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护理实践技能教学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廖志江 陈瑞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4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护理 实践技能 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 护理工作
下载PDF
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附56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华明 陈瑞卿 邓小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9期482-483,共2页
目的 :介绍采用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5 6例尿道下裂患儿根据尿道缺损长度不同 ,42例采用包皮内板 ,14例采用膀胱粘膜行尿道成形术。结果 :5 6例中一次手术成功49例 (87.5 % ) ,7例尿瘘 (12 .5 % ... 目的 :介绍采用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5 6例尿道下裂患儿根据尿道缺损长度不同 ,42例采用包皮内板 ,14例采用膀胱粘膜行尿道成形术。结果 :5 6例中一次手术成功49例 (87.5 % ) ,7例尿瘘 (12 .5 % ) ,其中 1例小尿瘘自行愈合 ,另 6例分别于术后 3个月行尿瘘修补术治愈 ,随访6个月~ 3年 ,疗效满意。结论 :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可以治疗各种类型尿道下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包皮内板 膀胱粘膜 治疗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术
下载PDF
黑斑息肉病28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宋京翔 卿三华 龚幼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S1期14-15,共2页
目的 总结黑斑息肉病的临床特征及探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黑斑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近半数患者家族史明显,腹痛、便血、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恶变为主要并发症,内镜高频电凝切除... 目的 总结黑斑息肉病的临床特征及探讨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黑斑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近半数患者家族史明显,腹痛、便血、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为主要临床表现,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恶变为主要并发症,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PSD)、息肉切除、肠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黑斑息肉病患者是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发病年龄轻,分化较差。应定期复查内镜,行PSD是提高黑斑息肉病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病 外科手术 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5例治疗分析
4
作者 陈瑞卿 廖志江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1526-1527,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手术治疗 胆囊粘膜剥除术 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 术中止血
下载PDF
40例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邓小华 陈瑞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2年第05B期90-92,共3页
目的 比较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的优劣,以提高本病的疗效。方法 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灌注化疗组(IPC组)与静脉化疗组(IVC组),采用MMC、5-FU化疗。比较(1)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阴转率;(2)白细胞术前... 目的 比较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腹腔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的优劣,以提高本病的疗效。方法 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灌注化疗组(IPC组)与静脉化疗组(IVC组),采用MMC、5-FU化疗。比较(1)两组术前化疗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阴转率;(2)白细胞术前、术后化疗后的变化;(3)消化道反应、体力状况等临床症状。结果(1)术前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IPC组11例,IVC组7例,经术前化疗后手术,开腹时IPC组10例转为阴性,而IVC组7例仍为阳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术后2W外周血WBC下降,IPC较IVC组轻微,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消化道反应IPC组4例,IVC组11例,且IVC组有6例因反应过重或WBC过低,而未完成化疗;体力下降明显的IPC组2例、IVC组5例。结论 IPC是一种较IVC组能直接杀灭腹腔游离癌细胞,抑制腹腔及内脏的微小转移灶,全身副作用小,临床效果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腹腔灌注化疗 静脉化疗 围手术期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