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执政先声——秋收起义与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建设在株洲
1
作者 吴志平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20-23,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政权建设。秋收起义中,醴陵成为工农武装夺取的第一个县城,为中共武装建政创造了条件。"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醴陵分会"作为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开创了党... 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斗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政权建设。秋收起义中,醴陵成为工农武装夺取的第一个县城,为中共武装建政创造了条件。"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南醴陵分会"作为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诞生,开创了党领导建立红色政权的先河。南四区苏维埃政府成立,红遍了醴陵半壁江山,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开展土地改革和武装割据,文化建设破旧立新,开创了湖南有苏维埃组织的历史。按照毛泽东指示建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红色政权,是我党一个伟大的创举,在人民政权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乃至后来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以及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收起义 红色政权 开创性 株洲
下载PDF
论“一五”计划重点工作与株洲工业化进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生 吴志平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44-47,共4页
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奠定了株洲工业化进程的基础;初步建立起重型化工业结构与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株洲工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加快株洲市技术进步的步伐,加速株洲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一五”计划 株洲市 工业化 重型化工业 工业体系 外向型经济 技术进步
下载PDF
论中共创建时期株洲地区党员人数最多之成因
3
作者 邹少其 吴志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57-160,共4页
中共创建时期,由于株洲地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的影响,进步青年外出求学、勤工俭学,探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并历经五四运动锻炼;毛泽东、李大钊等革命导师的指导和中共湖南支部的高度重视等因素,促成了株洲地区一批... 中共创建时期,由于株洲地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的影响,进步青年外出求学、勤工俭学,探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并历经五四运动锻炼;毛泽东、李大钊等革命导师的指导和中共湖南支部的高度重视等因素,促成了株洲地区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代表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从而使株洲成为中共创建时期全国党员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创建时期 株洲 党员人数
下载PDF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劳动力市场运行轨迹
4
作者 吴志平 《理论与现代化》 2000年第5期39-40,共2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劳动力市场运行模式应是:利用供求机制,调节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强化竞争机制,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建立动态疏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再就业渠道;运用工资杠杆机制,合理调节劳动力流向;建立政策优惠支持机制,实现企... 现代企业制度下劳动力市场运行模式应是:利用供求机制,调节和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强化竞争机制,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建立动态疏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开拓再就业渠道;运用工资杠杆机制,合理调节劳动力流向;建立政策优惠支持机制,实现企业主业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证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劳动力市场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考察
5
作者 王丰富 王启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7-8,共2页
为改革长期以来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僵化的所有制结构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至十六大 ,进一步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回顾和考察这一历史过程 ,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世... 为改革长期以来严重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僵化的所有制结构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至十六大 ,进一步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回顾和考察这一历史过程 ,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开放事业大有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改革 思想解放 混合所有制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历史回顾
6
作者 王启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8-11,共4页
在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采取了提倡发展、限制发展和放手发展的政策。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私人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下载PDF
株萍铁路简史
7
作者 李正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64-64,共1页
株萍铁路,即株洲至萍乡之铁路,系湖南境内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条铁路。它不仅在沟通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株萍铁路是专为汉冶萍公司运输而修建的。汉冶萍公司为中国和德、英、日合股... 株萍铁路,即株洲至萍乡之铁路,系湖南境内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条铁路。它不仅在沟通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 株萍铁路是专为汉冶萍公司运输而修建的。汉冶萍公司为中国和德、英、日合股经营的钢铁企业,炼钢厂设在湖北汉阳,而生铁出在湖北大冶,炼钢需要的焦煤则由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株洲 工人运动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钢铁企业 刘少奇 共产党员 湖北大冶 交通运输 江西萍乡
下载PDF
对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挺进湘南的再认识
8
作者 王祖元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45-49,共5页
1928年1月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湘南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湘南起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建立了五个县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三、四、七师和两个独立团。湘南起义的胜利,使湘粤两省的敌人... 1928年1月朱德、陈毅和湘南特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湘南发动和领导了震撼全国的湘南起义,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建立了五个县的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三、四、七师和两个独立团。湘南起义的胜利,使湘粤两省的敌人大为恐慌,竟出动九师之敌对起义部队进行“会剿”。在此情况下,3月上旬,湘南特委派代表周鲁来到湘赣边界,要求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去支援湘南起义。毛泽东于3月16日率工农革命军全部分三路挺进湘南。长期以来,这次行动被认为是湖南省委执行“左”倾错误而造成的一次错误行动。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下面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湘南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地区 部队 湘赣边界 秋收起义 朱德
下载PDF
忆试制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历程
9
作者 罗广源(口述) 吴志平(整理) 李纯(整理) 《湘潮》 2014年第2期46-47,共2页
新中国第一台航审发动机在株洲的试制成功,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开拓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的诞生,归功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凝聚着331厂(今中航工业南方公司)中部职工的心血利汗水,体现了苏联专家无私援助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新中国 试制 中国航空工业 共产主义精神 党和政府 南方公司 苏联专家
下载PDF
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奋力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以株洲为例谈挖掘红色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0
作者 吴志平 《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7期88-90,共3页
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尤为资源丰富地区,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党史工作"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对于发展地方红色旅游,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加速推进"四个全面",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尤为资源丰富地区,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党史工作"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对于发展地方红色旅游,奋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加速推进"四个全面",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笔者以株洲为例谈谈挖掘红色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红色文化内涵及其作用所谓红色文化,是指为记录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红色文化 地方经济 党史工作 革命精神 社会文明建设 株洲县 湘赣革命根据地 革命传统教育
原文传递
株洲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作者 彭建国 王启才 《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2期7-8,共2页
株洲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株洲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株洲 中国革命 地位 作用
原文传递
蔡和森、新民学会与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启才 周美红 王丰富 《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3期73-77,共5页
蔡和森等人领导发起和创建的新民学会是五四前后"一个有相当社会影响的进步团体",[1]在其存在的3年时间里,为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挥了领导核心组织的作用,更为中国共产党尤其是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作了思想理论上的探... 蔡和森等人领导发起和创建的新民学会是五四前后"一个有相当社会影响的进步团体",[1]在其存在的3年时间里,为湖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挥了领导核心组织的作用,更为中国共产党尤其是长沙中共早期组织的创建作了思想理论上的探寻和组织上、干部队伍上的准备,被誉为"建党先声"。一、经受五四大潮洗礼,新民学会由学术团体向革命团体转变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不满中国社会的黑暗,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团体 青年学生 社会影响 反帝反封建 五四前后 救国救民 毛泽东文集 新书刊 骨干成员 干部队伍
原文传递
“八大”经济发展战略与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创造性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志平 《上海党史与党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八大” 新时期 社会主义工业化 创造性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战略部署 战略重点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原文传递
论醴陵在湘鄂赣苏区革命建设中的开创先行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立洲 岑燕莉 《湘潮(理论版)》 2014年第11期11-12,共2页
醴陵作为湘鄂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建立了湖南省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揭开了湖南地区苏维埃政权运动的序幕。醴陵的苏区革命建设,为湘鄂赣苏区乃至全国范围的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实践... 醴陵作为湘鄂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建立了湖南省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揭开了湖南地区苏维埃政权运动的序幕。醴陵的苏区革命建设,为湘鄂赣苏区乃至全国范围的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陵 湘鄂赣苏区 革命建设 开创先行
原文传递
论三湘农运先驱汪起凤的历史贡献
15
作者 谭立洲 《湘潮(理论版)》 2016年第4期159-164,共6页
大革命时代,株洲八叠乡(今芦淞区曲尺乡)的农民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曾被誉为湘潭模范第一乡,闻名遐迩,涌现出了以汪先宗、汪起凤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汪起凤是从封建营垒中冲杀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女杰。她出身封建家庭,年轻早寡,不仅因坚... 大革命时代,株洲八叠乡(今芦淞区曲尺乡)的农民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曾被誉为湘潭模范第一乡,闻名遐迩,涌现出了以汪先宗、汪起凤为代表的英雄人物。汪起凤是从封建营垒中冲杀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女杰。她出身封建家庭,年轻早寡,不仅因坚决向封建家庭造反而名噪一时,而且在秋收暴动时,因领导一系列震惊三湘的农运大风暴而使敌人丧胆。至今,她英勇牺牲虽已80余年,但她的英名和光辉事迹,仍在人民中广泛传颂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起凤 芦淞区 秋收暴动 八叠 农民运动 汪先宗 革命时代 三湘 曲尺乡 团防局
原文传递
论“小英雄”戴碧蓉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
16
作者 王启才 《湘潮(理论版)》 2016年第4期269-273,共5页
1968年9月,株洲铁路第三小学11岁的戴碧蓉因英勇抢救三名在铁道上玩耍的儿童而致残,她的事迹传遍了神州大地,并被编入小学课本和小人书。她先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6年8月参加工作后,她... 1968年9月,株洲铁路第三小学11岁的戴碧蓉因英勇抢救三名在铁道上玩耍的儿童而致残,她的事迹传遍了神州大地,并被编入小学课本和小人书。她先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6年8月参加工作后,她自强不息,克服种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甘于奉献,不断进取,体现了一位杰出残疾女性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一、舍己救人、身残志更坚的勇毅精神1968年9月14日,星期六,中午1时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献精神 小学课本 超越自我 党和国家领导人 英雄事迹 “五四”青年节 大爱精神 服装厂 《湖南日报》 一只手
原文传递
探析红色文化资源在以史铸魂、资政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谭云 王启才 《湘潮(理论版)》 2015年第7期99-101,共3页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诞生、发展以及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怀,培育...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诞生、发展以及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怀,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铸就人民的创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的升温,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先进文化 历史人物 文学艺术作品 历史事件 革命精神 党员干部 育人作用 文化类型
原文传递
陈觉、赵云霄烈士的热血真情
18
作者 段谭云 《湘潮(理论版)》 2016年第4期175-178,共4页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女儿的遗书。这是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陈觉、赵云霄夫妇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影之前,流芳百世...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女儿的遗书。这是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陈觉、赵云霄夫妇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影之前,流芳百世,永照后人!他们在革命岁月中锤炼出的忠贞爱情、不舍亲情与战斗豪情煜煜生辉,成为共产党人的楷模。一、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陈觉、赵云霄,在革命时期,并肩战斗,互相扶持,即便在最后关头,也绝不向反动派低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云霄 刀光血影 最后关头 并肩战斗 至死不渝 苏维埃运动 陆军监狱 英勇就义 彭公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