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蓝思荣 徐继威 +3 位作者 张耀明 李雄 沈登文 苏鸿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21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MVA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 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超声造影与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21年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MVA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超声造影评估消融范围,在观察组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评估。随访1年,记录两组总体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完全消融率和补充消融率分别为94.1%和1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和3.9%(P<0.05);术后,观察组发生出血、切口感染、周围脏器损伤、胆漏和胸腹腔积液发生率为17.7%,与对照组的21.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肝内肿瘤复发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x^(2)=5.26,P=0.02);观察组1 a总体生存率为96.0%,而对照组为84.0%(Log-Rank x^(2)=22.159,P<0.001)。结论采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可用于评估MWA治疗PLC患者术中消融范围,对及时补充消融有帮助,并最终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波消融 实时超声造影 3D超声融合成像导航 治疗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蓝思荣 温苑章 +1 位作者 李雄 王亮发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实施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二维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则在实时超声...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实施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二维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研究组则在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微波消融效果(肿瘤消融率)、微波消融术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肿瘤消融率高于对照组(95.5%vs 74.4%,P<0.01),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9.1%vs 23.3%,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可提高微波消融率高,降低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率,且安全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波消融 实时超声造影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患者甲亢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晓雪 邓利娟 吴永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4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患者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纳入研究的80例甲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微波消融治疗,给予对照组甲巯咪唑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TT3、TT4、FT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患者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纳入研究的80例甲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微波消融治疗,给予对照组甲巯咪唑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TT3、TT4、FT3、FT4、TSH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T3、TT4、FT3、FT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SH在两组病例治疗后不同程度升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甲亢可为特殊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微波消融 超声
下载PDF
经皮超声引导下双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疗效分析
4
作者 程晓雪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12期52-54,62,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超声引导下双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直径≥5 c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15例肝脏血管瘤(≥5 cm)患者,共21个肿瘤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针微波消融治疗。双针间距1~2 cm行多点、... 目的评估经皮超声引导下双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直径≥5 c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15例肝脏血管瘤(≥5 cm)患者,共21个肿瘤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针微波消融治疗。双针间距1~2 cm行多点、多次微波消融治疗,功率定为60~70 W,每个治疗点消融时间为3~7 min,每个病灶选取多个治疗点。观察消融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随访6~12个月后的完全治愈率、病情改善率、治疗无效率。结果消融手术时间(25.0±5.1)min,术后ALT及TBIL升高3例(20.00%);术后发热4例(26.66%),最高体温38.0℃;腹部胀痛3例(20.00%);术后镜下血红蛋白尿2例(13.33%);平均住院时间(2.8±1.4)d。随访6~12个月,病灶完全消失者3例(20.00%),病灶缩小>75%者12例(80.00%)。结论经皮超声引导下双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微波消融 并发症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腹微波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尿毒症患者月经过多疗效分析
5
作者 程晓雪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3期66-66,68,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尿毒症月经过多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0月微波消融子宫内膜治疗9例尿毒症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红蛋白25-79 g/L,其中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2例。白细胞(1.32-6.6)×10^(9)/L,...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子宫内膜治疗尿毒症月经过多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0月微波消融子宫内膜治疗9例尿毒症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红蛋白25-79 g/L,其中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2例。白细胞(1.32-6.6)×10^(9)/L,血小板(12-67)×10^(9)/L。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消融时间(9.0±3.2)min,无肠管、血管损伤、阴道粘膜烫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2个月,血红蛋白78-145 g/L,手术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例闭经,1例月经期点滴出血,有效率100%。结论微波消融子宫内膜可有效治疗尿毒症月经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消融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邓靖单 张岳农 +4 位作者 张伟强 温伟彬 林伟雄 廖亿粦 张淼源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7,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比较术前与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区别。方法:行择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1~84岁,体重35~91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比较术前与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区别。方法:行择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1~84岁,体重35~91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为全麻插管组(C组)、术前TAPB组(B组)和术后TAPB组(A组),C组患者仅行插管全麻,B组患者插管全麻后手术开始前为患者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A组患者插管全麻手术结束后行TAPB;记录3组患者在入室(T0)、切皮时(T1)、建立气腹即刻(T2)、开小切口时(T3)、术毕即刻(T4)、苏醒即刻(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观察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及肌肉松弛剂的用量、复苏室舒芬太尼的追加总量和躁动情况,比较术后6 h、24 h、48 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B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的血压及在T1、T3时的心率均低于C组和A组(P<0.05);B组患者吸入七氟烷的最低浓度比A组低(P<0.05);B组患者瑞芬太尼的用量、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比C组及A组少(P<0.05);B组和A组患者复苏室舒芬太尼的追加量比C组患者少(P<0.05);B组和A组患者拔管后的躁动发生率也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C组患者低(P<0.05),A组术后6 h恶心的发生率也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6 h、24 h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比C组患者少(P<0.05),A组患者术后48 h时的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比C组患者少(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前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减少术中血压波动和部分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检测对皮纹不对称患儿早期DDH筛查及疗效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建辉 蓝思荣 +1 位作者 程晓雪 李雄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超声检查方法对皮纹不对称患儿早期筛查DDH及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皮纹不对称患儿进行双侧髋关节超声检查,同时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髋关节Graf分型、臀纹情况以及跟踪监测不同治疗方案条件下患儿患部皮纹、... 目的分析髋关节超声检查方法对皮纹不对称患儿早期筛查DDH及疗效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皮纹不对称患儿进行双侧髋关节超声检查,同时记录患儿的性别、年龄、髋关节Graf分型、臀纹情况以及跟踪监测不同治疗方案条件下患儿患部皮纹、臀纹不对称或髋关节发育情况等各项评价指标变化,以及治疗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 78例皮纹不对称婴儿中有10例疑似DDH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损伤或发育不良,占比12.82%;其中Ⅱa型(单侧髋关节)和Ⅱb型(单侧髋关节)各3例(分别占比3.85%)、Ⅱa型(双侧髋关节)和Ⅱb型(双侧髋关节)各1例(分别占比1.28%)、Ⅲ型2例(占比2.56%);在不同类型Graf患者比例方面,Ⅱa型(双侧髋关节)及Ⅱb型(双侧髋关节)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与I型(单侧髋关节)(P<0.05),I型(双侧髋关节)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型患者比例(P<0.05);除Ⅲ型外,Ⅱa型患儿平均年龄均显著低于其余各型(P<0.05);在性别方面,I型(双侧髋关节)患儿女性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超声检测髋关节形态异常、发育异常及运动异常占比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运动异常患儿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100.00%,患儿康复率90.00%。结论实施超声检测对皮纹不对称患儿的早期DDH筛查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皮纹不对称 DDH 早期筛查 疗效监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清宫术的安全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建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清宫术的安全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57例CSP患者,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为清宫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清宫术的安全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的57例CSP患者,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为清宫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更换术式或出血较多者。比较各组的人口学资料、化验室指标和超声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发生手术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囊大小(GS)以及停经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剖宫产次、剖宫产瘢痕的肌层厚度(CS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清宫手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是hCG、胎囊直径、瘢痕肌层厚度(P<0.05)。结论早期CSP患者建议行直接清宫术,特别是停经时间短、血清hCG水平不高、胎囊较小、瘢痕肌层较厚的患者,通过清宫治疗可以达到安全而有效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剖宫产瘢痕妊娠 清宫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华东 徐继威 +5 位作者 李雄 张彩云 李嘉 温苑章 周焕城 邹雄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52-156,163,共6页
目的探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5日至2021年8月15日梅州市人民医院45例因左肝肿瘤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 目的探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5日至2021年8月15日梅州市人民医院45例因左肝肿瘤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阻断(n=21),B组采用左肝Glisson蒂鞘内分离结扎方法阻断(n=24),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血白细胞数、肝功能等资料。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3天白细胞数及术后第1天ALT、术后第3天AST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sson蒂 左半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入肝血流阻断 肝肿瘤
下载PDF
人工胸腹水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蓝思荣 张耀明 +1 位作者 温苑章 李雄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膈顶部肝细胞癌时人工腹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膈顶部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根据是否建立人工胸腹水分为胸...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膈顶部肝细胞癌时人工腹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膈顶部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根据是否建立人工胸腹水分为胸腹水组(35例)和无胸腹水组(29例),对比两组术后病灶消融率、局部复发率,6、12个月完全消融率、并发症发生率、肝脏功能、血清标志物等指标。结果:胸腹水组病灶消融率,6、12个月完全消融率、ALB水平高于无胸腹水组(均P<0.05);胸腹水组ALT、AST、AFP、局部复发率均低于无胸腹水组(均P<0.05)。结论:人工胸腹水与微波消融联合治疗肝癌,消融率高、并发症少,更加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胸水 腹水 人工 微波消融
下载PDF
彩超对良性以及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晓雪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结节17例,甲状腺癌16例,术前均采用高频彩超检查,分析肿瘤的边界、钙化、回...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结节17例,甲状腺癌16例,术前均采用高频彩超检查,分析肿瘤的边界、钙化、回声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例良性结节中,高频彩超确诊率为80.3%(14/17);16例甲状腺癌中,高频彩超确诊率为81.3%(13/16)。彩超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不伴钙化,其中实性8例,囊性4例。甲状腺癌表现为边缘模糊,伴微钙化,内部呈低回声。结论高频彩超对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阳性率高,主要体现边界、钙化、内部回声情况上,可用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甲状腺结节 诊断
下载PDF
彩超对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肾动脉血流参数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怡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重度子痫前期妇女肾动脉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妇女为研究对象(研究组),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彩超检测下肾动脉血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并以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重度子痫前期妇女肾动脉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妇女为研究对象(研究组),观察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彩超检测下肾动脉血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并以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肾动脉PSV、ED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PSV/EDV、AT及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患者肾动脉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彩超相对客观地评估了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肾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了解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肾脏血供、患者病情监护及预测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肾动脉血流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个体化方案在危险部位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程晓雪 周臻涛 罗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对危险部位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肝癌患者资料,共149个病灶,其中8个病灶邻近胆囊,33个病灶邻近Ⅰ~Ⅱ级胆管,39个病灶邻近膈肌,28个病灶邻近胃肠,41个病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对危险部位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肝癌患者资料,共149个病灶,其中8个病灶邻近胆囊,33个病灶邻近Ⅰ~Ⅱ级胆管,39个病灶邻近膈肌,28个病灶邻近胃肠,41个病灶邻近肝被膜。肿瘤最大直径0.6~5.4(2.04±0.92) cm,对不同部位肿瘤制定不同治疗方案,1个月后行增强CT或MRI判断肿瘤早期完全消融率并定期随访。结果肿瘤早期总灭活率89.9%(134/149);邻近胆囊、邻近Ⅰ~Ⅱ级胆管、邻近膈肌、邻近胃肠、邻近肝被膜肿瘤的早期完全消融率分别是100%、84.8%、89.7%、92.9%、90.2%,局部复发率分别是0、15.2%、10.3%、7.1%、9.8%,本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1.6%、85.8%、74.5%。106例共消融149例次,严重并发症占6.6%,包括膈肌损伤1例、针道种植1例、腹腔出血3例、严重感染1例、胆汁瘤1例,共7例次。结论对危险部位肝癌,采用个体化方案拓展MWA在肝癌治疗运用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完全消融,使MWA在肝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波 消融技术 肝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