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曹霞 金凌志 +1 位作者 付强 邓宁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6,共3页
通过对掺入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不同尺寸试件,以及在相同尺寸前提下有无掺入钢纤维的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尺寸效应以及钢纤维对试件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在对掺入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弹性模量... 通过对掺入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不同尺寸试件,以及在相同尺寸前提下有无掺入钢纤维的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尺寸效应以及钢纤维对试件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在对掺入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弹性模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其与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尺寸效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抗折强度影响较小;而钢纤维的掺入能较大地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改善其脆性大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力学性能 尺寸效应 钢纤维
下载PDF
无黏结部分预应力RPC吊车梁挠度与刚度的静载试验研究
2
作者 金凌志 吴欣珂 +2 位作者 周红梅 刘潘 陈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为了研究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变化特征及计算方法,对2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吊车梁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吊车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挠度变化图及刚度变化值;分析梁的受力及整个破坏过程,建立荷载-挠度变化曲线,将试... 为了研究无黏结部分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变化特征及计算方法,对2根无黏结部分预应力吊车梁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吊车梁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挠度变化图及刚度变化值;分析梁的受力及整个破坏过程,建立荷载-挠度变化曲线,将试验值和计算值展开对比研究,修正了反拱值;建立了梁开裂前后刚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梁开裂前,预应力效应和RPC的抗拉作用是保持其刚度恒定的主要因素;梁开裂后直至破坏,钢纤维以及预应力筋面积对挠度的影响较大,是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于无黏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在开裂前取0.85B0计算反拱值较为合理;在计算预应力RPC梁的开裂后刚度时,RPC的抗拉强度和钢纤维的拉结作用对梁的整体刚度有较大的提高,其增大系数可以达到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C吊车梁 预应力 刚度 反拱 挠度
下载PDF
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挠度试验分析
3
作者 曹霞 鲁胜虎 钟翔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0,共4页
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无黏结预应力结构中,由于其超高的强度使得结构或构件的截面可以进一步减小,而构件的刚度能得到很好的保证;通过8根无黏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针对不同非预应力钢筋配筋情况下简支梁张拉阶段的反... 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用于无黏结预应力结构中,由于其超高的强度使得结构或构件的截面可以进一步减小,而构件的刚度能得到很好的保证;通过8根无黏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针对不同非预应力钢筋配筋情况下简支梁张拉阶段的反拱和加载阶段的挠度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构件挠度及反拱的试验值和计算值得出无黏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简支梁开裂前的刚度与普通混凝土的取值相同为0.85EI;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一般混凝土提高了梁的整体刚度;预压区非预应力钢筋配筋提高,梁在张拉阶段的反拱值降低;提高受压区非预应力钢筋配筋率能有效约束裂缝的发展,降低梁在加载阶段的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结预应力 活性粉末混凝土 挠度 试验分析
下载PDF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肖桂元 刘立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5-398,共4页
为了得到更好的桥梁墩台沉降变形预测精度,减少工程监测实践的误差,分别介绍了基于扩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FNN)的学习算法和参数的确定方法。选取某一桥梁沉降监测数据分别进行基于扩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为了得到更好的桥梁墩台沉降变形预测精度,减少工程监测实践的误差,分别介绍了基于扩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FNN)的学习算法和参数的确定方法。选取某一桥梁沉降监测数据分别进行基于扩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训练,进行桥梁墩台沉降变形预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误差达到0.15 mm,而动态模糊神经网络预测误差达到0.07 mm,显然动态模糊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从而证实了动态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自适应学习训练过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变形预测
下载PDF
求解移动基准站GPS整周模糊度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立龙 王新桥 文鸿雁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1-373,共3页
移动基准站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可变基线条件下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讨论了在基准站和流动站各安装两台GPS接收机或天线,形成动态四边形,利用此条件和已知基线长条件作约束以达到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目的,设计了检... 移动基准站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可变基线条件下整周模糊度的快速解算。讨论了在基准站和流动站各安装两台GPS接收机或天线,形成动态四边形,利用此条件和已知基线长条件作约束以达到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的目的,设计了检验该技术精度的试验方案,通过自行开发的软件处理了移动基准站GPS载波相位测量数据。结果表明:该技术获得了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基准站 整周模糊度 残差灵敏度矩阵 差分GPS
下载PDF
一个改进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计算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均利 方志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9-102,共4页
通过对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因素分析,根据Fick第二定律导出的简化模型,建立综合考虑水灰比、混凝土掺合料、龄期、温度、湿度、混凝土与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冻融损伤影响的扩散模型,通过与现有解析模型和有限差分法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对... 通过对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因素分析,根据Fick第二定律导出的简化模型,建立综合考虑水灰比、混凝土掺合料、龄期、温度、湿度、混凝土与氯离子结合能力及冻融损伤影响的扩散模型,通过与现有解析模型和有限差分法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现有解析模型相比,该模型考虑的因素更广泛,综合考虑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及冻融损伤的时随效应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与数值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效率高,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 侵蚀 扩散系数
下载PDF
灰色聚类评估法在公路隧道围岩分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军平 林小丰 +1 位作者 熊熙 陈意燃 《路基工程》 2013年第2期53-58,共6页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依据。以郴宁高速公路羊角脑隧道为对象,结合目前使用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围岩分级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指导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其中的计算公式存在数学逻辑上的缺陷、地...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依据。以郴宁高速公路羊角脑隧道为对象,结合目前使用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围岩分级法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指导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其中的计算公式存在数学逻辑上的缺陷、地质勘查资料的具体代表性不高、修正系数选取偏差大、修正值在两级边界处取值主观性大等问题,引用灰色聚类评估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灰色聚类评估法能够较好地弥补规范的不足之处,具有有效性、校正性、适用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分级 灰色聚类 辅助校正
下载PDF
CO_2排放和气候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开始锈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均利 方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08,130,共6页
通过改进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结合IPCC对CO2浓度和气候变暖的预测数据,研究CO2排放对混凝土结构碳化损伤的影响。考虑CO2排放、环境、结构尺寸、保护层厚度和劣化机制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假定某混凝土结构2010年开始服役,用时变可靠度模... 通过改进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结合IPCC对CO2浓度和气候变暖的预测数据,研究CO2排放对混凝土结构碳化损伤的影响。考虑CO2排放、环境、结构尺寸、保护层厚度和劣化机制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假定某混凝土结构2010年开始服役,用时变可靠度模型计算其在实际气候条件和多种CO2排放策略下未来90 a的开始腐蚀概率。研究结果表明:A1F1和A1B排放策略下,碳化深度平均值分别比不考虑CO2浓度影响增大17%和8%,CO2排放导致混凝土结构腐蚀概率显著增加;地区气候条件对碳化腐蚀有显著的影响;对于保护层厚度为40 mm和水灰比为0.45的混凝土结构,碳化腐蚀损伤可以忽略,对于保护层厚度为20 mm和水灰比为0.55的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CO2排放 混凝土 碳化 腐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