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
25
1
作者
刘展亮
张惠城
+1 位作者
陈嘉裕
李晓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共82个椎体。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共82个椎体。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并以此作为注射量多少的指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术后VAS值进行评估。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者消失。术前VAS为(7.3±1.6)分,术后3d VAS为(2.9±1.5)分,术后3个月VAS为(2.6±1.3)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压缩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未见术后治疗椎体进一步压缩,骨水泥注射量与疼痛缓解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惠城
刘展亮
+2 位作者
陈嘉裕
李晓彬
丘靖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6期454-455,461,共3页
目的评价"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的疗效。方法我科在2003年1月~2007年2月收治7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获得随访1~5年,平均2.6年...
目的评价"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的疗效。方法我科在2003年1月~2007年2月收治7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获得随访1~5年,平均2.6年。术前平均JOA评分8.9分,随访时JOA平均评分15.8,平均改善率为69%。术后侧位X线片示椎管直径扩大1.8~7.6 mm,平均4.7 mm,椎管扩大率为16%~100%,平均45%;MR示脊髓解除压迫。术后末次随访时35例仍然有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使椎管扩大保持稳定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成形术
颈椎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展亮
陈嘉裕
+1 位作者
张惠城
李晓彬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间应用该术式治疗的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其并发症。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间应用该术式治疗的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其并发症。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和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进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全部患者随访3月,6月,12月,24月JOA评分平均优良率分别为:75.0%,81.3%,85.4%,89.6%。结论前后入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能彻底减压及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因骨的再吸收造成椎间塌陷引起的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只要严格的掌握手术的适应证,遵循手术的操作原则,绝大多数的手术并发症均可避免发生。因此,该方法在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
椎管成形术
减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
13
4
作者
刘展亮
陈嘉裕
+1 位作者
张惠城
李晓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4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4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测量病椎的高度和后凸畸形的改变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结果 32例术后获得随访7~26个月。VAS评分从术前平均(9.2±3.1)分降至术后平均(4.2±2.5)分,ODI指数从术前平均71.4%降至术后平均43.3%,椎体前、中、后壁高度平均增加5.2、6.8、1.3 mm,椎体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0.2°,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闭合复位
原文传递
题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
25
1
作者
刘展亮
张惠城
陈嘉裕
李晓彬
机构
广东省
梅州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446,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梅州市医药卫生立项项目(编号:2006B09)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5例,共82个椎体。患者在C型臂X线机监测或者CT定位下行PVP治疗,术后行X线片及CT检查并分析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将骨水泥的注射量与椎体病变体积的比例分为4级并以此作为注射量多少的指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量术前、术后VAS值进行评估。疼痛缓解采用WHO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者消失。术前VAS为(7.3±1.6)分,术后3d VAS为(2.9±1.5)分,术后3个月VAS为(2.6±1.3)分,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充比例为1级、2级、3级各组之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发现压缩椎体进一步压缩征象。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好,未见术后治疗椎体进一步压缩,骨水泥注射量与疼痛缓解无联系。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惠城
刘展亮
陈嘉裕
李晓彬
丘靖
机构
梅州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出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6期454-455,461,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的疗效。方法我科在2003年1月~2007年2月收治7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获得随访1~5年,平均2.6年。术前平均JOA评分8.9分,随访时JOA平均评分15.8,平均改善率为69%。术后侧位X线片示椎管直径扩大1.8~7.6 mm,平均4.7 mm,椎管扩大率为16%~100%,平均45%;MR示脊髓解除压迫。术后末次随访时35例仍然有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使椎管扩大保持稳定持久。
关键词
椎板成形术
颈椎病
Keywords
Laminoplasty
Cervical spondylosi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展亮
陈嘉裕
张惠城
李晓彬
机构
梅州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出处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5年间应用该术式治疗的4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其并发症。术前和术后通过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和颈椎动态侧位片,颈椎MRI进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全部患者随访3月,6月,12月,24月JOA评分平均优良率分别为:75.0%,81.3%,85.4%,89.6%。结论前后入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能彻底减压及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的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因骨的再吸收造成椎间塌陷引起的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只要严格的掌握手术的适应证,遵循手术的操作原则,绝大多数的手术并发症均可避免发生。因此,该方法在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
椎管成形术
减压
Key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myelopathy
Cervical vertebrae
Vertebral plasty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
13
4
作者
刘展亮
陈嘉裕
张惠城
李晓彬
机构
广东省
梅州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
出处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3期234-23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4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测量病椎的高度和后凸畸形的改变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结果 32例术后获得随访7~26个月。VAS评分从术前平均(9.2±3.1)分降至术后平均(4.2±2.5)分,ODI指数从术前平均71.4%降至术后平均43.3%,椎体前、中、后壁高度平均增加5.2、6.8、1.3 mm,椎体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0.2°,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闭合复位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
刘展亮
张惠城
陈嘉裕
李晓彬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张惠城
刘展亮
陈嘉裕
李晓彬
丘靖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前后路联合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刘展亮
陈嘉裕
张惠城
李晓彬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刘展亮
陈嘉裕
张惠城
李晓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1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