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于叟与昆的两元彝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楚臣 马建荣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37-46,共10页
彝族起源是多元的,叟与昆是彝族起源时不同两元的基础。两元彝族分布不同,在同为彝族的基础上,两元彝族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
关键词 彝族 两元 分布 异同
下载PDF
楚雄州毕摩传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刚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9-22,31,共5页
毕摩是彝族民间主持宗教祭祀的祭司,是彝族民间传统知识和生产经验的集大成者,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毕摩技艺在师徒间的传承,实行心口相授、耳提面命的方式,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原则。随着社会经... 毕摩是彝族民间主持宗教祭祀的祭司,是彝族民间传统知识和生产经验的集大成者,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毕摩技艺在师徒间的传承,实行心口相授、耳提面命的方式,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毕摩教与学的因素越来越多,保护与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要摆脱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困局,需在毕摩教学中引入开放和共享的传习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毕摩 传承 共亨
下载PDF
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界定及其特点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艳秋 徐士奎 +1 位作者 刘虹 李杰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8-61,共4页
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其特点为年代久远、底数不清,分布流散、流失严重,分类简单、系统性差,保存简陋、传承保守,文字古奥、寓意精深,载体丰富、装帧多样,辗转抄录、版本众多。
关键词 民族医药 古籍文献 界定 特点
下载PDF
彝族“同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念与传统精神家园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甫旺 张玫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5-70,共6页
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也就是一种精神归属。精神家园作为彝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彝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于增强... 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也就是一种精神归属。精神家园作为彝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彝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思想基础,对于增强民族内聚力、保障群体的繁衍生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同源共生” 生态伦理观念 传统精神家园
下载PDF
云南各民族“同源共祖”口头传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玫 杨甫旺 姚霁珊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7-22,共6页
“同源共祖”神话母题在云南地区广泛流传,是云南各民族口头传统最主要的母题之一,承载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集体记忆。这些口头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并表现出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特点,展现了云南各民族... “同源共祖”神话母题在云南地区广泛流传,是云南各民族口头传统最主要的母题之一,承载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集体记忆。这些口头传统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并表现出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吸收的特点,展现了云南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各民族 同源共祖 口头传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彝族“罗噜颇”的火草麻布纺织 被引量:8
6
作者 欧丽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11期42-47,共6页
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彝族罗噜人纺织的火草麻布,集麻的柔韧性与火草的保暖性于一身。自古至今,哀牢山区的彝族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织火草麻布的工具和技术,传统的火草麻布纺织技术至今仍在代代相传。
关键词 彝族 罗噜颇 多锭纺车 火草麻布纺织技术
下载PDF
论彝族族源主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楚臣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9-22,共14页
彝族是复合型民族,彝族的族源是多元的。在地缘政治上,彝族的形成和古蜀国、楚国、滇国、夜郎、南诏均有关系;在具体族源上,彝族的形成比较明显地与羌、濮、昆、叟、劳浸、靡莫有关。
关键词 彝族 族源 复合型民族
下载PDF
共生与和谐:彝族民间信仰中蕴含的“水”的生态伦理观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玫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4-59,共6页
在彝族人的传统观念中,天地万物都是由"水"化生而来,"水"是万物之母,围绕着对"水"的崇拜,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生态伦理观,它是彝族人民千百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通过神话传说等想象和幻想的形式折射出彝族... 在彝族人的传统观念中,天地万物都是由"水"化生而来,"水"是万物之母,围绕着对"水"的崇拜,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生态伦理观,它是彝族人民千百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通过神话传说等想象和幻想的形式折射出彝族人独特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与和谐 彝族 水文化 生态伦理观念
下载PDF
文化遗产焕活:少数民族非遗档案线上展览开发研究
9
作者 胡莹 郭宸利 +2 位作者 张富秋 白沂鑫 厉静 《兰台世界》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数智时代,综合运用三维全景、H5、VR、AR、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多模态少数民族非遗档案进行焕活,搭建新媒体平台进行可视化展陈,可增强体验效果,拓展传播时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唤醒文化遗产生命力。目前,少数民族非遗档案线上展览过程... 数智时代,综合运用三维全景、H5、VR、AR、知识图谱等技术对多模态少数民族非遗档案进行焕活,搭建新媒体平台进行可视化展陈,可增强体验效果,拓展传播时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唤醒文化遗产生命力。目前,少数民族非遗档案线上展览过程中尚未形成策展合力,展览叙事碎片化、互动性弱、体验感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据此,文章提出少数民族非遗档案线上展览开发问题,在阐释开发价值、优势的基础上,从多向度主题选取、协同化内容策划、体验式场景设计与多渠道交互展播等方面提出线上展览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焕活 少数民族 非遗档案 线上展览 元宇宙
原文传递
西南土著濮为彝族族源之一
10
作者 唐楚臣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1,60,共12页
彝族族源源于羌,也源于濮。濮在西南分布广泛,百濮为西南土著。彝族的基础为外来羌与土著濮的融合,濮是彝族族源的一元。至今,我们仍可在彝族习俗中看到濮人的遗俗:龙崇拜,竹崇拜、"衣著尾"。
关键词 彝族族源 多元 土著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共有家园建设
11
作者 张玫 Chen Li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9年第2期62-77,共16页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适应周边生态环境,在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的思想引领下,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生态文化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规范,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价值取向。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适应周边生态环境,在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的思想引领下,形成了一整套独有的生态文化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规范,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价值取向。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可以为当前建设人类共有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提供一种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生态文化 共有家园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彝族文化研究的当代使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建林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第6期50-50,共1页
彝族文化研究历程彝族文化研究,初发端于19世纪中晚期。20世纪初期,由于国内部分社会学者的积极介入,使得彝族文化研究从个体的、零散的收集素材的阶段,步入了较有目的、系统性的收集素材、研究阶段,并力求运用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将... 彝族文化研究历程彝族文化研究,初发端于19世纪中晚期。20世纪初期,由于国内部分社会学者的积极介入,使得彝族文化研究从个体的、零散的收集素材的阶段,步入了较有目的、系统性的收集素材、研究阶段,并力求运用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将其纳入现代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的研究范畴。但总的来说,彝族文化研究仍处于初放的、无序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 彝族文化 当代使命
原文传递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彝族文化研究
13
作者 杨建林 《学园》 2019年第13期104-106,共3页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讨彝族文化的科学研究路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彝族文化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力求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发扬博大精深...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讨彝族文化的科学研究路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彝族文化研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力求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发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彝族文化 研究思考
原文传递
“罗罗”论——从“罗罗摩”到“罗罗斯宣慰司”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楚臣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0,共10页
"罗罗"原意龙虎,是一个美好的语汇。彝族族源是多元的,元代设立罗罗斯宣慰司,标志着彝族族源另一元的成立。元代开始,罗罗成为彝族先民的概称。用大量文献史料,从"罗罗摩"到"罗罗斯宣慰司"的追溯中,论述... "罗罗"原意龙虎,是一个美好的语汇。彝族族源是多元的,元代设立罗罗斯宣慰司,标志着彝族族源另一元的成立。元代开始,罗罗成为彝族先民的概称。用大量文献史料,从"罗罗摩"到"罗罗斯宣慰司"的追溯中,论述了彝族族源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彝族族源的多元论以及罗罗为彝族先民的改称,并分析了"罗罗"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罗 罗罗摩 龙虎 罗罗斯先慰司
下载PDF
南诏王室蒙氏族源考
15
作者 唐楚臣 刘祖鑫 李杰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99-103,共5页
前人研究证实南诏王室蒙氏为彝族,但对蒙氏源于哀牢、昆明祖哀牢却无人解答。彝族不仅源于羌,也源于濮。蒙氏源于哀牢濮人,迁洱海地区后融入昆明,成为彝族先民之一。
关键词 南诏王室 哀牢 彝族 濮人
下载PDF
哀牢山彝区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以摩哈苴所属沙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普珍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2期15-23,共9页
哀牢山地区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有一个特点:由于晚期封建国家和现代国家的影响,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一般社会发展史上几千年才能完成的变迁。摩哈苴所属的沙村是哀牢山区的典型实例,它与哀牢山区的历史和社会经济之发展是密切联系着... 哀牢山地区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有一个特点:由于晚期封建国家和现代国家的影响,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一般社会发展史上几千年才能完成的变迁。摩哈苴所属的沙村是哀牢山区的典型实例,它与哀牢山区的历史和社会经济之发展是密切联系着的,在很大程度上,沙村"罗罗"彝的发展史,可以反映和代表哀牢山区的一般情况。因此考察沙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史,其意义不仅在于认识彝族的经济发展史,而且还丰富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 沙村 罗罗彝 生产方式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彝族及彝族文化中重要族群符号和文化符号的断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建林 《学园》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彝族具有符号标志的文化概念极具表现力。从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以独具个性的表达方式,向世人展示解读了彝族的一些带有标志性的文化与族群符号。
关键词 彝族 族群符号 文化符号
原文传递
彝族仪式感对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18
作者 杨建林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第1期44-45,共2页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更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烈仪式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勤劳生产、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彝族人民始终对自然万物、对祖先怀着深深的敬畏与感恩。这份深深的敬畏与感恩,演化成了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更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烈仪式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勤劳生产、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彝族人民始终对自然万物、对祖先怀着深深的敬畏与感恩。这份深深的敬畏与感恩,演化成了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仪式,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对神灵的崇拜。彝族人民的仪式感中的不少优秀成分对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感 彝族人民 核心价值观 自然万物 积极意义 感恩 敬畏 历史演进
原文传递
再论彝族左脚舞的时代价值
19
作者 杨建林 《学园》 2020年第32期99-101,共3页
彝族左脚舞是滇中高原上大部分彝族人主要的娱乐形式,传承历史上千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刻的文化、历史底蕴,具有重要的娱乐价值、审美价值、教化价值、交流价值、民族凝聚价值。梳理、探讨彝族左脚舞在新时代具有的正向的娱乐、... 彝族左脚舞是滇中高原上大部分彝族人主要的娱乐形式,传承历史上千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刻的文化、历史底蕴,具有重要的娱乐价值、审美价值、教化价值、交流价值、民族凝聚价值。梳理、探讨彝族左脚舞在新时代具有的正向的娱乐、教化、陶冶、传承等民俗、文化、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左脚舞 时代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