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渣等有机固态废弃物快速资源化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立鹤 聂伟 +5 位作者 徐金鹏 邹义 周哲 王哲 于学胜 余赢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6,14,共7页
研究以提取酒精后的木薯渣为主料,分别与秸秆、稻壳、烟叶粉、蘑菇渣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以不同的配比,添加1‰的热酶发酵剂,在热酶反应器中快速发酵,通过研究发酵产物的水分、总氮、总磷、钾、碳、p H、总养分、有机质、粗蛋白含量的变化... 研究以提取酒精后的木薯渣为主料,分别与秸秆、稻壳、烟叶粉、蘑菇渣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以不同的配比,添加1‰的热酶发酵剂,在热酶反应器中快速发酵,通过研究发酵产物的水分、总氮、总磷、钾、碳、p H、总养分、有机质、粗蛋白含量的变化,系统评估了木薯渣等有机固态废弃物热酶快速发酵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木薯渣与蘑菇渣按8∶2发酵终产物粗蛋白质为14.69%,总养分(N-P2O5-K2O干基计)达7.2%;木薯渣酒糟与秸秆粉按9∶1发酵终产物粗蛋白质为13.56%,总养分达7.35%;木薯渣酒糟与烟叶粉按9∶1发酵终产物中粗蛋白质为17.69%,总养分达5.51%;木薯渣酒糟与稻壳粉按9∶1发酵总养分从4 h的6.88%增加到24 h的7.31%,终产物粗蛋白质为12.94%,总养分至7.05%,上述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农业部NY-525有机肥标准。因此,利用热酶快速发酵工艺,木薯渣等有机固态废弃物经发酵处理后,可用于有机肥、鱼肥,部分也可作为饲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发酵菌剂 有机固体废弃物 热酶发酵系统 有机肥料 饲料资源
下载PDF
生物絮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聂伟 刘立鹤 +3 位作者 刘军 黄峰 王哲 周哲 《江西水产科技》 2014年第4期43-48,共6页
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通过对生物絮团研究的发展过程、絮团的结构特征、絮凝机理、影响絮团的形成因素以及生物... 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通过对生物絮团研究的发展过程、絮团的结构特征、絮凝机理、影响絮团的形成因素以及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为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絮凝机理 影响因素 应用问题
下载PDF
蓝藻水华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立鹤 蒋加鹏 吴鹏飞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第19期52-54,共3页
一、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粪便、鱼类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藻水华。形成蓝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 一、蓝藻水华形成的原因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粪便、鱼类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藻水华。形成蓝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养殖户称之谓“老绿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富营养化 残饵 强碱性 投饵量 植物量 防治方法 蓝绿藻 云斑 氮磷比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培育生物絮团对池塘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聂伟 刘立鹤 +3 位作者 刘稳 付坦 周哲 吴鹏飞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71,共7页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育生物絮团对浮游生物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菌种,以养殖池塘水为试验用水,在有机玻璃水族箱(100 cm×60 cm×50 cm)中进行为期40 d的生物絮团培育试验。试验以添加葡萄糖为处... 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育生物絮团对浮游生物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菌种,以养殖池塘水为试验用水,在有机玻璃水族箱(100 cm×60 cm×50 cm)中进行为期40 d的生物絮团培育试验。试验以添加葡萄糖为处理组I,同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葡萄糖为处理II组,仅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为处理III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试验过程中每5 d对各组水体取样,对形成的絮团物质进行显微观察,同时对各组水体中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处理I组和处理II组在第15天左右形成成熟生物絮团,生物絮团形成前期(试验开始至第15天),生物絮团组(处理I组和处理II组)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处理III组和对照组,而絮团形成后期(第15~40天),生物絮团组水体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鞘丝藻属(Lyngbya)和绿藻门的扁藻属(Platymonas)、盘藻属(Gonium)和团藻属(Volvax)的丰度显著低于处理III组和对照组,表明生物絮团的形成前期对浮游植物有明显促作用,生物絮团形成后期对蓝藻门中的微囊藻属、鞘丝藻属和绿藻门的扁藻属、盘藻属和团藻属有明显抑制效果;生物絮团形成后期,生物絮团组水体中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丰度显著高于处理对照III组和对照组,表明生物絮团对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絮团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下载PDF
采用嗜热菌酶好氧发酵工艺快速发酵鸡粪的研究
5
作者 付坦 刘立鹤 +5 位作者 蒋加鹏 李浩 王哲 周哲 袁程 石婷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6-100,共5页
本试验采用嗜热菌酶好氧发酵工艺快速发酵鸡粪,添加1‰的嗜热菌酶发酵剂,温度控制在80℃—90℃,在热酶反应器中快速发酵8 h,在4 h、6 h、8 h分别取样评价其发酵对鸡粪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鸡粪原料经发酵后外观明显改善,刺激性气... 本试验采用嗜热菌酶好氧发酵工艺快速发酵鸡粪,添加1‰的嗜热菌酶发酵剂,温度控制在80℃—90℃,在热酶反应器中快速发酵8 h,在4 h、6 h、8 h分别取样评价其发酵对鸡粪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鸡粪原料经发酵后外观明显改善,刺激性气味明显减少;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变化,氮磷钾浓度上升至11.02%,较鸡粪原料提升25.8%,实际肥效提高;经8h发酵后,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真菌、放线菌、粪大肠杆菌及蛔虫卵均未检出,说明通过热酶发酵技术去除了鸡粪中的有害生物成分;鸡粪发酵样品进行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均在93.33%以上(鸡粪原料为89.33%),表明样品已腐熟完全。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嗜热菌酶好氧发酵工艺快速发酵鸡粪原料,可以活化养分,提高实际肥效,并去除鸡粪中的有害生物组分,达到快速腐熟,实现鸡粪的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快速发酵 热酶菌 好氧发酵工艺 无害化处理
下载PDF
北京芽孢杆菌和节杆菌混合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6
作者 敖慧玲 刘立鹤 +2 位作者 刘洋 胡兵 陈玉波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试验旨在对北京芽孢杆菌和节杆菌混合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接种量(2%、3%、4%)、温度(32℃、37℃、42℃)、初始pH值(6.2、7.4、8.6)及摇床转速(130 r/min、170 r/min、210 r/min)对北京芽孢杆菌和... 试验旨在对北京芽孢杆菌和节杆菌混合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接种量(2%、3%、4%)、温度(32℃、37℃、42℃)、初始pH值(6.2、7.4、8.6)及摇床转速(130 r/min、170 r/min、210 r/min)对北京芽孢杆菌和节杆菌(1∶1)混合培养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对混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佳优化条件为:接种量2%、pH 7.4、温度35.1℃、摇床转速210 r/min,此时可获得最大的预测吸光度值0.721,与优化前的吸光度值(0.442)相比提高63.35%,表明该模型能有效预测混菌发酵增殖培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芽孢杆菌 节杆菌 响应面法 混合培养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