文论学 接受
下载PDF
宋代统治者对《庄子》的阐释接受
15
作者 张爱民 《泰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宋代是中国学术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时期,宋学吸收庄子等道家学者的哲学思想,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  宋代是中国学术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时期,宋学吸收庄子等道家学者的哲学思想,建立起自己的心性论思想,形成了一种成熟的思想形态,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的多元化倾向更明显。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倡导道教,建立道官、道职,《庄子》一书受到重视,被列入道家科目,设有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唐代隐士与佛教徒对庄子的接受
16
作者 张爱民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8-50,共3页
 唐代隐士以庄子的自由精神为隐居不仕的基本理念,借鉴其相对主义的思想,坦然看待荣辱穷达,快意乐观的生活,以文化活动来充实其隐逸生活和自由心灵,从而使生命价值文明化。三教合一的社会风气,统治者对庄子的倡导,使禅宗也自觉吸收庄...  唐代隐士以庄子的自由精神为隐居不仕的基本理念,借鉴其相对主义的思想,坦然看待荣辱穷达,快意乐观的生活,以文化活动来充实其隐逸生活和自由心灵,从而使生命价值文明化。三教合一的社会风气,统治者对庄子的倡导,使禅宗也自觉吸收庄子的学说,以传播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宋代以前《庄子》的接受概述
17
作者 张爱民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6-178,共3页
宋代之前,学者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都是从一定学术观点出发的,一部庄学史反映了一部中国学术史。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关键词 接受 《庄子》 宋代 中国学术史 多元化倾向 学术观点 阐释
下载PDF
宋朝道教徒与《庄子》
18
作者 张爱民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
《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尤以道教学者陈景元概括出的“中正为宗”... 《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尤以道教学者陈景元概括出的“中正为宗”的庄子思想的特征,反映了宋代儒学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道教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论宋代陈景元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9
作者 张爱民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5-88,共4页
《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道教学者陈景元概括出“中正为宗”为庄... 《庄子》直指心源的哲理和浓厚的宗教意趣,为道教学者的修仙理论提供了思想武器。《庄子》书中的神人、至人思想被道教进一步发挥,其对心性论的探讨影响了道教的发展,促使了内丹教的进一步发展。道教学者陈景元概括出“中正为宗”为庄子思想的特征,反映了宋代儒学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阐释 接受
下载PDF
唐朝道教徒对《庄子》的接受
20
作者 张爱民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9-81,98,共4页
唐代崇道之风盛行,从唐朝开始,对庄子的阐释与接受呈现出多元化倾向,比如成玄英从道教观点出发,其注疏有一定成就,但他又把重玄之道强加给了庄子。
关键词 唐朝 《庄子》 道教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