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分析--附316例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庆欣 饶辉 +2 位作者 王悦冬 赖烨钤 钟海烽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方法收集316例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结果,对BRAF基因V600E突变与肿瘤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方法收集316例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结果,对BRAF基因V600E突变与肿瘤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6例患者BRAF基因V600E总体突变率为75.3%(238/316),其中乳头状癌突变率为77.0%(238/309)。单因素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型患者肿瘤径线较小,纵横比大于1、微钙化比例较高,Ⅵ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RAF V600E突变与Ⅵ区淋巴结转移(OR=2.289,95%CI=1.283~4.081,P=0.005)、超声回声(OR=0.419,95%CI=0.209~0.841,P=0.014)及粗大钙化(OR=3.673,95%CI=1.395~9.668,P=0.008)有关。结论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人群甲状腺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率较高,BRAF基因V600E突变者易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V600E 基因突变 甲状腺癌 客家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探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赖烨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0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能否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预后判断。方法从各大知名数据库中筛选2014年3月前的有关检测是否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文献,参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 目的分析BRAF^(v600E)基因突变能否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预后判断。方法从各大知名数据库中筛选2014年3月前的有关检测是否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文献,参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分,本研究选择文献质量3~5星的文献(满分9星),并提取文献中的可靠数据,采用Rev Man5.1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3篇文献,共有27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均进行过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纳入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关系的分析。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率为25%~84%,平均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比例为54.7%。经过Meta分析还显示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45周岁或是平均年龄、远处转移无显著联系(P>0.05);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高TNM分期有关(OR=2.17、1.96、2.42,P<0.01)。结论根据对BRAF^(v600E)基因突变与中国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例特征进行Meta分析发现,BRAF^(v600E)基因突变可以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浸润、高TNM分期等方面对中国患者做出预后评估。但需要说明的是,远处转移检测技术尚不成熟,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所以本研究关于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远处转移的观点仍然有待商榷,希望可以有更多类似的研究或更多的相关数据可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 META 分析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粗针与细针穿刺活检对比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庆欣 赖烨钤 +3 位作者 陈会林 王悦冬 卢善明 曾宪浩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5期2348-2351,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US-CNB)和细针抽吸(US-FNAB)活检,比较两种方法取材良好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住院手术的甲状腺结节病例219例。术前同时行甲状腺结节US-CNB及US-FNAB,共227个结节,所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粗针穿刺活检(US-CNB)和细针抽吸(US-FNAB)活检,比较两种方法取材良好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住院手术的甲状腺结节病例219例。术前同时行甲状腺结节US-CNB及US-FNAB,共227个结节,所有结节均≥5 mm。统计两种方法取材良好率,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USCNB标本报告取材不良无法诊断18例,取材满意率为92.07%,US-FNAB标本报告取材不良无法诊断59例,取材满意率为74.01%(P<0.001)。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US-CNB准确诊断197例,准确率为86.78%,US-FNAB准确诊断153例,准确率为67.40%(P<0.001)。患者术后病理甲状腺恶性肿瘤124例,良性病变103例,US-CNB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6.29%,US-FNAB对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76.61%(P=0.05)。US-CNB特异度为87.38%,US-FNAB特异度为56.31%(P<0.001)。结论甲状腺结节US-CNB有较高的取材满意率、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在甲状腺穿刺活检开展的起步阶段,US-CNB亦为一种良好的活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超声引导 粗针穿刺 细针抽吸 病理检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与细针抽吸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雄 蓝思荣 +1 位作者 赖烨钤 许建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9期2246-2248,共3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CNB)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的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本院甲状腺外科就诊的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穿刺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检... 目的探究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CNB)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的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方法选择本院甲状腺外科就诊的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穿刺检查、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检查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对比粗针与细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成功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28例穿刺患者,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成功率(94.53%)、细针抽吸(81.25%)分别与粗针穿刺活检联合细针抽吸(98.4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93.38%)、细针抽吸(93.26%)分别与粗针穿刺活检联合细针抽吸(96.82%)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对比细针抽吸细胞学对甲状腺结节穿刺的成功率较高,粗针穿刺活检组织学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对比单独粗针穿刺或单独细针抽吸对甲状腺结节穿刺成功率及诊断符合率更高,且能有效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因此,两种方法结合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患者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粗针穿刺组织学 细针抽吸细胞学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庆欣 王悦冬 +1 位作者 钟海烽 古逸骅 《农垦医学》 202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2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返院复查,比较122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超...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2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返院复查,比较122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超声下结节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症状评分及美观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结节平均最长径分别为(1.97±0.44)cm、(1.69±0.50)cm,均明显低于术前(t_(1)=14.417、t_(2)=17.247,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结节平均体积分别为(1.43±1.20)cm^(3)、(1.00±0.90)cm^(3),均明显低于术前(t_(1)=8.626、t_(2)=9.261,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57±0.94)分、(0.62±0.18)分,均明显低于术前(t_(1)=13.348、t_(2)=24.839,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美观评分分别为(1.73±0.64)分、(1.12±0.33)分,均明显低于术前(t_(1)=14.414、t_(2)=23.857,P<0.001);术后1个月术区结节体积明显缩小,接近结节吸收消散期时,术区呈均匀低回声,结节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无严重并发症,仅有27.87%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颈部有轻微不适,均可自行缓解。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且短期内便可缩小结节体积,恢复正常颈部外观,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安全性良好,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波消融 良性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 超声
下载PDF
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角度与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规律的关系
6
作者 林泽宇 李雯莉 +5 位作者 钟海烽 孟晓春 俞建东 陈治平 黄从云 万云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肠系膜下静脉(IMV)汇入门静脉系统角度与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的关系。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3例行全腹部+盆腔CT检查的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门静脉系统重建三维图... 目的分析肠系膜下静脉(IMV)汇入门静脉系统角度与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的关系。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3例行全腹部+盆腔CT检查的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门静脉系统重建三维图像,将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类型分为IMV汇入门静脉角、IMV汇入肠系膜上静脉(SMV)、IMV汇入脾静脉(SV)3种类型,分析IMV汇入门静脉系统分型和成角情况以及成角与肝转移灶分布关系。结果全组男性68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58.4岁;同时性肝转移93例(82.3%),异时性肝转移20例(17.7%);其中结肠脾曲癌2例(1.8%),降结肠癌7例(6.2%),乙状结肠癌42例(37.2%),直肠上段癌62例(54.8%);肝内单发病灶共38例(33.6%),多发病灶共75例(66.4%)。根据三维重建结果将IMV汇入门静脉系统情况分为3型:IMV汇入门静脉角(17例,15.0%),IMV汇入SMV(31例,27.4%),IMV汇入SV(65例,57.6%)。113例左半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IMV汇入门静脉角共17例,IMV与SMV成角>90°患者转移灶100%位于肝左叶,IMV与SM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20%)和肝左叶(80%),肝转移灶分布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V与S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25%)、肝左叶(0%)和肝左右叶(75%),IMV与S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20%)、肝左叶(80%)和肝左右叶(0%),肝转移灶分布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V汇入SMV共31例,IMV与SM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66.7%)、肝左叶(8.3%)和肝左右叶(25%),IMV与SM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26.3%)、肝左叶(36.8%)和肝左右叶(36.8%),肝转移灶分布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V汇入SV共65例,IMV与S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50%)、肝左叶(35.7%)和肝左右叶(14.3%),IMV与SV成角<90°患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21.6%)、肝左叶(25.5%)和肝左右叶(52.9%),肝转移灶分布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IMV汇入方式进行门静脉系统的三类分型中,IMV汇入门静脉系统的角度均与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密切相关,尤其在IMV以成角>90°汇入门静脉系统时,能更好地预测左半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区域,对于疾病的临床预判、监测和治疗具备相当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左半 肝转移 肠系膜下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汇入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