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兰芳纪念馆建筑历史原貌考
1
作者 吴开英 《大舞台》 2011年第9期255-257,共3页
京剧大师梅兰芳(1894—1961年)曾于1932年从北京迁居上海,后又于解放初迁回北京。为了便于梅兰芳生活、工作与演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时任党中央副主席的周恩来就已派人为梅兰芳安排住房。
关键词 梅兰芳 建筑历史 纪念馆 原貌 新中国成立 中央副主席 周恩来 北京
下载PDF
“梅兰芳纪念馆馆藏文物精品展”走进恭王府
2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3,共2页
由梅兰芳纪念馆与恭王府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梅兰芳纪念馆馆藏文物精品展”系列展活动于3月15日在恭王府如期举办。
关键词 馆藏文物 恭王府 纪念馆 梅兰芳 精品 管理中心
原文传递
手舞艺术——梅兰芳纪念馆梅派兰花指摄影展策展谈
3
作者 俞丽伟 《中国京剧》 2021年第1期61-65,共5页
梅兰芳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建筑,其前身为清庆王府的一部分。纪念馆是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1951年至1961年的居所,1986年,梅兰芳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主要收藏、展示与梅兰芳相关的文物文献,... 梅兰芳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建筑,其前身为清庆王府的一部分。纪念馆是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1951年至1961年的居所,1986年,梅兰芳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主要收藏、展示与梅兰芳相关的文物文献,开展梅兰芳表演艺术研究,推动梅派艺术的传承和传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展览是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手段,梅兰芳纪念馆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步入公众视野,让观众感悟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厚重与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先生 纪念馆 北京市西城区 创造性转化 庆王府 梅派艺术 表演艺术 公众视野
原文传递
梅兰芳纪念馆藏马连良文献及价值
4
作者 刘祯 《中国京剧》 2021年第6期12-15,共4页
梅兰芳纪念馆收藏有大量梅兰芳及京剧艺术的文献,这其中也包括马连良先生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是我们研究梅兰芳和京剧艺术非常重要的宝藏。据初步统计,藏有马连良先生照片17张、戏单107张、信件2封。这些文献不仅数量大,而且时间跨度长... 梅兰芳纪念馆收藏有大量梅兰芳及京剧艺术的文献,这其中也包括马连良先生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是我们研究梅兰芳和京剧艺术非常重要的宝藏。据初步统计,藏有马连良先生照片17张、戏单107张、信件2封。这些文献不仅数量大,而且时间跨度长,保留了马连良与梅兰芳合作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马连良 文献资料 京剧艺术 纪念馆 戏单 时间跨度
原文传递
论作为“思想者”之梅兰芳
5
作者 刘祯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5期40-54,共15页
梅兰芳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曾创作并演出多部经典之作,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与自身扎实的基本功、不懈的艺术追求,以及高超的艺术审美、深厚的文化素养乃至超卓的思想识见都密不可分。梅兰芳是一位思想者,“思想”是其创作出世纪... 梅兰芳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曾创作并演出多部经典之作,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与自身扎实的基本功、不懈的艺术追求,以及高超的艺术审美、深厚的文化素养乃至超卓的思想识见都密不可分。梅兰芳是一位思想者,“思想”是其创作出世纪艺术典范和取得非凡成就的根本原因。不能理解“思想者”梅兰芳,就无法完全理解梅兰芳的艺术及其表演艺术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作为“思想者”的梅兰芳:其一,梅兰芳的艺术思想不仅体现于表演中,更贯穿于其戏曲创作的全过程;其二,文化自觉是梅兰芳之时代担当的思想理性升华;其三,“移步不换形”是梅兰芳戏曲改革思想的重要表达;其四,《舞台生活四十年》作为口述史,是一部有着明确、系统的戏曲发展和革新思想的艺术实践总结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梅兰芳 文化自觉 移步不换形 《舞台生活四十年》
下载PDF
梅兰芳早期演出班社的影响——以喜连成、双庆班、玉成班为例
6
作者 俞丽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07-115,122,共10页
梅兰芳作为职业演员,其演出生涯的一生均浸润在演出团体中,但这个重要的群体往往被忽视,鲜少有相关阐述,这就是演出班社。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先入喜连成,后搭双庆班,再后搭玉成班、春合社、桐馨社等班社,再自组崇林社、承华社。演出... 梅兰芳作为职业演员,其演出生涯的一生均浸润在演出团体中,但这个重要的群体往往被忽视,鲜少有相关阐述,这就是演出班社。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先入喜连成,后搭双庆班,再后搭玉成班、春合社、桐馨社等班社,再自组崇林社、承华社。演出班社是戏曲演员重要的艺术场域和职业机构,梅兰芳与其水乳交融,特别是早期演出班社喜连成、双庆班、玉成班对梅兰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班社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梅兰芳戏曲艺术的提升,梅兰芳携手经验丰富的舞台合作伙伴,推出众多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剧目,充分体现出戏曲一棵菜的精神。梅兰芳与班社的合作与创新也推动了当时戏曲艺术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班社 梅兰芳 喜连成 双庆班 玉成班
下载PDF
知己相逢贵始终——李释戡与梅兰芳交往考述
7
作者 张国强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16-122,共7页
李释戡是清末民初颇具特色的文人代表,活动于军界、政界、文学艺术界,诗词造诣深厚,浸淫词曲。李释戡作为“梅党”核心成员之一,编撰剧本,填词谱曲,倾力辅助,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李释戡与梅兰芳二人亦师亦... 李释戡是清末民初颇具特色的文人代表,活动于军界、政界、文学艺术界,诗词造诣深厚,浸淫词曲。李释戡作为“梅党”核心成员之一,编撰剧本,填词谱曲,倾力辅助,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革新、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李释戡与梅兰芳二人亦师亦友,诗文酬酢,往还不绝,合力谱写文人和艺人合作的梨园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释戡 梅兰芳 生平交往 艺术革新
下载PDF
论梅兰芳表演理论及体系——《舞台生活四十年》个案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祯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73-83,共11页
《舞台生活四十年》是梅兰芳个人艺术生涯的回忆录,也是一部有明确和系统戏曲发展和革新思想指导的艺术实践总结之作。梅兰芳的戏曲理论和主张,来自于舞台实践和革新,也来自于他自身文化、理论的修为和所具有的宏阔的世界戏剧眼光。中... 《舞台生活四十年》是梅兰芳个人艺术生涯的回忆录,也是一部有明确和系统戏曲发展和革新思想指导的艺术实践总结之作。梅兰芳的戏曲理论和主张,来自于舞台实践和革新,也来自于他自身文化、理论的修为和所具有的宏阔的世界戏剧眼光。中国戏曲表演和理论体系具有浓郁的实践色彩,但这种理论总结和提升往往是由学者和理论家们去完成的。而梅兰芳的意义和不俗,正在于他也是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理论的构建者,实践与理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在梅兰芳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从《舞台生活四十年》亦可以管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表演理论 舞台生活四十年 体系研究
下载PDF
豪气 运气 才气——《梅兰芳馨》序
9
作者 秦华生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1期80-83,共4页
前几日,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李祥馆长来京,转交一封赵楷(凯)先生给我的信,同时附有赵先生创作的三首古风长诗《梅兰芳馨》、《艺海堂歌》、《秦娘美赞》,董健教授为三首长诗写的序和作者自序。细细品读,深受感动,颇多教益。信中赵先生讲述... 前几日,泰州梅兰芳纪念馆李祥馆长来京,转交一封赵楷(凯)先生给我的信,同时附有赵先生创作的三首古风长诗《梅兰芳馨》、《艺海堂歌》、《秦娘美赞》,董健教授为三首长诗写的序和作者自序。细细品读,深受感动,颇多教益。信中赵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创作过程:"梅兰芳先生乃我青年时起,就认定他是我一生最崇拜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 京剧艺术 赵先 创作过程 董健 艺海 京剧票友 歌行体 比兴手法 秦怡
下载PDF
从景龢堂到缀玉轩——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梅学"的众多领域中,从戏曲文献和戏曲史的角度来说,梅兰芳缀玉轩的戏曲文本文献收藏是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核心。这批钞本是活的文本文献,是在历史时空中"唱响"和"回荡"过的文本文献。从景龢堂到缀玉轩... 在"梅学"的众多领域中,从戏曲文献和戏曲史的角度来说,梅兰芳缀玉轩的戏曲文本文献收藏是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核心。这批钞本是活的文本文献,是在历史时空中"唱响"和"回荡"过的文本文献。从景龢堂到缀玉轩,这些文本文献是京剧二百多年发展变化的文学见证和舞台"影像"。梅兰芳缀玉轩藏曲,不是孤立的文献收藏,而是与梅兰芳剧目选择、梅兰芳表演艺术紧密相关,所以梅兰芳缀玉轩藏曲的价值不仅在于戏曲历史、戏曲文本文献方面,还在于它是梅兰芳艺术的有机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梅兰芳 缀玉轩藏曲 钞本 戏曲文献
下载PDF
梅兰芳艺术精神与文化空间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祯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59-69,共11页
"梅派"表演构成梅兰芳艺术的基础和主体,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范畴,其传播和弘扬均有相对明晰的指向和目标,但梅兰芳的历史文化意义,却远不止"梅派"一词所能全部归纳。梅兰芳艺术精神是对"梅兰芳"这一文... "梅派"表演构成梅兰芳艺术的基础和主体,是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范畴,其传播和弘扬均有相对明晰的指向和目标,但梅兰芳的历史文化意义,却远不止"梅派"一词所能全部归纳。梅兰芳艺术精神是对"梅兰芳"这一文化符号更具涵盖、也更为核心和本质的概括,是诠释梅兰芳之所以为梅兰芳、"梅派"之所以为"梅派"、梅兰芳所以能够缔造京剧之崇的索解之码。而这,显然远远不局限于舞台氍毹。梅兰芳艺术精神是一个综合体,是人与艺,艺与时、与世的复合,是艺术与思想、精神的统一。护国寺街9号梅兰芳纪念馆前身为梅兰芳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的北京寓所。从其文化空间来看,每一平方米其实都有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就纪念馆而言,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故居的定格和"静止化",而应追寻这种定格与"静止化"背后的历史记忆、真实生活和故事细节,这样与拜谒参观者所形成的互动和交流应该是最为生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艺术精神 文化空间 纪念馆
下载PDF
梅兰芳祖籍与曾祖父考
12
作者 吴开英 《文化艺术研究》 2014年第2期64-85,共22页
最早记载梅兰芳祖籍的文献为清咸丰五年(1855)的《法婴秘笈》,其中记载梅之祖父梅巧玲籍贯为江苏吴县,18年后即同治十二年(1873)有人在其撰写的《菊部群英》中首次称梅巧玲原籍泰州,自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梅巧玲籍贯的争议一直没有中... 最早记载梅兰芳祖籍的文献为清咸丰五年(1855)的《法婴秘笈》,其中记载梅之祖父梅巧玲籍贯为江苏吴县,18年后即同治十二年(1873)有人在其撰写的《菊部群英》中首次称梅巧玲原籍泰州,自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梅巧玲籍贯的争议一直没有中断过,直至1956年梅兰芳到泰州"认亲"后的几十年里,方有较为一致的说法。但1980年后争议再度出现,且伴随着梅兰芳"认亲"又衍生出一个新的疑团:泰州方面为梅兰芳找的曾祖父与文献记载的曾祖父不是同一个人。孰真孰假,半个多世纪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梅兰芳祖籍到底在何处?其曾祖父究竟是谁?如此重大之事何以久拖未决?本文通过征引大量文献史料和深入调查考证,解开了多年的疑团,厘清了这个长期争议的问题,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兰芳祖籍 梅兰芳曾祖 考证
下载PDF
《磨尘鉴》《新编磨尘鉴》《醉杨妃》与梅兰芳版《贵妃醉酒》辨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丽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3期41-50,共10页
明末金阊逸士钮少雅的传奇《磨尘鉴》,桃渡学者的《新编磨尘鉴》,清乾隆叶堂编订《纳书楹补遗曲谱》收录的《醉杨妃》是京剧《贵妃醉酒》剧本文学的重要来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1914年学习《贵妃醉酒》,在其后的四十余年间他不断... 明末金阊逸士钮少雅的传奇《磨尘鉴》,桃渡学者的《新编磨尘鉴》,清乾隆叶堂编订《纳书楹补遗曲谱》收录的《醉杨妃》是京剧《贵妃醉酒》剧本文学的重要来源。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1914年学习《贵妃醉酒》,在其后的四十余年间他不断对《贵妃醉酒》的文学和表演进行加工改良,使梅版《贵妃醉酒》历经百年成为中国戏曲的经典剧目。文章探讨《磨尘鉴》《新编磨尘鉴》《醉杨妃》和梅版《贵妃醉酒》的流变过程与梅兰芳的文学艺术改良观的融合,表明剧本的成熟与发展对艺术家的成长、剧目经典化的锤炼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磨尘鉴》 《新编磨尘鉴》 《醉杨妃》 《贵妃醉酒》
下载PDF
梅兰芳演出剧目的历史分期概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丽伟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70-80,86,共12页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经历了从晚清、民国至新中国的多个历史时期,一生演出300余出剧目。梳理梅兰芳53年的舞台演出史,可分为继承阶段、转折阶段、出国阶段、抗日阶段、回归阶段。在不同时期他的演出剧目随着时代变迁一直在不断地丰富...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经历了从晚清、民国至新中国的多个历史时期,一生演出300余出剧目。梳理梅兰芳53年的舞台演出史,可分为继承阶段、转折阶段、出国阶段、抗日阶段、回归阶段。在不同时期他的演出剧目随着时代变迁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呈现出从传统至革新、再回归传统的变化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演出剧目 历史分期
下载PDF
梅兰芳1919年首次访日演出的传播路线与剧目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俞丽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39-145,共7页
梅兰芳1919年首次访日演出是梅氏戏曲艺术亚洲传播的第一站,开启了梅氏戏曲海外演出的先河,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路线与剧目筛选既体现了梅兰芳的戏曲艺术传播策略,也是日方基于本国文化环境及商业考量的出发点。
关键词 梅兰芳 海外传播 剧目 戏曲艺术
下载PDF
让文献活起来——《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汇刊》主编刘祯访谈
16
作者 俞丽伟 王鸿博 刘祯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18-123,共6页
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的梅兰芳纪念馆藏珍稀戏曲钞本2019年得以出版问世。全套《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汇刊》共50册,由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主编,梅兰芳纪念馆学术团队整理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汇刊收录了从梅巧玲至梅兰芳三代梅家... 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的梅兰芳纪念馆藏珍稀戏曲钞本2019年得以出版问世。全套《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汇刊》共50册,由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主编,梅兰芳纪念馆学术团队整理编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汇刊收录了从梅巧玲至梅兰芳三代梅家人收集的459种、1 100多出戏曲钞本的善本、珍本和孤本。这批珍稀史料现藏于梅兰芳纪念馆,由于其稀有性和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该汇刊出版后,专家、读者、各级图书馆纷纷咨询此套汇刊。为此,《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就相关问题访问了刘祯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戏曲钞本 戏曲文献 《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汇刊》
下载PDF
梅兰芳“时装新戏”编演及其“戏改”背景下对现代戏的认知
17
作者 刘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4,共10页
梅兰芳是现代戏编演的先行者,功莫大焉。早在20世纪初,他即开始“时装新戏”的编演,他的编演推进了戏曲与时代现实的再碰撞、再融合,在焕发戏曲生机和活力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从时装新戏经戏曲改革到现代戏创作,梅兰芳戏曲思想是发展... 梅兰芳是现代戏编演的先行者,功莫大焉。早在20世纪初,他即开始“时装新戏”的编演,他的编演推进了戏曲与时代现实的再碰撞、再融合,在焕发戏曲生机和活力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从时装新戏经戏曲改革到现代戏创作,梅兰芳戏曲思想是发展、变化和进步的,他重视和提倡创作现代戏。在创造现代戏人物形象方面,他强调除继承传统,运用传统演唱技巧外,还要深刻领会传统戏曲文本的创作方法、描写技巧,直到表演、唱腔、程式等中国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法。他更强调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素材,根据传统的表现原则来创造适合现代人物的新唱腔、新格式、新手段。梅兰芳在现代戏创作方面有着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现代戏创作理论是梅兰芳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时装新戏 戏曲改革 现代戏 移步不换形
下载PDF
论梅党创作的梅兰芳演出剧本的探索
18
作者 俞丽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4期25-33,共9页
由知识分子占主体的梅兰芳智囊团成员为梅兰芳演出剧目的创作和改编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首创了民国集体创作模式,扩充了梅兰芳演出剧目题材,丰富了多元化剧本主题,加强剧本结构和词采的“意取尖新”,突出梅兰芳特点和戏剧人物的融合,... 由知识分子占主体的梅兰芳智囊团成员为梅兰芳演出剧目的创作和改编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首创了民国集体创作模式,扩充了梅兰芳演出剧目题材,丰富了多元化剧本主题,加强剧本结构和词采的“意取尖新”,突出梅兰芳特点和戏剧人物的融合,从剧本四新推向舞台四新,为梅兰芳剧目的创作开拓了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党 剧本 剧目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时期梅兰芳剧目生成的社会场域
19
作者 俞丽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5-46,共12页
梅兰芳一生共演出三百余出剧目,除了《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编演完成的之外,其余演出剧目均已在晚清至民国搬演。如此大量的剧目生成与演出发生于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场域——外部场域、戏曲娱乐业、家族底蕴及... 梅兰芳一生共演出三百余出剧目,除了《穆桂英挂帅》是1959年编演完成的之外,其余演出剧目均已在晚清至民国搬演。如此大量的剧目生成与演出发生于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与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场域——外部场域、戏曲娱乐业、家族底蕴及梅兰芳的个人特质存在重要关联,演出剧目是在多重场域的合力作用下逐步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剧目 场域
下载PDF
梅兰芳与“甲午同庚千龄会”——抗战中的联谊与坚守
20
作者 邢春蕾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3期13-14,共2页
1943年,由梅兰芳、郑午昌、吴湖帆发起组建的"甲午同庚千龄会"在上海成立。当时举国上下都还陷在抗日战争中,二十位各界代表结社联谊,互相鼓励,共同抵抗战争带来的消极影响。梅兰芳一生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战争的影响,"... 1943年,由梅兰芳、郑午昌、吴湖帆发起组建的"甲午同庚千龄会"在上海成立。当时举国上下都还陷在抗日战争中,二十位各界代表结社联谊,互相鼓励,共同抵抗战争带来的消极影响。梅兰芳一生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战争的影响,"千龄会"这一段往事,是他高尚人格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甲午同庚千龄会 坚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