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磁共振检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佃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磁共振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1000例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磁共振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1000例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患者未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磁共振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时间为(8.77±2.31)min,对照组患者检查时间为(10.53±2.62)min。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670, P=0.0000<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检查成功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63, P=0.0000<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260,P=0.0000<0.05)。观察组患者对磁共振检查总满意度为9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844, P=0.0000<0.05)。结论对磁共振检查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磁共振检查一次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同时也能有效改善检查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磁共振检查 成功率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儿童头部磁共振检查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王佃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170-171,共2页
目的简析护理干预对儿童进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的积极作用。方法 74例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配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儿中... 目的简析护理干预对儿童进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的积极作用。方法 74例行头部磁共振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配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38例患儿中,一次性检查成功33例,成功率为86.84%;对照组36例患儿中,一次性检查成功24例,成功率为66.67%;两组患儿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2,P=0.004<0.05)。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为(36.25±2.56)分,对照组患儿的焦虑评分为(46.27±3.24)分;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02,P<0.05)。结论在儿童进行头部磁共振检查前,实施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磁共振检查 护理干预 积极作用
下载PDF
DWI技术与常规MRI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贾小青 王刘辉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采用DWI技术以及常规MRI技术完成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并且对比良恶性肿瘤各性质状态下的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DWI技术诊断的特异度为95.00%,敏感度为96.67%,准确度为95.71%,均优于常规MRI技术诊断的50.00%、66.67%、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5、7.111、25.037,P<0.05)。恶性肿瘤患者各性质状态下的ADC值均低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常规MRI技术比较,合理选择DWI技术对肝脏肿瘤患者实施良恶性鉴别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 诊断效能 弥散系数值
下载PDF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磁共振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刘辉 张振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1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大多位于皮层下,病灶位于额叶5例,颞叶3... 目的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大多位于皮层下,病灶位于额叶5例,颞叶3例,顶枕叶1例。病灶一般较大,肿瘤边界常较清楚,占位效应明显,但不伴或只伴有轻度水肿。病灶大多数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囊变、坏死8例,钙化3例,出血2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9例。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增强8例,中度增强1例。结论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其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颅内脂肪瘤的CT与MR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昌存 李明光 任为端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1999年第1期19-20,共2页
6例病人脂肪瘤均通过CT与MR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肿瘤次于胼胝体,1例次于右侧裂,另一例位于纵裂,脂肪瘤在MRT1加权,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所有病CT扫描均为低密度,脂肪瘤通常伴有先天性发育异常。
关键词 脂肪瘤 胼胝体 加权 CT MRI 颅内脂肪瘤
下载PDF
80例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分析
6
作者 王敏 王刘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119-119,共1页
目的探讨B超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经手术取石、体外震波碎石和综合疗法排石证实为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B超检查诊断分析。结果本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B超确诊率为95.00%。结论 B超对泌尿系结石的检查具有经济、方便等... 目的探讨B超在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经手术取石、体外震波碎石和综合疗法排石证实为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B超检查诊断分析。结果本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中,B超确诊率为95.00%。结论 B超对泌尿系结石的检查具有经济、方便等优点,可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诊断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孕妇产后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尚璇 张振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8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孕妇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为产后1周内发生,2例为产后2周发生,1例为产后4周发生。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孕妇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为产后1周内发生,2例为产后2周发生,1例为产后4周发生。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弥散加权像(DWI)、磁敏感序列(SWI),其中4例患者;,亍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结果8例患者MRI显示脑内病变均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大脑后部I页枕叶,额叶亦常受累,其他相对少见的病变范围包括脑干、小脑及基底节区等,病变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双侧顶叶8例、双侧枕叶8例、双侧额叶4例、双侧颞叶6例、双侧颞枕叶交界区8例、胼胝体压部1例、双侧基底节区1例、双侧半卵圆中心1例、双侧小脑半球1例,左侧额叶脑出血1例。5例随访MRI显示病灶范围和数目明显变小、减少、消失。结论MRI可以对孕妇产后PRES做出明确诊断,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脊髓圆锥终末水平与腰骶移行椎的关系
8
作者 魏永兵 孙静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0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腰骶移行椎对脊髓圆锥终末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腰腿痛行腰部X线与MRI的年轻患者379例,其中男性249例,女性130例;年龄28~44岁,平均34.7岁。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Ⅰ组:腰椎骶化组;Ⅱ组:骶椎腰化组... 目的探讨年轻患者腰骶移行椎对脊髓圆锥终末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腰腿痛行腰部X线与MRI的年轻患者379例,其中男性249例,女性130例;年龄28~44岁,平均34.7岁。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Ⅰ组:腰椎骶化组;Ⅱ组:骶椎腰化组;Ⅲ组:无移行椎组。利用MRI测量脊髓圆锥的终末水平。结果Ⅰ组共28例,占7.4%;Ⅱ组共41例,占10.8%;Ⅲ组共310例,占81.8%。Ⅰ、Ⅱ、Ⅲ组脊髓圆锥终末水平中位值分别是L1上1/3、L1下1/3、L1中1/3。经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Ⅰ组的脊髓圆锥终末水平高于Ⅲ组,Ⅱ组脊髓圆锥终末水平低于Ⅲ组(P均〈0.05)。结论腰骶移行椎影响脊髓圆锥的终末水平。熟悉脊髓圆锥终末水平的分布有助于临床医生理解病人胸腰段神经损伤的不同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椎 腰骶 脊髓圆锥 终末水平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