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法的运用意义研究
1
作者 陈英 旷琼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9期23-26,31,共5页
目的研究联合教学法运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护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60名。常规组护生选用常规带教模式教学,联合组护生选... 目的研究联合教学法运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于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实习护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60名。常规组护生选用常规带教模式教学,联合组护生选择联合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质量、教学优良率、带教满意度及学习成绩。结果联合组护生带教后的考核成绩,即理论基础(43.36±2.14)分、实践操作(48.47±1.02)分及总成绩(90.16±3.58)分均比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教学质量各评估项分值,即接受程度(91.25±2.04)分、师生沟通效果(93.72±2.05)分、实践操作(96.64±1.13)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难度(12.03±1.06)分,与常规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教学优良率是78.33%,联合组教学优良率为96.67%,联合组明显比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教学满意度高至98.33%,常规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为83.33%,联合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可以实施联合教学方法,此教学模式对提升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重要意义,于临床带教过程中的运用价值十分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教学 临床护理 神经内科
下载PDF
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急性分水岭区梗死1例报道
2
作者 周前鹏 罗妮 +1 位作者 唐兰英 赵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cortic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SAH)又称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创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出血局限于大脑半球表面皮质沟回的小范围内,波及1个或多个大脑凸面皮质沟回,不累及邻近脑实质,亦不延伸... 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cortic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cSAH)又称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非创伤性皮质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出血局限于大脑半球表面皮质沟回的小范围内,波及1个或多个大脑凸面皮质沟回,不累及邻近脑实质,亦不延伸至外侧裂、大脑纵裂、脑室及基底池等部位[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凸面 大脑半球 分水岭区 非创伤性 大脑纵裂 基底池 皮质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侧裂
下载PDF
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熊峰 唐思治 罗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4期41-43,共3页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疗法,... 目的 分析神经介入疗法对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疗法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疗法 脑血管疾病 满意度 安全性
下载PDF
神经梅毒致麻痹性痴呆3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勤 刘超群 黄亮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总结3例由神经梅毒导致的麻痹性痴呆病人的诊治过程,积累该类病人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梅毒所致的麻痹性痴呆病人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结果3例临床表... 目的总结3例由神经梅毒导致的麻痹性痴呆病人的诊治过程,积累该类病人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住株洲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梅毒所致的麻痹性痴呆病人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结果3例临床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的麻痹性痴呆病人,在分别给予青霉素钠320万U,每8小时1次,同时予以恩替卡韦片0.5 mg每天1次;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1次及头孢曲松2 g每天1次的抗病毒治疗后,临床症状皆有所改善。结论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及早鉴别诊断并治疗,对麻痹性痴呆病人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痴呆 青霉素G 精神异常
下载PDF
迷走神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勇 罗霄鹏 包正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777-778,共2页
患者女性,74岁,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2d于2014年9月9日入院。患者于前天晚餐时,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伴右侧咽喉部牵扯样阵发性疼痛,且向颈部放射,无发热及肢体活动障碍。9月8日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麻痹。9月8日头颅CT... 患者女性,74岁,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2d于2014年9月9日入院。患者于前天晚餐时,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伴右侧咽喉部牵扯样阵发性疼痛,且向颈部放射,无发热及肢体活动障碍。9月8日纤维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麻痹。9月8日头颅CT检查提示双侧基底核区腔隙性软化灶。病前无感冒发热病史以及腹泻病史。既往高血压史及2型糖尿病史10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活动障碍 基底核区 吞咽困难 纤维喉镜检查 声带麻痹 阵发性疼痛 腹泻病 感冒发热 咽喉部 降血糖药物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在二硫化碳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子娟 包正军 +3 位作者 曾国华 罗霄鹏 邹海滨 蒋少波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查(QST)在二硫化碳(CS2)所致作业工人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用改良的“Marstock”方法测定48例接触CS2 5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观察组)与48例正常人(对照... 目的:了解定量感觉检查(QST)在二硫化碳(CS2)所致作业工人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用改良的“Marstock”方法测定48例接触CS2 5年以上的作业工人(观察组)与48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肢体进行定量温度觉检查(QTT)、定量振动觉检查(QVT),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给予神经传导测定。结果:观察组的QTT、QVT、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观察组中的QTT、QVT异常率明显高于MCV、SCV(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有症状的观察组的QTT、QVT、MCV、SCV异常率高于无症状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CS2作业工人的小神经有髓纤维和无髓感觉纤维受损比大神经纤维更常见。结论:QST可为CS2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CS2) 周围神经病变l定量感觉检查(QST) 神经传导检测(NCS)
下载PDF
夏麻止眩汤联合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5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俊杰 洪莹 +2 位作者 周思淇 陈江冰 沈锦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汤联合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51例患者(脱落2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1例(脱落3例)在对照... 目的探讨夏麻止眩汤联合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51例患者(脱落2例)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1例(脱落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夏麻止眩汤联合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的中医疗效。运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估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检测患者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水平。对比两组D二聚体、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水平。结果(1)治疗组在连续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2)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DHI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其中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PSV、Vm的水平较治疗前增加,RI的水平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PSV、Vm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RI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4)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LP-PLA2、FIB的水平较治疗前均减少,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水平更少(P<0.05)。结论夏麻止眩汤联合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上扰证的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血液动力学,纠正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麻止眩汤 养血息风针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风痰上扰证 临床疗效 眩晕症状 血液动力学 血液高凝状态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3、8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袁静文 彭晓 +2 位作者 刘琳 唐思治 贺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2000-200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2、3、8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7例AIS患者(AIS组),另选取该院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CAS组)和50例...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2、3、8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7例AIS患者(AIS组),另选取该院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CAS组)和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ANGPTL2、3、8水平。根据AIS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其分为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动脉狭窄组,比较3个亚组血清ANGPTL2、3、8水平。AIS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访3个月根据不同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短期不同预后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清ANGPTL2、3、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2、3、8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IS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AIS组血清ANGPTL2、3、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CAS组,且CAS组高于对照组(P<0.05)。AIS患者中IMT增厚24例(15.29%)、斑块形成96例(61.15%)、动脉狭窄37例(23.57%)。动脉狭窄组血清ANGPTL2、3、8水平高于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且斑块形成组高于IMT增厚组(P<0.05)。随访3个月,AI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9.49%,预后不良组年龄、脑梗死体积、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ANGPTL2、3、8水平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高,FPG高水平,脑梗死体积大,ANGPTL2、3、8高水平均是导致AIS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2、3、8及三者联合预测AIS短期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6(95%CI:0.692~0.830)、0.786(95%CI:0.714~0.848)、0.788(95%CI:0.715~0.849)、0.949(95%CI:0.902~0.978),三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检测(Z=5.194、4.220、4.158,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ANGPTL2、3、8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且ANGPTL2、3、8高水平是影响出院后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血清ANGPTL2、3、8水平有助于辅助预测AIS患者短期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永存寰前节间动脉合并双侧椎动脉复杂变异畸形1例
9
作者 周前鹏 罗妮 +4 位作者 拜承萍 田晔 郑西宁 石云科 王育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0-1051,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言语不清1 d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及MRI提示老年脑,脑白质疏松,均未见急性缺血灶。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发作性头晕伴言语不清1 d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及MRI提示老年脑,脑白质疏松,均未见急性缺血灶。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行全脑血管DSA检查,主动脉弓造影提示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前节间动脉 永存颈动脉-椎基底动脉 椎动脉
下载PDF
HIV阳性伴发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10
作者 彭子娟 易娟 +3 位作者 朱勇 曾国华 包正军 罗霄鹏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26-227,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半年,四肢麻木2d"于2015-05-18收住作者医院内分泌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间断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及珍菊降压片,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无疫苗接种史。无输血史及吸毒... 1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多尿口干多饮,体重下降半年,四肢麻木2d"于2015-05-18收住作者医院内分泌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2年,间断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及珍菊降压片,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无疫苗接种史。无输血史及吸毒史。入院诊断: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下载PDF
肌内效贴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欢 包正军 +1 位作者 谭洁 袁光辉 《中国康复》 2019年第8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技术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基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技术。治疗15d后,通过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技术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基础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技术。治疗15d后,通过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5d后,2组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在口腔期、口腔期合并咽期、咽期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口腔期合并咽期、咽期的吞咽功能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口腔期合并咽期及咽期患者中,观察组吞咽功能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期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肌内效贴对口腔期合并咽期和咽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田轶 唐思治 罗霄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3例接受溶栓治疗的老年ACI病人作为ACI组,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人溶栓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行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3例接受溶栓治疗的老年ACI病人作为ACI组,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病人溶栓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水平,分析影响老年ACI病人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前,ACI组的APTT、P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CI组的APTT、PT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ACI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为84.47%;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6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溶栓前NIHSS评分≥15分、溶栓24 h后NIHSS评分无改善、发病至溶栓时间≥3 h、溶栓前血糖≥11.1 mmol/L是影响老年ACI静脉溶栓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老年ACI病人的凝血功能。此外,年龄≥75岁、溶栓前NIHSS评分≥15分、溶栓24 h后NIHSS评分无改善、发病至溶栓时间≥3 h、溶栓前血糖>11.1 mmol/L是影响老年ACI病人静脉溶栓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真 包正军 +3 位作者 罗霄鹏 彭子娟 曹晓玲 唐兰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890-896,共7页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 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缺血性卒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作用的肯定主要源于临床应用,迄今尚无一项能够准确评价其有效性的实验室指标。有研究证实,血小板活化程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相关,尤其是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为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和CD63表达变化,探讨以血小板活化程度反映氯吡格雷(75 mg)、奥扎格雷钠(80 mg)与阿司匹林(0.15 g)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75 mg)联合奥扎格雷钠(80 mg,联合治疗组)及阿司匹林单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升高(P=0.001,0.032);治疗后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NIHSS评分逐步下降(均P=0.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62p和CD6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403,P=0.250;F=2.830,P=0.063),但NIHSS评分在不同观察时间点与治疗分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4.518,P=0.013)。结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但氯吡格雷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之疗效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并无差异。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测定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可以用于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但CD63表达的临床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氯匹定(氯吡格雷) 甲基丙烯酸盐(奥扎格雷钠) 阿司匹林 脑缺血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单纯取栓和桥接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思治 彭子娟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单纯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5月80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桥接治疗组和单纯机械取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单纯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8年5月80例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桥接治疗组和单纯机械取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治疗后3个月的mRS评分、aICH发生率、s ICH发生率,死亡率。结果:组内比较,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24h及治疗后2周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aICH、s ICH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的死亡率、生存者mRS评分(0~1)及mRS评分(0~2)区间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桥接组与单纯组入院至影像检查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组较桥接组在入院至治疗及发病至再通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桥接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治疗中,桥接治疗与单纯机械取栓均具有较好的血管再通疗效,桥接治疗对比单纯机械取栓在预后、死亡率、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上无明显差异,单纯机械取栓相比较具有较短的血管内治疗启动时间,能在更短的时间窗内完成血管内治疗,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随即临床试验比较二者的收益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闭塞 单纯机械取栓术 静脉溶栓 桥接治疗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思治 包正军 罗霄鹏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分析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降纤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 目的:分析降纤酶在改善脑梗死急性期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降纤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APTT、PT水平得到改善,观察组APTT(28.4±3.1)s、PT指标(12.6±1.1)s显著高于对照组APTT(24.6±2.7)s、PT指标(10.8±0.9)s,P<0.05。观察组凝血和纤溶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Fbg(2.13±1.04)g/L、PAI-I(0.54±0.26)k U/L、Α2-PI(120.33±26.57)%显著低于对照组Fbg(3.39±0.55)g/L、PAI-I(0.84±0.37)k U/L、Α2-PI(136.42±29.75)%,P<0.05,观察组患者Qmean、Vmax、Vmin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v、DR、高切变率、血浆粘度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采用降纤酶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PTT、PT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脑血流量,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降纤酶 急性期
下载PDF
3种方法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达军 罗超 +2 位作者 陈维顺 周婷 罗虹雨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对比生物反馈治疗、黛力新治疗及生物反馈联合黛立新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SPFS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物反馈治疗组(A组50例)、黛力新治疗组(B... 目的对比生物反馈治疗、黛力新治疗及生物反馈联合黛立新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SPFS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生物反馈治疗组(A组50例)、黛力新治疗组(B组43例)、生物反馈联合黛力新治疗组(C组45例)。3周后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及3组间临床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及直肠肛管压力。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及直肠肛管压力较治疗前改善,其中A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C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疗效优于A组,其中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痉挛综合征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无创的方法,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治疗 黛力新 盆底痉挛综合征 直肠肛管测压 心理状况测评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其祥 陈德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0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电图痫样放电率、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分、癫痫疾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IE-31)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χ^2=5.0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电图痫样放电率为10.87%,低于对照组的28.26%(χ^2=4.420,P<0.05);治疗后,2组MOCA、QOLIE-31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1.74%(χ^2=4.389,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控制癫痫发作频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临床效果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其祥 陈德忠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拉莫三嗪 癫痫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Percheron动脉梗死三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子娟 包正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79-783,共5页
回顾分析3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智力障碍、精神改变,无运动障碍,其中2例伴眼球运动障碍。MRI显示双侧丘脑和中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扩散加权... 回顾分析3例Percheron动脉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病,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反应迟钝、智力障碍、精神改变,无运动障碍,其中2例伴眼球运动障碍。MRI显示双侧丘脑和中脑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1例FLAIR成像呈现中脑"V字征";1例MRA显示右侧大脑后动脉主要由后交通动脉延伸,P1段发育不良,即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按照脑血管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提示典型临床表现、丘脑旁正中区对称性DWI高信号和FLAIR成像中脑"V字征"有助于早期诊断Percheron动脉梗死,单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可能是Percheron动脉梗死的潜在先天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后动脉 小动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HAMD评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其祥 陈德忠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6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HAMD评分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癫痫治疗+心理沟通)和研究组(接受常规治疗+氟西汀治...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HAMD评分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癫痫治疗+心理沟通)和研究组(接受常规治疗+氟西汀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状况,包括疗效、HAMD评分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TNF-α、DA、5-HT1A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TNF-α低于对照组,DA、5-HT1A受体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癫痫伴轻中度抑郁患者在常规抗癫痫干预基础上,给予氟西汀药物治疗,其疾病症状、情绪状态可得到明显改善,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癫痫 抑郁 氟西汀 HAMD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