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88S/1128在桐城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李宏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6期142-143,共2页
介绍了两系超级杂交稻P88S/1128在桐城种植的表现,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适时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 P88S/1128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桐城市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与综合防治技术
2
作者 陈晓平 王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6期72-73,共2页
该文对桐城市新渡镇近年来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的策略与技术。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桐城市
下载PDF
2011年新渡镇单季稻增产原因分析
3
作者 李宏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4期21-22,共2页
介绍了2011年新渡镇单季稻生产情况及其产量结构,并分析了单季稻增产原因,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及气候平稳等。
关键词 单季稻 增产原因 新渡镇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及其提高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易成新 潘泽义 刘文秀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4期36-38,共3页
本文论述了棉花纤维品质的指标和纺织技术革新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的新要求 。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遗传 改良
下载PDF
防除油菜田早熟禾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满开 亢四毛 王龙 《杂草科学》 2006年第2期47-49,共3页
快捕净、草长灭对早熟禾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以快捕净防效更好。用10%快捕净EC 35 m l/667m2和45 m l/667m2,药后45 d对早熟禾的株防效分别达86.03%和90.27%。70%草长灭WP 200 g/667m2株防效为63.59%;药后60 d,10%快捕净EC 35 m l/66... 快捕净、草长灭对早熟禾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以快捕净防效更好。用10%快捕净EC 35 m l/667m2和45 m l/667m2,药后45 d对早熟禾的株防效分别达86.03%和90.27%。70%草长灭WP 200 g/667m2株防效为63.59%;药后60 d,10%快捕净EC 35 m l/667m2和45 m l/667m2对早熟禾的株防效分别达94.27%和97.13%,70%草长灭200 g/667m2为87.50%;药后60 d对早熟禾的鲜重防效依次为96.96%、98.34%和95.15%。在本试验条件下,快捕净对油菜安全,草长灭对油菜有轻微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早熟禾 防除
下载PDF
水稻香两优68抛栽产量7.5t/hm^2的生育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6
作者 蔡海华 李建国 +1 位作者 陈再高 程小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优质两系杂交早稻香两优 68抛秧栽倍 ,具有生育期适宜、分蘖早且多、生长势强、有效穗足、产量高等特点。实现产量7.5t/hm2 的关键技术是有效合理催芽、精量播种、施用壮秧剂。
关键词 两系杂交早稻 香两优68 抛秧栽培 生育特点 产量
下载PDF
高美施活性高效肥对早稻产量与品质的效应
7
作者 何爱清 丁俊贵 +6 位作者 江兴明 李支社 毛永成 赵决建 汪建生 胡争鸣 何文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767-767,804,共2页
在早稻上进行施用高美施活性肥、复混肥和复合肥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美施活性肥对早稻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大米外观、口感等得到改善 ,且增产幅度大 ,经济效益好 ,肥料生产率高。施用高美施活性肥稻谷产量达 60 15kg/hm2 ,... 在早稻上进行施用高美施活性肥、复混肥和复合肥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高美施活性肥对早稻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大米外观、口感等得到改善 ,且增产幅度大 ,经济效益好 ,肥料生产率高。施用高美施活性肥稻谷产量达 60 15kg/hm2 ,比对照增产 5 6.0 % ,产投比为 1.863。龙眠山牌复混肥和俄罗斯复合肥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分别比对照增产 47.9%和3 0 .0 % ,产投比为 1.845和 0 .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高美施活性肥 产量 品质 产投比 肥料生产率 水稻
下载PDF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胡生 陈再高 鲍玉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2年第4期27-28,共2页
本文在分析农民收入变化及构成情况后 ,指出影响农民增收的 6个主要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 农村城市化 农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优质工程 科技
下载PDF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优势及技术规程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小泼 邱鑫 +1 位作者 冯骏 胡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7期109-109,121,共2页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苗齐、苗全、苗壮,易立苗、成穗率高、增产增收等技术优势,其核心技术是应用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通过旱育苗并实行抛植栽培。本文针对育苗、抛秧、大田管理三个环节提出了水稻...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具有省工、省力、省成本,苗齐、苗全、苗壮,易立苗、成穗率高、增产增收等技术优势,其核心技术是应用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进行种子包衣,通过旱育苗并实行抛植栽培。本文针对育苗、抛秧、大田管理三个环节提出了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 技术优势 技术规程
下载PDF
油菜机开沟免耕撒播栽培技术优势及技术要领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胡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2期118-,共1页
本文介绍了油菜机开沟免耕撒播栽培技术优势及技术要点。
关键词 油菜 机开沟 免耕 撒播 技术优势 技术要领
下载PDF
安庆市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措施
11
作者 程小泼 刘小鹏 +1 位作者 吴向东 陈再高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5期26-26,51,共2页
提出了安庆市2004年秋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 秋冬季 农业 开发 思考 优质化
下载PDF
夏季抗旱救灾生产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胡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2期228-,共1页
桐城市2006年遭遇了严重的夏季干旱,使在田早稻缺水生长受损,早栽中稻干枯死苗,部分中稻无法移栽,大面积晚稻无水育苗,旱地在地作物也遭受威胁,本文提出了抗旱救灾措施。
关键词 夏季 农业生产 抗旱救灾 措施
下载PDF
沿江地区中稻高温热害的防御与补救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昭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9期234-234,共1页
根据当地天气特点,提出了单季稻在高温热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防御措施,同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和受害程度提出了几条补救措施,对恢复农业生产有较大指导作用。
关键词 沿江地区 单季稻 高温热害 防御补救
下载PDF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俊 胡南河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7期122-123,共2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油菜杂交制种技术,对提高杂交油菜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大面积油菜生产用种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油菜 杂交制种 技术
下载PDF
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15
作者 程小泼 陶俊 陈春秋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0期63-63,共1页
为了解和掌握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稻茬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考察其对油菜的安全性,确定最佳用药剂量、进行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田禾本科杂草 药效试验 稻茬油菜 防除效果 乳油 用药剂量 安全性
下载PDF
早稻直播的经济效果和关键栽培技术
16
作者 程胡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3期145-145,180,共2页
总结新渡镇早稻直播栽培节本、增效等的栽培技术经验,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早稻直播栽培面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早稻 直播 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锐捷EC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17
作者 陈晓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8期59-60,共2页
该文阐述了锐捷E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每666.7㎡用21%锐捷EC70ml和100ml。药后3天,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68%和92.00%;药后7天,保叶效果分别为94.33%和96.95%,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39%和98.34%;药... 该文阐述了锐捷E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每666.7㎡用21%锐捷EC70ml和100ml。药后3天,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68%和92.00%;药后7天,保叶效果分别为94.33%和96.95%,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39%和98.34%;药后12天,保叶效果分别为94.36%和95.69%。在该试验条件和用药量水平下,锐捷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捷EC 稻纵卷叶螟 防效试验
下载PDF
对进一步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18
作者 戴昭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3期95-96,78,共3页
本文分析了安庆市种植业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具体建议。
关键词 种植业 生产能力 建议
下载PDF
扬两优6号生长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邱鑫 程小泼 +1 位作者 冯骏 胡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7期104-104,118,共2页
扬两优6号是一个生育期中等偏长,农艺性状符合超高产标准,抗病性、抗倒伏能力好,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强、米质优的两籼中籼组合。栽培上要注意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增施肥料,搞好稻曲病防治。
关键词 扬两优6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