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行阳光民主检察 有效化解涉检矛盾
1
作者 曾军 《决策探索》 2013年第24期62-62,共1页
在社会转型和法制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凸显,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特殊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相对应,源头预防和有效化解涉检矛盾也已成为检察机关关注民生、服务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的进步,这一问题将越来越... 在社会转型和法制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凸显,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特殊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与此相对应,源头预防和有效化解涉检矛盾也已成为检察机关关注民生、服务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和法治的进步,这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就检察机关来说,各种涉检矛盾主要依附于案件和办案干警,其产生原因既有因瑕疵案件和违规违纪办案导致,更主要的是神秘执法使当事人不理解所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民主是腐败克星”,笔者认为,深入推行阳光民主检察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有效化解涉检矛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检察机关 有效化 民主 阳光 密切联系群众 转型过程 社会转型
下载PDF
交通肇事罪之司法解释“无能力赔偿”的合理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成胜 王莉 《中国商界》 2008年第11期195-195,共1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家对其褒贬不一。其实,结合刑法学的相关原理、我国现行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在学术界和司法实践中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家对其褒贬不一。其实,结合刑法学的相关原理、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来分析,这项规定不但不违背我国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且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司法解释 无能力 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 现行刑法 刑事政策 刑事案件 相关原理 司法实践 若干问题 宽严相济 学术界 刑法学 争议 原则 应用 审理 社会 结合
下载PDF
自救行为的正当性及适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娄永涛 胡成胜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5期63-67,共5页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被害人针对某些犯罪既遂但残存法益侵害状态的情形实施自救进行维权的行为,往往被作为正当防卫处理;相反,严格来说是自救行为但造成一定损害结果的行为,却被视为刑事犯罪,自救人被定罪量刑。此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显然... 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被害人针对某些犯罪既遂但残存法益侵害状态的情形实施自救进行维权的行为,往往被作为正当防卫处理;相反,严格来说是自救行为但造成一定损害结果的行为,却被视为刑事犯罪,自救人被定罪量刑。此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显然反映出司法的不公正。在现有立法语境下,较之于自救行为的法定化而言,出台扭送行为的相关明细性司法解释,不失为解决不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自救行为之合法性的一条更为合理和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法侵害状态 正当防卫 自救行为 扭送
下载PDF
理论及其适用: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运达 李全福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3-27,36,共6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民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亦不断深化。我国对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既有成绩,又有不足。成绩主要体现在对意思自治的内涵、外延、与其他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其在法律行为、物权、合同制度中的适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民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亦不断深化。我国对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既有成绩,又有不足。成绩主要体现在对意思自治的内涵、外延、与其他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其在法律行为、物权、合同制度中的适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足表现在对归类、产生基础及其在民法体系、行为能力、侵权责任、公司自治、结社自由等制度中的研究较少;缺乏民法及国际私法领域外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我国未来关于意思自治原则的研究应致力于为法治现代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思自治 文献综述 理论研究 适用研究
下载PDF
我国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对策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峰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既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对此,应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暴力防治宣传教育,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全国范围的校园暴力事件通报机... 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既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对此,应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加强校园暴力防治宣传教育,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全国范围的校园暴力事件通报机制,加强文化传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综合治理 防治对策
下载PDF
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对情节要素的独立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成胜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57-65,共9页
认定是否成立具体的犯罪是定罪活动的核心任务。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充分条件"的命题,在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悖理与纠葛。合理解决... 认定是否成立具体的犯罪是定罪活动的核心任务。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充分条件"的命题,在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悖理与纠葛。合理解决此等困扰,只有突破犯罪成立标准的传统认识,将集中体现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概括性情节因素置于犯罪构成之外独立评价,进而重新构建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即"犯罪构成+情节非显著轻微=犯罪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成立 法律标准 犯罪构成 情节
下载PDF
渎职罪因果关系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峰 《社科纵横》 2014年第11期91-93,共3页
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因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刑事义务的前置性、介入因素的常伴性以及罪过形式的复杂性,无疑成为因果关系判断中的最大困难。依照客观归责理论,对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判断,需要结合渎职犯罪本身的特殊性质,将作为客观归责... 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因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刑事义务的前置性、介入因素的常伴性以及罪过形式的复杂性,无疑成为因果关系判断中的最大困难。依照客观归责理论,对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判断,需要结合渎职犯罪本身的特殊性质,将作为客观归责要素的危险创造、危险实现、构成要件的保护范围予以微调后方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渎职犯罪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理论
下载PDF
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初探——以微观环境治理为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军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职务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从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交际环境的治理与净化角度预防职务犯罪。
关键词 职务犯罪预防 微观环境治理 家庭环境
下载PDF
论强奸罪死刑之废除
9
作者 魏国巍 胡成胜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09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强奸罪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类型,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都没有对其规定死刑,在社会观念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无论从罪责刑相适用原则还是死刑分配的公正维度,抑或是刑罚的本质上来说,强奸罪的刑事责任形式中的死刑都是应当废除的。
关键词 死刑分配 刑罚本质 贞操观
下载PDF
论我国侦查监督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10
作者 李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随着法治化的进程,我国侦查监督日益暴露出不容忽视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犯罪控制的价值导向、侦查中心主义的程序构造以及内部考核机制不科学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构建单向双型侦查监督模式,细化监督措施,完善监督立法是解决现... 随着法治化的进程,我国侦查监督日益暴露出不容忽视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犯罪控制的价值导向、侦查中心主义的程序构造以及内部考核机制不科学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构建单向双型侦查监督模式,细化监督措施,完善监督立法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监督 犯罪控制 侦查中心主义
下载PDF
浅析我国司法警察体制的改革方向
11
作者 王朝辉 胡成胜 张永进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9-110,共2页
司法警察制度的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的限制和约束,司法警察制度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审判和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系统分析当前司法警察体制及工作机制的问题及缺陷,力求在当前... 司法警察制度的改革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的限制和约束,司法警察制度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审判和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系统分析当前司法警察体制及工作机制的问题及缺陷,力求在当前司法改革整体框架内,确定我国司法警察体制的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警察 司法改革 缺陷 方向
下载PDF
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无能力赔偿数额”的理解
12
作者 梁志广 胡成胜 黄悦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5-96,共2页
“交通肇事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属于过失毁坏财物的行为,在立法论即解释论上都应当和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有所区分。《解释》将损失数额规定为赔偿后的数额,可以参照易科罚金刑理论证明其相对合理性,不会造成定罪不公平的现象... “交通肇事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属于过失毁坏财物的行为,在立法论即解释论上都应当和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有所区分。《解释》将损失数额规定为赔偿后的数额,可以参照易科罚金刑理论证明其相对合理性,不会造成定罪不公平的现象,也未违反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 过失毁坏财物 无能力赔偿数额
下载PDF
关于“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几点浅见
13
作者 龚岩林 《人大建设》 1998年第9期22-23,共2页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上述规定尽管从立法上确认了人民检察院的刑事立案监督权,但是由于该条文的规定较为原则,以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对此,笔者试作以下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成因探析"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况,具体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受部门利益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立案监督机构 人民检察院 侦查机关 刑事立案监督 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 利益驱动 具体分析 侦查部门
下载PDF
如何认定贩卖、运输毒品罪的未完成形态
14
作者 门永贵 胡成胜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9期96-96,共1页
我国《刑法》第347条所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在出现多种行为并存的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情形下,此类罪名的认定变得较为棘手。对此,应当遵循罪行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既可以并列定为... 我国《刑法》第347条所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在出现多种行为并存的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情形下,此类罪名的认定变得较为棘手。对此,应当遵循罪行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既可以并列定为一个罪名,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共同犯罪 未完成形态 罪名认定
下载PDF
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调整后原分管事项发生事故的渎职刑责分析
15
作者 曹其柱 胡成胜 《青年与社会(下)》 2013年第10期82-83,共2页
渎职犯罪的认定,由于主体的特定性、刑事义务的前置性以及介入因素的常伴性,本身就非常复杂。国家工作人员分管工作调整后,对于原分管工作事项发生事故,因而给国家、社会、公民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如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渎职犯罪刑... 渎职犯罪的认定,由于主体的特定性、刑事义务的前置性以及介入因素的常伴性,本身就非常复杂。国家工作人员分管工作调整后,对于原分管工作事项发生事故,因而给国家、社会、公民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如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渎职犯罪刑事责任,变得尤为棘手。对此,应当在理清刑事前置义务的前提下,具体考量渎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既体现法不强人所难,又做到不姑息纵容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渎职犯罪 因果关系 监督义务
下载PDF
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理论之重构——以行为理论为视角
16
作者 李涛 丁娜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80-83,共4页
原因自由行为从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理论。历经历史的积淀,其可罚性虽然已经不成问题,但是阐述的理由却总不能让人信服。通过重构行为理论,并将行为理论引入原因自由行为,可以看清其本质。以新行为理论为基点,将原因自由行为界... 原因自由行为从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理论。历经历史的积淀,其可罚性虽然已经不成问题,但是阐述的理由却总不能让人信服。通过重构行为理论,并将行为理论引入原因自由行为,可以看清其本质。以新行为理论为基点,将原因自由行为界分为两种情况分别讨论其可罚性,才具科学性和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
下载PDF
周亦婷、丁万本、刘思帆、闫艺梵作品
17
作者 周亦婷 丁万本 +1 位作者 刘思帆 闫艺梵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10期113-113,共1页
下载PDF
涉淫秽视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办案实践
18
作者 徐旭 张伟 罗群 《中国检察官》 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
检察机关针对利用互联网无差别传播淫秽视频损害未成年群体身心健康的案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着重从身心健康公益性、未成年群体权益保障价值、公益保护导向效应等方面论证行为违法,严格把握行为人传播行为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损害之间... 检察机关针对利用互联网无差别传播淫秽视频损害未成年群体身心健康的案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着重从身心健康公益性、未成年群体权益保障价值、公益保护导向效应等方面论证行为违法,严格把握行为人传播行为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通过向行为人主张给付心理健康重建辅导费等形式创新对未成年被害群体的帮扶路径。检察机关要注重“借智”专家、建立“一案多查”综合履职模式、搭建综合保护工作体系等多元举措实现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和源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公益诉讼 传播淫秽视频 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原文传递
浅议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军灵 侯俊霞 《中国检察官》 2018年第11期65-68,共4页
虚假诉讼时有发生,禁而不止,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及公信力,也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冲击了社会诚信体系。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加大查办虚假诉讼力度。本文从虚假诉讼概念、特点入手,结合实际办理虚... 虚假诉讼时有发生,禁而不止,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及公信力,也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冲击了社会诚信体系。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加大查办虚假诉讼力度。本文从虚假诉讼概念、特点入手,结合实际办理虚假诉讼的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强化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诉讼 检察监督 民事诉讼
原文传递
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检察监督中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灵 冉诗玉 侯俊霞 《中国检察官》 2017年第17期71-74,共4页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开展监督。但由于检察机关监督经验不足,导致司法实践中该项工作开展不利,效果不佳。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民事审判人...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明确要求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开展监督。但由于检察机关监督经验不足,导致司法实践中该项工作开展不利,效果不佳。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民事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表现形态,揭示了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些许改进建议,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人员 违法程序 检察建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