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发性周围神经黏液变性3例尸体解剖分析
- 1
-
-
作者
何洪敏
杨振
张亚
叶国萍
王凡
-
机构
枣庄市市立医院病理科
枣庄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
出处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7-229,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多发性周围神经黏液变性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多发性周围神经黏液变性的尸检病例进行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部分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结果心脏自主神经、部分纵隔内、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及舌根部肌群内周围神经纤维出现多发性节段性黏液变性;AB-PAS染色显示病变神经纤维呈节段性黏液变性,免疫组化显示变性神经纤维内营养血管结构与密度异常改变。结论周围神经黏液变性可呈多发性,主要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纤维多发性、节段性黏液变性,严重时可见病变神经纤维束内神经纤维显著减少。该病变除可累及其他部位神经纤维外,心脏自主神经亦可受累。
-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
黏液变性
尸体解剖
-
Keywords
Peripheral neuropathy
Mucous degeneration
Autopsy
-
分类号
R74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在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 2
-
-
作者
张亚
叶国平
张振华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病理科
枣庄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枣庄市立医院
-
出处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4期57-58,共2页
-
文摘
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FNAC)是诊断体表及深部脏器肿块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它能对肿块进行初步性诊断,其方法简便快捷、经济使用,易被医患双方接受。笔者对532例肿块穿刺细胞学诊断与肿块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照,符合率达88.2%(469/532),说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键词
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诊断
穿刺细胞学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切除后
深部脏器
医患双方
肿块
-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
-
题名关于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
- 3
-
-
作者
叶国平
-
机构
枣庄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
文摘
研究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6例、良性胃病患者41例、健康者30例。三组均进行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比较三组间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胃癌组患者CEA(37.97±16.72)ng/ml、CA19-9(83.07±20.47)U/ml,分别高于良性胃病组的(2.06±0.77)ng/ml、(21.30±8.46)U/L和对照组的(1.78±0.94)ng/ml、(19.12±7.94)U/L,均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胃病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95.77%、准确度为91.59%、阳性预测值为90.91%,分别高于CEA的44.44%、80.28%、68.22%、53.33%和CA19-9的38.89%、84.51%、69.16%、56.00%,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阴性预测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和非胃癌患者在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中,采用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通过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达到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
胃癌诊断
病理检查
-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腿型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亚
肖欣
何妙侠
-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病理科
山东省枣庄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病理科
-
出处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5期318-319,共2页
-
文摘
患者女,77岁,以发现左大腿内侧肿块6月余入院。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内侧肿块,如鹌鹑蛋大小,无疼痛感,局部皮肤无红肿,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发现肿块逐渐肿大,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发热及全身不适,否认外伤病史。查体见,患者左大腿中部伸侧见一肿块,略高于皮面,大小约3.5cm×3cm×2cm,界限欠清楚,局部无压痛,皮肤颜色暗红,表面无破溃。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肝、脾不大,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摄片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及骨髓检查正常。患者接受了左大腿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临床分析
患者
-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