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对我国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海琳 《旅游论坛》 201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UNWTO TedQual Certification)是国际权威的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体系,为世界旅游业教育培训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质量标准,同时搭建了一个供各国旅游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的平台。介绍了该认证体系... 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UNWTO TedQual Certification)是国际权威的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体系,为世界旅游业教育培训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质量标准,同时搭建了一个供各国旅游教育培训机构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的平台。介绍了该认证体系设立目的、认证内容和特点,并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一质量体系对我国现阶段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启示,从确立质量评估认证机构独立性、质量评估过程旅游高职院校自主性以及质量评估认证体系从检查向指导转换等角度,为我国高职旅游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及趋势探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海琳 《高教论坛》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具体而富有层次的内涵体系,其中既有内部资源的整合,也有外部空间的拓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国际竞争能力尚比较薄弱,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明确高职教... 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具体而富有层次的内涵体系,其中既有内部资源的整合,也有外部空间的拓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国际竞争能力尚比较薄弱,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明确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广西区情和自身条件,才能科学推动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职院校 国际交流与合作 内涵 现状 趋势
下载PDF
试论“五位一体”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以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为例
3
作者 张海琳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3-45,共3页
国际化师资队伍是旅游类高职教育的重要资源,旅游英语专业要实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需要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在素质观念、活动空间、培养、引进和管理等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的师资队伍体系,才... 国际化师资队伍是旅游类高职教育的重要资源,旅游英语专业要实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和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需要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在素质观念、活动空间、培养、引进和管理等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的师资队伍体系,才能让旅游类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走向世界,提升教学质量和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五位一体” 国际化 师资队伍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建与推广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朱锦晟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8-81,共4页
从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基于营销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从人本主义理念中情感因素着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成机制,解析如何树立、推广、维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联因素,就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资... 从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基于营销传播学的学科理论,从人本主义理念中情感因素着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成机制,解析如何树立、推广、维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关联因素,就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资产、构建"个性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标识系统、准确定位并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宣传推广、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整体营销及长期维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 营销管理者 营销传播学 构建 推广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看东盟英语的变体
5
作者 张海琳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0-32,共3页
东盟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版图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与此相应,东盟英语变体的地位也逐渐被确立。探讨东盟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结构上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方言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相关理论和... 东盟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版图上的地位不断上升,与此相应,东盟英语变体的地位也逐渐被确立。探讨东盟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和结构上呈现出的特点,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方言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相关理论和争论,进一步探讨英语多元化、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英语 英语变体 全球化 本土化
下载PDF
从跨文化视角看电影《喜福会》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9-70,共2页
由谭恩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用影视手段呈现了四对中国母女形象。从形象学来看,中国女性形象塑造是作者由于在美国"自我"文化浸淫下对"自我"产生困惑和迷茫,选择文本叙述这一形式探寻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 由谭恩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喜福会》用影视手段呈现了四对中国母女形象。从形象学来看,中国女性形象塑造是作者由于在美国"自我"文化浸淫下对"自我"产生困惑和迷茫,选择文本叙述这一形式探寻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双重边缘人身份使谭恩美成为"自我"和"他者"互动的桥梁,用塑造中国女性形象的方式促成了中西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自我 他者 中国女性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