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利时高校的汉学研究及汉语教育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娟 张蕙莹 《海外华文教育》 2013年第1期93-98,共6页
尽管比利时人语言学习负担很重,但汉语在比利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得以广泛推广。鲁汶大学(K.U.Leuven)和根特大学(Gent University)作为有着悠久的汉学研究及汉语教育历史的高校,其汉学系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比利时高校汉... 尽管比利时人语言学习负担很重,但汉语在比利时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得以广泛推广。鲁汶大学(K.U.Leuven)和根特大学(Gent University)作为有着悠久的汉学研究及汉语教育历史的高校,其汉学系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比利时高校汉学研究及汉语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目前这两所高校汉学研究及汉语教育的现状也代表了比利时高校汉学研究及汉语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利时 汉学研究 汉语教育 鲁汶大学 根特大学
下载PDF
“假问”与“托迹”:《论语》的一种经典诠释法
2
作者 蒋范 《船山学刊》 2023年第6期104-113,共10页
《论语》中有一些关于孔子弟子弊言弊行的记载。围绕有关人物“心”“迹”之间的冲突,经学史上曾有过多番的辩解。就“宰予昼寝”一事来说,魏晋学者以“假问”与“托迹”为思路,将其中宰予和孔子的言行诠释为“假托”。详循其间的诠解方... 《论语》中有一些关于孔子弟子弊言弊行的记载。围绕有关人物“心”“迹”之间的冲突,经学史上曾有过多番的辩解。就“宰予昼寝”一事来说,魏晋学者以“假问”与“托迹”为思路,将其中宰予和孔子的言行诠释为“假托”。详循其间的诠解方法,可以追至魏晋的言意之辨。在引入经典人物“心”“迹”问题后,言、意问题的思考重心逐渐转至对真与假、虚与实的辨析,并将“意”之探寻转向圣贤之“心”的体悟。“假问”与“托迹”作为一种经典诠释法,在疏解经典诠解困境、拓宽诠解空间外,亦有助于重审儒家经典之性质,构建出一条理解圣贤的“心”学进路。但此种诠释法也存在着走向寓言式解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论语》 宰予 心迹 寓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