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在癌症的预防、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原 王莹 黄智慧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581-1592,共12页
自噬(autophagy)是发生在所有哺乳动物细胞确保稳态和质量控制的过程。自从自噬提出以后,自噬分子原理和信号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近几年,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已受到了很多关注,并且通过调节自噬来治疗肿瘤的方法已用于临床... 自噬(autophagy)是发生在所有哺乳动物细胞确保稳态和质量控制的过程。自从自噬提出以后,自噬分子原理和信号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近几年,自噬在肿瘤中的作用已受到了很多关注,并且通过调节自噬来治疗肿瘤的方法已用于临床试验。该文对自噬的下游机制和调节机制的最新发现作了简要总结,并探讨自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重点探讨自噬在癌症预防、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同时,总结了最新的通过调节自噬,单独或者结合放疗、化疗、靶向疗法的临床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治疗 自噬体 氯喹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 羟化氯喹 肿瘤发生
原文传递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脾脏和肺脏T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差异性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明 高晖 +2 位作者 郑蒙蒙 谢旦立 楼永良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2-816,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rVvhA)对小鼠脾脏和肺脏T细胞亚群细胞毒活性作用及其组织差异性,了解其对脾脏和肺脏CD4^+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VvhA),体外... 目的: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rVvhA)对小鼠脾脏和肺脏T细胞亚群细胞毒活性作用及其组织差异性,了解其对脾脏和肺脏CD4^+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VvhA),体外作用于C57BL/6小鼠的脾脏和肺脏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CD45.2、CD4、CD8、CD44、CD62L和Live/Dead等荧光抗体(或探针)检测分析rVvhA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存活率及组织差异性的影响。结果 rVvhA体外作用于脾脏和肺脏的单细胞悬液6 h后,小鼠脾脏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且CD4^+T细胞对rVvhA的细胞毒性更为敏感,小鼠肺脏CD4^+T细胞存活率轻微下降而CD8^+T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变化,此外,脾脏CD4^+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而肺脏CD4^+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存活率均未有明显下降。结论 rVvhA对脾脏和肺脏T细胞亚群细胞毒活性存在组织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可能与组织间的CD4^+初始T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 脾脏T细胞 肺脏T细胞 CD4^+初始T细胞
原文传递
以伯氏疏螺旋体为载体菌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
3
作者 尹燕萍 史玢 +2 位作者 唐志德 楼永良 杨晓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8-572,共5页
目的:利用体外可培养的伯氏疏螺旋体作为载体菌,将梅毒螺旋体的基因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进行功能性表达,进而对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构建一个携带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的大肠埃希菌-伯氏疏螺旋体穿梭质粒,利... 目的:利用体外可培养的伯氏疏螺旋体作为载体菌,将梅毒螺旋体的基因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进行功能性表达,进而对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构建一个携带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的大肠埃希菌-伯氏疏螺旋体穿梭质粒,利用电转化法,将质粒转入相应的伯氏疏螺旋体菌株中,通过观察伯氏疏螺旋体的表型和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来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功能。结果成功将梅毒螺旋体基因tp0111转入伯氏疏螺旋体rpoN突变株内,一定程度上回补了伯氏疏螺旋体突变株的表型缺陷。结论首次证明tp0111是梅毒螺旋体的rpoN基因,同时验证了伯氏疏螺旋体可以作为载体来研究梅毒螺旋体的致病因子及其基因调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穿梭质粒 基因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