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例分析
1
作者 付巍 《华夏医学》 CAS 1996年第2期185-186,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例分析Analysisof18CasesofChronicProstatitisTreatedWithCombinationofChineseTraditionalandWesternM...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例分析Analysisof18CasesofChronicProstatitisTreatedWithCombinationofChinese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付巍(广西桂林市中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慢性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林艳 洪钟 +6 位作者 唐婷 杨景毅 陈昆 黄海荣 赵云 王晓斌 葛正息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80例术后粘连引起的难治性肠梗阻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80例术后粘连引起的难治性肠梗阻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行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中转开腹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高于对照组,腹部症状缓解、气液平面消失、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腹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难治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肠梗阻 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炎症反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乳腺外科护士对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蒋维连 李明明 +2 位作者 梁玉 吕文静 龚璇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乳腺外科护士(简称护士)对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的体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相关性味觉改变症状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1月—12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0名乳腺外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 目的深入了解乳腺外科护士(简称护士)对乳腺癌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患者实施一体化管理的体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其相关性味觉改变症状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1月—12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10名乳腺外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护士普遍知晓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对患者的影响;护士的重视促进了味觉改变一体化管理;味觉改变一体化管理仍面临挑战。结论可以从加强护士对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患者的评估,制定规范化的干预措施,以不断提高对化疗患者相关性味觉改变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从而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乳腺肿瘤 化疗 味觉异常 一体化管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面神经颊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4
作者 骆耐香 曾繁余 蒋常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9-490,共2页
目的:观测分析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及其与腮腺管之间的解剖关系,为腮腺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60例成人头部标本,观测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行程、神经与腮腺管的位置关系。结果:面神经颊支以双干型多见(58.3%),三干型次之(28.3... 目的:观测分析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及其与腮腺管之间的解剖关系,为腮腺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60例成人头部标本,观测面神经颊支的分支类型、行程、神经与腮腺管的位置关系。结果:面神经颊支以双干型多见(58.3%),三干型次之(28.3%)。神经多行于腮腺管浅面(73.3%)。腮腺管走行在颊支之间的占61.7%,导管距上颊支垂直距离约4.86 mm;腮腺管走行在神经下方者占11.7%,距下颊支的垂直距离约1.71 mm;腮腺管走行在神经上方者占26.7%,距上颊支的垂直距离约2.56 mm。结论:面神经颊支多行于腮腺管浅层,与腮腺管关系十分密切,腮腺区手术时循颊支向后追踪面神经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容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颊支 应用解剖 腮腺区 腮腺管
下载PDF
面神经颞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骆耐香 曾繁余 +1 位作者 秦小云 兰羚元 《解剖与临床》 2004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为预防额颞区手术和翼点入路的颅内手术损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60侧成人头部标本,解剖观测面神经颞支的分支、行程及层次.结果:(1)面神经颞支多为2~4支,占95.00%(57侧).(2)面神经颞支离开腮腺上缘后向前上走行,从颧... 目的:为预防额颞区手术和翼点入路的颅内手术损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60侧成人头部标本,解剖观测面神经颞支的分支、行程及层次.结果:(1)面神经颞支多为2~4支,占95.00%(57侧).(2)面神经颞支离开腮腺上缘后向前上走行,从颧弓浅面跨过进入额颞区,后走行于浅筋膜和颞筋膜浅层之间;在腮腺上缘及颧弓上缘处面神经颞支的最后1支距耳屏尖的距离分别为(23.79±0.27)mm和(30.67±0.37)mm.结论:面神经颞支入肌前在颧弓以下一段位置较深、以上表浅.从耳屏尖向前23mm范围内无该神经通过,为手术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颧弓 腮腺 应用解剖学 颅内手术 颞筋膜 翼点 标本 头部 预防
下载PDF
醒脑静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靳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570-3571,共2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对意识好转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个月内清醒40例,对照组25例(P<0.01)。结论:醒脑静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昏迷 醒脑开窍
下载PDF
39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靳清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802-1803,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GCS)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GCS)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作者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死
下载PDF
87例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剑勇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96-296,共1页
探讨87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原因和救治措施。认为重度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内血肿、严重并发症等是其主要致死原因。迅速控制颅内高压、及时清除血肿、有效防治合并症和并发症有利于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死亡原因
下载PDF
结、直肠癌急性穿孔的诊治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繁余 王维良 +2 位作者 朱剑勇 唐爱明 洪钟 《安徽医学》 2006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方法全组22例皆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同时合理应用结肠灌洗及腹腔清洗术,包括应用抗生素腹腔清洗。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9.09%,2例病人失访,18例病人获得随访,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穿孔的诊治方法。方法全组22例皆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同时合理应用结肠灌洗及腹腔清洗术,包括应用抗生素腹腔清洗。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9.09%,2例病人失访,18例病人获得随访,1年生存13例,3年生存5例。结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穿孔的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的术式,应用好结肠灌洗及腹腔清洗术,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急性穿孔 诊治
下载PDF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其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5期381-383,共3页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在国内外广泛迅速开展,成为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已成为治疗结直肠良性疾病的“金标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的观点已占主流。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腹...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已在国内外广泛迅速开展,成为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已成为治疗结直肠良性疾病的“金标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优于传统开腹手术的观点已占主流。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腹部切口小、腹腔受干扰小、手术操作解剖化、出血少、肿瘤受挤压减轻,术后机体及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少及视频利于年轻医师学习等优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推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已渐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在大中城市尤为明显,但仍有广大基层患者需进一步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靳清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63例患者中存活58例(92.06%),改开颅手术2例(3.17%),死亡3例(4.76...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6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63例患者中存活58例(92.06%),改开颅手术2例(3.17%),死亡3例(4.76%),58例生存者中术后3个月随访,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Ⅱ级45例(77.59%),Ⅲ级10例(17.24%),Ⅳ级3例(5.17%)。结论:经微创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病死率低、致残率低、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手术 血肿抽吸 尿激酶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行术中灌洗加一期吻合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峰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灌洗加一期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行术中灌洗加一期吻合治疗的5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分期手术治疗的4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术中灌洗加一期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患者发生急性肠梗阻的安全性。方法 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行术中灌洗加一期吻合治疗的5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分期手术治疗的4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等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肺感染、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肺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7.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术中灌洗加一期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能使患者免受多次手术之苦,降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梗阻 一期吻合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剑勇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8期14-16,共3页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脑挫裂伤、减速性损伤、填塞效应、高血压病、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以脑挫裂伤伴点片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侧裂及脑沟的积血、颅骨骨折尤其是跨脑膜中动脉...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脑挫裂伤、减速性损伤、填塞效应、高血压病、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以脑挫裂伤伴点片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侧裂及脑沟的积血、颅骨骨折尤其是跨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的颅骨骨折为其最重要的高危因素。重视、警惕导致DTIH发生的高危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可提高对DTIH的预见性,对其早期诊治起着较大的作用。早期诊断是降低DTIH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CT复查是确诊DTIH的首要措施,及时手术是DTIH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在腹部巨大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钟 罗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腹壁巨大缺损的效果及应用技巧。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腹壁巨大缺损患者17例,并随访追踪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对腹壁巨大缺损进行修复,供区经厚...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腹壁巨大缺损的效果及应用技巧。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腹壁巨大缺损患者17例,并随访追踪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应用吻合血管的阔筋膜张肌皮瓣对腹壁巨大缺损进行修复,供区经厚中厚皮片移植后无明显继发挛缩。随访最长3年,皮瓣无收缩,未发生腹壁疝,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利用自体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巨大腹壁缺损符合生理,避免了人造补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皮瓣成活率高,临床效果确切,有进一步研究和改良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缺损 修复 阔筋膜张肌皮瓣 吻合血管的皮瓣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瘤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钟 罗鹏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1期185-187,190,共4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血管瘤的意义看法不一,其总体发展趋势是通过改变内皮细胞增殖因素,来促进血管瘤的发生发展。笔者通过参阅大量卓有成就的学术报道,并结合临床经验,系统讨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 目前,学术界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血管瘤的意义看法不一,其总体发展趋势是通过改变内皮细胞增殖因素,来促进血管瘤的发生发展。笔者通过参阅大量卓有成就的学术报道,并结合临床经验,系统讨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的生物学特征、VEGF在血管瘤生成中的作用,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于血管瘤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性和意义。依据VEGF在血管瘤不同发展时期中所发挥的影响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判断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各期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瘤 相关性
下载PDF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2例分析
16
作者 曾繁余 王维良 +1 位作者 唐爱民 洪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3-994,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胃大部分切除 切除术后 功能性胃排空延迟 治疗不当 机械性梗阻 胃无张力症 近期并发症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38例
17
作者 靳清 朱剑勇 +1 位作者 曾繁余 唐爱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85-485,共1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术后 大面积脑梗死 外伤性颅脑损伤 少见并发症 颅脑外伤病人 早期症状 临床表现 治疗结果 文献报告 病死率
下载PDF
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18
作者 曾繁余 王维良 靳清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诊断标准 腹部手术 肠水肿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19
作者 朱剑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0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3.3%。结论:多数DTIH在脑挫裂伤和填塞效应消失的基础上形成,确诊主要是靠头...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H)的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3.3%。结论:多数DTIH在脑挫裂伤和填塞效应消失的基础上形成,确诊主要是靠头颅CT复查,首选治疗方法是及时手术,对额颞叶挫伤患者保守治疗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皮肤牵伸延长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20
作者 唐平 刘振庭 《华夏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为探求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疗法,进行了皮肤牵伸延长术治疗豚鼠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面积皮肤缺损可经缺损区两端正常皮肤的牵伸逐日延长而达到治愈。而且愈后缺损区所获得的皮肤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与正常皮肤基本相... 为探求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疗法,进行了皮肤牵伸延长术治疗豚鼠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实验。结果表明:大面积皮肤缺损可经缺损区两端正常皮肤的牵伸逐日延长而达到治愈。而且愈后缺损区所获得的皮肤在外观和功能上均与正常皮肤基本相同,并就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牵伸延长术 皮肤缺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