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九大精神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榆林学院“青马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桂花 《学周刊》 2019年第29期189-189,共1页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宣传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大宣传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校园生活、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善用网络宣传形式、结合大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究高校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以榆林学院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举魁 郝万喜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5-7,共3页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当前,必须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找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契合点,使彼此间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协调统一;另...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当前,必须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找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契合点,使彼此间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切实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规划工作,明确着力点,从基本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思政课 教学内容 实效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教育思想探究
3
作者 李铁 郝万喜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7-102,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教育,目的是让无产阶级明白其历史使命,用理论武装群众,帮助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政治目标。马克思认为理论武装群众是理论创造的目的。恩格斯说过理论教育至关...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认为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理论教育,目的是让无产阶级明白其历史使命,用理论武装群众,帮助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政治目标。马克思认为理论武装群众是理论创造的目的。恩格斯说过理论教育至关重要。列宁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群众。要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对其进行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教育思想可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理论教育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在榆林的早期传播及其重要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薛改霞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10,共5页
马克思主义在榆林的早期传播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传播路径,对榆林党团组织、革命斗争及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榆林 早期传播 重要影响
下载PDF
五四时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方式论析
5
作者 郭东敏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0-23,共4页
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最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和最积极的宣传者。五四时期,他以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为此,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李大钊注... 在中国大地上,李大钊最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和最积极的宣传者。五四时期,他以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为此,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李大钊注重将宣传工作与组织工作相结合,最先倡导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的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问题和理论问题,坚持更好地宣传、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讨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 宣传 基本方式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经典表述的课程本质再思考
6
作者 张杰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6-100,共5页
基于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的经典表述,重新思考课程本质问题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中考察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出一个深刻意蕴... 基于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的经典表述,重新思考课程本质问题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中考察人的本质,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出一个深刻意蕴:人的现实本质可以通过改造和完善社会关系而得到改变、塑造和发展。这一解读对当前科学确证课程的本质具有启发意义:课程的本质在于通过促成人的本质的形成、塑造和发展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辩证统一于课程实践中,新时代要坚持以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两个大局和时代发展方位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四新”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更好地涵养富有中国价值和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本质 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课程实践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思想的发展
7
作者 陈远 张柱华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8-52,共5页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于人的“类”本质和“个体”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的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发的劳动,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于人的“类”本质和“个体”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的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发的劳动,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的“类”本质是实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的“个体”本质是抽象的“类存在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认为“个体”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早期和后期的部分观点虽然存在差异,但两者并不矛盾;前者是对后者的启蒙,后者是前者的理论成熟,马克思自身思想是一个在辩证统一中不断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类本质 个体本质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探析
8
作者 王美霞 王蕾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基,具有历史穿透力、精神感召力、理论引领力和实践指导力。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基,具有历史穿透力、精神感召力、理论引领力和实践指导力。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势,具有鲜明的理论科学性和实践合理性。在融入过程中,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激励青年永葆初心使命,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激发青年砥砺奋斗意志,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厚植青年爱党爱国爱民情怀为要点;同时,以丰富理论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模式和拓宽网络媒体传播渠道为基本路径,推动二者有效融合、高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 契合点 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工科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
9
作者 张文杰 郭东敏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新时代工科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存在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干预、学校德育状况、德育社会化冲击的影响等现实问题,这些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工科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殊性,需要探颐其经济动因、思想动因、社会动... 新时代工科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存在家庭因素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干预、学校德育状况、德育社会化冲击的影响等现实问题,这些主客观因素决定了工科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殊性,需要探颐其经济动因、思想动因、社会动因和本体动因。为此,在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要调动德育系统工程的各方合力,可从搭建家庭作为德育的“第一课堂”,突出学校德育过程的层次性,统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学科协同效应,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全面建设,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德育效用等方面探究育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工科院校 立德树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法律监督的机制与优化
10
作者 俞彩东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自产生、发展至今,根本目标渐趋统一,公司要秉承着诚实、正直、互相尊重、责任感及可靠性等原则进行治理,向社会展现出自己最真诚的一面;详实的内部审计报告能够体现出公司治理的成效,并通过提出评价、意见的方式改... 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自产生、发展至今,根本目标渐趋统一,公司要秉承着诚实、正直、互相尊重、责任感及可靠性等原则进行治理,向社会展现出自己最真诚的一面;详实的内部审计报告能够体现出公司治理的成效,并通过提出评价、意见的方式改善公司的治理现状,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能够促进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也能提高内部审计法律监督的效果,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章通过阐述内部审计法律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引出内部审计法律监督的重要性,并根据公司内部审计法律监督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健全内部审计法律监督机制,并在公司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审计监督
下载PDF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审计监督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
11
作者 李锦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
审计监督体系的运作机制在维护经济秩序、防范财务风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与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紧密衔接的网络,确保审计监督体系能够高效运转,发挥其监督、预防和改进的功能。审计监督体系作为一项... 审计监督体系的运作机制在维护经济秩序、防范财务风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组成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与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紧密衔接的网络,确保审计监督体系能够高效运转,发挥其监督、预防和改进的功能。审计监督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机制,其组成结构和运作模式对于有效推动审计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体系包括审计机关、内审机构、审计委员会等组成部门,各部门在审计监督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职责分工体系。因此,审计监督体系的作用变得更为关键,不仅需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还要保证经济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并管理其中的风险与挑战。本文探讨了审计监督体系当前的结构与运作模式,从政策协调性、市场竞争与合作、跨境贸易与投资、文化与社会融合几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促进两者协同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审计监督体系 协同发展
下载PDF
五位一体平安榆林建设主体的功能定位
12
作者 马宇飞 张柱华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2-47,共6页
平安榆林的内涵既包括传统安全问题,亦包括非传统安全问题,这意味着平安榆林的建设主体将不再局限于国家权力与武装力量的单一向度,而是应该探索建立“政府+专家+社会组织+群众+互联网”共建平安榆林的新模式,同时,该新模式中多元建设... 平安榆林的内涵既包括传统安全问题,亦包括非传统安全问题,这意味着平安榆林的建设主体将不再局限于国家权力与武装力量的单一向度,而是应该探索建立“政府+专家+社会组织+群众+互联网”共建平安榆林的新模式,同时,该新模式中多元建设主体的功能定位为:党委领导下的政府负责、专家参谋保障、社会组织协同、群众参与、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平安榆林 功能定位
下载PDF
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桂花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5期241-242,共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的精神追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的作用,通过家风建设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代的精神追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的作用,通过家风建设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加强对以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的探索,通过家风建设、宣传等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实现家风与当代精神的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路径
下载PDF
榆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宏飞 刘守跃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6-20,共5页
梳理建国以来榆林政商关系发展历程,总结其演进轨迹和复杂性,围绕榆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现实目标,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分析榆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核心所在,并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亲清政商关系 路径探析 榆林
下载PDF
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改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7期15-15,17,共2页
榆林孕育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三进"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主阵地的作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三研&qu... 榆林孕育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三进"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主阵地的作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三研"工作,整合和弘扬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以此构建和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红色文化资源 理想信念 有效路径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小学师德师凤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桂花 郭东敏 《科技风》 2020年第12期256-256,共1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领广大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支撑,师德师风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师德师风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领广大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支撑,师德师风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出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为当前师德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小学 师德师风
下载PDF
榆林红色文化资源在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中的目标定位与价值探析
17
作者 张渊 徐蓉蓉 延江波 《榆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党风廉政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也要随之推陈出新,其中依托于红色文化的廉政基地建设是关键一招。基于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以理...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党风廉政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在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也要随之推陈出新,其中依托于红色文化的廉政基地建设是关键一招。基于榆林红色文化资源,以理想信仰、政治战略、作风纪律、群众楷模为目标定位,彰显廉政教育的价值塑造、价值引领、价值规范、价值导向,为廉政基地建设提供分类指导和内涵凝炼,有效提升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实效性,服务全面从严治党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理想信仰 政治战略 纪律作风 统战群众
下载PDF
浅谈利用榆林红色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径
18
作者 薛杨 《教师》 2020年第29期14-15,共2页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需要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军民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榆林红色文化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加强青少年...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需要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军民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教育功能。榆林红色文化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榆林红色文化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研究了榆林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逻辑关联,最后提出了利用榆林红色文化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建设 榆林红色文化 青少年 路径
下载PDF
教师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素质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健康 郭东敏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大思政课”建设对于提高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拓展课程育人格局,实现课程思政高质量开展。教师是育人的重要主体,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教师在发挥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方面,还存在... “大思政课”建设对于提高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拓展课程育人格局,实现课程思政高质量开展。教师是育人的重要主体,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教师在发挥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方面,还存在着教师育人理念不够明确、育人情怀不够深厚、育人本领有待增强、担当作为有待强化、师德修养有待提高等问题。教师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应树立育人理念、饱含育人情怀、增强育人本领、勇于担当作为和提高师德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教师 主导作用 基本素质
下载PDF
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美霞 卢垚宇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外贸发展形势发生较大转变。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地同世界各国进行对外贸易。我国也成为位居全球首位的外贸大国,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对外贸易经济迅速...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外贸发展形势发生较大转变。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地同世界各国进行对外贸易。我国也成为位居全球首位的外贸大国,中国经济持续成长。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对外贸易经济迅速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影响对外贸易总量变动的相关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科技水平、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和外汇储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外汇储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较弱,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贸易 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