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心圆论域下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 被引量:2
1
作者 罗心欲 《理论导刊》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科学论断,界定了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建构性要求。同心圆论断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论题交集,既彰显了同心圆论断的开放性与生命力,又凸显了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和趋向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科学论断,界定了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建构性要求。同心圆论断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论题交集,既彰显了同心圆论断的开放性与生命力,又凸显了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和趋向性。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网络和社会存在负面因素的立体叠加和混合强化,以及内隐的网络意识形态向心力减弱和离心力“高势”。应该运用同心圆理念和方法,把握“圆心、核心圈、圈层、力道”的全要素解析和结构性实践,不失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一条现实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圆论断 网络意识形态 风险防控
下载PDF
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研究
2
作者 罗心欲 王成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52-55,共4页
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数字文化产业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条件、发展路径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投入型发展模式边际效益递减乃至转负。受制于全球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顿局面,文化消费势头急转直下,传... 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数字文化产业的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条件、发展路径和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传统投入型发展模式边际效益递减乃至转负。受制于全球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顿局面,文化消费势头急转直下,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亟待创新。在实体文化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数字文化产业及时“补位”,推高了文化产品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更多历史机遇,应趁势而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字文化体系,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数字文化消费场景设置,践行数字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重视中小企业聚集与孵化,强化党和政府的文化治理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 产业战略 文化创意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以广东梅州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心欲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2年第9期25-28,共4页
乡村产业振兴,无论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一些短板问题。梅州作为经济第一省中的经济弱市,乡村产业发展同样存在农业弱势地位... 乡村产业振兴,无论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是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乡村产业发展存在一些短板问题。梅州作为经济第一省中的经济弱市,乡村产业发展同样存在农业弱势地位待扭转、产业提档升级有差距等困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切实树立全局观,发掘增长点,突出战略性,聚焦全要素,做大做强做优乡村一二三产业,强化乡村产业可持续振兴支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梅州市乡村文化开发利用探究——以平远石角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雅莹 谢小康 +2 位作者 余红辉 邓锐 钟尚平 《嘉应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以梅州市平远县石角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其乡村... 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以梅州市平远县石角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访谈、发放问卷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其乡村文化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以小见大,提出振兴梅州市乡村文化的对策,以期对梅州市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 开发利用 对策 石角村 梅州市
下载PDF
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 助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5
作者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第1期44-45,共2页
广东省梅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多措并举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为推动梅州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一、优化设置、创新管理,释放体制机制新活力在完... 广东省梅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多措并举优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为推动梅州加快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一、优化设置、创新管理,释放体制机制新活力在完善开发区管理体系上下功夫,全面理顺开发区内外各方面关系,促进开发区管理协调顺畅、充满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机制 机构编制 广东省梅州市 优化设置 实体经济发展 管理体系 优化开发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共同富裕——以苏区大埔县为例
6
作者 郭文招 古碧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苏区大埔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主要做好粮食安全和防返贫监测、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农村治理及产业振兴等工作,荣获“2018—2020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平安中国示范县”等称号,为苏区县的共同富裕路径作有... 苏区大埔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主要做好粮食安全和防返贫监测、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农村治理及产业振兴等工作,荣获“2018—2020年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平安中国示范县”等称号,为苏区县的共同富裕路径作有益探索。该县在实践中发现短板,如认识不足是关键、思维不活缺出路、人力不足欠活力和基础薄弱少支撑等,并提出用好上级苏区政策、抓党建促振兴、抓特色产业促发展等工作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大埔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做法 设想
下载PDF
提升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思考——以梅州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丘东涛 《嘉应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55-58,共4页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即产业转移承接力,是实施产业承接的前提与基础,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产业承接能力理论,以梅州为例,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制约因...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即产业转移承接力,是实施产业承接的前提与基础,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产业承接能力理论,以梅州为例,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 梅州
下载PDF
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梅州
8
作者 胡建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84-186,共3页
关键词 梅州 群众 利益矛盾 构建和谐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山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以梅州“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翁永卫 《嘉应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经济欠发达山区依托地方高校,建立属于自己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解决普遍存在的党政干部人才稀缺、补给困难等问题,是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创新,具... 经济欠发达山区依托地方高校,建立属于自己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解决普遍存在的党政干部人才稀缺、补给困难等问题,是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梅州模式 后备人才 开发培养
下载PDF
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推进梅州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0
作者 李志春 《岭南学刊》 1999年第S1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优化产业结构 梅州经济 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 第二产业 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 投资主体 系列产品
下载PDF
发展休闲经济 打造梅州特色旅游
11
作者 郑元 《北方经贸》 2014年第8期225-226,共2页
虽然当前梅州旅游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发展瓶颈。旅游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仍有待提高;主要景点分散且规模较小,精品开发缺乏,特色开发不足;旅游项目缺乏整体包装宣传,品牌影响力不够;交通、住宿... 虽然当前梅州旅游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发展瓶颈。旅游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仍有待提高;主要景点分散且规模较小,精品开发缺乏,特色开发不足;旅游项目缺乏整体包装宣传,品牌影响力不够;交通、住宿和娱乐等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经济 旅游 客家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梅州绿色经济崛起
12
作者 郑元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8期19-20,共2页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梅州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基本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储备良好的山区市而言,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靠组织领导保证...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梅州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加快、基本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储备良好的山区市而言,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经济靠组织领导保证、靠科学政策法规激励、靠严格监督考评系统约束、靠宣传教育的示范系统带动、靠先进科学系统支撑、靠合理的产业系统来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绿色崛起
下载PDF
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红辉 黄海英 +3 位作者 阎国俊 黄秀鑫 赖榕辉 刘超明 《广东茶业》 2020年第3期2-5,共4页
为了更好地发展梅州市茶产业,中共梅州市委政策研究室联合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展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调研,了解梅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梅州 茶产业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展
下载PDF
供给侧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梅州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思权 廖坚 熊子东 《辽宁经济》 2018年第8期56-57,共2页
本文以供给侧的视野研究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梅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研究发现,梅州乡村旅游供给侧方面存在乡村文化受损、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旅游同质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 本文以供给侧的视野研究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梅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研究发现,梅州乡村旅游供给侧方面存在乡村文化受损、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旅游同质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梅州乡村旅游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乡村旅游主体间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利益需求不一致,需要理顺各个主体的利益关系形成推动梅州乡村旅游的合力,传承与发扬以客家文化为主的乡村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根据梅州旅游市场实际情况开发旅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梅州 乡村旅游
下载PDF
试论海西建设战略与广东省梅州市的发展路径
15
作者 曹伟华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9期20-20,25,共2页
自海西战略实施以来,如何利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成为海西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广东省梅州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就梅州市如何利用这一重大机遇提出了若干看法。
关键词 海西建设 梅州 机遇
下载PDF
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看梅州华侨华人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锐 《客家文博》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有史记载,梅州人出洋始于宋末元初。大多数梅州华侨都是迫于改朝换代、政治迫害、战乱等政治原因;迫于天灾、生活贫困、继承产业等生活原因被迫出洋的。700多年来,梅州人漂洋过海,白手创业,奋发努力,克尽种种艰难险阻,在海外'开埠&#... 有史记载,梅州人出洋始于宋末元初。大多数梅州华侨都是迫于改朝换代、政治迫害、战乱等政治原因;迫于天灾、生活贫困、继承产业等生活原因被迫出洋的。700多年来,梅州人漂洋过海,白手创业,奋发努力,克尽种种艰难险阻,在海外'开埠'。随着梅州人的不断移民,以及海外梅州人的不断增加,梅州成为著名的侨乡。但是,由于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受中国正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强调'百善孝为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华人 强迫同化
下载PDF
关于梅州一处爱国主义文化游目的地集群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亮亮 《市场周刊》 2016年第7期41-42,共2页
运用SWOT分析法条分析梅江韩江特色旅游产业带上爱国主义文化游目的地集群的情况,并提出初步对策,冀望梅州同志紧抓机遇,让梅州全域旅游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SWOT分析 旅游 梅州 爱国主义 集群
下载PDF
用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导梅州经济建设
18
作者 李国荣 《岭南学刊》 1991年第1期30-33,共4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为领导者,要指导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办事。同时,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为领导者,要指导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办事。同时,注重调查研究,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反对官僚主义和经验主义,认识和掌握山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 实践第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 梅州 反对官僚主义 山区经济发展 社会实践
下载PDF
梅州市实行机关岗位责任制的调查
19
作者 吴新权 《岭南学刊》 1990年第6期133-135,共3页
(一)从1982年开始,梅州市县区、乡镇和部分市直机关逐步建立和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至1987年底,全市631个乡镇和县级局以上行政事业单位中,有445个单位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占70.6%。梅州市实行机关岗位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
关键词 岗位责任制 市直机关 梅州市 行政事业单位 调查 乡镇
下载PDF
山区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梅州农村发展“三高”农业的实践和启示
20
作者 魏潘尧 《南方农村》 1994年第2期21-22,24,共3页
梅州市地处山区,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三高”农业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特点和效果 这几年,我市农村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走出... 梅州市地处山区,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三高”农业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特点和效果 这几年,我市农村因地制宜,立足本地资源,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走出了通过努力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山区经济的成功之路,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形成了新的格局,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市“三高”农业已形成四大特点:一是项目新。如丰顺附城腾飞养殖场的珍稀动物、五华转水镇雉鸡养殖场的雉鸡、大埔县大麻岌头的苦丁茶、梅江区西郊海兴养殖场和平远石正养殖场的甲鱼等都是比较新的养殖项目。二是规模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经济 农业开发 农村发展 农业现代化 创汇农业 丰顺 梅江区 大埔县 平远 海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