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雄州农村劳务输出现状调查及分析
1
作者 李荣祥 《云南农村经济》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收入差别是形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所以,转移反过来会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例如,家住武定县近城镇乌龙村的武丽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在武定县劳动部门帮助下,武丽于2000年8月前往深圳打工。... 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收入差别是形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所以,转移反过来会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例如,家住武定县近城镇乌龙村的武丽初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在武定县劳动部门帮助下,武丽于2000年8月前往深圳打工。如今,她已成为旭生公司一名熟练的技术骨干,月工资1300多元。两年来武丽已向家里寄回了2.5万元,她弟弟武明于2003年8月也来到了这家公司打工,姐弟成为了该村劳务致富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务输出 楚雄州 农民收入 劳动力转移 收入差别 城乡差别 初中毕业 劳动部门 技术骨干
下载PDF
从昙华看彝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效应
2
作者 李荣祥 《云南农村经济》 2006年第3期83-84,共2页
昙华乡位于大姚县境北部,距县城44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47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乡总人口7190人,其中彝族6228人。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昙华,历史悠久,民俗独特,民族文... 昙华乡位于大姚县境北部,距县城44公里。全乡国土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47个村民小组。2004年全乡总人口7190人,其中彝族6228人。作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昙华,历史悠久,民俗独特,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咪依噜的故乡,彝剧的诞生地,彝族十八月历的发祥地。彝族传统节日插花节名声远播,彝族文人高香映的摩崖镌石、拉乍么古墓群的浮雕技艺精湛,形态逼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彝族民俗文化,是昙华最具魅力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文化旅游资源 彝族 开发效应 省级风景名胜区 村民委员会 国土面积 村民小组 民间艺术 文化底蕴
下载PDF
对昙华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3
作者 李荣祥 《云南农村经济》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大姚县昙华乡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历史悠久,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把昙华从一个彝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大乡变为彝族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强乡,既有必要,也完全可能。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彝族文化 省级风景名胜区 民间文化艺术 旅游经济发展 中国民族 文化底蕴 大姚县
下载PDF
广通六月六彝族情人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及项目设计
4
作者 李荣祥 《云南农村经济》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节日活动是现代旅游业中一种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重要作用的旅游活动形式。广通镇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广通镇每年都举办了火把节、六月六等民族节日。这些民族节日活动都办成了集文化... 节日活动是现代旅游业中一种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重要作用的旅游活动形式。广通镇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广通镇每年都举办了火把节、六月六等民族节日。这些民族节日活动都办成了集文化体育、经济贸易、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盛会,在州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项目设计 情人节 彝族 民族节日 节日活动 现代旅游业 旅游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