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小珍 曾宾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160-163,共4页
目的了解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以期为保证无偿献血血源质量和安全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梅州市无偿献血者共151 995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 目的了解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以期为保证无偿献血血源质量和安全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梅州市无偿献血者共151 995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进行抗-HCV检测,对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感染在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血型、不同职业的分布进行分析。对抗-HCV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IFCC法),统计ALT检测不合格情况,并分析抗-HCV阳性血液标本ALT不合格在不同性别的分布情况。结果 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抗-HCV阳性率为0.058%,低于全国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最低(0.045%),2015年最高(0.079%);男性人群、女性人群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057%、0.060%,不同性别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60岁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089%),18~24岁最低(0.053%),不同年龄段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型血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080%),A型血的抗-HCV阳性率最低(0.041%),不同血型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军人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131%),高于其它献血人群(P<0.05)。抗-HCV阳性血液标本中,共检出9例ALT不合格,ALT不合格率为10.227%,男性和女性抗-HCV病例中的ALT不合格率分别为10.769%、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感染分布较为均匀,而不同职业人群中,学生和军人的丙型肝炎感染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丙型肝炎感染 抗-HCV
下载PDF
梅州市2016~2020年单采血小板捐献人群及标本不合格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斌 黄小珍 +2 位作者 蓝新 曾宾 魏颖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3期190-192,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梅州市2016~2020年单采血小板捐献人群及标本不合格情况。方法收集2016~2020年期间梅州市血液中心的单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基本资料以及捐献的血液标本,统计和分析不同年份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血型以及献血次... 目的分析梅州市2016~2020年单采血小板捐献人群及标本不合格情况。方法收集2016~2020年期间梅州市血液中心的单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基本资料以及捐献的血液标本,统计和分析不同年份献血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血型以及献血次数以及其中不合格的类型以及比例。结果2016~2020年梅州市单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中,以28~58岁年龄段人群为主,比例为86.49%;以男性为主,比率为67.88%;学历水平以大学以及大学以上者比例较高,分别为31.24%和34.13%;职业以医务人员及学生比例最高,分别为23.03%和20.70%;血型主要以O型血比例最高,为47.45%;捐献次数以一次的比例最高,达42.61%。梅州市2016~2020年单采血小板不合格标本中以ALT不合格因素为主。结论应扩大献血宣传人群,并针对不同人群丰富内容与形式,强调注意事项,从而扩大献血人群,降低不合格标本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捐献人群 标本不合格
下载PDF
梅州市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转铁蛋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小珍 周斌 +2 位作者 程妹 曾宾 魏颖 《智慧健康》 2022年第13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其转铁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梅州市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325名,根据血小板捐献次数进行分组,首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46例,机采血小板2~4次捐献者69例,机采血小板5~9次捐献者66... 目的探讨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其转铁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梅州市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325名,根据血小板捐献次数进行分组,首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46例,机采血小板2~4次捐献者69例,机采血小板5~9次捐献者66例,机采血小板10~15次捐献者44例。所有捐献者均接受转铁蛋白(TP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清铁蛋白(SF)及外周血项指标(PLt、RBC、Hb)的变化。结果血小板10~15次捐献组男、女性及总人群TPF水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次捐献组与首次捐献组的sTfR和SF指标比较,10~15次捐献组sTfR水平均有所升高,5~9次及10~15次捐献组SF水平均降低(P<0.05);各组捐献者PLt、RBC、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多次机采血小板捐献者sTfR水平有所升高,高次数捐献组SF水平有所降低,但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且对外周血项指标影响不大,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多次机采 转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 外周血项指标
下载PDF
梅州市无偿献血者HIV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惠清 黄小珍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2年第10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梅州市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广东省梅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2021年11月无偿献血者191230名,分析与整理基本资料,依据其是否确诊为HIV阳性分为HIV阴性组(191200例),HIV阳性组... 目的:研究梅州市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广东省梅州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2021年11月无偿献血者191230名,分析与整理基本资料,依据其是否确诊为HIV阳性分为HIV阴性组(191200例),HIV阳性组(30例)。对所有受试无偿献血人员HI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对以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单因素进行分析,随后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放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筛选出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91230名无偿献血者中,确诊为HIV阳性的人群有30例,检出率为0.02%(30/191230),其中异性传播10例,占比为33.33%(10/30),同性传播20例,占比为66.67%(20/30)。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本地籍贯、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农民/工人为同性均是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50,1.728,1.766,1.573,1.473,均P<0.05)。结论:男性、本地籍贯、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农民、工人均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针对以上各因素,应加强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同时需加强采血工作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采血前各项咨询工作,以降低无偿献血人员HIV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无偿献血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RCA法的环节质控措施在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钟泰玉 黄正英 谢淑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46-2049,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的环节质控措施在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梅州市中心血站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质量控制前血液离心总袋数283227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质量控制后血液离心总袋数123394袋作... 目的研究基于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的环节质控措施在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梅州市中心血站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质量控制前血液离心总袋数283227袋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质量控制后血液离心总袋数123394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各环节血袋破损发生情况。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200袋,比较两组的白细胞残留量、储存期末溶血率和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热合、离心、无菌接合、病毒灭活和速冻环节的血袋破损情况分别为4袋、54袋、2袋、0袋和2袋,总破损率为0.050%(62/123394),对照组相应环节的血袋破损情况分别为20袋、280袋、6袋、0袋和12袋,总破损率为0.112%(318/283277),观察组总破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残留量、储存期末溶血率分别为(0.53±0.42)×10^(4)个U、(0.12±0.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9±0.45)×10^(4)个U、(0.15±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鲜冰冻血浆Ⅷ因子含量为(0.92±0.15)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2±0.13)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RCA法的环节质控措施在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血袋破损率,避免血液浪费,提高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血液质量,有利于保障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血 根本原因分析法 血袋破损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采供血过程控制管理对血站血液质量的有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妹 黄小珍 +1 位作者 吴婷春 蓝新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9期223-226,231,共5页
目的探讨采供血过程控制管理对血站血液质量的有效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于梅州市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20000例。其中,把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时段无偿献血者100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采供血过程管理。... 目的探讨采供血过程控制管理对血站血液质量的有效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于梅州市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者20000例。其中,把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时段无偿献血者100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采供血过程管理。把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时段无偿献血者1000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采供血过程关键点管理。观察两组不同管理方法对于血液分类情况、不良事故发生情况及痛感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献血者穿刺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1.42±0.68)分,低于对照组(4.52±0.74)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血液报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献血者登记表错误、检验分类错误及标签粘贴错误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后头晕、出汗及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采血者的穿刺成功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液运输中的不良事故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采供血过程中,针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管理,能够减轻献血者的穿刺痛感、提升血液管理、降低血液分类出错情况、减少献血者的献血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及运输中的不良事故发生,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血液质量情况,增加血液贮存情况,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质量管理 采供血安全 过程关键点 血站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黄小珍 曾宾 刘佳霖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465-1467,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梅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的38 445名无偿献血者(男性28 440名、女性10 00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所有献血者的样本进行检查,并对EL...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梅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的38 445名无偿献血者(男性28 440名、女性10 00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所有献血者的样本进行检查,并对ELISA单项呈阴性标本再进行核酸检测。观察无偿献血者的检测结果,针对HBs Ag、抗-HCV和抗-HIV检测阴阳性进行分析,评价核酸检测的价值。结果 38 445份标本经血清学ELISA检测的阳性样本有461份,血清学ELISA检出阳性检出率为1.20%;37 984份血清学ELISA检测阴性的标本经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有40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0.10%。结论当前梅州市地区的血清学ELISA检测合格中血液仍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存在,其主要是以输血感染HBV为主,将核酸检测技术合理应用到献血者的血液筛查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血液筛查质量,最大程度预防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有利于献血安全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技术 无偿献血 血液筛查 应用
下载PDF
输血检验中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曾宾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受血和供血患者200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00例予以常规盐水法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而100例... 目的分析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受血和供血患者200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00例予以常规盐水法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而100例予以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稳定性、准确度、灵敏度均明显较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应用于输血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离子聚凝胺技术 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不同行业群体烟草危害认知状况及禁烟立法态度舆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小华 林立新 +1 位作者 蓝新 陈清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有41.25... 目的了解不同行业群体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状况,探讨影响公共场所与工作场所禁止吸烟的主要因素,为创建"无烟单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梅州市623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和无偿献血者开展禁烟舆情调查。结果有4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降低焦油能减少吸烟危害,有53.93%的调查对象赞同在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加入警示图片,只有32.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认识二手烟危害性;献血者对烟草正确认识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82.18%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和支持国家层面立法,有71.91%和82.35%同意在本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有50.08%认为在公共场所内实行禁烟会影响顾客数量,同时有55.38%不愿意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参与劝阻吸烟,有19.42%的调查对象不同意所在单位创建"无烟单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较献血者在禁烟行为方面持否定态度的多。结论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不容乐观,今后要加大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广大民众烟草危害认知力度,并提高其法律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认知 立法 舆情 梅州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中枸橼酸钠含量对献血者血清Ca^(2+)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宾 王忠良 +1 位作者 张宇达 肖维茹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13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枸橼酸钠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Ca^(2+)的干扰情况。方法选择梅州中心血站2018年3~5月期间男女各10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Ca^(2+)浓度和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清Ca^(2+)浓度,计算枸橼酸钠对Ca^(2+)浓...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枸橼酸钠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清Ca^(2+)的干扰情况。方法选择梅州中心血站2018年3~5月期间男女各100例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Ca^(2+)浓度和机采血小板采集前后血清Ca^(2+)浓度,计算枸橼酸钠对Ca^(2+)浓度干扰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枸橼酸钠浓度与血清Ca^(2+)干扰率的关系,分析献血者体质量、性别、枸橼酸钠与血清Ca^(2+)干扰率的关系,并分析其与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率的关系。结果Pe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加入枸橼酸钠的浓度与血清游离Ca^(2+)的干扰率呈正相关性(P<0.05);男性献血者体质量55~59 kg组枸橼酸钠中毒率为21.4%(8/28),明显高于60~75 kg组的6.9%(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献血者体质量50~54 kg组枸橼酸钠中毒率为95.8%(23/24),明显高于55~65 kg组的31.6%(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a^(2+)浓度干扰率范围时枸橼酸钠中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干扰率为0.52~0.70的女性献血者中毒比例最高(100%,10/10);不同体质量范围的男性、女性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体质量在50~54 kg范围的女性献血者枸橼酸钠中毒比例最高(95.8%,23/24)。结论枸橼酸钠对血清Ca^(2+)的干扰率为0.52~0.70,并且体质量50~54 kg的女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易出现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枸橼酸钠 血清Ca^(2+) 献血者 枸橼酸钠中毒
下载PDF
自制中药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宇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8期243-244,共2页
目的研究自制中药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上高脂血症的病例资料,按照服用自制中药降脂散和立普妥分为两组,分别于用药前后检测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肪酸(HDL)、低密度脂肪酸(LDL)、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 目的研究自制中药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收集临床上高脂血症的病例资料,按照服用自制中药降脂散和立普妥分为两组,分别于用药前后检测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肪酸(HDL)、低密度脂肪酸(LDL)、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水平,并用SPSS18.0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自制中药降脂散能降低血TC、TG、LDL、VLDL水平、升高HDL水平,且产生的不良反应比立普妥少。结论自制中药降脂散有显著的降脂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药 降血脂
下载PDF
核酸扩增技术在血清HIV、HBV、HCV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斌 黄小珍 +2 位作者 蓝新 曾宾 魏颖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308-1310,共3页
目的分析核酸扩增技术在血清病学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梅州市中心血站采集的36422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每位献血者均留取两管血液样本,其中... 目的分析核酸扩增技术在血清病学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梅州市中心血站采集的36422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每位献血者均留取两管血液样本,其中一管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另一管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其检测符合率。结果经酶联免疫法检测HBV、HCV、HIV阳性率分别为0.33%、0.005%、0.005%,核酸扩增检测HBV、HCV、HIV阳性率分别为0.35%、0.014%、0.011%,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422份血液样本经二次重复检查汇集池数量6071个,其中30个汇集池存在反应,后将其拆分单个检测样本,16个汇集池样本拆分17个阳性样本,拆分率为0.047%;17个阳性样本经再次鉴定,HBV、HCV、HIV反应阳性样本数分别为15个、1个、1个。结论核酸扩增技术在血清病学标志物HIV、HBV、HCV检测中有显著效果,符合率与酶联免疫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血清病学标志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下载PDF
电阻抗法不同稀释倍数对EDTA-PTCP患者血小板计数的矫正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惠清 曾宾 黄小珍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的稀释倍数电阻抗法对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小板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某站在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集某地区的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不同的稀释倍数电阻抗法对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小板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某站在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集某地区的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稀释10倍组和稀释4.5倍组各100例,分别制备10倍、4.5倍稀释样本,测量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5 min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稀释10倍组随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稀释4.5倍组(P<0.05);两组患者MPV、PDW、PCT 5 min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稀释10倍组15min、30min、50min、60min的MPV、PDW明显高于稀释4.5倍组(P<0.05),PCT低于稀释4.5倍组(P<0.05)。结论:应用电阻抗法4.5倍、10倍稀释均可用于EDTA-PTCP样本血小板数值矫正,以10倍稀释5~30min数据矫正参考价值最高,适合EDTA-PTCP样本的血小板复检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法 不同稀释倍数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 血小板计数 矫正效果
下载PDF
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宾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180-181,共2页
目的分析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血,研究组患者予以少白红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其后另选2... 目的分析少白红细胞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血,研究组患者予以少白红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其后另选20袋血液,采用少白红细胞技术进行处理,并实施血细胞检测,对白细胞去除前后血液检测结果予以详细记录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6.1%;参照组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为2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455,P<0.05)。去除白细胞前后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而血小板和白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和白细胞去除率分别为65.88%、99.60%。结论少白红细胞技术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输血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白红细胞技术 输血 价值分析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及其预防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宇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20期66-68,共3页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以及预防的策略。方法:对梅州市中心血站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予以统计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全血以及红细胞报废因素中,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以及预防的策略。方法:对梅州市中心血站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予以统计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全血以及红细胞报废因素中,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破袋不合格是致使全血及红细胞报废的首要因素;而在血浆报废因素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重度乳糜血浆、破袋不合格是致使血浆报废的首要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对献血者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严格执行采血前征询、初筛工作,并在后续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予以操作,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避免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报废 预防
下载PDF
梅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小珍 秦宇红 +4 位作者 曾宾 王忠良 陈惠清 周斌 吴雁春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梅州市无偿献血血液的报废原因,并探讨其相关的应对措施,以减少血液浪费,保障血液的利用率。方法选择梅州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为研究对象,对其报废原因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血液报废原因总体为实验室指标检测不合格... 目的了解梅州市无偿献血血液的报废原因,并探讨其相关的应对措施,以减少血液浪费,保障血液的利用率。方法选择梅州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为研究对象,对其报废原因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血液报废原因总体为实验室指标检测不合格报废与非实验室检查项目报废两类。谷氨酸转氨酶(ALT)不合格、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为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报废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报废原因的3.90%、1.17%;脂肪血是非实验室检查项目不合格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占3.0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对献血前的初检流程进行系统管理,控制制备血液的细节,以保证血液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市 无偿献血 血液 报废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献血者梅毒感染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宇红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第3期131-133,共3页
为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测献血者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5957份,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595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合格15887份,不合格70份(0.44... 为分析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测献血者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15957份,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5957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合格15887份,不合格70份(0.441%)。不同血型不合格标本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自由职业者、学生、未婚群体不合格标本率较高(P<0.05)。由此可见,本血站无偿献血人群中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合格率水平较高,今后需加强对重点人群无偿献血知识与性病防治实施的宣传教育,降低献血者梅毒阳性血液标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型 职业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宾 《中国校医》 2017年第5期367-367,369,共2页
目的探索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收集5 000份酶免检测为阴性的基层血站血液标本,对其进行核酸检测技术,且分析临床价值性。结果通过实施核酸检测技术后,发现5 000份血液标本中,4 990份... 目的探索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收集5 000份酶免检测为阴性的基层血站血液标本,对其进行核酸检测技术,且分析临床价值性。结果通过实施核酸检测技术后,发现5 000份血液标本中,4 990份为阴性标本,10份为阳性标本,和确诊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在基层血站血液筛查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安全 血液/分析 输血/不良反应 核酸/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