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闵凡云 赵香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7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拟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200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同法选取200例为观察组。对照... 目的:探讨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拟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200例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同法选取2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预约登记、健康宣教等常规准备程序;观察组采用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即成立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小组,先由CT室护理人员对小组成员进行心脏CTA成像检查前准备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病区小组成员自医生开出检查医嘱后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前的心率控制管理、呼吸训练指导等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比较两组患者进入CT室静息15 min后心率达标和呼吸屏气配合达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再服药率及检查过程中心率波动幅度≥10 bpm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和实际检查时间及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价以及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CT室后心率达标率、呼吸屏气配合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00%、89.00%比72.50%、8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再服药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比34.00%),检查过程中观察组心率波动幅度>10 bpm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比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实际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5.60±1.80)min、(8.80±1.50)min比(55.20±3.60)min、(10.60±1.40)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总体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1.00%、97.50%比79.00%、8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的配合状态,降低再服药率,缩短准备和检查时间,有效提高图像质量,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模式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下载PDF
新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颜新宇 颜玉班 《医学综述》 2011年第8期1232-1235,共4页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骨显像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因此,大量新型骨显像剂不断涌现以期填补其不足。99Tc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乙-二胺四甲...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骨显像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因此,大量新型骨显像剂不断涌现以期填补其不足。99Tc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和99Tcm-亚甲基氨基二膦酸具有很好的亲骨性,而177Lu乙-二胺四甲撑膦酸、99Tcm(Ⅴ)-二巯基丁二酸、99Tcm-唑来膦酸、99Tcm-毫微胶体和18F氟-化钠在单独骨病上效果明显。传统改进的膦酸盐、亲和性强的生物制剂蛋白和胆碱,以及性质稳定的化学物质氟和甲缩醛等新型骨显像剂都从不同角度上提升力骨骼成像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 骨骼成像 膦酸盐 生物制剂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应用价值
3
作者 杨传海 王玲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CTA、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检查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CCTA、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检查的“金标准”,统计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共检出56例冠心病心肌缺血;CCTA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共检出5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CCTA共检出46例,3导联动态心电图共检出44例。CCTA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灵敏度为94.64%(53/56)、准确度为95.79%[(53+38)/95]、阴性预测值为92.68%(38/41),高于两者单独检测的73.21%(41/56)、81.05%[(41+36)/95]、70.59%(36/51)、78.57%(44/56)、85.26%[(44+37)/95]、75.51%(37/49),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者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CTA联合3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诊断出冠心病心肌缺血,可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3导联动态心电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迟发性颅内血肿CT检查价值
4
作者 李文科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1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迟发性颅内血肿 CT表现 诊断 颅脑外伤
原文传递
先天性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罕见巨大肾积水1例分析
5
作者 李文科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5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巨大肾积水 并发症 罕见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