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州市含麻疹成分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覃宇禄 王海波 +3 位作者 江英 苏国永 吴昕 周丽芳 《右江医学》 2022年第10期780-784,共5页
目的对柳州市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程序调整前后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率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模块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免疫规划AEFI模块监测管理系统收集柳州市... 目的对柳州市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免疫程序调整前后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报告率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模块信息管理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免疫规划AEFI模块监测管理系统收集柳州市2019年6月1日—2021年5月31日MCV AEFI监测资料,比较MCV免疫程序调整前后AEFI报告率及流行特征。结果柳州市MCV AEFI报告率34.76/10万,其中一般反应报告率13.09/10万,异常反应报告率21.67/10万。AEFI报告的临床症状最多的是发热和过敏性皮疹(报告率分别为20.31/10万、15.35/10万)。免疫程序调整后,MCV AEFI报告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腮风疫苗(MMR)AEFI报告率和过敏性皮疹报告率均出现上升(P<0.05)。结论免疫程序调整后,应用MMR替代麻风疫苗(MR)并没有显著增加AEFI报告率,且未造成原有MCV AEFI流行特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麻疹成分疫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下载PDF
柳州市2005—2020年新发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储琴书 梁佳佳 +6 位作者 韦陶 蓝建国 张思晨 王婷 符院生 谢昌平 范引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6-391,共6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新发HIV感染者进展为AIDS的进程,探讨可能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查询柳州市200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新报告且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 目的了解柳州市新发HIV感染者进展为AIDS的进程,探讨可能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查询柳州市2005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新报告且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HIV感染者信息。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平均潜伏期,寿命表法计算艾滋病的进展率和累积未进展率,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进展为AIDS的影响因素。结果9905例HIV感染者的平均潜伏期为6.01(95%CI:5.86~6.16)年,第1、3、5、10年累积未进展率分别为57.03%、46.64%、39.45%和27.3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HR=1.10,95%CI:1.03~1.17,P=0.003)、确诊时年龄≥40岁(40~<60岁:HR=1.50,95%CI:1.20~1.88,P<0.001;≥60岁:HR=1.57,95%CI:1.24~1.98,P<0.001)、首次诊断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HR=5.51,95%CI:5.10~5.95,P<0.001)、已婚有配偶(HR=1.10,95%CI:1.02~1.18,P=0.010)和异性性接触传播(HR=1.84,95%CI:1.47~2.31,P<0.001)者AIDS发病风险增加。结论柳州市新发HIV感染者进展为AIDS的速度较快,应针对危险因素改善相应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以减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潜伏期 疾病进展
原文传递
柳州市不同途径发现的HIV/AIDS的晚发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戴色莺 沈张伟 +3 位作者 范引光 黎明强 程晓莉 叶冬青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50-1253,1258,共5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不同途径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晚发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 目的了解柳州市不同途径发现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晚发现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柳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不同途径发现的HIV/AIDS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的839例研究对象中,通过医院就诊途径和通过其他途径发现的HIV/AIDS的晚发现率分别为83.8%和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65,P<0.001)。医院就诊途径发现的HIV/AIDS中,年龄在16~39岁、女性、未婚以及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所占比例分别为37.3%、22.8%、15.3%和5.0%,均低于其他途径发现的HIV/AIDS(均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医院就诊途径发现的HIV/AIDS中,异性性接触传播者、查出感染HIV之前有异性固定性伴性行为和非固定异性性行为者发生晚发现的危险性增加,而家庭年收入≥15 000元发生晚发现的危险性降低;其他途径发现的HIV/AIDS中,年龄越大发生晚发现的危险性越高。结论医院就诊途径和其他途径发现的HIV/AIDS中晚发现状况均较严重,两者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晚发现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提示今后在促进HIV/AIDS早期发现时应根据不同途径发现的HIV/AIDS的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1-2013年柳州市部分HIV-1毒株gag基因测定及亚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黎明强 黄萍 +3 位作者 陈柳军 余钧池 刘鑫 冯献湘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1-784,共4页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柳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亚型分布、流行毒株情况。方法从2011-2013年柳州市HIV-1毒株样本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株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份样本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扩...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柳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亚型分布、流行毒株情况。方法从2011-2013年柳州市HIV-1毒株样本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0株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份样本从血浆中抽提核酸RNA,扩增HIV-1 gag基因片段,送至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合格序列利用数据库分析亚型以及利用MEGA5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得到合格的gag基因片段98条序列。来自gag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重组流行毒株(circulate recombinant forms,CRFs)的重组亚型CRF01_AE占95.9%(94/98),异性传播比例为79.8%(75/94);重组亚型CRF07_BC占4.1%(4/98)。样本1LZ022和1LZ032,1LZ025和3LZ029的bootstrap值分别为99.0%,100.0%,两两之间传播途径不同。结论 2011-2013年,柳州市HIV-1以重组亚型CRF01_AE为主。柳州市重组亚型CRF01_AE从吸毒人群向异性接触感染人群蔓延。利用系统进化关系结合传播途径,便于分析传染源,为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基因 gag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文传递
柳州市柳北区成年人主要慢性病现况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谭丽娟 潘美宇 +3 位作者 卢妍妍 黎明强 潘榕 覃凯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了解柳州市柳北区≥18岁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8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柳州市柳北区4个街道2个乡镇的1020户2487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 目的了解柳州市柳北区≥18岁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8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柳州市柳北区4个街道2个乡镇的1020户2487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脑卒中、其他慢性病、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依次为12.79%、2.94%、0.20%、2.17%、4.99%、27.54%、8.52%和28.11%。女性COPD、超重和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0.08%、27.68%和34.07%),与男性(0.66%、31.67%和27.0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8~39、40~59和≥60岁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1.57%、16.08%和39.13%,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0.13%、3.44%和9.51%,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均P<0.05)。文化程度越高,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其他慢性病的患病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离退休人员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6.57%,不同职业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柳州市柳北区成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居于全国中等水平,5年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后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应推广经验并积极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并针对重点人群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患病率 向心性肥胖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金纪 覃彦香 李芳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入院的307例AIDS...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收治入院的307例AIDS合并PSM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IDS合并PSM患者中,生存组226例,死亡组81例,死亡率为26.38%。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静脉吸毒感染较性接触感染、氟康唑治疗方案较两性霉素B(AmB)方案、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血尿素氮升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血小板减少、接受过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合并中毒性肝炎和白蛋白减少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合并细菌或其他真菌性肺炎和白细胞减少是AIDS合并PSM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脉吸毒感染、氟康唑治疗方案、合并PCP、血尿素氮升高、总胆红素升高和血小板减少是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措施,以降低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男性包皮环切对外生殖器HPV感染自然史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卫飞雪 郭蒙 +11 位作者 马心静 黄悦 郑亚 王林 孙燕 庄思洁 殷凯 苏迎盈 黄守杰 黎明强 吴婷 张军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6-492,共7页
目的 分析包皮环切与男性外生殖器部位HPV感染及清除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4年5—7月,在广西柳州市自然人群中招募18-55岁有性生活史的男性建立随访队列,其中包皮过长环切者113名,包皮过长未环切者560名,完成基线调查(收集人口学及性行... 目的 分析包皮环切与男性外生殖器部位HPV感染及清除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4年5—7月,在广西柳州市自然人群中招募18-55岁有性生活史的男性建立随访队列,其中包皮过长环切者113名,包皮过长未环切者560名,完成基线调查(收集人口学及性行为信息等)后,每隔6个月对其随访调查1次,共随访2次,每次调查均采集其外生殖器部位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分析两组HPV新发感染率和清除率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包皮环切与HPV新发感染和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包皮环切组和未环切组男性年龄的P5(0 P25,P75)分别为28(24,35)和32(24,31)岁,两组HPV的新发感染率分别为9.1(95% CI:2.4-15.7)/1000人月和8.4(95% CI:5.6-11.2)/1000人月(χ2=0.10,P=0.758);包皮环切组清除率[136.3(95% CI:70.0-202.7)/1000人月]高于未环切组[89.6(95% CI:65.9-113.3)/1000人月](χ2=8.19,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包皮未环切组男性相比,包皮环切组清除HPV感染的HR(95% CI)值为2.41(1.30-4.46),与仅有1个性伴侣的男性相比,性伴侣数≥4个者清除HPV感染的HR(95% CI)值为0.49(0.25-0.96);与18-25岁男性相比,26-35岁男性清除高危型HPV的HR(95% CI)值为2.14(1.08-4.23).结论 包皮环切组男性和未环切组男性HPV新发感染率相近,但进行过包皮环切和性伴侣数量较少的男性清除HPV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男性 队列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新发感染率 清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