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蜡块联合CEA、TTF-1、E-cadherin在肺腺癌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赖丽雅 廖志东 +3 位作者 赖骏威 郑渝兰 谢运红 曹浩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究细胞蜡块联合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肺腺癌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且有病理诊断结果的100例患者的胸腔积... 目的探究细胞蜡块联合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在肺腺癌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且有病理诊断结果的100例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胸腔积液均行细胞涂片,剩余胸腔积液沉渣制成细胞蜡块,行CEA、TTF-1、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恶性组(n=35)、可疑组(n=34)、良性组(n=31)。比较各组TTF-1、CEA、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比较各单一指标、联合指标诊断效能。结果恶性组TTF-1、CEA、E-cadherin表达阳性率较良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疑肺腺癌TTF-1、CEA、E-cadherin表达阳性率较可疑癌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1、CEA、E-cadherin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与细胞病理形态学联合诊断的阳性率高于单一免疫细胞学、细胞病理形态学检测(P<0.05)。结论细胞蜡块联合CEA、TTF-1、E-cadherin在肺腺癌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蜡块 CEA TTF-1 E-CADHERIN 肺腺癌 胸腔积液
下载PDF
P16、Ki-67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廖志东 朱文标 +3 位作者 郑少秋 陈会林 谢寿城 黄艳芳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926-1928,共3页
目的:研究P16、Ki-67在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的表达情况,探讨16、Ki-67在鉴别上述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萎缩性宫颈、50例鳞状上皮化生及150例SIL,其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病变50例,高级... 目的:研究P16、Ki-67在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的表达情况,探讨16、Ki-67在鉴别上述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萎缩性宫颈、50例鳞状上皮化生及150例SIL,其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病变5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变10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16及Ki-67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其阳性率及表达模式,分析其在鉴别上述病变中的意义。结果:P16、Ki-67在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仅在基底层及副基底层可见少量细胞阳性表达,P16阳性率分别为:10%、14%;Ki67阳性率分别为:14%、16%。P16、Ki-67在SIL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88.0%。与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表达模式上,LSIL中P16、Ki-67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上皮下1/3,表层一般无阳性表达的细胞。HSIL中P16、Ki-67阳性细胞较多,阳性细胞可分布于上皮表层,乃至上及全层。结论:P16、Ki-67可协助鉴别萎缩性宫颈、鳞状上皮化生及SIL,而且其表达模式能协助鉴别LSIL与H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P16 KI-67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赖丽雅 廖志东 +2 位作者 卢裕 郑渝兰 钟伟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2期2162-2166,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与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PS)病理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增... 目的探讨术中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FS)与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PS)病理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乳头状增生者51例、疑似PTC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以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案检出情况、诊断效能及不同疾病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果以P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中FS检查对PTC检出率为97.22%、对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检出率为96.67%;以P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中FS检查对PTC诊断的准确率为95.08%、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96.00%;诊断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准确率为94.12%、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5.24%,FS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CD56阳性检出率低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HBME-1、Galectin3阳性检出率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增生与PTC诊断中应用术中FS检查可行性较高,可方便医师在术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达到改善预后效果的目的,值得借鉴与学习,但结合实际情况发现该方案存在一定漏误诊,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加强各项检查工作,同时诊断中仔细辨别图像特点,尽可能地减少漏误诊率,为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增生 甲状腺乳头状癌 术中冰冻切片 石蜡切片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细胞蜡块及免疫组化在肺腺癌癌性胸水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廖志东 朱文标 +1 位作者 郑少秋 谢寿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研究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肺腺癌癌性胸水与非癌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肺原发腺癌伴有胸水的患者57例及炎症性胸水患者36例,采用胸水沉渣包埋制... 目的研究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肺腺癌癌性胸水与非癌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肺原发腺癌伴有胸水的患者57例及炎症性胸水患者36例,采用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并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癌胚抗原(CEA)、天门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R)、肾母细胞瘤1(WT1)等6种免疫标记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癌性胸水细胞蜡块中肿瘤细胞TTF1、CEA、Napsin A、MC、CR、WT1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9.47%、78.94%、92.98%、17.54%、19.30%及7.54%;炎症性胸水细胞蜡块中间皮细胞TTF1、CEA、Napsin A、MC、CR、WT1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33%、13.89%、22.22%、80.56%、97.22%及52.78%。癌性胸水中肿瘤细胞与炎症性胸水中的间皮细胞的免疫组化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水沉渣包埋制成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组化检测对肺腺癌癌性胸水的肿瘤细胞与炎症性胸水中不典型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胸水 细胞蜡块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高分辨CT对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伟荣 连永伟 +3 位作者 王海 林杨皓 李剑明 廖志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HRCT诊断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梅州市中医医院3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微小浸润型肺癌的亚厘米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 目的探讨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HRCT诊断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梅州市中医医院3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微小浸润型肺癌的亚厘米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均使用佳能320排640层谱黄金CT行肺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诊断结果,观察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HRCT表现,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HRCT诊断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准确率。结果32例患者HRCT共计检出亚厘米肺微小结节33枚,结节检出率为100%。32例患者HRCT诊断微小浸润型肺癌31例、浸润性肺癌1例,基于手术病理金标准,HRCT诊断微小浸润型肺癌准确率为96.77%。HRCT表现:结节最大径0.3~0.8 cm不等,平均0.73 cm;规则圆形或类圆形25枚,占75.76%;Ⅱ类mGGN 17枚,Ⅲ类mGGN 9枚,合计占78.79%;84.85%无分叶征,93.94%无毛刺征,78.79%无空泡,69.70%无空气支气管征,73.76%无胸膜凹陷;微血管征象以Ⅱ型、Ⅲ型居多,占78.79%。结论HRCT可以有效检出亚厘米肺结节,结节形态、密度、血管征象以及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等结构征象可以为HRCT定性诊断微小浸润型肺癌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和参考,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厘米肺结节 微小浸润型肺癌 高分辨率CT 病理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磁共振成像“DISTANCE”评估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何伟荣 连永伟 +2 位作者 李思荣 廖志东 颜显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3-35,41,共4页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直肠癌术前MRI的分期结果形成“DISTANCE”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以手术后病理分期来评价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直肠癌术前MRI的分期结果形成“DISTANCE”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以手术后病理分期来评价MR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肿瘤下段距离肛缘的距离、肿瘤侵犯深度、肛门复合体、直肠环周切缘及肌层外血管侵犯评估中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好的一致性,常规MRI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结评估中,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常规MRI具有较差的一致性,动态增强扫描优于弥散加权成像。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均显著优于常规MRI,可应用于直肠癌的术前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视具体情况选择弥散加权成像或者动态增强扫描的进行直肠癌的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增强磁共振成像 DWI “DISTANCE”评估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在多层螺旋CT检查的表现特征及与肿瘤危险度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何伟荣 连永伟 +2 位作者 廖志东 林杨皓 王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5期835-838,860,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评价胃肠道间质瘤危险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29例经手术确诊胃及小肠间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参照改良HIN危险度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A(HIN极低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评价胃肠道间质瘤危险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29例经手术确诊胃及小肠间质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参照改良HIN危险度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A(HIN极低危/低危,14例)、B(HIN中危,8例)、C(HIN高危,7例)三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术前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比较观察各组CT影像学表现及参数指标的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与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的关系。结果:A、B、C三组多层螺旋CT影像学指标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C组肿瘤发生于小肠、肿瘤直径>10cm、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不均匀强化、合并溃疡和钙化,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示肿瘤直径(>10cm)、强化方式(不均匀)、合并溃疡是GIST高危险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危险程度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呈现一定差异性,其中肿瘤直径、强化方式及有无合并溃疡三项指标,可以为无创诊断本病危险度分级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多层螺旋CT 影像特征 肿瘤危险度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应用于胸腔积液细胞块腺癌细胞原发灶判断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赖丽雅 廖志东 +3 位作者 郑渝兰 饶新辉 孔志鹏 谢运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9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在判断胸腔积液细胞块腺癌细胞原发灶方面的价值。方法72例患者的胸腔积液检查材料,通过离心采集沉渣细胞过程制备成石蜡块,调取其中60份检查其免疫组织情况。结果拟诊为腺癌的60例患者中,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腺癌58...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在判断胸腔积液细胞块腺癌细胞原发灶方面的价值。方法72例患者的胸腔积液检查材料,通过离心采集沉渣细胞过程制备成石蜡块,调取其中60份检查其免疫组织情况。结果拟诊为腺癌的60例患者中,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腺癌58例,来源于肺、乳腺、卵巢、消化道、来源不明分别有42、2、5、6、3例;其余2例再诊断为增生间皮细胞与间皮肿瘤。结论把胸腔积液制成细胞块联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完成数项检查,有益于提升胸腔积液内肿瘤细胞的检出率,为探查到肿瘤原发病灶提供较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细胞块 腺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灶
下载PDF
宫腔刷检及液基细胞制片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赖丽雅 廖志东 +3 位作者 赖文君 赖骏威 郑渝兰 谢运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刷检及液基细胞制片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需切除子宫的患者,患者均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宫腔刷检组与宫腔诊刮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宫腔刷检组标本满意率高于宫腔诊刮... 目的探讨宫腔刷检及液基细胞制片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需切除子宫的患者,患者均根据诊断方法不同分为宫腔刷检组与宫腔诊刮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宫腔刷检组标本满意率高于宫腔诊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刷检组患者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宫腔诊刮组,中度、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宫腔诊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刷检组采集标本过程平均出血量为(2.53±0.40)ml,宫腔诊刮组采集标本过程平均出血量为(6.10±2.12)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刷检组与宫腔诊刮组获取组织样本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刷检组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符合率与宫腔诊刮组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刷检组诊断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宫腔诊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刷检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宫腔诊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刷检及液基细胞制片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检查手段,具体检查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刷检 液基细胞制片 子宫内膜病变 绝经后妇女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