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岩溶峰丛区定域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超 吴虹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探索局域生态环境变化对桂林市整体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选择漓江沿岸北从刘村南至街底共8个峰丛地貌区作为研究对象(编号为No.1~No.8),并以1986、1991和2006年3个时相的Landsat-5卫星影像的TM数据为信息源,采用基于ROI的定域定量遥... 为探索局域生态环境变化对桂林市整体生态环境状态的影响,选择漓江沿岸北从刘村南至街底共8个峰丛地貌区作为研究对象(编号为No.1~No.8),并以1986、1991和2006年3个时相的Landsat-5卫星影像的TM数据为信息源,采用基于ROI的定域定量遥感技术,结合地理与岩溶地质学资料,对这8个岩溶峰丛区的遥感生境指标即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缨帽变换中的绿度分量TC2作定域提取和纵、横向分析(时间和空间变化分析)。研究表明,2006年岩溶峰丛区的NDVI和TC2最高,生态环境最好,1986年次之,1991年最差,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阶段里,由于桂林市经济高速发展而忽视环保,岩溶峰丛区的生境曾受到较不良影响,但进入本世纪以来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空间上各峰丛区NDVI大于4.0和TC2大于20的地块呈现斑状或条带状分布,且自1991年以来有向全区扩大的趋势。同一区域不同时间NDVI和TC2变化具有1991年低,1986年、2006年高的趋势,而同一时间不同区域NDVI和TC2也存在着差异,由好到差其关系为:No.5>No.4>No.3>No.8>No.7>No.6>No.2>No.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峰丛 生态环境 时空变化 遥感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漓江自然地貌破坏现状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秦润君 吴虹 +1 位作者 郭琪 赵胜利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0-164,共5页
针对漓江流域自然地貌被人为破坏的现状,以0.61 m分辨率的QuickBird 2和5.6 m分辨率的IRS-P6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在ENVI和Map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漓江流经桂林市区段,即兰洲大桥—磨盘山大桥之间约30 km河岸自然地貌遭受人为破坏的现... 针对漓江流域自然地貌被人为破坏的现状,以0.61 m分辨率的QuickBird 2和5.6 m分辨率的IRS-P6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在ENVI和Map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漓江流经桂林市区段,即兰洲大桥—磨盘山大桥之间约30 km河岸自然地貌遭受人为破坏的现状开展了遥感调查。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分析和人机交互解译,对3种河岸地类(农林用地、建筑用地和自然景观区用地)进行了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漓江两岸农林用地占岸长度为河岸总长度的57.78%,建筑用地占35.95%,自然景观用地仅占6.27%。这说明,随着桂林城市规模的急速扩展,人类活动对漓江自然地貌形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漓江综合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GIS) 漓江流域 地貌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基于断裂构造遥感影像特征对比分析的花山岩体与姑婆山岩体成因关联性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郝敏 吴虹 +3 位作者 贾志强 黄大宁 柳艳 关震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9,共8页
花山花岗岩体与姑婆山花岗岩体是广西桂东地区相邻的2个花岗岩体,与该地区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探明它们的成因关系对扩大桂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具有实际意义。由于花岗岩体断裂构造的形成与花岗岩体成岩地质作用关系密切... 花山花岗岩体与姑婆山花岗岩体是广西桂东地区相邻的2个花岗岩体,与该地区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探明它们的成因关系对扩大桂东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具有实际意义。由于花岗岩体断裂构造的形成与花岗岩体成岩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因而通过其空间分布特征来分析比较相邻岩体的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对岩体成因关联性的探讨。以ETM+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对花山和姑婆山花岗岩体遥感图像开展了SN,EW,NE和NW这4个方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基础上,对2个岩体的遥感线性构造进行了对比统计分析、对比玫瑰花图分析、对比等密度图分析以及对比趋势面模拟岩体断裂构造应力场分布分析,最后通过综合分析获得2岩体在成因上所具有的关联性及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 姑婆山 花岗岩体 遥感 线性构造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ETM+遥感数据的闽南地区断裂活动性评价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秦润君 吴虹 +2 位作者 许浩 李敏 杨贤 《山东国土资源》 2012年第5期17-20,共4页
以闽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E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区域内断层活动情况,进而提取研究区线性构造信息,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对闽南地区主要断裂的分布情况及活动性做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对闽南地... 以闽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E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分析研究区地质背景资料,分析区域内断层活动情况,进而提取研究区线性构造信息,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对闽南地区主要断裂的分布情况及活动性做系统的分析研究。同时对闽南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及构造应力场,线性构造和水系的分形分维,地震活动及其危险性和地热异常等主要影响因子做初步探讨。在确定影响断裂活动性的主要因素后,对研究区进行初步分区和定量化评价。最终判定研究区可圈定为:相对较不活动区、相对较活动区、相对活动区3个活动性级别。其中相对活动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3/5以上;相对较不活动区面积较小,造成相对活动的关键性因素是地震、活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性 分形 模糊评判 多光谱遥感数据 闽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参数的岩溶峰丛区石灰岩基岩表面溶蚀率遥感反演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梦杰 吴虹 +3 位作者 刘超 周旻玥 陆丁滒 郭威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了探索岩溶峰丛区生态参数与石灰岩基岩表面溶蚀率的相关性,用相关生态参数反演土层下石灰岩基岩表面的溶蚀率,从而间接估算其变形。选择桂林丫吉村岩溶峰丛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5 TM多光谱数据为信息源,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 为了探索岩溶峰丛区生态参数与石灰岩基岩表面溶蚀率的相关性,用相关生态参数反演土层下石灰岩基岩表面的溶蚀率,从而间接估算其变形。选择桂林丫吉村岩溶峰丛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5 TM多光谱数据为信息源,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面温度及土壤湿度等遥感参数;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3种参数分别与石灰岩溶蚀率进行了相关分析,确定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5及0.93;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运用NDVI估算植被覆盖下石灰岩表面溶蚀率的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NDVI与石灰岩溶蚀率相关性最大,所以植被信息是石灰岩表层基岩溶蚀的主要间接标志;溶蚀率与NDVI指数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只要已知研究区其他地区的NDVI指数,即可估算出该地区的石灰岩基岩表面溶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地面温度 土壤湿度 石灰岩溶蚀率
下载PDF
基于ETM^+6–γ示矿信息反演的花山花岗岩铀矿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关震 吴虹 +4 位作者 曹翠 黄晓娟 郭琳 柳艳 郝敏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2-98,共7页
构成铀矿的主要元素——235U核素因衰变释放成因热,使得花岗岩侵入成因的铀矿床(体)周围具有热红外遥感异常。广西桂东花山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但该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困难很大。为快速... 构成铀矿的主要元素——235U核素因衰变释放成因热,使得花岗岩侵入成因的铀矿床(体)周围具有热红外遥感异常。广西桂东花山花岗岩体具有较好的铀矿成矿地质条件,但该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利用传统方法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困难很大。为快速圈定该区成矿有利部位,采用Landsat7 ETM+6热红外波段数据,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岩体遥感热异常,建立了ETM+6–γ能谱异常场反演模型;运用该模型反演得到了桂东花山花岗岩体的γ能谱异常场分布;在此基础上,根据断裂构造控矿条件及相关地质、矿产资料对γ能谱异常进行筛选,最后在花山花岗岩中圈定出一批铀矿找矿预测区。不仅为下一步实地铀矿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再次证明了热红外遥感反演的地温异常信息在花岗岩型铀矿预测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6 Γ能谱 热红外遥感 花岗岩 铀矿 预测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影像的漓江水系形态特征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陆丁滒 吴虹 +1 位作者 郭琪 陈梦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为获取漓江流域水系的空间分布和水系形态特征,以Google Earth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提取了流域内的水系形态特征信息,编制了漓江流域水系分布图。通过对水系的等级、密度、分支比、各级水道长度以及交汇角等特征信息进... 为获取漓江流域水系的空间分布和水系形态特征,以Google Earth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法提取了流域内的水系形态特征信息,编制了漓江流域水系分布图。通过对水系的等级、密度、分支比、各级水道长度以及交汇角等特征信息进行统计,定量化地展示了漓江流域水系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水系形态特征的控制因素分析,认为地层与断裂构造是控制漓江流域形态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对漓江流域水系形态的影响正在日渐增强。该研究成果为漓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化了漓江流域的地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漓江流域 水系特征 信息提取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