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何家礼 许健瑞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6期2469-2471,共3页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发病机制仍在探索阶段,目前提及较多的有缺血缺氧和微血栓形成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钙超载学说、一氧化碳介导的损伤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发病机制仍在探索阶段,目前提及较多的有缺血缺氧和微血栓形成学说、自身免疫学说、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钙超载学说、一氧化碳介导的损伤学说、细胞凋亡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并非用一个学说可以完全解释,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针对各种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对因对症支持治疗进行阐述和探讨各种学说和治疗措施进行简介,以方便今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家礼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4期2169-2170,共2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质量控制路径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小兰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新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质量控制路径、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等质量控制路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新方法,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方法由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出院前急救人员综合质量控制路径、急救仪器设备及药物质量控制路径、常见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等质量控制路径,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及监督,并定期总结反馈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质量控制路径后出诊速度、急救技术实施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错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实施质量控制路径使院前急救各项工作规范化、具体化、程序化,增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及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质量控制 路径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3793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家礼 柴湘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人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近五年时间中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分析。结果五年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3793例,占同期急诊病人的0.88%。20~49岁为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占80%以上,男性多于...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急性中毒病人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近五年时间中到本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分析。结果五年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3793例,占同期急诊病人的0.88%。20~49岁为急性中毒的高发人群占80%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居前三位的急性中毒分别为:乙醇中毒(56.66%)、药物类中毒(18.80%)、食物中毒(10.97%)。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对症支持治疗,急诊治愈率为95.62%,需要住院进一步治疗者占3.11%,急诊病死率为0.71%。结论急性中毒的年龄、性别、中毒种类、治疗方法、疾病转归有其自身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能更好地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急性病 急救医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46例急性酒精中毒护理体会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兰芝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640-16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有效抢救及正确的护理,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方法对46例确诊患者实施催吐、导泻、钠络酮催醒、补液、并发症处理、改善通气功能等的抢救护理措施。结果 46例经治疗后0.5~5h神志转清,平均观察13...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有效抢救及正确的护理,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方法对46例确诊患者实施催吐、导泻、钠络酮催醒、补液、并发症处理、改善通气功能等的抢救护理措施。结果 46例经治疗后0.5~5h神志转清,平均观察13h痊愈出院,1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经治疗2天内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救治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护理 钠络酮 抢救
下载PDF
4885名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6
作者 黄兰芝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我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方法2007、2008年入校新生4885名,采用酶标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用赖氏法检测肝功能(ALT、TB、DB)。结果HBsAg阳性率为8.93%(436/48... 目的了解我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方法2007、2008年入校新生4885名,采用酶标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用赖氏法检测肝功能(ALT、TB、DB)。结果HBsAg阳性率为8.93%(436/4885);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9.1%(170/1869)、8.8%(266/301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的7种模式中,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分别占41.5%和39.2%。肝功能异常2.09%(102/4855)。结论我校新生HBV感染率和肝功能异常率偏高,对易感新生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乙型肝炎在校园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新生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