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二粒小麦 Triticum dicoccoides抗杀锈病基因 YrH52分子定位的初步研究(英文)
1
作者 PengJ.H. FahimaT. +4 位作者 RoderM.S. LiY.C. DahanA. GramaA. NevoE.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0-75,共16页
主要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赫尔蒙种群中分离获得的一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分子定位研究 ,将源于赫尔蒙山具抗杀锈病的种系 T.dicoccides H52与普通的栽培种 Langdon进行杂交并创建了 F2 代遗传图。研究发现 H52种系抗条锈病的能力由一... 主要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赫尔蒙种群中分离获得的一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分子定位研究 ,将源于赫尔蒙山具抗杀锈病的种系 T.dicoccides H52与普通的栽培种 Langdon进行杂交并创建了 F2 代遗传图。研究发现 H52种系抗条锈病的能力由一种显性基因控制 ,将其暂定名为 Yr H52。从 1 2 0个微卫星标记中 ,已经检测到来自亲本 91 %的多态性 ,而且从其中 56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中产生了 79个分离的位点 ,有 9个位点显示出了与 Yr H 52基因连锁 ,其重组率 0 .0 2~ 0 .3 5,遗传距离 2 .0 0~ 4 3 .3 7cm之间 ,L OD值 3 .56~ 54.2 2。由 1 0个微卫星位点和 Yr H52构建的染色体 1 B遗传图 ,其图距全长为 1 0 1 .5cm。Yr H52基因位于 Xgwm2 64 a和 Xgwm2 64 c之间 ,且与 Xgwm2 64 a、Xgwm1 8紧密连锁 ,两侧依次分别与 Xgwm1 3 1 a、Xgwm63 6b、Xgwm2 64 c、Xgwm4 0 3 a、Xgwm1 53、Xgwm550 a和 Xgwm1 2 4连锁。同时 ,Yr H52也与 REL P标记物 N or1紧密连锁 ,图距 1 .4 cm,L OD2 9.62。这显然与野生二粒小麦另一个抗条锈病基因 Yr1 5不同 ,研究证明 Yr1 5与 N or1图距是 1 1 .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野生二粒种群 抗条锈病基因 分子定位
下载PDF
野生四倍体二粒小麦 (Triticum dicoccoides)农艺性状的QTLs(英文)
2
作者 彭俊华 A B Korol +4 位作者 T Fahima MS Rder YC Li YI Ronin E Nevo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17-334,共18页
本研究对四倍体小麦与农艺性状关系密切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进行分析和作图。利用二粒小麦 (T .dicoccoides)HermonH5 2和栽培品种langdon (T .durum)杂种F2 中的 15 0个单株进行作图。建立了显性、共显性两种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框架图... 本研究对四倍体小麦与农艺性状关系密切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进行分析和作图。利用二粒小麦 (T .dicoccoides)HermonH5 2和栽培品种langdon (T .durum)杂种F2 中的 15 0个单株进行作图。建立了显性、共显性两种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框架图模型。该图谱超过 30 0 0cM ,覆盖整个基因组。分析了 11个重要农艺性状 :株高 (HT) ,抽穗期 (HD) ,单株穗数(SNP) ,每穗小穗数 (SLS) ,单株穗重 (SWP) ,单穗重 (SSW ) ,单株粒数 (KNP) ,单穗粒数 (KNS) ,小穗粒数 (KNL) ,百粒重(GWH) ,和单株籽粒产量 (YLD)。运用新的计算机软件MultiQTL分析处理单个QTL ,11个性状共检测到 4 9个QTL位点。每个性状的QTL数目从 2个 (HT)到 7个 (GWH)不等。所有的QTLs通过统计检验在 5 %或更高的水平上达到显著 ;正态检验表明大多数QTLs是真实存在。这些QTL主要分布在四条染色体上的 6个区域 ,并不是在染色体上随机分布 ,其中与 11个性状有关的 2 3个主要QTLs,一半以上分布在 2A和 5A上的 3个区域 ,而且许多QTLs排列在非常短的染色体片段上 (小于 5cM )。在T .dicoccoides中发现一些有利隐蔽等位基因。这一研究说明T .dicoccoides在小麦改良中是一个珍贵的种质资源 ,对它进行研究 ,能加快小麦的遗传分析 ,促进T .dicoccoides中有利基因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穗期 产量 二粒小麦 野生四位体二粒小麦 小麦 农艺性状 QT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