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金锋 莫海英 +1 位作者 马淑芳 魏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PMME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 目的观察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的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PMME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和预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3.4岁,临床均表现为进食不畅,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肿瘤细胞呈巢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胞质内见黑色素颗粒,细胞核大小不一,核居中或偏位,核仁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弥漫表达HMB-45、Melan-A、S-00,CK阴性,Ki-67增殖指数40%~45%。结论PMME非常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其诊断,需与低分化癌、食管癌肉瘤、食管淋巴瘤、神经内分泌癌、食管平滑肌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金晶 孔令伟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的比较,从而对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治疗但未经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患者83例,对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 目的研究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的比较,从而对乳腺癌粗针穿刺活检诊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治疗但未经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患者83例,对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进行比较,并比较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穿刺标本及手术后标本病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率达到79%,Kappa值为0.48。乳腺癌穿刺标本与手术后标本的ER、PR及HER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率分别为98%、88%、94%,Kappa值分别为0.89、0.69、0.69。乳腺癌穿刺标本与术后标本Ki67表达一致率达到77%,Kappa值达到0.48。结论乳腺癌粗针穿刺ER、PR、HER2检测都有着很高的准确性,可为科学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相应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粗针穿刺 活检标本 病理分级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柏建安 莫海英 景洪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6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3例EHT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3例EHT患者分别位于左下颈部、右锁骨上区和左锁骨上区,治疗方式均为局部手术切除。大体检查...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3例EHT进行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3例EHT患者分别位于左下颈部、右锁骨上区和左锁骨上区,治疗方式均为局部手术切除。大体检查肿瘤呈结节状,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切面灰白灰黄色,大小分别为2.5 cm×1.9 cm、4.5 cm×4.5 cm和3.0 cm×2.5 cm。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上皮细胞和脂肪细胞3种成分构成,但以梭形细胞为主要成分。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可见移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均弥漫高表达AE1/AE3、CK7、CK19和P63。随访2例患者(随访期是18个月和27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EHT具有特异的发病部位和组织学特征,局部完整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EHT需要和双相型滑膜肉瘤、伴有上皮分化的恶性神经鞘瘤、混合瘤、胸腺脂肪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胸腺瘤 异位 颈部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年龄段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80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年龄段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32例)与中老年组(≥45岁,48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并落实手术方案,包括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袖式肺叶切除术、部分...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年龄段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80例肺癌手术患者,根据年龄段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32例)与中老年组(≥45岁,48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并落实手术方案,包括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袖式肺叶切除术、部分肺叶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症)、病理类型(腺癌、鳞癌、鳞腺混合癌、小细胞癌与其他未定型)、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NM)临床分期。结果两组性别、吸烟史、合并症占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5、4.769、6.875,P=0.022、0.029、0.009<0.05)。青年组腺癌占比50.00%高于中老年组的25.00%,鳞癌占比28.13%低于中老年组的5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Ⅲb~Ⅳ期占比68.75%高于中老年组45.83%,Ⅰ~Ⅲa期占比31.25%低于中老年组的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中老年肺癌患者,青年肺癌患者的合并症较少、性别分布差异小,以腺癌为主,但恶性度更高,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步入疾病的中晚期,临床应重视青年群体的体检工作,做好疾病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手术 临床病理特征 年龄
下载PDF
E-cad、VE-cad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及发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田艳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二步法)检测E-cad与VE-cad在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组,57例)、在位子宫内膜(在位组,57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二步法)检测E-cad与VE-cad在异位子宫内膜(异位组,57例)、在位子宫内膜(在位组,57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59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E-cad在异位组、在位组中的表达为15.79%、8.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VE-cad在异位组中的表达为71.93%,明显高于在位组26.32%及对照组16.94%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cad、E-cad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食管胃双原发鳞状细胞癌及腺癌3例报道 被引量:1
6
作者 莫海英 侯义亮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88-789,共2页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的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病灶。其中,又以其出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和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 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的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癌病灶。其中,又以其出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和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近年来,消化道多原发癌的报道逐渐增多。本文报道3例食管和胃同时性双原发癌,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双原发癌 诊断
下载PDF
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3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莫海英 李连波 +2 位作者 李安宇 张林翔 郭海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746-748,共3页
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RCC)是RCC的一种亚型,具有特异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由Argani等[1]于2001年首次报道。该肿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3例该肿瘤,并复习相... t(6;11)(p21;q12)/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TFEB基因融合相关性RCC)是RCC的一种亚型,具有特异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由Argani等[1]于2001年首次报道。该肿瘤极为罕见,本文报道3例该肿瘤,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易位 TFEB
下载PDF
MCP-1、COX-2、PPARy联合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
8
作者 田艳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环氧合酶-2(COX-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y(PPARy)、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应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主要是HR-HPV)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PC-1、COX-2、PPARy在27例...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环氧合酶-2(COX-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y(PPARy)、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应用。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主要是HR-HPV)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PC-1、COX-2、PPARy在27例宫颈癌(CC)、3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4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40例对照组(A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 MCP-1在AA、LSIL、HSIL中阳性率分别为77.50%、30.56%、6.52%,相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COX-2、PPARy在AA、LSIL、HSIL、CC中阳性率分别为0、47.22%、84.78%、92.59%和0、47.22%、60.87%、77.78%;HR-HPV在AA、LSIL、HSIL和C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44.44%、76.09%、92.59%。对照组与各组间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P-1、COX-2、PPARy在宫颈早期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CP-1、COX-2、PPARy联合HPV检测可作为准确诊断CIN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环氧合酶-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y 原位杂交 人类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下载PDF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二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继花 莫海英 +1 位作者 张煜君 杨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846-849,共4页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14和3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14和3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区疼痛和血尿.病理学检查大体标本均为界限清楚的肿物.镜下观察可见实性片状、乳头状、小管状和腺泡状4种结构.肿瘤细胞呈多角形,界限清楚,胞质丰富,呈淡红染或透亮.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呈囊泡状,可见明显的核仁.肿瘤细胞弥漫高表达TFE3、CD10、RCC和P504S.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非常罕见,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TFE3 基因融合 染色体易位 临床病理学
原文传递
嗜酸性脑膜瘤二例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白继花 莫海英 +1 位作者 张煜君 张文艳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773-774,776,共3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脑膜瘤(O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O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OM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8岁和49岁。肿瘤分别位于右额叶和大脑镰部。肿瘤均与硬脑膜相连,界限清楚。... 目的探讨嗜酸性脑膜瘤(O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O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OM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8岁和49岁。肿瘤分别位于右额叶和大脑镰部。肿瘤均与硬脑膜相连,界限清楚。肿瘤细胞排列成弥漫片状和巢状结构,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卵圆形,居中。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和坏死罕见。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孕激素受体(PR)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结论OM非常罕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脑膜瘤 嗜酸性变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莫海英 周露婷 +4 位作者 曹瑞雪 陈鑫 王翠翠 李泉京 耿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43-144,共2页
例1 患者37岁,既往体健,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于2010年8月25日入院。妇科超声示子宫内膜厚7mm,未见明显异常,诊刮病理示:“(宫腔)腺癌”。术后病理结果为: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至浅肌层,子宫颈、双侧附件及双侧盆腔淋巴... 例1 患者37岁,既往体健,因阴道不规则流血3个月于2010年8月25日入院。妇科超声示子宫内膜厚7mm,未见明显异常,诊刮病理示:“(宫腔)腺癌”。术后病理结果为: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侵至浅肌层,子宫颈、双侧附件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家族史,其母亲47岁患结肠癌,行部分肠切除术,49岁患子宫内膜癌;其兄41岁患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目前均健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子宫内膜肿瘤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