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1
作者 吕波 曹平 《榆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3-37,共5页
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时间大致在清末同光年间,先有商人带入,后有传教士传教,义和团运动前发展缓慢,以天主教为主。义和团运动之后至宣统年间是这一地区基督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天主教的数量和范围都有较大的发展,基督新教开始传入。... 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入时间大致在清末同光年间,先有商人带入,后有传教士传教,义和团运动前发展缓慢,以天主教为主。义和团运动之后至宣统年间是这一地区基督教发展的重要时期,天主教的数量和范围都有较大的发展,基督新教开始传入。民国前期这一地区的天主教稳定发展而基督新教却走向衰落。其原因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基督教自身的渊源以及陕北民间信仰的价值取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地区 基督教 传播 发展
下载PDF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榆林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作者 董田春 姜莉莉 《榆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1-34,共4页
榆林已是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但还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和生态发展的不协调。解决对策为:对口帮扶、异地开发、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用城市化思路解决城乡差别;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榆林已是陕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但还存在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和生态发展的不协调。解决对策为:对口帮扶、异地开发、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用城市化思路解决城乡差别;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文化大市;坚持生态优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城乡发展 产业协调 经济社会文化协调 经济生态协调
下载PDF
从《左传》看春秋时人的生死观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蓉 白炜 《唐都学刊》 2004年第3期94-97,共4页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对于死亡的态度实则展现着人们生存的精神风貌。春秋时代的人们把死亡看作是一种必然,从而无所畏惧。他们勇敢地选择死亡,平静地面对死亡,直至把死亡演绎成一种生命的美丽。(他们的死亡是勇武的,美的,善的,一如他们鲜...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对于死亡的态度实则展现着人们生存的精神风貌。春秋时代的人们把死亡看作是一种必然,从而无所畏惧。他们勇敢地选择死亡,平静地面对死亡,直至把死亡演绎成一种生命的美丽。(他们的死亡是勇武的,美的,善的,一如他们鲜活的生命。因此他们是真正的死而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代 死亡观 精神风貌
下载PDF
国外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锦峰 冯宪芬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6,74,共3页
目前国外主要的养老保障模式有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普遍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德、美、日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及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的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各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筹资方式,支付方法,资金管理均不相同... 目前国外主要的养老保障模式有以北欧国家为代表的普遍保障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德、美、日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以及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的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制度。各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筹资方式,支付方法,资金管理均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在各国的具体制度安排上也各具特色。这些制度将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法律制度 比较分析
下载PDF
裨治文中国观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少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7,80,共7页
第一个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1801—1861)是美国中国观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在认识中国的问题上,裨治文主张客观、如实地观察、描述中国。他既反对16世纪以来西方美化中国的倾向,同时也批评当时新教传教士刻意... 第一个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1801—1861)是美国中国观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在认识中国的问题上,裨治文主张客观、如实地观察、描述中国。他既反对16世纪以来西方美化中国的倾向,同时也批评当时新教传教士刻意夸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简单化方法。但作为新教传教士,思想深处的基督教文明至上论又使其在认识中国时无法摆脱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裨氏中国观中的两重性是其传教策略两面性在中国认识上的体现。研究裨氏的中国观便于我们进一步从纵向上把握美国中国观的演变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裨治文 中国观 中国认识
下载PDF
丁山先生的甲骨金文考释与古史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雒有仓 辛田 《榆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4-57,62,共5页
丁山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考释甲骨金文主要是通过字形比较、辞例推勘、据礼俗和民族史料释字,其古史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史前神话、殷商氏族方国、商周史料考证、商周年代学研究等四方面。丁山古史研究的方法是"二重证据法&... 丁山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其考释甲骨金文主要是通过字形比较、辞例推勘、据礼俗和民族史料释字,其古史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史前神话、殷商氏族方国、商周史料考证、商周年代学研究等四方面。丁山古史研究的方法是"二重证据法"在三个层面上的运用与扩大,对古史辨伪理论也有继承和发展。这些方面,我们应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山 甲骨金文考释 古史研究
下载PDF
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37,共3页
以开明绅士等中间势力参与为主要特征的“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是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政权模式臻于成熟的体现。一大批开明绅士积极投身于边区的政权建设,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 以开明绅士等中间势力参与为主要特征的“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是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政权模式臻于成熟的体现。一大批开明绅士积极投身于边区的政权建设,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爱国民主思想是开明绅士参与边区政权的思想前提;中国共产党关于“三三制”政权的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开明绅士参与边区政权的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开明绅士参与边区政权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开明绅士 “三三制”
下载PDF
纳粹大屠杀对犹太民族和犹太文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梅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从1933年到1945年的十几年里,纳粹对犹太民族的迫害、驱赶和“最后解决”,约使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魔爪中,是全部犹太人的1/3,这不仅让犹太民族遭遇灭顶之灾,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悲剧。但大屠杀并未能摧毁犹太民族的奋斗精神,... 从1933年到1945年的十几年里,纳粹对犹太民族的迫害、驱赶和“最后解决”,约使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魔爪中,是全部犹太人的1/3,这不仅让犹太民族遭遇灭顶之灾,而且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悲剧。但大屠杀并未能摧毁犹太民族的奋斗精神,反而使犹太民族得到世人广泛的同情和援助,使犹太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犹主义 纳粹 大屠杀 影响 犹太民族 犹太文明
下载PDF
微格教学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韩一敏 《榆林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7-118,共2页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为手段的一种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技巧的方法。是训练师范生掌握教学技能的最佳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微格教学及在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微格教学 教学技能培训 师范教育 学习兴趣 心理学 教师培训
下载PDF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一敏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9-31,共3页
中法在文化历史渊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法国政治民主确立、发展的过程启示我们,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政治民主确立的重要条件。民主是需要养育的,它不可能在哪一天突然实现。
关键词 法国 政治民主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文化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3-45,共3页
我国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加快西北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回顾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即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能源开发... 我国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加快西北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回顾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即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能源开发为推动力,大力发展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加强西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发展 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透视开明绅士广泛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历史,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弘扬开明绅士视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社会主义革命... 透视开明绅士广泛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历史,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弘扬开明绅士视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爱国统一战线,建构新型的民众(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开明绅士 历史启示
下载PDF
清末法制改革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洪涛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2-94,共3页
法制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虽然目的在于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也对中国传统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的法律思想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法律制度 改革 历史启示
下载PDF
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权建设的主要形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波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陕甘宁边区的开明绅士超越了自身的阶级局限,认同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广泛参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成为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一大亮点。开明绅士主要通过参议会、政府、绅士参观团...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陕甘宁边区的开明绅士超越了自身的阶级局限,认同并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积极响应抗日民主政府的号召,广泛参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成为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一大亮点。开明绅士主要通过参议会、政府、绅士参观团、绅士座谈会等形式参政议政,在军事、政法、财政、文教、经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提案,推动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明绅士 陕甘宁边区 政权建设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洪涛 王江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清末新政是在1901-1911年间由清政府主导的一场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改革运动。这场强制性制度变迁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较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对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制度变革 清末新政 社会转型
下载PDF
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洪涛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现代化 民主原则 法制原则
下载PDF
论和谐发展的价值观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仲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实现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自觉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平等发展价值观、整体发展价值观,它们彰显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关怀、伦理原则、理念升华等价值诉求。
关键词 和谐发展 社会和谐 价值观
下载PDF
和谐发展:实践价值的当代反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仲举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使得人类实践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风险生存成为人类实践生存和发展的悖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追求并获得最大化的实践正价值,避免和降低实践负价值,才能使人类实践沿着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 随着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使得人类实践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风险生存成为人类实践生存和发展的悖论。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追求并获得最大化的实践正价值,避免和降低实践负价值,才能使人类实践沿着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和谐发展正是基于对人的风险存在状况深层反思而形成的一种发展理念,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风险生存 和谐发展
下载PDF
“中体西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洪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一百多年前,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作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个口号的提出和实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曾产生过许多积极作用:它的出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促进了近代工业经济的形成,使西方科学技术以较大的规模传入中国,在... 一百多年前,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口号,作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个口号的提出和实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曾产生过许多积极作用:它的出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促进了近代工业经济的形成,使西方科学技术以较大的规模传入中国,在思想上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应该肯定这个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 历史地位 “中体西用” 西方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下载PDF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中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20
作者 邵治亮 许仲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439-10440,共2页
退耕还林(草)是陕北丘陵沟壑区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中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而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土地资源是实施退耕还林(草)战略的重要保证。分析了区域自然及土地利用特点,指出应遵循综合性、区域性、生态优先和土地的可持续利... 退耕还林(草)是陕北丘陵沟壑区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中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而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土地资源是实施退耕还林(草)战略的重要保证。分析了区域自然及土地利用特点,指出应遵循综合性、区域性、生态优先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原则加强土地管理,增加投入,完善经营机制,才能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土地利用与管理 丘陵沟壑区 陕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